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腔清洁要注意些什么
宝宝口腔清洁要注意些什么
婴儿阶段:温开水漱口
新生儿时期的口腔清洁,我们可以喂宝宝喝少量温开水以清洗口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喂完母乳或者奶粉后,让宝宝喝少量白开水,把口腔内残留的奶水或是食物清洗干净,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母乳喂养的妈妈要保持乳头清洁,人工喂养用的奶瓶或者奶嘴也要彻底洗干净,避免宝宝口腔感染。
长乳牙前:清洁口腔要更细致
宝宝口腔护理还有一个阶段要注意的是,长乳牙前的阶段,这个一般出现在宝宝6个月左右。长牙前会伴随一些不适症状,如牙龈肿胀、发烧、疼痛等。我们给宝宝护理时,先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擦宝宝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
对于张口不合作的宝宝,我们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捏小儿的两颊,使其张口,必要时也可用勺子柄或筷子帮助撑开口腔,但一定不能用力过猛,会伤着宝宝。擦洗时应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洁卫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脏污染。擦洗一个部位要更换一个棉签,同时棉签上不要蘸过多的液体,以防止宝宝将液体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险。
新生儿的舌苔清洁?
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大部分家长都知道要定时喂宝宝喝奶、吃东西,希望宝宝能够健康长大,但是吃完东西之后,有时却忽略了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口腔清洁工作没作好,就容易滋生许多病菌,影响宝宝健康与食欲。如何避免及改善舌苔问题呢?刘芳青医师表示,有舌苔的话,宝宝会比较不舒服,相对也会影响宝宝喝奶情绪,所以最好是可以帮宝宝把口腔清理干净。如何清洁宝宝口腔呢?以下提供一些方法。
1 喝温开水漱口清洁 只要宝宝每次喝完奶以后,就给他喝一些温开水漱漱口,就比较不会长舌苔。喝水除了可以清洁宝宝口腔外,也可以稀释口腔中的乳酸,减少细菌的滋长。
2 纱布护理 取一块消毒杀菌过约4×4规格的纱布,将它包覆住妈妈的食指,并沾一些温开水将纱布润湿,然后伸入宝宝口腔内,轻轻的擦拭宝宝口腔两颊内侧及舌头上的奶渣与食物残渣。但要记得不要擦太靠近舌根的地方,否则会很容易造成宝宝呕吐现象。
3 使用矽胶刷牙齿套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专为新手爸妈设计的婴儿专用矽胶刷牙齿套,也可以帮宝宝清洁舌头和口腔。矽胶刷牙齿套长得很像牙刷,可以套在手指头上,帮宝宝刷牙及刷舌苔。但要注意的是,因为宝宝的舌头又软又嫩,要轻轻的刷、不可以太用力,以免将宝宝舌头弄伤了。
4 手指套清洁按摩 如果宝宝还没有长牙齿时,也可以每天用手指套帮他按摩牙龈,这样宝宝长牙时,就比较不会牙龈肿胀。
宝宝总是患鹅口疮口腔清洁要注意
1、清洗口腔
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下很难生长繁殖,因此患上鹅口疮宝宝可以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粉加温开水稀释),用软棉布沾湿后清洗口腔,每天4—5次。需要注意的是,选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后,不需再用温水清洗了。
日常家庭用的金银花、野菊花煮水清洗口腔也是可行的,清洗小儿口腔后不用再加温水洗口,利用中药的苦味还可以刺激分泌唾液,患儿自动吐出口水,也是个很好的自身机械清洗,家长只需加个软毛巾帮助小儿擦口水即可。
2、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3、营养供给
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怎么快点好
1、抹药物
对于口里长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可以用维生素素B2粉剂、鱼肝油、西瓜霜等直接涂于宝宝口腔糜烂部分,帮助病症快速痊愈。
2、口服维生素
另外给宝宝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也能起到缓解疼痛,促进口腔溃疡快点好起来。
3、吃东西后用淡盐水或温水漱口
