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添加辅食的信号
宝宝添加辅食的信号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过早或者太迟都不合适,除了不宜过早外,也不要晚于6个月添加辅食,辅食添加时间需要个体化和机动化。那么,妈妈们怎样得知宝贝需要添加辅食了呢?其实,宝宝在身体需要补充更多营养的时候会发出一定的“信号”。下面一起来看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信号有哪些!
1、接近6个月的宝宝,经常在抓到任何东西之后都喜欢往嘴里送,这便是需要添加辅食的表现了。
2、当大人吃东西时,宝宝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或者喜欢抓大人正要吃的东西。
3、宝宝背部发展到稍加扶持便可坐稳,头颈部肌肉的发育已完善,能够自主挺直脖子。
4、宝宝的吞咽功能完善,挺舌反射消失。宝宝的舌头及嘴部肌肉将发展至可将舌头上的食物往嘴巴后面送,一起来完成咀嚼的动作,而不会总将送到舌头上的任何食物都往外吐。
5、妈妈会发现宝宝饿得快,即便吃了足量的母乳或增加了喂奶的次数,每天摄入的奶量达到1000毫升,或每次吃奶量超200毫升,也无法满足他的食欲需求。
6、宝宝吃喝睡玩、大小便以及精神反应都正常,完全没有生病的迹象,但是却连续几天哭闹或有烦躁的表现。
7、宝宝一直都在吃母乳,但是近一两个月的身高、体重的增长都不太好,生长曲线过于平缓,不能达到正常标准,这个时候就需要添加辅食了。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1:加辅食早些便于培养习惯,先吃鸡蛋
家里老人催着给5个月大的宝宝加辅食,说这样能培养吃饭习惯,又主张可以先做鸡蛋羹,有营养又不会噎着宝宝。这种说法正确吗?
事实上,加辅食应该考虑宝宝的实际情况,只有在宝宝准备好的情况才能添加辅食,而且,半岁前最好不要加蛋清,以免造成过敏反应。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2:多种辅食搭配,认为营养更丰富
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微信里看了一些文章,发现不少“营养餐”,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好。为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避免过敏反应,那些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鸡蛋,要和其他食物分开。辅食种类最好是一样一样加,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宝宝对什么过敏。
宝宝需添加辅食五大信号
添加辅食信号一:抓到东西往嘴送
在宝宝半岁大左右,就会出现常常在抓到任何东西后都会往嘴里送的行为,抓到什么都往嘴里塞,父母担心得把家里危险的东西和药物都藏好,或者放在拿不到的高处。而且还要时常看着,防止宝宝乱吃东西。
添加辅食信号二:对大人食物感兴趣
在饭桌前,宝宝看着大人吃东西时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宝宝每次吃饭总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大人看,流露出一种好想吃的表情,有时还会伸手抓大人碗里面的东西。
添加辅食信号三:脖子自己挺起来了
宝宝出生的时候,骨子都很软,根本还没有发育到能支撑起自己身体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慢慢成长,开始学会自己抬头,随后,宝宝还会发育到只要爸爸妈妈稍加扶持便可以坐稳,他的头颈部肌肉都发育较完善,能够自主挺直脖子了。细心的你还会发现,宝宝闻到食物香味就会把脖子稍微地往前伸,发出想吃的信号。
添加辅食信号四:烦躁的情绪增加
宝宝连续几天哭闹还表现得很烦躁,以为宝宝身体不舒服,可是测量体温又没有发烧,也没有其他疾病的表现。反而吃喝睡玩、大小便以及精神反应都正常。这种表现是宝宝需要添加辅食了,可以尝试给宝宝吃点米糊类的辅食,宝宝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不再哭闹了。
添加辅食信号五:生长缓慢,远离标准值
如果是只喂母乳的宝宝,有将近一两个月的身高、体重的增长都不太好,生长曲线过于平缓,甚至不能达到正常标准的时候,就说明仅喂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的需求了,要在给宝宝母乳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辅食。
宝宝想加辅食定会发出7大信号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不少妈妈都会疑惑一个问题,什么时候给宝宝添加辅食最为合适呢?如果太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又担心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没发育完全,会消化不了从而影响健康。如果太晚添,又会担心宝宝所需的营养会跟不上。其实,妈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表现,决定添加辅食的时间。一般来说,当宝宝想要且能够吃辅食时,会有以下的7大信号!
