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6件事让老人延年益寿
睡前6件事让老人延年益寿
1.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
2.刷牙洗脸擦身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3.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4.开窗通气
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
5.洗(搓)脚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崇脚的保健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6.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中药帮助老人延年益寿
1、黄芪茶的制法
喝黄芪茶非常简单。到中药店买250克(打碎的)黄芪,加上党参200克,连同16粒红枣一起放在药壶里煎,每次一小碗,20天为一个疗程。
2、喝黄芪茶后的效果
现在我们一日三餐吃得香,晚上睡眠也非常好,九点睡下,早上五点起身,起床后精神饱满,心情舒畅,而且增加了免疫力。不光我老伴的慢性气管炎、哮喘病有所缓解,每次碰到熟人都讲我们气色很好很有精神。去体检,医生说我的心肺功能都很好。
3、黄芪茶的功效
在我国中医书里,黄芪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强心抗衰老的作用。党参甘平,有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的功效。红枣常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助延年益寿。
老人延年益寿的方法
老人怎么做能长寿?
1、食物搭配合理。
老人的饮食要精心调制、烹调,各种食物有粗有细,荤素搭配,饮食柔软易消化吸收。
2、每口饭嚼20次。
嚼少会让人们吃下更多食物,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翻倍,而充分咀嚼有助于消化吸收。
3、晒太阳。
60岁以上的老人每日应服用10微克的维生素D,并晒太阳20分钟,能提高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4、深蹲。
专家研究发现,深蹲能让全身肌肉群都得到锻炼,老年人练习深蹲是预防摔倒的最佳运动。
5、爱种花草。
园艺劳动能保护心血管、锻炼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等,1小时的园艺劳动相当于散步5英里(约8千米)。
6、生病时喝酸奶。
生病时,体内菌群会失调,增加感染几率,如果多喝酸奶,其中的益生菌不仅能保持肠胃健康,还能增强免疫力。
7、早点睡。
早寝以当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是同等重要的,尤其是早睡早起,比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宝贵。
8、吃洋葱防癌。
每天吃80克左右的洋葱,能降低患结肠癌、直肠癌、喉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能防止炎症反应,还能提高免疫力。
9、味道要清淡。
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至8克为宜。
10、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3~5餐有规律,按时定量进餐。饮食有节、食量得当,不过饥过饱,每餐七、八分饱,忌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都是少盐、少糖、少脂肪,多为清淡食物。
11、保持平常心。
一曰无事以当贵这告我们在心情上要潇洒大度,随遇而安,不要过分在意荣辱得失,往往考虑越多失去的也越多,要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还可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12、平衡膳食。
膳食热能不高,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脂肪少,无机盐、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充裕,满足人体需要。营养素的合理是因他们平衡膳食。老人们的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多量的奶、适量的禽、鱼、瘦肉,少量的蛋、肝等。
13、吃够蔬菜、水果限量。
蔬菜和水果提供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有益健康的抗氧化成分,能延缓人体衰老,所以每天保证吃到1斤蔬菜,菌类和绿叶菜一定要吃。水果由于糖分太高,建议每天200g就够了,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长寿的秘诀 节食让老人延年益寿
节食能减轻肠胃负担 经常饮食过饱,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引发“富贵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
据调查,许多长寿老人长寿经验之一,是吃饭只吃七八分饱。古代一些医著也论述节制饮食可以抗衰老、延寿命。这一规律已被现代许多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所证实。节食为什么能长寿呢?科学家分析有以下原因。