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几天会好 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怎么快点好
对于口里长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可以用维生素素B2粉剂、鱼肝油、西瓜霜等直接涂于宝宝口腔糜烂部分,帮助病症快速痊愈。
另外给宝宝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也能起到缓解疼痛,促进口腔溃疡快点好起来。
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宝宝嘴巴臭是怎么回事 口腔不够清洁所致
很多家长认为,小宝宝还没有牙齿,就不需要做口腔清洁工作,这是错误的,宝宝吃奶后,口内还残留积奶,也会引起细菌滋生,诱发嘴巴臭的情况。
建议:在哺乳后或每天晚上,妈妈应用纱布蘸温水清洁宝宝口腔,或者哺乳后喂些温开水冲洗口腔。
给宝宝洗脸竟有那么多讲究?一半以上的妈妈都洗错了 宝宝嘴巴的清洁
宝宝在出生时尚未长牙(只有极少数会长新生牙),不过,即便没有长牙,也需要从一开始就留意宝宝口腔的清洁,尤其是宝宝整日以奶为主食。
如果没有做好口腔清洁,可能会有口臭或龋齿问题。另外,在宝宝身体抵抗力较弱时,还可能出现鹅口疮。
鹅口疮:
如果发生鹅口疮,妈妈会发现宝宝口腔内部有一块块白色的、像奶渣一样的东西,而且不容易擦拭下来,这是感染白色念珠菌所造成的。
只要请专业医师做详细检查,并擦拭医师给予的口腔专用药物,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健康。
水泡或溃疡:
如果宝宝口腔内部有水泡或溃疡问题,有可能是感染疾病所造成(例如感染肠病毒),最好立即就医检查。
平时宝宝喝完奶之后,最好养成再喝几口开水的习惯,可以除去口中存留的奶水。
另外,每天可以帮宝宝进行一两次口腔清洁护理,妈妈以食指缠绕纱布巾,先蘸湿温开水,再放入宝宝口中,轻微擦拭口腔内部及舌头,或是让宝宝做吸吮纱布巾的动作,也能帮助清洁口腔。
请注意,清洁宝宝口腔的时间不要太久,而且妈妈食指不要太深入,以免宝宝觉得不舒服或造成呕吐。
家长如何护理患鹅口疮的儿童
涂抹药物
宝宝出现了鹅口疮时,新妈妈可用2%苏打水清洗乳宝宝患处,再用制霉菌素的甘油涂口;每日需要坚持3~5次,一般轻症乳宝宝涂药2~3次就可以治愈。
清洗乳房
鹅口疮主要通过霉菌传播,新妈妈在喂奶前应用温开水洗乳头,保持乳头卫生。如为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
口腔清洁
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喂奶后,新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宝宝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但不要用棉芊或纱布用力去擦宝宝稚嫩的口腔粘膜。
喂奶时间控制
宝宝患鹅口疮时,新妈妈要控制自己的喂奶时间,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如何给宝宝口腔清洁 重视口腔清洁,远离蛀牙命运
蛀牙中主要细菌为突变型链球菌,经由和家人口腔唾液的接触、传递,垂直传染给宝宝,常见的垂直传染对象如父母亲、照顾者等。
因此,降低宝宝蛀牙发生率,需从父母亲的口腔清洁照护开始执行,可以利用含氟牙膏清洁口腔牙齿,使口腔中的突变型链球菌数少,培养良好卫生、干净的口腔环境。
另外,家人本身口腔有严重的蛀牙口腔疾病,也得做好处理,避免垂直传染给小宝宝。且尽量避免家人间相互的唾液传递行为,如共用餐具等。
小朋友难免爱吃零食,挑对零食种类就很重要,选择糖分含量少、甜度低又不黏牙的种类较佳,举例来说,选择吃布丁、果冻好过选择吃巧克力蛋糕。
果汁类可以用新鲜现榨的果汁替代一般市售的瓶罐装果汁,因为多数的市售果汁会加入许多的果糖调味,小朋友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摄取过多的糖分,造成蛀牙。
另外,也尽量避免喝酸度、甜度高的含糖饮料,如碳酸饮料,喝完碳酸饮料未漱口,使口腔维持在酸度环境,容易有牙齿酸蚀的情况出现,增加蛀牙机率。
建议吃完正餐后,可以选择小朋友爱吃的零食,满足小朋友的口腹欲望,再做清洁刷牙。
需要注意的是,小朋友刷完牙后,不要直接吃东西,拉长口腔内的净空时间,可减少蛀牙机率。
然而,婴幼儿时期小宝宝的生理需求,导致进食时间长、频率又多,在无法避免的情形,可以随着小宝宝逐渐长大,建议爸妈慢慢戒除小宝宝夜间喝奶的习惯,改成睡前进食,将牙齿清洁干净后再去睡觉。
且只有漱口或喝开水是不足够的,并注意刷完牙就不要再进食。
市面上有许多取得容易的含氟清洁产品,如: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氟锭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家长在给小朋友清洁使用时,一定要先了解适合小朋友年龄的氟化物使用量及使用方式,才能让氟化物发挥最大的效益。