信号一:抓到东西往嘴送
在宝宝半岁大左右,就会出现常常在抓到任何东西后都会往嘴里送的行为。小文妈也有同感,她说那个时候的小文,抓到什么都往嘴里塞,害她担心得把家里危险的东西和药物都藏好,或者放在小文拿不到的高处。而且还要时常看着,防止他乱吃东西。
所以宝宝出现抓到东西就往嘴里送的情况时,爸爸妈妈就应该联想到宝宝是想要加辅食了,这个时期更要防止宝宝误吞有害的东西,例如药物等。
信号二:对大人食物感兴趣
在饭桌前,宝宝看着大人吃东西时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在小敏5个月的时候,每次吃饭,她总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大人看,流露出一种好想吃的表情,有时还会伸手抓大人碗里面的东西。为此敏妈妈还笑称她是“小馋猫”。
当喂奶还不能满足宝宝的时候,就会对大人的食物特别有兴趣,胆大的宝宝会主动抓大人手里的食物,想要尝尝是什么味道。这就是在暗示妈妈,是时候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信号三:脖子自己挺起来了
宝宝出生的时候,骨子都很软,根本还没有发育到能支撑起自己身体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慢慢成长,开始学会自己抬头,随后,宝宝还会发育到只要爸爸妈妈稍加扶持便可以坐稳,他的头颈部肌肉都发育较完善,能够自主挺直脖子了。细心的你还会发现,宝宝闻到食物香味就会把脖子稍微地往前伸,发出想吃的信号。
这个时候的宝宝,其他的身体机能都将慢慢发育完善,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添加相应的辅食,补充宝宝所需要的营养,让宝宝的身体发育更进一步。
信号四:挺舌放射消失了
宝宝的吞咽功能完善,挺舌反射消失的时候,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宝宝在一出生的时候,会有一种挺舌发射,表现为把爸爸妈妈送入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当这种反射要消失的时候,就证明宝宝准备接受辅食了,他的舌头及嘴部肌肉将发展到可以将舌头上的食物往嘴巴后面送,一起来完成咀嚼的动作,不会再将送到舌头上的任何食物都往外吐。
信号五:常因为肚子饿哭闹
随着宝宝的成长,宝宝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会随之增加,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宝宝所需要食物量。浩浩的妈妈回忆道,浩浩需要添加辅食的时候,需要吃很多的奶,刚刚喂饱不久他又会哭闹着要吃东西,即便吃了足量的母乳或增加了喂奶的次数,也无法满足他这种饥饿的需求,我的产奶量也是供不应求啊!
当妈妈发现宝宝特别容易饥饿的时候,就要尝试给宝宝添加辅食,如果宝宝开始接受,而且不会再闹肚子饿了,证明你添加辅食的时机抓准了!
