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1.第一个关键期
宝宝智力发育的第一个关键期是在0到四岁之间,这是宝宝视觉进化的最佳时期。
2.第二个关键期
宝宝的第二个发育关键期是出生后的一个星期,这时宝宝可以分辨出为其哺乳的母亲的语音。通常而言,四周大的宝宝已经具备了对不同声音的辨识能力。经过科学家调研,很多被世人称道的“天才”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接受语言方面的教育了。
3.第三个关键期
宝宝的第三个发育关键期是两岁前,在这一阶段,宝宝有能力促进自己行动的协调及控制能力。
4.第四个关键期
第四个关键时期是在宝宝三岁以前,在这一时期,宝宝的口语水平能够突飞猛进。
5.第五个关键期
宝宝的第五个发育关键期在四岁到五岁之间,这是宝宝阅读书籍杂志、接受书面信息的黄金时期。五到六岁的时候,宝宝的词汇掌握与运用能力就开始发展了。
6.第六个关键期
三岁是第六个智力发育关键期,它关系到宝宝的数字敏度感和计数能力。通常学习数字、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黄金年龄在五岁到五岁半之间。
7.第七个关键期
最后一个智力发育的关键期在三岁到五岁之间,这一时期的宝宝可以被培养出较高的音乐才能。
缺碘会导致哪种疾病 婴儿期缺碘的危害
婴儿期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婴儿缺碘,可导致克汀病,对其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婴儿出现反应迟钝,自身运动能力、智力以及生长发育均落后于同龄人,严重时可导致智力障碍,听力、语言和运动功能均能发生障碍,聋哑发生率高,甚至出现发育畸形。
儿童智力发育有哪些关键时期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最新的调查资料,弱智儿童大约占儿童人口总数的5.4%。其中,智商在70以下(智力减低)的,占3%,智商在70-79(临界智力)的,占8%。
此前发现的弱智形成的原因很多,除了少数儿童的病因比较单一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是产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母亲在孕期患病服药、母亲孕期情绪压抑、母亲孕期抽烟酗酒、X光机辐射的影响、高龄产妇等等。其次是产程因素,如窒息缺氧、颅内出血、早产低体重(怀孕260天以内且体重不足2500克者)、产好健康状况不佳,还有产后因素,如病理性黄疸、脑外伤、脑部疾病、高烧抽搐、各种中毒等等。
2014年2月,《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结果,揭示了导致3.7%英国儿童弱智的原因是II型脱碘酶基因突变和甲状腺素T4水平降低。其他研究显示,叶酸代谢酶基因MTHFR突变,也会导致儿童智力下降。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导致儿童弱智的病因,也不断被发现。迄今医学研究发现,儿童智力的发展有以下关键因素:
一、胚胎时期
妊娠3个月时,脑细胞发育进入第一个高峰时期。4-5月时,脑细胞仍处于高峰时期,并偶尔出现记忆痕迹。6个月时,大脑表面出现沟回,大脑皮层的层次结构也基本定型从胚胎时期就开始了。
这一阶段,影响胎儿智力发育的主要原因,是妈妈的生理状态。妈妈体内将叶酸转化为有用营养成分的MTHFR酶基因突变,以及甲状腺功能减低,都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此时,常规补充叶酸无效或效果不理想,需要强化甲基四氢叶酸和VB12、VB6的补充。
二、儿童时期
孩子的大脑3岁以前发展最快,5岁以前已完成大脑发育的80%,7-8岁的儿童大脑关球继续发育,脑重由6岁时的1200克增至1300克,接近成人的脑重,9-16岁儿童,脑重量增加不多。所以,早期开发和培养孩子的智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所有人的大脑智力都是在3岁之前形成的,所以为什么后来人长大后有的会比较聪明,有的人一般,聪明的人都是婴孩期大脑发育的比较完善。这一阶段,影响胎儿智力发育的原因较多。其中,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征等罕见遗传病。
近年来医学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明确涉及较多孩子智力发育的是II型脱碘酶基因突变,和甲状腺功能减低。
