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磨牙严重怎么办 睡前不过多进食
儿童磨牙严重怎么办 睡前不过多进食
小孩磨牙,可能是因为消化功能紊乱,如睡前吃得过饱,大量食物充斥胃肠而刺激了消化道,神经把这些刺激传到大脑,使管理消化的脑细胞兴奋起来,通过反射作用,引起磨牙。所以临睡前妈妈不要让孩子饮食过多过饱。
儿童换牙期如何护理牙齿
1、重视乳牙龋病,关注六龄牙
很多父母容易忽视孩子的乳牙龋病,认为乳牙反正要脱落,不会影响恒牙。但其实如果替牙期牙齿清洁不干净,那么两牙之间就会开始烂牙,严重的还会影响恒牙的生长甚至造成恒牙严重畸形。而六龄牙是指在孩子6岁左右萌出的乳牙列后的第一恒磨牙,它对全口牙齿的生长排列至关重要。所以,保护好六龄牙将终生受益。
2、恒牙萌出,乳牙不掉需拔除
一般在恒牙萌出前,乳牙都会自动脱落,但是有些孩子恒牙已经长出来了,而相应的乳牙却还没有脱落,导致恒牙从乳牙的内测长出,形成“双层牙”。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把乳牙拔掉,否则会令牙齿排列不整、咬合不正
3、饮食均衡很重要
有很多小孩出现“双层牙”的原因都是因为饮食过于精细,导致牙齿的咀嚼功能下降,颌骨发育较差。咀嚼食物能够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和脱落,因此,家长应该当孩子多进食一些蔬果,比如芹菜、花生、苹果、甘蔗等耐嚼食物。
4、口腔清洁要做好
孩子在换牙期间要特别注意牙齿的保养,保持口腔清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对于已经出现牙齿拥挤、扭转或者牙间隙过大,或者发生龋齿等齿病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5、让孩子改掉舔牙齿等坏习惯
儿童的换牙期会比较长,一般都需要6-7年,在这段时期内,如果儿童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舔唇、咬舌、伸舌、吮指等,都可能会造成牙列不齐、咬合错乱和面部不对称等畸形,影响牙齿功能和面部美观。所以一定要时刻注意纠正他们的这些不良习惯。
治疗儿童磨牙的方法
治疗儿童磨牙的方法
1、口腔科就诊
小孩磨牙牙疼,妈妈要及时的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看看孩子是否有龋齿或者牙周疾病,倘若有口腔疾病就要立即治疗,进行消炎止痛,否则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换牙。
2、消除磨牙病因
小孩磨牙牙疼,要尽早消除孩子磨牙的病因,因为长时间的磨牙,会使牙齿过早的磨损,露出牙本质,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就会发生强烈的疼痛。此外,还会影响牙周组织,引起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3、保持口腔卫生
小孩磨牙牙疼,妈妈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好的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每餐餐后刷牙可及时去除残留菜屑及酸碱物质,减少对牙齿的刺激,也可起杀菌消炎作用。
注意:牙刷最好选用软毛牙刷,软毛牙刷可使齿垢清除更为彻底并可避免损伤牙齿。
4、饮食清淡
小孩磨牙牙痛,饮食需清淡,宜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坚硬的食物,不可食用过酸、过甜、过咸、过冷过热的食物,此外,湿热型的牛肉、羊肉也不宜多吃。让孩子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
儿童磨牙的偏方
(1)冷敷
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近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约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
(2)淡盐水漱口
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其溶化,待冷却后,频频漱口,可解燃眉之痛。
(3)掐压合谷穴
用指甲或指尖掐压合谷穴(拇指骨与食指骨交叉处),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侧牙痛掐右合谷,右侧牙痛掐左合谷。
(4)蒜泥缓解
新鲜蒜头,捣成泥,取少许填入龋洞中,可止龋病牙痛。
6、小贴士
小孩磨牙牙痛,在刷牙时牙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8岁以下的孩子刷牙用的牙膏是儿童专用的牙膏,不含氟的,妈妈要非常注意,如果孩子用了跟成人一样的含氟牙膏,那样孩子换的牙齿,容易是氟斑牙。
儿童磨牙吃的药
药方一:针对牙痛吃什么药好这个问题,其实牙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消炎药治疗牙痛,比如甲硝唑片等药物都是可以缓解牙痛的现象的。一般因为牙龈发炎而导致的牙痛也是最适合服用消炎药了,一般只要服用一些消炎药,牙痛的问题就会消失的。
药方二:也可以吃一些牛黄解毒片改善牙痛的,很多牙痛的现象都是因为上火的因素所导致的,所以患者服用牛黄解毒片来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错的,而且还可以很好的清热解毒。