信号六:烦躁的情绪增加
在小武家,小武连续几天哭闹还表现得很烦躁,武妈还以为小武身体不舒服,可是帮他测量体温又没有发烧,也没有其他疾病的表现。反而吃喝睡玩、大小便以及精神反应都正常。听有经验的妈妈说,这种表现是宝宝需要添加辅食了。武妈尝试给小武吃点米糊类的辅食,小武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不再哭闹了。
当宝宝突然无理取闹的哭闹或者表现烦躁的时候,爸爸妈妈第一时间要排除了宝宝生病的可能性之后,就要考虑宝宝是否到了添加辅食的年龄。
信号七:生长缓慢,远离标准值
如果是只喂母乳的宝宝,有将近一两个月的身高、体重的增长都不太好,生长曲线过于平缓,甚至不能达到正常标准的时候,就说明仅喂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的需求了,要在给宝宝母乳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辅食。
平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情况,定时给宝宝量量身高,称称体重。看看和正常的标准值相差多少,如果连续一段时间都达不到标准水平的话,就要考虑给宝宝添加适当的辅食,如果还没有什么效果的话,就要及时询问医生排除疾病。
宝宝添加辅食后便秘怎么解决
随着宝宝月龄增大,到了可以添加辅食的时候,吃一些辅食才能满足他的生长需求,但是有些妈妈也发现了,宝宝添加辅食之后,排便情况就没有以前顺畅了,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宝宝添加辅食后便秘怎么办吧!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注意宝宝的大便情况。如果大便有异常的话,宝宝的辅食要适当减量,如果之后大便恢复,说明是辅食的问题,可能是宝宝的辅食加的太急或者太多,宝宝肠胃适应不了。在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则,慢慢尝试添加辅食。
另外宝宝便秘的时候可以给他适当喂一些苹果,有利于宝宝排便。
爸爸妈妈一定要记住,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要循序渐进,不然宝宝肠胃会接受不了哦。
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宝宝到了一定年龄是需要断奶,开始添加辅食,很多父母不知道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最好。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这就是孩子需要添加辅食的信号。可适当添加一些蔬菜泥。
国内专家建议四个月,国外专家建议六个月。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要看你们家宝宝有没有可以吃辅食的信号哦。比如宝宝开始流口水了,或者会盯着大人的食物看并表示出兴趣,这就是宝宝需要添加辅食的暗号哦。
宝宝4个月后,乳类食品的营养已不能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如不及时添加辅食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一系列营养缺乏性疾病。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还具有锻炼宝宝咀嚼固体食物增强宝宝胃肠道消化的能力等功能,可为断奶作准备。
4—6个月的宝宝饮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添加以尝试吃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从1—2勺开始,以后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质及泥糊状食品。依次提供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苹果汁调配),蔬菜泥后,水果汁或泥(果汁先从兑水开始,然后再喝原汁),接下来是果泥。可以享用的食物是米粉。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宝宝1岁以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喂蛋黄的时间可以推迟到6个月以后。过去主张先蛋黄,现在医生建议先从单纯的米粉开始以防过敏。还有酸味重的水果如橙子、柠檬、猕猴桃先不要给宝宝吃。蔬菜如胡萝卜、马铃薯、青豆、南瓜等可以吃。
宝宝要添加辅食的七大信号
宝宝要添加辅食的七大信号
太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又担心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没发育完全,会消化不了从而影响健康。太晚添加辅食,又会担心宝宝所需的营养会跟不上。其实,妈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表现,决定添加辅食的时间。一般来说,当宝宝想要且能够吃辅食时,会有以下的7大信号!
信号一:抓到东西往嘴送
在宝宝半岁大左右,就会出现常常在抓到任何东西后都会往嘴里送的行为。小文妈也有同感,她说那个时候的小文,抓到什么都往嘴里塞,害她担心得把家里危险的东西和药物都藏好,或者放在小文拿不到的高处。而且还要时常看着,防止他乱吃东西。
所以宝宝出现抓到东西就往嘴里送的情况时,爸爸妈妈就应该联想到宝宝是想要加辅食了,这个时期更要防止宝宝误吞有害的东西,例如药物等。
信号二:对大人食物感兴趣
在饭桌前,宝宝看着大人吃东西时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在小敏5个月的时候,每次吃饭,她总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大人看,流露出一种好想吃的表情,有时还会伸手抓大人碗里面的东西。为此敏妈妈还笑称她是“小馋猫”。
当喂奶还不能满足宝宝的时候,就会对大人的食物特别有兴趣,胆大的宝宝会主动抓大人手里的食物,想要尝尝是什么味道。这就是在暗示妈妈,是时候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信号三:脖子自己挺起来了
宝宝出生的时候,骨子都很软,根本还没有发育到能支撑起自己身体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慢慢成长,开始学会自己抬头,随后,宝宝还会发育到只要爸爸妈妈稍加扶持便可以坐稳,他的头颈部肌肉都发育较完善,能够自主挺直脖子了。细心的你还会发现,宝宝闻到食物香味就会把脖子稍微地往前伸,发出想吃的信号。
这个时候的宝宝,其他的身体机能都将慢慢发育完善,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添加相应的辅食,补充宝宝所需要的营养,让宝宝的身体发育更进一步。
信号四:挺舌放射消失了
宝宝的吞咽功能完善,挺舌反射消失的时候,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宝宝在一出生的时候,会有一种挺舌发射,表现为把爸爸妈妈送入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当这种反射要消失的时候,就证明宝宝准备接受辅食了,他的舌头及嘴部肌肉将发展到可以将舌头上的食物往嘴巴后面送,一起来完成咀嚼的动作,不会再将送到舌头上的任何食物都往外吐。
信号五:常因为肚子饿哭闹
随着宝宝的成长,宝宝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会随之增加,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宝宝所需要食物量。浩浩的妈妈回忆道,浩浩需要添加辅食的时候,需要吃很多的奶,刚刚喂饱不久他又会哭闹着要吃东西,即便吃了足量的母乳或增加了喂奶的次数,也无法满足他这种饥饿的需求,我的产奶量也是供不应求啊!