若孩子有II型脱碘酶基因突变,同时伴有后天甲状腺功能减低,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个孩子身上,同时作用,导致孩子智商低于85分(弱智)。这两个因素中,单独的一个因素异常,都不会导致儿童智力受损。
在英国,13.5%的儿童为II型脱碘酶基因突变者。其中,有些儿童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减低,由此引起3.71%的儿童成为弱智。
这些儿童在7-9岁被发现弱智时,已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考虑到全世界有5.4%的儿童为不明原因的弱智,找到导致3.71%的儿童弱智的病因,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促进儿童智力健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约23%的儿童为II型脱碘酶基因突变者,涉及的儿童更多。这些孩子如果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减低,则也很可能成为弱智者。
我国新生儿刚出生即筛查血液游离T4水平,但这仅仅筛查的是孩子先天的T4水平,以后至成年不再筛查。孩子出生后,有很多因素会导致游离T4水平下降,如:饮食、环境、药物等。这些后天因素导致的T4水平下降,是儿童弱智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孩子先筛查II型脱碘酶基因,对于基因异常的孩子,需要连续监测其血液游离T4水平(八岁前,每年监测一到二次),一旦有异常,及时干预。
三、后天的智力成长
后天的成长,不是智力的发育,而是认知力。6-9岁,是孩子认知能力发育的高峰。现在已经明确,169C15orf60(G>A)基因(第十五号染色体第60开放阅读框基因),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关。此基因AA型的孩子,比AG和GG型,左侧大脑皮质稍薄,导致语言和非语言IQ评分稍低。但不影响总体智商。对这样的孩子,应强化语言和行为训练,提高认证能力。
治疗:
1、II型脱碘酶基因突变,并伴甲状腺素T4减低者: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但可以通过治疗,服用甲状腺素,改善甲状腺功能,使孩子智力健康发育。
2、MTHFR 677和1298基因突变者服用三代叶酸等营养补充剂,越过基因缺陷,直接补充机体所需的活性代谢产物和神经营养因子。
3、169C15orf60(G>A)基因突变者应强化语言和行为训练,提高认知能力。
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出生至1岁
出生后0到12个月,相关的研究表明,婴儿的智力发育从出生后到一岁的年龄是宝宝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这个时期宝宝的大脑每天几乎以1000毫克的速度增长,比宝宝刚出生时的大脑发育增长了175%之多,大脑发育进入爆炸式增长时期。
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1岁至3岁
这个时期宝宝的大脑发育已经达到人类大脑发育的80%~90%,而到了3岁到6岁,宝宝的大脑发育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成人大脑的水平。所以孩子聪明要趁早,一定要好好把握宝宝3岁以前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宝宝智力发育标准
宝宝在1到3周岁时属于幼儿,这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在不同时期的智力表现,以此来判定宝宝的智力发育水平是否正常。以下是不同时期的宝宝智力发育的标准。
1.一岁
一岁的宝宝如果可以自己站着、有支撑物时可以跨步、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拿小型物品、可以用手拿起放下物品、能够理解基本的词语如“给我”、能够叫出“妈妈”和“爸爸”的称呼的话,就是智力发育正常。
2.15个月大
一般智力水平正常的十五个月大宝宝已经会自己走路和起立,可以自己说出面部器官的名称,并且能够用身体手势来表达对排泄的需求。家长对宝宝说一些常用语的时候,宝宝也可以理解。
3.18个月大
十八个月大宝宝的智力标准是可以自己爬上台阶、依靠栏杆的保护上下楼梯、能够用勺子吃东西、翻阅书本并认清楚一些图画。
4.2岁
两岁宝贝智力标准是能够跑、依靠栏杆的保护上下楼梯、站立时可以踢球、能够较为流利的讲五个字的语句,自己能够戴帽子穿衣裤、在白天可以自己能控制排尿排便。
