养生健康

耳朵里流水怎么办

耳朵里流水怎么办

1、耳朵流水怎么办

耳朵流水多半是化脓性中耳炎导致的,建议尽早进行抗生药物治疗,防止出现感染,一般情况下以青霉素药物居多,正确的治疗之后对身体不会产生影响, 除了一定的药物调理之外,日常生活中的呵护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需要确保有一个安静良好的休养环境,,尽量避免接触噪音,平时多注意休息,确保充分的睡眠,此外饮食上以清淡不刺激的食物为主,多喝水补充水分。

2、中耳炎耳朵流水怎么办

中耳炎耳朵流水属于正常的病症,不要过度惊慌,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调理即可,流水属于化脓性症状,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以用抗菌药或者抗生素来控制感染,一定的药物治疗之后可以确保治愈,此外饮食上面的调理也需要多加注意,以清淡温和的食物为主,新鲜的果蔬中富含营养元素,多吃对身体有利,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安排睡眠时间,尽量使得耳朵避免接触刺激的声音。

3、耳朵流水听不见

耳朵流水听不见需要及时就诊,避免耽误病情,通常情况下流水的症状属于化脓性中耳炎,以抗菌素为主要治疗药物,一是用来控制感染,二是改善流水的症状,除了相应的药物治疗之外,日常的护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需要确保患者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以安静舒适为主,一些嘈杂刺激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接触,平时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方面多吃清淡不刺激的食材。

4、耳朵后面裂开流水

耳朵后面裂开出现流水的症状有可能是外耳道湿疹引发的,为了自身健康着想,建议及时就诊,在明确病因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药物调理的同时日常的护理也需要做到位,首先表现在饮食方面,辛辣刺激的食物需要忌口,多吃一些清淡温和的食物,比如清粥米汤之类,新鲜的果蔬中富含维生素,多吃对身体有益,此外患者最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多注意耳部的清洁,保持干净。

5、老年人耳朵流水

老年人出现耳部流水的症状多半是中耳炎引发的,最好及时就医检查,在明确相应的病因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如果是化脓性中耳炎引发的,在药物的选择上以抗菌素或抗生素之类的药物为主,可以良好地控制感染,一段时间之后还有治愈的可能,此外患者应该调节好自身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平时制定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减少外出的几率,防止噪音伤害。

耳朵里面疼是怎么回事 原因一:分泌性中耳炎

在乘坐飞机后才开始耳疼的,伴有耳鸣,耳聋、耳朵流水的症状,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耳内的液体没有被吸收,则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疾病,造成性听力下降,治疗非常困难。

耳朵流水是怎么了 外耳道感染

如耳朵流出水状液体,且出现严重的耳朵疼痛、咀嚼、张口或者打哈欠时疼痛加重,可能是外耳道感染发炎所致。检查外耳道时可以出现突起的小疖,使外耳息道皮肤红肿、压痛、外耳道变窄,甚至出现阻塞。

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内除了一些上皮脱落和少许干性耵聍外,多数人外耳道总是干净的。如果发现外耳道内不断有异常液体积聚或流出,医学上称为“耳漏”,也就我们常说的耳朵流水,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造成耳漏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脂性耳漏: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的关系,多呈黄褐色或淡黄色黏胶性油状,一般无臭味,俗称油耳。

2、脓性耳漏:是化脓性炎症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疖等。此外,少见的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颈淋巴结炎等,破溃入外耳道时也可出现脓性耳漏。若脓液不多而具恶臭者,应考虑胆脂瘤的可能。

3、血性耳漏:大多与外伤有关,还可考虑大疱性鼓膜炎、耳外伤、部分中耳炎,但要警惕血管瘤或中耳癌。特别是中耳癌,脓中带血,其脓有恶臭,或有严重耳痛、头痛,则为不祥之兆。应取外耳道或中耳内可疑的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措施。

4、水性耳漏:多发生在颅脑外伤颅底骨折,鼓膜破裂,有清水样液体从外耳道缓慢流出来,多混有血液。这是脑脊液耳漏的特征,因为会引起脑膜炎,需特别注意。

5、血清样耳漏:淡黄色、透明、稀薄的液体,多为中耳粘膜浆液腺分泌物或从血管中漏出的血清,可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的抽吸液及鼓膜置管后的溢液,或中耳炎好转期;若此种性质的液体量较多,且持续不断地溢出,多为变应性中耳炎。

​宝宝耳朵流水怎么回事

宝宝耳朵流水怎么回事:

耳朵流水是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指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在临床上称为耳溢液或耳漏。外耳道、中耳或其周围组织急慢性炎症、创伤、肿瘤等都有可以引起耳漏,但以炎症所致者最为常见,耳漏的质、量、色、味亦因疾病不同而各异。按流出液体的性状可分为三类:引起耳朵流水的因素较多,中耳炎是常见原因之一。

但是耳朵流水不都是中耳炎.如外耳道湿疹、耳疖、外耳道炎、中耳的肿瘤等都可出现这种情况。耳朵流水仅是多种耳病的不同表现,必须根据病有无耳痛,痒,听力障碍,病程长短,溢液的性质,有无面瘫,结合专科检查所见,X线,CT扫描确定病变部位(外耳,中耳或内耳)和性质,予以对因治疗。

