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什么原因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什么原因

上呼吸道梗阻(阻塞性呼吸暂停)是由下咽部软骨组织阻塞而引起呼吸气流阻断所导致。梗阻使婴儿费力呼吸但不能将空气吸入肺中,并很快出现低氧血症和心动过缓。因为胸壁运动的存在,梗阻性呼吸暂停不能被阻抗型呼吸暂停监测仪测出,但鼻部气流的监测就可发现无气流存在。

低出生体重儿有发生呼吸暂停的危险,需用呼吸和心率监护仪,用脉搏光电血氧仪监测婴儿的血氧饱和度,如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或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护士应立即采取措施。

治疗

婴儿应平卧,头置中线位,颈部取自然姿势或稍伸直以防止上呼吸道梗阻。如果呼吸暂停持续发作,特别是伴有发绀和心动过缓,可用氨茶碱治疗。如果婴儿开始进食,可以给予相同剂量的茶碱,通过口服或胃管喂药。或婴儿改用咖啡因溶液(负荷量10mg/kg,维持量每天5ml/kg),咖啡因有较强的治疗适应证且副作用较氨茶碱少。另一个呼吸兴奋剂是多沙普仑(doxapram),剂量为0。5~2mg/kg,连续静脉滴注,但此药在早产儿中的使用经验很少。

如果使用呼吸兴奋剂后仍持续存在呼吸暂停,婴儿可通过鼻插管或气管插管用CPAP治疗,开始压力为5~8mmH2 O,难治性呼吸暂停则需要呼吸机支持。

使用甲基黄嘌呤(氨茶碱,茶碱或咖啡因)治疗应在婴儿呼吸暂停发作停止后7日停止使用,婴儿在停止使用甲基黄嘌呤后7日,如果没有出现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可回家。许多早产儿的胎龄达到37周后,呼吸暂停就可停止发作。尽管如此,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可在胎龄非常小的新生儿中持续发作数周(如胎龄为23~27周),24小时呼吸描记可能对评估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缺氧发作有帮助。

最适合新生儿的环境温度的多少度

某一环境温度对机体只需最低的代谢率(耗氧最小),同时蒸发热量亦最低,即可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环境温度称中性温度(也叫适中温度),是最适合于人体的环境温度,一般在正常穿着条件下,室温24℃-26℃,相对湿度50%,在这种适中的温度条件下,人的深温与腹壁皮肤温度的差别<1.5℃。

环境温度过高时,足月儿或早产儿表现为激惹状态,可见周围血管扩张、出汗、发热、脱水、高钠血症等,但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汗腺发育差,在高温环境中常不表现出汗,胎龄小于36周的早产儿出汗亦少,常局限于头面部。

环境温度过高时还可能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早产儿尤易发生。

环境温度过低时,也可引起呼吸暂停、低血糖(早期可有暂时性高血糖)、酸中毒、体温不升、硬肿症、肺出血等,寒冷刺激对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者更易造成不良后果且较严重。

因此保持环境中性温度,对新生儿是十分重要的。足月新生儿在24℃-26℃保温中一般会保持正常体温,若体温异常表明小儿有病理情况存在。

新生儿呼吸暂停该怎么护理

呼吸暂停指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即呼吸停止20秒或更长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分)。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死亡。

那么家长如何发现呼吸暂停呢?首先本病易发生于早产儿,因此早产儿的家长应对孩子给予特别的关注,要经常注意孩子的呼吸,当孩子呼吸正常时可见胸廓和腹部上下有节奏的起伏,面色红润。

当呼吸暂停发生时,首先发现婴儿胸廓和腹部不动了,继而面色青紫,如果摸脉会发现孩子脉搏细弱,渐渐缓慢甚至停止。

此时家长不要惊慌,你只要轻轻拍打婴儿一下,他的呼吸会很快恢复,如果还不恢复呼吸则表明呼吸停止时间过长,或由于奶液吸入引起窒息,此时需要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并给予更强烈的刺激如用力拍打足跟,吸出口鼻内奶液,直至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人工呼吸。

如何预防呼吸暂停的发生呢?