5.3岁
三岁宝宝的智力标准是可以倒着走、用两只脚交替着上下楼、能够数数到十、能够自己控制排便排尿、可以适当做一些清洁工作、能够绘画人像。
6.智力发育迟缓
所谓智力发育迟缓,指的是宝宝实际上的智力水平要比同龄宝宝出现的阶段较晚。要是宝宝智商程度比同龄人低的话,比如3个月的小朋友表现出1-2个月的智力,这就说明宝宝的智力发育水平迟缓了。
三岁宝宝玩什么游戏
积木
积木的用途很多,可以盖房子、砌墙,也可用来和小汽车、动物玩具、洋娃娃一起玩。积木除用来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外,也可用于学习形状、大小,并比较大小和数目等。
颜色概念
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瓶盖、积木或卡片,让宝宝按颜色进行分类;或将带有图片不用的彩色图片剪下来,贴成一个彩色招贴画;在画板上涂画某种颜色,做成某种颜色的食物,穿某种颜色的衣服,让宝宝指认。
大小概念
陪宝宝玩玩具时,经常问宝宝那个大?那个小?让宝宝按照大小分装,也可用图片来做这个游戏。
分类匹配
将不同种类的图片放在一张张大卡片上,鸟类在一张纸上、鱼类在一张纸上、爬行动物在一张纸上,让宝宝建立分类意识。
归类活动
给宝宝各式各样的贝壳,取出一个让他去找同类的一个。也可以换用钮扣、袜子、果仁、豆子来进行(宝宝只有抓住细节,明确其差别和相似之处,才能顺利完成)。
认识形状
你可教宝宝认识几何图案: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球形、立方体,这些形状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他走到哪里,你都要帮他寻找这些形状,桌面可能是圆的,也可能是方的,瓶盖、钮扣、水滴及胡萝卜圈都可能呈圆形。
三岁宝宝有些游戏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要宝宝认识这些事物的形状,是非常容易的,外出时、在家中随时都可以教宝宝认识这些,或者和宝宝一起搭积木,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能使孩子在玩中学到东西。
3岁是智力发育关键时期
据孙老师介绍,儿童的智力发育关键时期之一就是3岁,当小孩的行动或者表现并非如想象的进度时,家长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特别是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小孩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还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父母对他(她)的欣赏,这样对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很有帮助。
另外,对于好动的孩子,从事幼儿教育的周旋老师认为,这类孩子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喜欢用肢体语言代表声音语言。她说,“爱动”的孩子并不是患有多动症,反而有些这样的孩子比较聪明,对身边事物感觉无聊,才会做很多小动作。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根据其特点,以夸奖等方式进行教育。
3岁是儿童的智力发育关键时期
3岁宝宝的教育重点
儿童的智力发育关键时期之一就是3岁,当小孩的行动或者表现并非如想象的进度时,家长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特别是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小孩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还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父母对他(她)的欣赏,这样对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很有帮助。
另外,对于好动的孩子,这类孩子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喜欢用肢体语言代表声音语言。她说,"爱动"的孩子并不是患有多动症,反而有些这样的孩子比较聪明,对身边事物感觉无聊,才会做很多小动作。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根据其特点,以夸奖等方式进行教育。
那么,3岁宝宝的教育是怎样的呢?