药方三:对于牙痛吃什么药好患者都是非常的关心的,其实可以服用固齿丸来治疗的,尤其是针对年龄而引起的牙痛是最为有效的,也可以很好的改善牙齿松动的现象。
儿童磨牙的康复保健
睡觉磨牙的预防以及治疗应从病因入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磨牙症者主要表现为本人不能自行控制的咬牙和磨牙活动。长期持续磨动的结果,导致牙齿严重的磨耗,造成牙周组织受损以及整个口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损伤。治疗原则是阻断病因,减少损害。首先是对症、对病因的综合治疗,临床上先解除颌骨肌肉痉挛,阻断牙合干扰,消除或减轻磨牙症的发生,再进行其他处理。
对于症状较轻时可不做处理,注意休息。除去致病因素心理治疗,调牙合,治疗与磨牙症发病有关的全身疾病等。白天避免玩的过度兴奋。睡前让精神松弛,不看刺激性电视片。到医院检查肠道寄生虫病(寄生虫的蠕动刺激了神经,引起神经的反射作用,而发生磨牙)在医生的指导下驱虫。纠正牙颌系统不良习惯: 如单侧咀嚼、咬铅笔等。以上治疗仍未见好转应到口腔医院制作一个牙列垫,晚上睡前戴在牙列上,早晨取下。垫可消除干扰,缓解肌紧张。
1.白天时让嘴保持在健康的休息状态,即让牙齿维持松弛,最好是嘴唇相合,牙齿相离
2.咬苹果或生萝卜等东西使上下颚疲劳,可镇定嘴巴
3.热敷上下颚,可松弛咬合肌肉,也可减少头痛的机会
4.可到体育用品店买护齿套,有助于防止夜间磨牙
5.磨牙与压力最有关系,因此放松心情是最好的办法
6.减少咖啡因与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
7.洗温水澡,款待自己
8.学习放松的方法,例如冥想或渐进式放松
宝宝长乳牙需要注意什么
儿童乳牙患了龋齿,很多家长都会不以为然,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掉,不必去治疗。实际上,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根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达到了76。55%!原来,乳牙钙化程度低,耐酸性差,再加上儿童刷牙不积极,爱吃甜食,因此极易患龋病。
乳牙龋齿若不及时治疗,可带来如下危害。
影响生长发育。乳牙和恒牙的替换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的,一般从7岁左右开始,从门牙至磨牙,一个个脱换,直到12岁左右才换齐。由此可见,乳牙虽然会被脱换,但它们在儿童的生长发育高峰期,担负了整整10年的咀嚼工作,特别是8颗咀嚼功能大、且脱换最迟的乳磨牙。孩子如果多个乳牙患龋,咀嚼功能必然降低,这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影响。
导致恒牙胚发育不全。乳牙龋齿如果不加以治疗,龋坏进展迅速,可发展为牙髓炎、根尖炎,患儿在承受疼痛折磨的同时,感染可能会发展至乳牙下方的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无法发育。
导致牙列不齐,影响美观。乳牙龋坏严重可导致乳牙过早缺失,下面的恒牙也会受影响,出现萌出过早或过迟,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影响咬合关系。此外,如果一侧乳牙龋坏严重,使得患儿不敢用患侧咀嚼,养成偏侧咀嚼习惯,会导致儿童颌骨发育不对称,严重影响美观。
此外,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乳前牙的大面积龋坏会影响正确发音,还会影响美观,这都会对儿童心理造成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不能忽视乳牙龋齿,要帮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并做到定期检查,发现牙病及时医治,以免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磨牙是因为肚里有蛔虫吗 磨牙症是什么
磨牙的现象在口腔医学里称为磨牙症(Bruxism),顾名思义,它是指睡眠时会习惯性地磨牙,甚至在白天也有无意识磨牙的习惯。
绝大多数情况下,磨牙的发生都同时伴随“唤醒反应”(睡眠深度突然改变,睡眠者可能突然醒来或者睡眠深度变浅,同时可能伴随肢体运动、心律呼吸增快等生理变化),因此夜间磨牙症也被认为是唤醒反应的一部分。
当神经传导通路的协调功能出现紊乱时,肢体就有可能出现不自主运动。目前认为,基底神经节功能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分泌异常可能是磨牙症的重要神经生物学机制。一些干预神经递质代谢的药物的确会对磨牙症造成影响。
对于成人磨牙症,心理、精神因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多因素分析研究显示,生活压力过大是磨牙症的显著危险因素。因此,有较多心理问题,容易发生抑郁、应激障碍的人,更有可能成为磨牙症患者。
除了心理因素,咬合不正、咬合干扰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过敏、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都被认为可能导致磨牙症的发生。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都难以得出肯定性的结论,导致磨牙的原因仍众说纷纭。