饱食使大脑代谢紊乱 科学研究证明,人在饱腹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会比进食前多数万倍,正是这种生长因子的过量增加,导致脑动脉硬化,而脑动脉硬化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从而导致生命衰老。研究还发现,动物体内存在一个特定基因,在食物热量供应较少的情况下,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便会增加,起到防止细胞凋亡的作用,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节食能延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见节食对健康长寿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中老年朋友又该如何合理节食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每天以25~30克为宜,少吃动物油和奶油,植物油与动物油的比例为1∶0.5;每天摄入不同种类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至少在400克以上;禽类、鱼和肉每天有100克就足够了;动物内脏要少吃,以谷类为主食,且每餐都不要吃得过饱,以八成饱为宜。其次,如果偶尔吃得过饱,进餐半小时后,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体育运动,以消耗掉多余的热量。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节食的目的是保持一种低营养水平,但绝不是缺营养,因此,节食必须要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基础上进行。
吃红糖可以让老人延年益寿吗
这是因为,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了较多维生素和矿物质。
红糖按结晶颗粒不同,分为赤砂糖、红糖粉、碗糖等,因没有经过高度精炼,它们几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备糖的功能外,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营养成分比白砂糖要高很多。
每100克红糖含钙90毫克,含铁4毫克,还含有少量的核黄素及胡萝卜素。日本科研人员还从红糖中提取了一种叫做“糖蜜”的多糖,实验证明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效,对于抗衰老有明显的作用。
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老人对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逐渐减少,平时应注意在饮食中补充,以维持正常代谢功能,延缓衰老。所以专家建议,老人在吃糖时,应多选择红糖。
其实,红糖的吃法很多。如可以加入银耳、枸杞、红枣或与红豆一起煮,有利水利尿的功效;加入桂圆、姜汁共煮,有补中补血效果;与红薯、姜汁一同煮,不仅具有养生功效,更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点心。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红糖。中医认为红糖性温,适合怕冷体质虚寒的人食用。另外,胃酸高的人,包括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痛,糖尿病患者都不宜食用红糖。
小帖士:两款简易的红糖食疗方
1、小米红枣粥
煮小米粥时,放十几枚红枣。待粥煮烂,吃的时候,加入红糖。古人认为小米熬粥,上面的浮油可养阴益肾,红枣、红糖补血生血,适合面色萎黄、健忘多梦的年老体弱者服用。
2、红糖枣茶
红枣加水煮烂,放入红糖,兑入少许红茶(或绿茶)后频频服用。常喝此茶,有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服用。
四大勤让老人延年益寿
1.勤交流
离退休老人不再有工作打扰,远离了应酬。有些人一下子难以适应退休生活,总感到空虚无聊、无所适从。为了避免孤独,要走出室外,创造条件多与人交流,说新闻、谈形势、聊发展、看未来。不能老是离群寡居,应多交笔友、球友、棋友,书友、舞友、戏友等,特别是单身老人,更不能“深居闰中”,要拾起自己年轻时来不及发展的兴趣和爱好,与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切磋交流,使自己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2.勤动脑
“大脑乃生命活动之中枢”,五脏六腑的功能及肢体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只有大脑健康,长寿才有可能实现。人的大脑约有140亿个脑神经细胞,成年以后不断衰减。日本有人对210名各种年龄段人的脑组织进行X线断层摄影后发现,40岁以下的人脑组织基本没有什么变化,40岁以后,人的脑组织开始缩小,空隙部分日益增多,懒于用脑的人比勤于用脑的人萎缩要快。美国有人对180名修道院的修女进行用脑与长寿的研究,结果其中勤于用脑者平均年龄高达88.5岁,而且比不善于用脑者痴呆发生晚10年。我国秦汉以来3000多位著名文人学者平均寿命为65岁以上,大大超过了同代人。
3.勤动腿