早产儿在体温过高或过低时,喂奶后和咽部受到刺激时均易发生呼吸暂停。胃内容物刺激喉部粘膜化学感受器,以及酸性溶液进入食道中段胃食道反流,可反射性地发生呼吸暂停。

因此在给早产儿喂奶时必须密切观察,即使未呕吐,少量奶汁返流即可引起呼吸暂停。早产儿若颈部向前弯或气管受压时也易发生呼吸暂停,在护理早产儿时切忌枕头太高,用面罩吸氧时,面罩下缘应放在颊部,如放在颊下可使气管受压发生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困难是怎么回事

一、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早期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浅表、急促,进而表现鼻翼翕动,再重时可以看到三凹征(即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3个部位同时凹下),同时小儿出现面色及口击发青,严重时出现呻吟样呼吸,吭吭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这些均表示病情进一步恶化。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遇病情恶化,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二、呼吸暂停。

正常新生儿有时可以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有时两次呼吸间隔5~10秒钟,但不伴心率和面色改变,称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10~15秒钟甚至更久,同时心率减慢,每分钟少于100次,还出现紫绀和肌张力减低。呼吸暂停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早产儿易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因式胎龄小,呼吸中枢功能差,呼吸暂停发生率较高,胎龄愈小愈易发生。呼吸暂停与睡眠有关,常发生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时;此外,新生儿面部与躯干温度感受器功能相反,当面部温度高于躯干时易发生呼吸暂停。当中枢神经对喉部肌肉运动控制失灵时,易出现吸气时梗阻,致梗阻性呼吸暂停。少数婴儿呼吸暂停为惊厥发作的一种表现。早产儿还可能由于低血钙、低血糖、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败血症等发生呼吸暂停。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因很多,如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肺炎、窒息、冠心病、低血糖、低血钙、败血症等。

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吸高浓度氧气,人工呼吸,尽量避免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动作,插胃管动作要轻,喂奶时注意奶量、吃奶的速度和姿势,以免胃液返流引起呼吸暂停。对频发的呼吸暂停,可采取面罩给氧及采用机械辅助呼吸。同时应治疗原发病,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三、窒息。

胎儿娩出后,若1分钟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浅表呼吸者,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呼吸中枢抑制、损害,或呼吸道阻塞。宫内缺氧严重或时间过久可损害呼吸中枢;或滞产胎头受压过久, 脑组织充血、水肿,颅内压升高;或颅内出血累及延髓生命中枢的氧供应;或分娩前不恰当的应用全麻或镇静药物,使胎儿呼吸中枢受阻;或在娩出过程中发生深呼吸动作将羊水、黏液和胎便吸入呼吸道等。这些均可便新生儿出生后原发性无呼吸或呼吸功能不全。

发现新生儿窒息时应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做人工呼吸、供氧等。多数患儿处理后情况能迅速好转,呼吸转为正常,但仍应仔细观察其呼吸及一般状况,并注意保暖,大部分孩子日后发育不受影响;但如窒息程度严重,经抢救后面色仍苍白,并迟迟不能出现正常的呼吸,四肢松弛,这类小儿存活率低,存活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或智力障碍。

早产儿怎么喂养 早产儿供氧护理

大多数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呼吸肌发育较差,容易出现肺不张及呼吸窘迫征,并且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早产儿一般呼吸浅而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暂停及发绀,此时,应当立即给氧以改善,必要时于不如前后给氧数分钟,氧气浓度以30%-40%为宜。

早产儿容易发生哪些并发症

早产儿并发症之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肺透明膜病,是由于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所致。本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多见于33周以下、孕26~28周者。

早产儿并发症之二:频发性呼吸暂停。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呼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早产儿并发症之三:慢性肺损伤。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

早产儿并发症之四:脑损伤。早产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约7%的早产儿会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体重<1500g者发病率可高达50%,症状多见于早产儿脑组织受损导致。

早产儿并发症之五:硬肿症。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较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致低体温而发生皮肤硬肿。

早产婴儿容易患上哪些疾病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容易导致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其多见于33周以下。研究显示,孕26~28周者发生率近50%,30~31周者为20%~30%。

2.频发性呼吸暂停: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呼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3.慢性肺损伤: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本病多见于ELBWI,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较常见。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其特征为:(1)生后1周内间歇正压通气持续3天以上;(2)有慢性呼吸窘迫表现(气促肺啰音等)持续28天以上;(3)为维持PaO2>6.67kPa而需供氧持续28天以上;(4)胸片有异常表现。

5.脑损伤:约7%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体重<1500g者发病率可高达50%,症状多见于生后最初几天。

6.硬肿症: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较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致低体温而发生皮肤硬肿。