3岁宝宝的教育方法
早期阅读: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里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买一些以图片为主的故事书。故事要短小精悍,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者成语,丰富他的语言能力。给他讲故事的同时要求他复述,或者让他自己看着画面编故事。无论他编的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说下去,刚开始时可以帮助他一起编。
角色扮演游戏:和他一起玩看医生,来客人了,去家乐福购物,警察叔叔抓坏蛋等游戏,自己编一下游戏内容,稍微丰富一点。你和宝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如看医生的游戏,一个扮医生,一个扮病人。平时教他注意观察所扮演的这些角色。
增加知识面: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来增加他的知识面,如各种动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种商店的用处,以及看着天空给他讲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配合幼儿园的课程,复习学过的儿歌,唐诗和英文单词。
品质的培养:每天抽一定时间和他聊天,让他讲讲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灌输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过读故事的方式灌输,一个故事讲完后用简单的话总结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那些好的品质。不断重复,加强印象。
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灌输他必须具备爱心,知道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这点你可以看宝宝主页上的一篇成长日记“爱心的培养”。比如小郭问我要衣服的时候讲了那个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岁,妈妈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这个孩子的故事告诉了他,让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给小郭。平时在路上看见乞丐也可以对他说说他们很可怜之类的话。还可以要他爱护动物和植物。
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机会让他决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给他两件衣服,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出去玩可以让他选择玩的地方。平时他要自己做事情,尽量不要拒绝,如果要拒绝,需要告诉他原因,并对他的这种热情给予肯定。
以赞赏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不要打孩子,那是最伤害孩子心灵的。不要讲粗话,注意以身作则。
3岁是儿童的智力发育关键时期
鱼油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鱼油对4岁学龄前儿童的重要性
Omega3可以增强幼儿脑部机能,因为鱼油中的DHA成份具有活化脑细胞的营养因子,可以维持脑细胞的正常运作,帮助人类脑神经系统的发育。
研究显示,80%的脑力发育关键时期皆是在学龄前幼儿期间4岁之间完成的,因此,这个阶段摄取鱼油,对幼儿脑部发育健康是很重要的。
有益宝宝智力发育的食物
通常来说宝宝的智力发育会有八次飞跃,因此家长要把握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多给宝宝补充有营养的食物。那么,如何评价宝宝的智力发育情况呢?怎样评判宝宝是不是智力发育迟缓呢?如何帮助智力发育迟缓的宝宝呢?
1.核桃
核桃富含对人体发育有重大影响的亚油酸甘油脂,有利于大脑基质的发育,锌、锰等元素的含量也非常丰富,不仅能促进脑垂体的发育,还可以强健大脑。可以研磨成碎粒后食用,或者做成核桃酱,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2.香蕉
香蕉中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血清素,有利于激活神经系统,并且和核桃一样可以强健大脑。新鲜的香蕉含有多种营养丰富,适当食用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和营养的均衡。
3.苹果
苹果中锌元素含量很高,不仅对提高宝宝记忆能力有帮助,还能够使思维活跃。家长可以将苹果切成块状,或者榨成苹果汁、做成水果沙拉来给宝宝吃。
4.鸡蛋
鸡蛋中富含人类生长所需的八种重要氨基酸、卵磷脂和钙、磷、铁等有益元素等,是强健脑部的重要食物。
骨骼发育关键时期
1、头颅骨发育:根据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6个月变小,1—1.5岁时闭合。
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于生后6—8周闭合。
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个月时闭合。
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应颅骨骨化过程。
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极度消瘦小儿。
2、脊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育,出生后第一年脊柱增长较下肢快,1岁以后则落后于下肢的增长。
3个月会抬头,脊柱形成第一个弯曲(颈前凸);6个月会坐,脊柱形成第二个弯曲(胸后凸);1岁会走,脊柱形成第三个弯曲(腰前凸)。至6—7岁时韧带发育后,这些弯曲才固定。坐、立、行姿势不正及骨骼病变可引起脊柱发育异常或造成畸形。