年近古稀的洪昭光教授经常出书、办讲座、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能保持旺盛精力的秘诀是:心态平和,粗茶淡饭加上每天走路。脚底是人的重要器官,不可忽视。“火从头上起,寒从足下生”,冬天多行走,有利于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跳舞也是一种很好的足疗方式,在音乐伴奏之下与朋友翩翩起舞,不像散步那样单调,可欣赏音乐、陶冶情操,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4.勤动手
运动使心血管更具有弹性,还会使大脑释放类啡肽等有益的活性物质,促进人的思想和智力发挥。特别是运动手指更有利,因为手和手指的运动,能使大脑得到良性刺激。写字,画画、敲击键盘、编织等手工操作都很有益大脑,对延缓衰老功不可没。另外,生活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做,一方面少麻烦别人,另一方面还增加了自己的动手机会。如有可能,还可再找份差事干干,既充实自己,又发挥“余热”造福社会。
六件事让老人延年益寿
1、刷牙洗脸擦身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2、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3、开窗通气
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
4、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5、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
6、洗(搓)脚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崇脚的保健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老人延年益寿三招
“动”宜缓。
起床不宜过早,6点之后起床,温度、空气都合适。起床后不要匆忙穿衣、洗漱、吃早餐,风风火火地出家门锻炼。应该先伸个懒腰,做些动作舒展筋骨,然后开窗换气。做完这些后,喝一大杯凉白开水或温白开水,少吃点主食,再投入晨练。老人锻炼不宜太剧烈,以伸展操或者快走为主。锻炼30分钟左右再吃早餐,粗细粮搭配,吃点鸡蛋、牛奶,保持八分饱。
“休”要短。
午间不管多忙,都应当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健康的午睡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饭后20分钟开始,醒后要慢慢起来,用冷水洗个脸,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
晚放“松”。
晚上是一天当中最闲暇的一段时间,期间不宜安排太多激烈项目,应为休息做准备。晚餐适量吃些粗粮,少吃油腻食物。粗粮中富含高纤维,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有效防止便秘。晚餐后,可以花半个小时散步促进消化。入睡前,用温水泡泡脚,一方面改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提高睡眠质量。
老人延年益寿的方法
1.开天目: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皮肤,以前臂带动手指,自下而上,做双手交替,有节律的抹法。双手共20次,注意力量轻柔,以前额皮肤不变红为度。
保健2.推前额: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前额正中皮肤,以指根带动指尖两手分别向左右两旁做抹法,至眉梢处再推回前额中央。注意力量不宜过大。
3.点按攒竹、鱼腰及太阳: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端)、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的眉毛中)、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持续数秒或半分钟。如头痛、头晕、昏迷不清可适当用力。如失眠则不宜用力,应以轻揉为主。
4.点按四白及迎香: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正对鼻翼处)、迎香穴(位于鼻翼旁凹陷处)。如眼痛眼涩可重按四白穴,如鼻塞流涕可重按迎香穴。)。持续数秒或半分钟。
5.摩掌熨目:两掌互相摩擦,搓热后将两手掌心放置在两眼上,使患者有温热的舒适感。重复操作3至5次,对于用眼疲劳,视力不佳者可多做几次。
大家都可以通过以上的老人延年益寿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寿命,同时我们的老年人朋友也一定要多吃一些对自己健康有利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减少一些辛辣食物的摄入,对于延长我们自身的寿命都有很大的帮助。
六件事让老年人延年益寿
1、刷牙洗脸擦身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2、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3、开窗通气
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
4、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5、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
6、洗(搓)脚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崇脚的保健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老年人要学会丰富自己的生活,摆脱不必要的不良情愫才是健康长寿的关键,儿女们需要注意的是要多陪陪老人。让你老人能够得到身心满足。