有别于成人磨牙症,对儿童磨牙的讨论通常会特别提到寄生虫的问题。尽管各地区发病率有所不同,但总体约有30%的10岁龄以下儿童有磨牙的问题[3]。由于儿童同时也是肠道寄生虫病的高发人群(发展中国家尤甚),所以民间可能是因为这二者相似的高发率而将它们联系到了一起。
实际上不仅仅是民间传言,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观点认为“肠道寄生虫病可能是磨牙致病因素之一”;八十年代有学者提出“肠道寄生虫是磨牙的危险因素”的说法,并认为如果对蛲虫病加以防治的话,“可能”可以减少磨牙的发生概率[4]。尽管这个观点提出已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但与之相关的临床研究并不多。检索医学数据库(PubMed),只找到2篇与这个话题直接相关的对照研究。
其中一项研究发表于2008年。在巴西,大约有10%-20%的儿童感染有肠道寄生虫。巴西科学家们选择了近2个月内没有服用驱虫剂的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发现磨牙的孩子得肠道寄生虫病的概率与无磨牙症的孩子并无显著差异,均为30%-40%之间。
2010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伊朗研究人员对100名幼儿园小朋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磨牙与不磨牙儿童的“总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异(22%:16%),该结果与第一项研究类似;但是磨牙儿童的消化道致病性寄生虫[注]感染率要显著高于无磨牙症的儿童(22%:6%)。
由于寄生虫研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如果能有中国儿童的研究数据将更具意义。但很可惜,PubMed中未找到直接相关的来自中国的对照研究。在中文医学数据库中,有一项针对儿童磨牙的回顾性研究中提及了寄生虫感染率,但由于该研究中儿童“近半年内均正规服用驱虫药”,68例磨牙儿童的寄生虫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因此并不能表明儿童磨牙与寄生虫是否存在相关性,并且由于缺乏对照,更无法探究其因果性。
列举了国内外一些研究资料之后,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问题本身:磨牙是否意味着肚子里有蛔虫呢?尽管在两项国外研究中,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都不低,但其中仅有一例蛔虫病感染,而且该儿童并无磨牙症。因此“夜里磨牙是因为肚子里有蛔虫”这样的说法是没有得到证实的。
当然,可能在民间的说法中,“蛔虫”一词并不仅指蛔虫,而是代表了所有的肠道寄生虫。但上述两项研究对此也并没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首先,这两项研究都得出总体寄生虫感染率与磨牙无关,而伊朗研究得出的“致病性寄生虫可能与磨牙症有关”的结论很有启发性,不过并不能因此就认为“致病性寄生虫会导致磨牙”。加上这项研究没有说明调查对象是否使用驱虫药,这个细节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得结果的可靠性下降;其次,这些研究都仅关注了磨牙与非磨牙人群中的寄生虫感染率,如果能从肠道寄生虫感染与非感染人群的磨牙症发生率的角度来分析会更全面。可见,想要确切回答这一问题,恐怕还需要更多、更优质、更有针对性的研究。
因此,用磨牙来推测儿童是否感染寄生虫,甚至指导驱虫药的使用是很不可取的。目前,肠道寄生虫的检验手段成熟准确,到医院做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更为稳妥。至于磨牙症,如果严重的话会对健康不利,因此最好也去医院寻求缓解之道。
虽然依据目前的证据并不能得出“磨牙一定与肠道寄生虫无关”的结论,但仅凭借磨牙症状就胡乱使用驱虫药物是绝对不可取的。肠道寄生虫目前的检验手段已经很成熟准确,到医院做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更为稳妥。如果遇到严重的磨牙问题,也不妨去医院寻求帮助。
民间还流传一些检测蛔虫的偏方,例如说“指甲上有坑就是有蛔虫”,或者把面部、指甲上的白斑称作“蛔虫斑”,作为蛔虫检测的依据。这些方法并不靠谱,现代医学也都不支持。
尽管“发声”者自己不一定能听到,但磨牙的声响独一无二,令“听者”难忘。不过人们之所以关注磨牙绝不仅仅是因为半夜惊悚的声响,而是因为其确实对健康不利。
磨牙可能引起牙齿的磨损、畸形甚至断裂。除了牙齿本身的问题,磨牙还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主要症状包括开闭口运动异常、弹响,关节周围疼痛,头颈痛等)、耳部等不适或牵涉痛;还可能对患者本身及伴侣的精神状态造成影响[6](患者是累的,伴侣是被闹的)。
针对磨牙症的治疗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疼痛,减少口腔破坏,预防磨牙发生。如果磨牙症状较轻,应该注意避免生活中的压力因素,调整生活方式给自己减压;如果症状进一步持续且无好转时,应当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心理咨询、口腔咬合干预、药物辅助等多种手段都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乳牙龋齿有哪些危害
儿童乳牙患了龋齿,很多家长都会不以为然,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掉,不必去治疗。实际上,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