当妈妈发现宝宝特别容易饥饿的时候,就要尝试给宝宝添加辅食,如果宝宝开始接受,而且不会再闹肚子饿了,证明你添加辅食的时机抓准了!
信号六:烦躁的情绪增加
在小武家,小武连续几天哭闹还表现得很烦躁,武妈还以为小武身体不舒服,可是帮他测量体温又没有发烧,也没有其他疾病的表现。反而吃喝睡玩、大小便以及精神反应都正常。听有经验的妈妈说,这种表现是宝宝需要添加辅食了。武妈尝试给小武吃点米糊类的辅食,小武的情绪渐渐
稳定下来,不再哭闹了。
当宝宝突然无理取闹的哭闹或者表现烦躁的时候,爸爸妈妈第一时间要排除了宝宝生病的可能性之后,就要考虑宝宝是否到了添加辅食的年龄。
信号七:生长缓慢,远离标准值
如果是只喂母乳的宝宝,有将近一两个月的身高、体重的增长都不太好,生长曲线过于平缓,甚至不能达到正常标准的时候,就说明仅喂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的需求了,要在给宝宝母乳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辅食。
3个月的宝宝能吃辅食吗
妈妈们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宝宝六个月后单靠母乳或者牛奶已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宝宝从吃奶过渡到吃饭辅食添加阶段非常的关键,多样化的添加辅食不仅能给宝宝一个好胃口也能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也有些妈妈们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就给他们添加辅食,那么3个月的宝宝能吃辅食吗?
由于宝宝3个月肠胃功能还不完善,一般不建议给宝宝添加辅食,但是也有妈妈们会适当的给宝宝添加辅食,其实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根据宝宝的身体成长表现作出判断。如果过早的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利于消化吸收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一般在宝宝4个月之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在二次奶之间添加辅食可以先从米粉开始,等宝宝胃肠功能适应后再慢慢添加其它的辅食,4-6个月宝宝可以添加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水果泥、豆腐等。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从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由清淡到多味,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宝宝的身体健康。
婴儿辅食添加最佳时间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光吃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已经无法满足其营养需求了。所以,妈妈应该紧跟宝宝成长的脚步,给予宝宝一些辅食。那么,婴儿添加辅食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婴儿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是从4-6个月开始。在4-6个月之间,只要宝宝发出了以下信号,例如头部能够保持竖直、稳定的姿势,食欲增强,体重明显增长,停止吐舌反射等等,妈妈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另外,不建议妈妈过早或过晚给宝宝添加辅食哦。过早添加辅食的话,宝宝会因为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紊乱等问题;而过晚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宝宝会因此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
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过早断奶宝宝易消化不良 或致营养缺乏
妈妈给宝宝断奶时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对宝宝的溺爱而迟迟不断奶。过早断奶,由于宝宝消化功能还不强,不能适应添加过多的辅食,过早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太晚断奶,母乳量及所含的营养物质逐渐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最终会导致宝宝营养缺乏。陈护士长建议,在添加辅食的同时母乳喂养的时间可以持续到宝宝1岁或1岁以上。
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既然要断奶,就需要给宝宝添加相应的辅食,那么,“纯母乳喂养应在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呢”,6个月是婴儿出生后肠道比较完善的时候,适合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添加辅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辅食添加要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渐过渡,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给宝宝添加哪些辅食好呢?宝宝6个月之后可以添加泥状食物,例如米汤、米糊、蛋黄、鱼泥等食物;9个月后适合添加沫状食物,如粥、烂面、饼干碎碎等食物;等到宝宝10-12个月后,妈妈们可以给宝宝添加如软饭、面条这样的碎状食物了。