在对宝宝耳朵流水怎么回事认识后,宝宝出现这样情况后,要先选择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药物是不错之选,这样的治疗方式对宝宝身体没有太多影响,而且一些药物是针对宝宝问题进行的,因此使用的时候,家长都是可以放心进行。

什么情况下的感冒要带孩子看医生

如果感冒,宝宝大多还是会平安抵抗过去,甚至不需要吃药也会自己痊愈,但是不需要吃药并不代表不需要看医生。医生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轻重,如果有严重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就要考虑看医生:

●小于3个月的宝宝;

●长时间不愿意进食,或进食困难;

●宝宝行为的改变,如烦躁、易怒或反应低下;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3天后仍有发热、体温仍在38.5ºC以上;

●鼻塞或流涕的症状在14天后还未缓解;

●眼睛发红及有分泌物;

●有耳朵感染的症状(耳朵疼、抓耳朵、耳朵流水等)。

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内除了一些上皮脱落和少许干性耵聍外,多数人外耳道总是干净的。如果发现外耳道内不断有异常液体积聚或流出,医学上称为“耳漏”,也就我们常说的耳朵流水,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

耳漏最常见的疾病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漏性质由水样到黏稠恶臭皆有。一般出现耳朵流水的主要发生部位在外耳道、中耳或是周围,有的患者只是偶尔性出现,有的则会呈现持续性反应。

造成耳漏的原因可分为5种情况

1、脂性耳漏

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的关系,多呈黄褐色或淡黄色黏胶性油状,一般无臭味,俗称油耳。

2、脓性耳漏

是化脓性炎症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疖等。此外,少见的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颈淋巴结炎等,破溃入外耳道时也可出现脓性耳漏。若脓液不多而具恶臭者,应考虑胆脂瘤的可能。

3、血性耳漏

大多与外伤有关,还可考虑大疱性鼓膜炎、耳外伤、部分中耳炎,但要警惕血管瘤或中耳癌。特别是中耳癌,脓中带血,其脓有恶臭,或有严重耳痛、头痛,则为不祥之兆。应取外耳道或中耳内可疑的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措施。

4、水性耳漏

多发生在颅脑外伤颅底骨折,鼓膜破裂,有清水样液体从外耳道缓慢流出来,多混有血液。这是脑脊液耳漏的特征,因为会引起脑膜炎,需特别注意。

5、血清样耳漏

淡黄色、透明、稀薄的液体,多为中耳粘膜浆液腺分泌物或从血管中漏出的血清,可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的抽吸液及鼓膜置管后的溢液,或中耳炎好转期;若此种性质的液体量较多,且持续不断地溢出,多为变应性中耳炎。

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 血性耳漏

大多与外伤有关,还可考虑大疱性鼓膜炎、耳外伤、部分中耳炎,但要警惕血管瘤或中耳癌。特别是中耳癌,脓中带血,其脓有恶臭,或有严重耳痛、头痛,则为不祥之兆。应取外耳道或中耳内可疑的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措施。

掏耳朵流水怎么办

一、反复掏耳朵,流水,很可能是有慢性耳道炎,越是反复掏越严重,流黄水,有干痂,建议首先做耳内镜明确诊断,清理耳道内的分泌物及干痂,然后考虑用点药膏涂外耳道就可以了,比如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效果就很好,一般用药一周作用就可以痊愈,平时注意不要乱挖耳,不要进水,禁忌饮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做耳内镜明确诊断后考虑用药膏涂外耳道,一般就可以了。

二、应该是中耳炎。可考虑去医院洗耳治疗。可选用头孢类药物、替硝唑、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不要吃辛辣肥腻煎炸生冷硬过咸过酸食物,不要暴饮暴食,饮食以八分饱为宜;保持心情舒畅,练达豁达乐观的心态和性格;加强体育运动锻炼,早晨跑步晚上散步

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保证足够的睡眠;洗脸洗头发时避免水进入耳朵

三、耳朵出现的水样液体伴有异味,应该是脓性分泌物。为掏耳时损伤了鼓膜继发感染形成的化脓性中耳炎导致。

这个情况应该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去除脓性分泌物。同时采取抗生素药物进行消炎治疗。如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炎症消除后最好采取鼓膜修补术防止今后复发及提高听力。

四、这种情况考虑是患有外耳道炎,常常是由于挖耳朵、外界的不良刺激等等引起的。

建议可以去医院就诊,检查一下耳朵,一般是消炎为主,平时注意保护耳朵,不要随意的挖耳朵,洗头或者洗脸时不要把水弄到耳朵里。应及时治疗,避免复发。

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啊

耳朵流水系指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故称为耳溢液或耳漏。按流出液体的性状可有:

(1)油脂状的。油脂性盯,俗称油耳朵。

(2)水样的。耳道湿疹溢液呈现黄色,大疱性鼓膜炎破裂呈血性水,单纯性中耳炎多为腥味的粘脓,胆脂瘤性中耳炎为臭脓。

(3)脓血性的。有中耳癌肿的臭脓血,肉牙性中耳炎的血脓,外伤引鲜血流出。

耳流水仅是多种耳病的不同表现,必须根据病有无耳痛,痒,听力障碍,病程长短,溢液的性质,有无面瘫,结合专科检查所见,X线,CT扫描确定病变部位(外耳,中耳或内耳)和性质,予以对因治疗:(1)炎症以抗炎为主,如3%双氧水洗耳,2.5%氯素滴耳液或0.3%氧氟沙星滴耳液作耳溶治疗,急性者尚需全身应用抗菌素,(2)外伤引起的,外耳裂伤应予缝合,伴有颞骨骨折颅脑操损伤作者宜请神经外科协同处理,脑脊液漏者不作耳道填塞,(3)肉牙型,胆脂瘤型中耳炎,中耳癌以手术治疗为主,(4)湿疹感染除用抗菌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如口服抗组织胺药物,(5)呈团块盯阻塞耳道者,可剔除或先用3%小苏打溶液滴耳软化,3天后作耳道冲洗排出。

相关推荐

怎么清理油耳朵耳朵流脓怎么清理

耳朵内常有脓液流出,一定要经常将耳内的脓液清洗干净。具体做法是:将耳廓先后下方牵拉,同时将耳屏向前推移,使外耳道变直张开,再用消毒棉签轻轻清洗。同时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油耳朵流脓可能是由于耳道发炎感染引起的,需及时治疗,避免加重病情。

新生儿耳朵进水怎么

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很多家长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都是没有什么方法,这样对宝宝身体会有影响,洗澡水的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过低会造成宝宝有感冒情况,温度过高也会让宝宝皮肤受到影响,这点家长要知道的,那宝宝洗澡耳朵进水怎么呢? 宝宝洗澡耳朵进水怎么: 当父母在帮宝宝洗澡的时,将宝宝放面自己的大腿上,让进水的一侧耳朵向下,之后父母用自己的手掌紧压着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松进行做几次,这种方法是将水吸出来。 或者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将宝宝抱住床上,放他侧躺,父母用手指轻轻的按压

耳朵流水是什么原因 外耳恶性肿瘤

外耳恶性肿瘤可能发生于耳外,也可能发生在耳道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当耳道流出血性分泌物时大多已经到了晚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也可以进行放疗或者化疗。

宝宝耳朵发炎是怎么回事 婴儿耳朵发炎的症状

你的宝宝耳朵感染会疼痛。但他可能无法告诉你,所以他会出现烦躁、哭泣。喂养他的时候,哭泣会更严重,因为吸吮和吞咽会对中耳施加压力。 由于耳朵疼痛会无所不在,所以你的宝宝可能会有睡眠问题。因此,在宝宝的耳朵感染痊愈之前,你可能要缺乏睡眠的心理准备。 你可能会看到白色或黄色的液体从宝宝的耳朵流出。这种液体可能有血的痕迹,可能气味难闻。一旦液体从耳朵流出来,你会发现宝宝的疼痛缓解了,但这不代表感染已经痊愈。 和大多数的感染一样,耳朵感染也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你的宝宝可能会出县37度多到38度的高温,需要特别留意。

耳朵疼怎么缓解呢

耳朵里面疼痛是怎么回事? 中耳炎的典型症状表现 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耳朵里面疼痛是怎么回事? 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

渗出性中耳炎的饮食

1.肉芽组织形成导致通气管阻塞,双氧水洗耳、抗生素滴耳液滴耳仍不能消除。 2.通气管移行到中耳腔。 3.迁延为慢性中耳炎。 置管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但即使出现会有解决的法。术后耳朵进水或感冒引起急性中耳炎,耳朵流水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处理方法是尽早使用滴耳液(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必要时口服抗生素,不仅可以缩短病程,缓解病情,还能避免发展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次,置管脱出于外耳道也较常见,短期内脱管可见于置管时处于急性中耳炎发作期,故急性中耳炎发作期置管,术后必须口服敏

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一般常见于儿童,初期会出现咽鼓管充血肿胀、发热、全身不适、烦躁不安等症状,渐渐可发展至内耳剧烈疼痛,耳朵流出脓液,听力下降。出现这种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治疗,并且要防止感染扩散而形成颅内脓肿,还要防止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渗出性中耳炎的注意事项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将通气管取出: 1.肉芽组织形成导致通气管阻塞,双氧水洗耳、抗生素滴耳液滴耳仍不能消除。 2.通气管移行到中耳腔。 3.迁延为慢性中耳炎。 置管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但即使出现会有解决的法。术后耳朵进水或感冒引起急性中耳炎,耳朵流水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处理方法是尽早使用滴耳液(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必要时口服抗生素,不仅可以缩短病程,缓解病情,还能避免发展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次,置管脱出于外耳道也较常见,短期内脱管可见于置管时处于急性中耳炎发作期,故

小儿持续高烧不退的原因是什么

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

耳朵流脓怎么回事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患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典型的病史就是在感冒后容易出现耳部剧烈疼痛,当耳朵流脓后疼痛反而会出现明显的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