根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达到了76。55%!原来,乳牙钙化程度低,耐酸性差,再加上儿童刷牙不积极,爱吃甜食,因此极易患龋病。乳牙龋齿若不及时治疗,可带来如下危害。
影响生长发育。乳牙和恒牙的替换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的,一般从7岁左右开始,从门牙至磨牙,一个个脱换,直到12岁左右才换齐。由此可见,乳牙虽然会被脱换,但它们在儿童的生长发育高峰期,担负了整整10年的咀嚼工作,特别是8颗咀嚼功能大、且脱换最迟的乳磨牙。孩子如果多个乳牙患龋,咀嚼功能必然降低,这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影响。
导致恒牙胚发育不全。乳牙龋齿如果不加以治疗,龋坏进展迅速,可发展为牙髓炎、根尖炎,患儿在承受疼痛折磨的同时,感染可能会发展至乳牙下方的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无法发育。
导致牙列不齐,影响美观。乳牙龋坏严重可导致乳牙过早缺失,下面的恒牙也会受影响,出现萌出过早或过迟,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影响咬合关系。此外,如果一侧乳牙龋坏严重,使得患儿不敢用患侧咀嚼,养成偏侧咀嚼习惯,会导致儿童颌骨发育不对称,严重影响美观。
此外,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乳前牙的大面积龋坏会影响正确发音,还会影响美观,这都会对儿童心理造成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不能忽视乳牙龋齿,要帮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并做到定期检查,发现牙病及时医治,以免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儿童磨牙怎么治疗方法 去除龋齿
龋齿的轻微疼痛也可以引起儿童磨牙,因此,一旦发现儿童患有龋齿,或者牙齿疼痛疼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大意,及时治疗,去除龋齿,让儿童有一个健康的牙齿,是消除磨牙隐患的有效手段。
儿童磨牙有何危
如果偶尔发生一两次夜磨牙,不会影响健康。要是天天晚上牙齿磨动,则危害不小。
首先是直接损伤牙齿。天天晚上夜磨牙;会使牙齿过早磨掉了,露出牙髓后,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即发生疼痛;另外,牙周组织受到损害,易引起牙周病,夜间磨牙,面部肌肉特别是咀嚼肌不停地收缩,时间一久,咀嚼肌纤维增粗,脸型变方,影响孩子面容的健美。如果牙体组织磨损严重,牙高度下降,面部肌肉过度疲劳,会发生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说话、歌唱或吃饭时,下颌关节及局部肌肉酸痛,甚至张口困难。张口时下颌关节会发出丝丝响的杂音,有的甚至发生下颌关节脱位。此外,还会引起头面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防治有术
对于夜磨牙,可针对原因进行防治。有蛔虫或蛲虫病,应及时驱虫。饮食上应合理调节膳食,粗细粮、荤素菜搭配,防止孩子营养不良,还要教育孩子不偏食、不挑食,晚餐不要过饱,以免引起胃肠不适。患有佝偻病的孩子请用维生素d及钙剂治疗,同时让孩子进行适量日光浴。父母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和谐、充满欢乐的家庭环境,消除各种不良的心因性因素,并配合心理治疗。有牙咬合不良的请口腔科医生进行治疗,此外,针刺治疗也有一定效果。还可在睡前服镇静药物,来降低或消除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少或防止夜磨牙的发生。
儿童磨牙可能导致孤僻症
“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孩子行为孤僻和学校的不良表现是由磨牙引起的,但磨牙与学前调整情况之间的动态关联表明,磨牙除了作为磨牙症这样一种症状外,还存在其它的临床相关性。” 西维吉尼亚大学,同时也是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Salvatore P. Insana说,“此外,家长们的问卷调查也很好地证明了儿童磨牙问题的存在。”
与睡眠相关磨牙症包括在睡眠状态下磨牙或紧咬牙齿。在睡眠状态下,颚部咬合收缩是很常见的。当咬合收缩的力度足够大时,就会发出磨牙的声音。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牙齿断裂。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一夜之间,会有数以百计的此类事件发生。
儿童中磨牙症的发生率似乎是最高的。约14%至17%的儿童会不同程度地磨牙。当儿童的上下牙从牙龈中长出时,磨牙就可能开始了。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在成年后依然会磨牙。压力和焦虑也会造成磨牙症的出现。专家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晚睡眠时间应在11到13小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