另外,家长带小朋友到牙科做定期检查时,可以请医师建议符合小朋友需求的氟化物使用方式,或是选用定期涂氟来预防蛀牙。
小宝宝何时开始可以涂氟,会根据每个小宝宝的牙齿状况及牙医师选用的涂氟材料而有所不同,建议长牙之后就可以至牙科咨询专业牙医师,选择最适合小朋友的氟化物使用方式。
为预防牙齿沟缝处蛀牙的有效方式。当小朋友的乳牙臼齿及6岁开始发出第一颗恒牙大臼齿时,因为臼齿上有许多沟缝凹痕,清洁不易,且因长第一颗恒齿时会和乳牙同时存在。
家长容易误以为恒牙大臼齿为乳牙,就疏忽对待,因此,建议爸妈可以带小朋友到牙科,使用沟隙封填剂在大臼齿上,降低大臼齿蛀牙的机率。
宝宝口腔溃疡不宜用纱布擦拭
宝宝年龄较小,不能像大人一样表达自己的症状,出现口腔溃疡很容易被大人忽略,实际上宝宝口腔溃疡轻者只溃烂一两处,重者可扩展到整个口腔,甚至会引起发烧以及全身不适。
发现宝宝口腔溃疡的蛛丝马迹
如果发现宝宝口腔中有一些类似奶块的白色膜状物,用喝水或者棉签沾水后冲不掉,宝宝烦躁不安,吃奶时哭闹不止,流涎,甚至有低热症状,说明宝宝出现口腔溃疡。
不宜用纱布擦拭
宝宝出现口腔溃疡后千万别用纱布去擦拭,可用野蔷薇花、鲜藿香、鲜竹叶等适量煎水给宝宝漱口,每日3~4次即可。注意要在喂奶后立即进行,以免引起宝宝恶心呕吐。
经常清洁宝宝口腔有助预防口腔溃疡
保持宝宝口腔黏膜清洁湿润有助于防止细菌繁殖,宝宝睡醒后可喝些温开水,如果宝宝吃奶后睡着了难以喂水,可用消毒棉签沾水,轻轻地给宝宝口腔清理一下。
宝宝口腔溃疡多属于单发性口腔溃疡,一般可以自愈,因此不提倡家长为宝宝用药,如果口腔溃疡周期性复发,应警惕原发性病毒感染,及时去医院治疗。
小宝宝口臭怎么回事
原因1:口腔卫生问题
家长可能会认为宝宝口臭是因为上火或者消化道方面原因,其实,宝宝口臭大多源于口腔局部问题,即“口源性口臭”,主要是宝宝口腔清洁工作没做好,口腔里的积奶或食物残渣产生了异位。
不好的口腔卫生状态容易堆积软垢、菌斑,还有牙龈炎、牙龈出血、口腔黏膜疾病、牙周炎等都会引起口臭。此外,爱吃零食、临睡前进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口臭的原因。
对策:因为口腔问题引起的口臭就要从口腔清洁方面入手,及时清楚口腔里的残留食物,督促孩子注意口腔卫生。0岁婴儿在喂完奶后要给他用纱布蘸温水清洁口腔,或者喂一些温开水冲洗口腔;1岁以上幼儿可以每晚喝些温开水或者用盐水漱漱口,也可以试着用手指牙来刷牙;2岁以上宝宝开始学习刷牙了,为了保证宝宝刷牙干净,妈妈一定要在一旁帮助,培养宝宝早晚刷牙的习惯。
原因2:肠胃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宝宝口臭的重要原因,这方面问题对孩子来讲较为常见。孩子吃饭不定时,爱吃零食或者吃了不干净的食物,都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胃肠道疾病、消化功能紊乱以及消化不良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积食”。积食的宝宝除了消化不良还伴随胃口不好、肚子胀、大便不正常及偏臭症状。
对策:注意控制宝宝饮食,别让宝宝吃不干净的食物,睡前不要吃过多油腻和甜的东西,让宝宝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补充纤维素、维生素,促进肠胃蠕动,缓解宿便问题,有效预防宝宝口臭。宝宝若出现消化不良情况时,可以服一些促进消化的药或者喝点淡竹叶水、麦芽水等清火。
诱发宝宝鹅口疮的原因是什么
1.身体抵抗力还不够强大。新生宝宝的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损,都会使病菌有机可乘,侵入宝宝的伤口继发感染。
2.盲目用药。现代医学证实,婴幼儿患鹅口疮还与长期、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类固醇药物有关,造成婴幼儿体内正常菌群的紊乱。
卫生习惯找原因:
1.乳头不洁或喂养者的手指伸入宝宝口腔内导致感染。妈妈的内衣、手部的触摸、毛巾等等都会是造成妈妈乳头不洁的根源。而用手指触摸宝宝的口腔,则会将致病菌直接带入宝宝口腔。
2.带菌的医护人员或卫生条件不达标的育婴室,都有可能造成宝宝感染致病菌。
3.忽略用品的清洁消毒。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这些和宝宝时刻亲密接触的物品,如果没有做到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源。
4.忽略宝宝的口腔清洁。宝宝喝完奶后,须做口腔清洁的工作。否则存留在宝宝口腔内的奶汁也会因长时间变质导致病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