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高的原因有那些呢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高的原因有那些呢
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任何疾病,我们都要尽早治疗,千万不能不能一回事,导致疾病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我们的健康遭受威胁。血红蛋白高是怎么回事?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有很多。
红细胞内含大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除作为血液缓冲物质而发挥作用外,其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160g/L,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110~150g/L,新生儿的正常值是170~200g/L,儿童的正常值是110~160g/L。
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是什么?专家表示,根据血红蛋白增高的两种情况,可以对血红蛋白高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血红蛋白高的原因——相对性的增多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这种情况检查结果会是血红蛋白偏高,一般情况下大量脱水会引起相对性增多。(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二、血红蛋白高的原因——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生理性增高:
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血红蛋白偏低有什么危害)
●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乙肝患者血红蛋白降低的原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肝病专家指出,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一定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如果只是在检查中发现血红蛋白偏高而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患者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并适当锻炼身体即可,患者要多喝水,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血红蛋白高要引起重视,避免导致其他疾病,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病因治疗,尤其是有过肝病病史的人血红蛋白偏高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看病,血红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治疗。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
妊娠合并贫血检查
妊娠合并贫血检查1.血常规:按传统要求,其内容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其结果不但能确定贫血的有无及贫血程度,还可估算贫血的形态学类型.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计数每微升百万数与血红蛋白量每分升克数之比为33-34:1.如这一比例明显减低或增高,分别提示大红细胞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血小板计数:可以配合血常规,为贫血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红细胞指数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MCV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X可用以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有助于推断贫血的病因.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高的原因
既然血红蛋白会出现偏高或者偏低的现象,那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正常的血红蛋白指标呢?可能还有很多人对血红蛋白浓度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正常的血红蛋白指标到底是多少。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94~160fl 32~50pg 32~36%
正细胞性贫血 80~90fl 27~31pg 32~36%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72~80fl 21~24pg 32~36%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50~80fl 21~29pg 24~30%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会怎么样呢?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正常范围的低限,通常称为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则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可以认为有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以下4级:
(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参考值正常范围的低限,减少至90g/L;(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60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30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治疗:
1病因治疗:首先要查明引起贫血的原因,并尽可能除去引起贫血的原因。
2铁剂治疗:口服铁剂可以用硫酸亚铁,每日三次,每次0.2-0.3g。
3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腰、肾、瘦肉、血、蛋奶、干果(枣、杏干)、木耳、蘑菇、绿叶蔬菜等。
如果人体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就会出现贫血,对人们人体的伤害还是很大,所以当人们检查出自己的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时候就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可以同时饮食或口服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否则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
中文名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英文名称:MCHC
名词解释:指每升红细胞中平均所含血红蛋浓度,以g/L表示。
推算公式:MCHC=MCH/MCV=Hb/Hct(g/l, 习惯用%化表示,老外来的,没办法), 理解为离心仅剩下红细胞(白细胞等忽略)后,血红蛋白的比例,
化验介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种平均值,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比积结果计算出来的,对贫血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血常规主要看哪些值
常规的血常规主要是看四项,白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跟血小板计数,主要看这四项,如果这四项有题,再逐步地往下面看,比方说白细胞有问题,因为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所以说白细胞有问题,下面这些细胞都要看。还有贫血,血红蛋白有问题,血小板有问题,都要相应的往下看,血红蛋白有问题,血红蛋白下降,贫血,我们要看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跟浓度,那些都要看。所以血常规主要是看前四项,但后面那些都要附带的看。
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主要是看四项,白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跟血小板计数,如果这四项有问题,再逐步地往下面看,比方说白细胞有问题,因为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所以说白细胞有问题,下面这些细胞都要看。还有贫血,血红蛋白,血小板有问题,都要相应的往下看,血红蛋白有问题,血红蛋白下降,贫血,我们要看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跟浓度,那些都要看。所以血常规主要是看前四项,但后面那些都要附带的看。
手麻时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1、糖化血红蛋白组分(GHb,HbA1c)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无,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
因些糖化因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2、糖化血清蛋白(GSP)
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未端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糖化血清蛋白。由于血清中白蛋白的半寿期约21天,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非常适宜的良好指标。
手麻的化验检查
1、糖化血红蛋白组分(GHb,HbA1c)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无,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些糖化因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2、糖化血清蛋白(GSP)
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未端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糖化血清蛋白。由于血清中白蛋白的半寿期约21天,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非常适宜的良好指标。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原因
平均血红蛋白偏低不多,没有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这三项分项指标怎么样,如果正常或者偏低不多那就没有问题。上述指标都是用来诊断贫血的,偏低就有贫血可能。中型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等。指标偏高不多,可能略微有些上火之类的,看看是不是有长痘痘、口腔溃疡等,吃点消炎退火药即可,或者不吃药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也就好了。血小板分布只是说明血小板大小不均,14.0偏低不多也没有临床意义,只要血小板数值正常(8-30万)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一,红细胞平均体积<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0%,红细胞大小不一,小的红细胞比较常见,形态不规则,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变成狭窄环状。
二,幼红细胞增多,胞浆发育不平衡,血清铁明显降低。
三,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及临床表现。
四,血清铁小于60μg/dl,总铁结合力大于360g/dl。
五,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小于15%,血清铁蛋白小于14μg/L。
六,患者朋友们可能偏食或母乳、牛奶喂养时间过长。
七,患者朋友们生过重病史或者有过寄生虫病史。
八,患者朋友们的症状多为:发育迟缓、面色苍白、厌食、恶心、便秘、疲乏、心悸、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患者朋友们会伴有口角炎、舌炎。
九,患者朋友们在体检皮肤时,皮肤表现为干燥,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脆,严重的患者朋友们指甲呈匙状甲。
十,血红蛋白男性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红细胞平均体积小于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小于26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小于0.31。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经过血常规检查之后得出的化验结果就会明确列在单子上,不同的细胞结论表现出不同的病症。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也近而血常规化验单列出的是相关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如果这几项都在正常范围,基本上问题不大。但红细胞有可能升高而血红蛋白正常,这就是涉及看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这三项指项。
血小板计数由于仪器计数的原因有可能升高,但不一定是真正升高,小红细胞也会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这就需要血小板手工计数还校正,至于白细胞计数正常,而分类异常也要注意,有可能在早期时出现问题。
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那么血常规化验单的内容就充分展现了诊断结果。
贫血的检查
1.外周血
是小细胞低血色素贫血,Hb降低较红细胞减少更明显。红细胞平均容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
2.血清铁
血清铁<6.5μmol/L,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当血红蛋白降低不明显时,血清铁降低为缺铁性贫血的早期重要表现。
3.骨髓象
可染色铁质消失,骨髓象显示红细胞系统增生,细胞分类见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相对减少,说明骨髓储备铁下降,含铁血黄素及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4.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B超、心电图、生化全项等检查。
红细胞压积偏低的原因 大量补水
红细胞压积的减少有时候和红细胞并没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大量的补水之后,血液中水分的量增多,血液被稀释,而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均在正常范围,这种就不属于贫血引起,而是补水过多引起压积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