8件事让你延年益寿
8件事让你延年益寿
很多人都希望延长寿命,科学验证生活习惯可以影响人的寿命长短,据调查显示,那些长寿老人除了远离污染之外,还长年坚持着规律着生活习惯,并且无不良嗜好。专家近日也介绍了有助于促进健康老人的8件生活小事,这些小事可以延年益寿。
1、每次只做一件事
专家认为,电子媒体的多样性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处理多项任务,这实际上对大脑健康非常不利,进入老年后这种效应就显现了出来。
2、喝啤酒
研究显示,适度饮用啤酒的人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会下降31%。啤酒对健康的好处和危害类似于葡萄酒,即少量或适度饮用能发挥最大的健康功效;一旦过量,健康功效立刻消失。
3、看喜剧电影
有不少人认为严肃的戏剧和扣人心弦的电影才有教育意义,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喜剧对健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者让一些受试者分别在两天里看了《情迷玛丽》和《拯救大兵瑞恩》的电影后发现:看喜剧电影会让血管得到扩张,而看战争片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减少。
4、坐立不安
在公共场合坐立不安会让周围人感到不愉快,但发表在《运动与锻炼医学科学期刊》的最新研究显示,坐立不安实际上有助于增加人们每天的体育活动量,促进心肺功能健康。在工作场合,人们可以走到同事身旁进行交谈;在家里可以来回走动做一些零星的杂活。
5、发烧
人们都知道发烧的滋味不好受,但罗斯韦尔帕克癌症学会的学者发现发烧在增加人体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发表在《白细胞生物学期刊》上的研究显示:体温稍微升高,有助于免疫系统更好的发挥和调动其抵御被感染细胞的功能。
6、性生活
性生活不仅能给你带来幸福感,还能让夫妻关系更融洽。在美国老年医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性生活会让老年夫妻觉得婚姻更令人满足和愉快;而且性生活越频繁,这种效应就越明显。
7、慢点吃饭
研究显示,吃饭速度慢实际上有益健康,吃饭速度快的人比吃饭速度慢的人更容易患上肥胖症。
8、吃巧克力
研究显示:每周吃45克以上的巧克力(相当于两块糖果大小)会让人们患上中风的可能性下降20%。
延年益寿要注意生活细节,细微之处往往决定了寿命长短,坚持健康的生活就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是多位长寿老人养生经验,并得到了有力的验证。以上是8件可延年益寿的生活小事,老年人可参考选用。
老人延年益寿八妙方
1、常梳头
每日至少要保持梳发两次,每次60多梳,可明目、清脑、祛风、活血、增进肾功能,防脱发,坚持经常,必然受益。
2、常擦洗
每次洗脸后,用双手擦面部10余次,能振奋精神使工作有朝气.
3、常运目
长时间用目后,要先运转眼珠,再闭目净养,视力特别明亮,方法是:从左而上,从右而下,往返调整10余次.
4、常按耳
按摩双耳能补肾、健脑、防耳聋。方法是:用双手按摩耳轮,不拘数遍,以热为度。
5、常叩牙
每日早晨叩牙30多次,能生津、健齿、食之有味。方法是:上下牙叩响,津液咽下。
6、常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如不经常运动,肌肉关节就要萎缩。方法是:腰常伸、腹常收、肢常摇;夏游泳、冬慢跑、春秋踏青、经常做体操、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脑力劳动,可以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7、常沐浴
沐浴有三种:日光浴、空气浴、清水浴。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8、常洗脚
每晚临睡前用适度的热水洗脚,为保健秘诀之一。洗脚后按摩涌泉穴30多次,有利于睡眠,冬季洗脚更有神效.
让老年人延年益寿的五个“和”
与人之和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心态处于轻松自如之状,有利于人体内分泌有益激素,如酶类、乙酰胆碱等,进而使神经系统的功能处在最佳状态,并使机体抵抗力增强。如人际关系紧张,长期处于紧张激动,委屈忧伤的不良情绪中,就会罹身。
与自然之和古人早就提出:“人与天相应”,“人与天地之气生”,所讲的就是人类应积极适应自然,而不对抗自然。“适者生存”之结论,则是对一切生物与自然界关系的精辟总结。自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在现代社会则体现得更加明显。与自然之和,就必须保护自然,禁止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善待自然,就是善待生命。
内脏之和即气血和、阴阳和、五行和。古人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只有五脏六腑和者,才会精神振奋,健康长寿。
饮食之和要做到平衡膳食,摄取与消耗之平衡,所谓营养平衡,是指既全面摄取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又保持各种营养要素所占的比例,酸碱平衡,即科学合理地摄入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过多而碱性食物不足的现象。
身心之和现代医学把疾病分为生理疾病、心理疾病和身心疾病。患者中身心疾病多在百分之八十。专家指出,没有身心高度的和谐统一,人就得不到真正的健康,故增进心理健康,保持心理的平衡,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