7.感染:早产儿由于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不成熟,来自母体的抗体不足,皮肤屏障功能不成熟,频繁的器械操作等致早产儿易发生感染性肺炎、败血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8.低血糖:生后血糖<2.2mmol/L为低血糖,早产儿由于生后维持体温呼吸肌肉活动等代谢都需要依靠碳水化合物供给热能,而肝脏糖原储存量少,若不及时喂养很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表现为青紫、呼吸暂停、嗜睡、惊厥、尖叫、肌无力及眼球异常转动等症状,出生72h内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5%~5.5%。

新生儿呼吸暂停对小儿智力有影响吗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如果呼吸停止5~10秒以后又出现呼吸,不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等表现称为周期性呼吸。周期性呼吸是良性的,因呼吸停止时间短,故不影响气体交换。而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害,对将来小儿智力发育是有影响的。本病早产儿发病率高。

呼吸暂停原因很多。在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可出现呼吸暂停,不伴有其他疾病表现。继发性呼吸暂停多见于足月儿,原因有缺氧、呼吸中枢受损、呼吸中枢功能紊乱、呼吸肌肉疲劳,还可能是咽喉部受刺激引起的。另外小儿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也可引起呼吸暂停。

因此孕妇要做好产前保健,临产前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早产。应到医院生产,生产后密切观察小儿情况。如有呼吸暂停出现,应及时抢救,使用呼吸兴奋剂,吸入高浓度的氧,治疗原发病。快速纠正呼吸暂停,避免脑组织长时间缺氧,减少对小儿智力的影响。

新生儿不能自主呼吸的原因

(1)呼吸系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性肺炎及各种感染性肺炎所致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肺出血、各种原因窒息、心搏呼吸骤停、重症哮喘等。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产儿原发或继发性呼吸暂停,发作频繁,经药物、手触刺激不易恢复者;颅内感染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维持有效通气,并发颅压高时,可采用过度通气治疗;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药有呼吸抑制时;药物中毒所致呼吸抑制等。

(3)神经肌肉疾患: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及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肌麻痹时。

(4)循环系统:循环衰竭、新生儿持续胎儿循环需过度通气治疗时。

(5)呼吸肌疲劳: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所决定,在各种原因致呼吸肌做功增加,能量供应相对或绝对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呼吸肌疲劳,这种现象在小婴儿及早产儿更为突出,因此作为应用呼吸机的一项指标提出,有利于指导临床把握上机时机。呼吸肌疲劳,临床表现为呼吸变得浅、快,甚至出现矛盾呼吸,新生儿及小婴儿常可见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

早产儿会引发什么疾病

由于上述生理、解剖特点,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各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如易发生颅内出血、寒冷损伤综合征、败血症、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缺氧缺血性脑病、酸中毒、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出血症、贫血、佝偻病等,易发生心、肝、肾、脑、脏器功能的损害和衰竭等等。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所致,本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多见于33周以下。孕26~28周者发生率近50%,30~31周者为20%~30%。

2.频发性呼吸暂停 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呼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3.慢性肺损伤 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本病多见于ELBWI,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较常见。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其特征为:

(1)生后1周内间歇正压通气持续3天以上。

(2)有慢性呼吸窘迫表现(气促、肺?音等)持续28天以上。

(3)为维持PaO2>6.67kPa而需供氧持续28天以上。

(4)胸片有异常表现。

5.脑损伤 约7%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体重

什么疾病是早产儿引起的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所致,本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多见于33周以下。孕26~28周者发生率近50,30~31周者为20~30。

2.频发性呼吸暂停 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呼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3.慢性肺损伤 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本病多见于ELBWI,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较常见。

早产儿有哪些早期症状呢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容易导致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其多见于33周以下。研究显示,孕26~28周者发生率近50%,30~31周者为20%~30%。

2.频发性呼吸暂停: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3.慢性肺损伤: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本病多见于ELBWI,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较常见。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其特征为:

(1)生后1周内间歇正压通气持续3天以上;

(2)有慢性呼吸窘迫表现(气促肺啰音等)持续28天以上;

(3)为维持PAO26.67KPA而需供氧持续28天以上;

(4)胸片有异常表现。

相关推荐

早产儿智力会有影响吗

早产儿指怀孕超过28周而不到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多数体重不到2500g,身长不到46cm ,各脏器的形态和功能都不成熟,生命力较弱。 早产的原因有孕妇患有高热的流感、肺炎、痢疾等疾病,或孕妇有外伤及手术史、精神紧张、高血压、生殖器异常等。另外胎盘异常、双胎、胎儿畸形及脐带过粗、过短、扭转、打结等均可引起早产。 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呼吸功能紊乱,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齐,呼吸暂停,皮肤青紫,并可导致脑缺氧。另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形成肺透明膜病,使缺氧加重。早产