骨化中心的发育:一般摄左手X线片了解腕部骨化中心情况以了解骨骼发育情况:正常婴儿在出生4—6个月出现2 个骨化中心(头骨及钩骨),3岁时出现4个骨化中心(三角骨、下桡骨骺);6岁时7个(月骨、大、小多角骨);8岁时9个(舟骨,下尺骨骺);10岁时出齐10个(豆状骨)。所以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
周岁宝宝发育标准
针对一周岁宝宝智力发育标准是什么?她们应该到达哪种程度?我们应该如何来对一周岁宝宝宝宝智力进行开发呢?下面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下1周岁宝宝的智能发育水平。
出生52周(12个月)是婴儿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行为模式会有飞跃性的发展,同时也是宝宝期的最后一个月,宝宝的独立性不断加强,应当积极作好即将过渡到幼儿期的准备。
大运动:放松把住宝宝的双手,宝宝能独自站立10秒钟以上;拉住宝宝一只手,能向前行走3步以上。
精细动作:宝宝能捏住小丸往瓶里投,但不一定成功;可以用手握住笔在纸上画,能在纸上留下笔道。
适应能力:会将瓶盖正确盖在瓶上。
语言:宝宝看到爸爸和妈妈时,能主动称呼“爸爸”和“妈妈”。
社交行为:父母向宝宝要东西时,他能主动给,并会松手把东西放在父母手中;给宝宝穿衣时知道配合父母,如穿衣时手会伸向袖口;穿裤时,会配合把腿伸直。
小提示:当然每个孩子的发育都是不同的,大致发育差不多就可以。但是当宝宝发育明显缓慢时请及时就医。
骨骼发育关键时期
1、头颅骨发育:根据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6个月变小,1—1.5岁时闭合。
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于生后6—8周闭合。
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个月时闭合。
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应颅骨骨化过程。
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极度消瘦小儿。
2、脊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育,出生后第一年脊柱增长较下肢快,1岁以后则落后于下肢的增长。
3个月会抬头,脊柱形成第一个弯曲(颈前凸);6个月会坐,脊柱形成第二个弯曲(胸后凸);1岁会走,脊柱形成第三个弯曲(腰前凸)。至6—7岁时韧带发育后,这些弯曲才固定。坐、立、行姿势不正及骨骼病变可引起脊柱发育异常或造成畸形。
骨化中心的发育:一般摄左手X线片了解腕部骨化中心情况以了解骨骼发育情况:正常婴儿在出生4—6个月出现2 个骨化中心(头骨及钩骨),3岁时出现4个骨化中心(三角骨、下桡骨骺);6岁时7个(月骨、大、小多角骨);8岁时9个(舟骨,下尺骨骺);10岁时出齐10个(豆状骨)。所以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
患呆小病、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等时骨龄明显落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中枢性性早熟时骨骼发育过快,出现早熟。
宝宝智力发育有哪些关键
出生时脑重量为400克左右,达成人的25%。6岁时,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已达成人的85%,8岁时,智力可达成人的80%。可见,学龄前是孩子智力快速发育的阶段。
婴幼儿期智力发育的关键是什么?胎儿期大脑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通过母体获得,母体营养的均衡完整与否将决定胎儿的脑部与神经系统发育。
其实,智力是由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专注力、操作能力组成。我们说饮食对聪明的影响,其实是说饮食对这几个能力的影响。均衡的营养,可以支持身体,使孩子精力充沛,活动力强,从而刺激大脑使孩子聪明;第二,均衡的营养可以支持脑力,让孩子进行游戏,进而刺激孩子变聪明。
均衡的营养包括很多,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有家长易忽视而今天最为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健脑食物,一是必要的结构脂肪,二是荤素的合理搭配,三是碱性食物,四是含乙酰胆碱和核糖核酸的食物。如蛋黄,含蛋黄素等脑细胞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能给大脑带来活力,充分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又如核桃,含有蛋白质、钙,常吃有健脑益智的作用;而缺锌,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更为严重会致小学阶段多动症;缺铁,会使孩子疲倦、乏力、无神。
怀孕早期是补碘的关键时期
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智力发育离不开碘的帮助,所以孕期一定要补碘。那么,什么时候补最好呢?这一点很重要,补碘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孕早期。
人的一生中所需的碘大约有5~7克,相当于一茶匙的量,这个总量须每天以微量的形式摄取,一次给足是不可能的,故碘的补充需按“逐日定量”原则进行。
人摄入碘酸钾的安全范围相对很大,从医学角度看,一个碘营养正常的人,每天摄入1000微克以下的碘酸钾都是安全的,因为机体对摄入碘的利用有一个特点,当甲状腺摄取自己所需的足够碘以后,多余的碘就会从尿中排出,故摄入的碘多时,几乎大部分排出体外。所以准妈妈不必担心补充过量的问题。
需求量:怀孕期间需要摄入量比平常多30%~100%,大概在175~200微克的碘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
补充时间:补碘的关键时间是在准备怀孕阶段和孕早期,如果怀孕5个月后再补碘,已经不能预防宝宝智力缺陷的发生。
怀孕早期准妈妈们就应该开始补碘了,如果晚了,很可能就会影响到宝宝智力的发育了。而且,补碘无需多,定时定量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