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那么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呢?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倡在宝宝出生6个月后,母乳喂养基础上添加辅食。而国际上一般认为,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最晚不能超过8个月,正常一般从4个月开始添加。具体什么时候能给宝宝添加辅食,这需要家长了解清楚宝宝发出的各种需要添加辅食的信号了。
1、宝贝的头可以直起来,并且能够自由转动。
2、宝贝能够靠着坐起来。
3、当食物靠近嘴边,宝贝的舌头不是总把食物顶出来。
4、当妈咪吃东西的时候,宝贝想要抓或者舔自己的嘴唇,对新食物表现出兴趣。
5、之前宝贝的身高体重指标一直正常,最近却落后于标准。
这些辅食添加误区会伤害宝宝
误区1:尽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好
有些妈妈认识到辅食的重要性,认为越早添加辅食越好,以防宝宝营养不良。于是宝宝刚两三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
殊不知,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宝宝肠胃的负担,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不完善,且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很多消化酶尚未形成,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能力。这样宝宝消化不了的辅食就会滞留在肠胃中发酵,造成宝宝腹胀、便秘、积食等,也可能因肠胃蠕动增加,使宝宝大便量和次数增加,从而导致腹泻。
只有宝宝开始对食物感兴趣了,一直盯着大人吃饭,抓着食物就想往嘴里送,或者每天喝大约1000毫升奶仍旧显得有些饿的样子,才意味着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添加辅食前,要确保宝宝近段时间没有肠胃异常,若有腹泻、便秘等情况,就要先缓一缓再添加辅食。
误区2:第一次添辅食要喂蛋黄
很多妈妈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就选择蛋黄,认为蛋黄营养全面,又含有丰富的铁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蛋黄属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宝宝肠胃脆弱,摄入蛋黄很难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肠胃负担。所以,建议妈妈最好在8个月以后给宝宝添加蛋黄,1岁以后添加全蛋。
给宝宝辅食的喂养误区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一:宝宝辅食要适量加盐或调味品,不然宝宝不爱吃
这是很多爸爸妈妈容易犯错的问题之一。宝宝辅食究竟需不需要加调味品呢?其实,宝宝辅食真的不需要额外加盐了。因为在新鲜食材中已经存在了宝宝身体需要的“盐分”,再次添加调味品反而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另外,宝宝进食过多盐分,过宝宝未来的味蕾是有损害的。所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是不需要再添加盐分或者其他调味品的,最绿色、天然、健康的食品才是给宝宝最好的辅食。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二:成人食物煮的烂一些就可以给宝宝当辅食了
其实,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方面的禁忌是非常多的,除了我们刚刚在上文中说到的,宝宝辅食不需要再额外加盐分或调味品外,宝宝在添加辅食初期也是要根据宝宝发育进行辅食选择。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还未发育完全,因此在给宝宝添加辅食上要遵循稀到稠、少到多、单一食材到混合食材等。如果给0-1岁宝宝添加成人食物,虽然煮的烂一些,确实能够帮助消化,但是同样会给宝宝的肠胃功能造成负担,容易引起宝宝的消化不良或者便秘等情况。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三:宝宝辅食添加的不丰富会令宝宝长大后偏食
对于宝宝的营养需求方面,给予宝宝更多的辅食种类确实能够帮助宝宝满足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补充,但是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在上文中说过,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根据稀到稠、少到多、单一食材到混合食材等原则进行辅食添加。一味的追求品种多只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消化系统紊乱。爸爸妈妈可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从单一的米糊、菜汁、肉泥等食物开始添加,并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再进行酌情增加辅食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