小儿惊厥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决定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否惊厥有时很难。任何奇异的一过性现象或细微的抽动反复性、周期性出现,尤其伴有眼球上翻或活动异常又有惊厥的原因时,应考虑惊厥发作。惊厥应与下列现象鉴别。 (一) 新生儿惊跳 为幅度较大、频率较高、有节奏的肢体抖动或阵挛样动作,将肢体被动屈曲或变换体位可以消除,不伴眼球运动或口颊运动。常见于正常新生儿由睡眠转为清醒时。受到外界刺激时或饥饿时。而惊厥为无节奏抽动,幅度大小不一,不受刺激或屈曲肢体影响,按压抽动的肢体试图制止发作仍感到肌肉收缩,常伴有异常眼、口颊运动。 (二) 非惊厥性呼

男性打呼噜的原因有哪些呢

我们知道高血压和脑血管患者,多半并发有,睡眠呼吸暂停障碍症的。研究显示,至少3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暂停,而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高达50%~70%的人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指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停止,伴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睡眠结构紊乱。它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糖尿病等。 一旦高血压、脑血管患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很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38000例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都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打鼾憋气对心血管系统有着一系列短期和长期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护理

1.供氧 呼吸暂停患儿都需供氧,往往由于纠正了被认识的低氧血症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一般可选用面罩或头罩,在给氧期间需给监测氧合,应保持PaO26.65~10.76kPa(50~80mmHg)脉搏氧饱和度在90%左右,以防高氧血症。 2.增加传入冲动 发作时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但其缺点需要专人守护。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3.药物治疗 (1)茶碱或氨茶碱 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属甲基黄嘌

早产儿的智力发育会受影响吗

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呼吸功能紊乱,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齐,呼吸暂停,皮肤青紫,并可导致脑缺氧。另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形成肺透明膜病,使缺氧加重。早产儿吞咽和消化功能差,易呕吐、呛奶,引起吸入性肺炎,也可加重缺氧。早产儿肝脏功能不完善,有助于退黄的酶及蛋白均缺乏,使黄疸不能快速消退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此外,早产儿凝血功能差,加上缺氧,易产生颅内出血。呼吸暂停和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严重疾病均可导致早产儿脑细胞缺氧、坏死,影响小儿的智力

睡觉打呼噜猝死几率高

●睡觉打呼噜不睡得好,很可能得了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研究显示,至少3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暂停,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高达50%~70%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 睡觉打呼噜对于很多人来说常事,而且在不少人眼中更"睡得好"的证明。但事实上,睡觉时打得震天响的呼噜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却一个"险兆",不仅会加重高血压和冠心病,还有夺命的危险。

为什么要关注婴儿呼吸

过去人们对婴幼儿呼吸的特点及婴幼儿呼吸障碍对孩子健康智力发育,乃至生命安危的关系并不很了解,也不够重视。现代医学表明,呼吸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指标。人在婴幼儿阶段因为肺功能发育不完全而发生呼吸障碍或出现呼吸暂停的状况经常的,有时虽未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但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宝宝的呼吸情况爸爸妈妈担心的头等大事,刚刚有宝宝的爸爸妈妈非常害怕宝宝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猝死或者因呼吸不规律而落下病根。 接下来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关注婴儿呼吸。 人体摄取营养有两个渠道:一通过呼吸,二

早产儿有哪些并发症

病因学和体征 通常不知道引起早产的原因否为胎膜早破。但母亲的个人史通常显示其低社会经济状况,不恰当的围产期保健,营养不良,受教育程度低,未婚状态及突然发生且尚未治疗的疾病或感染。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母亲未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炎和既往早产史。 早产儿较小的,通常出生体重

32周早产儿并发症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所致,本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多见于33周以下,孕26~28周者发生率近50%,30~31周者为20%~30%。 2、频发性呼吸暂停 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呼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3、慢性肺损伤 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

新生儿呼吸暂停诊断

(一)病史 以下为易发生呼吸暂停的高危儿: 1.出生体重≤1800g(孕32周)的早产儿; 2.其同胞患有猝死综合征的婴儿; 3.有神经系统患及上述各种疾病的婴儿。 (二)临床表现:见临床表现 根据上述的定义诊断呼吸暂停并不困难,关键鉴别原发性和症状性。因此,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应当进行详细的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低体温、紫绀、心脏、肺部和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生后24h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d至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生;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