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冻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去子切碎,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捣烂,加入白酒,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花椒,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中药治疗冻疮
一、取当归12g,桂枝12g,仙灵脾12g,姜黄12g,细辛9g,生姜4片(后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伴畏寒怕冷者加附子6g(先煎),巴戟天9g,鹿角霜9g;伴气血两虚者加党参12g,北芪12g;伴冻疮溃烂且久治不愈者加白蔹12g,肉桂6g,北芪6g。
二、取北芪15g,当归15g,川芎12g,丹参15g,吴茱萸12g,生姜4片(后下),赤芍 12g,白芍12g,鸡血藤15g,透骨草20g。水煎服,每天1剂。本方适用于面色无华,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手足冰凉,舌淡苔薄白,脉浮数者;以及患处起水疱,破溃糜烂流液,遇冷则痒痛加剧者。
三、取紫草100g,芦根100g,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后,滤出煎液,使煎液自然冷却至不感烫手为宜,浸泡患处,每天3至4次。
四、取冬瓜皮100g,川椒20g,桂皮20g,加水1500ml,煎至1200ml,待水温自然降至不烫手时,浸泡患处,每天3至4次。
五、取红花30g,菖蒲50g,以6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7天后过滤药液,以药液涂于未溃烂之冻疮处,每天3至4次。
六、取螃蟹壳适量,烧成灰烬,加蜂蜜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天2至3次。
冻疮按摩穴位
冻疮是寒冷季节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肢体的末端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本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皮肤受寒冷刺激,小动脉收缩,血管腔变小,血流减少,皮肤因缺氧而变得苍白,时间一长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就出现冻疮。中医认为是由于阳气虚弱,寒湿入侵,气血瘀滞而致病。本病症状是: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疼痛,甚至出现水疱而溃烂。
〔治疗方法〕
(1)擦摩涌泉穴(主穴)3分钟
(2)按揉脚全息穴心、肾、肝和患部同名穴各2分钟。
〔随症加减〕
(1)手部冻疮加揉关冲、劳宫穴各2分钟。
(2)足部冻疮加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2分钟。
(3)耳部冻疮加揉外关、后溪穴各2分钟。
(4)面部冻疮加揉合谷、迎香穴各2分钟。
2种常见口疮中医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心脾蕴热、虚火上炎所导致的口腔溃疡最为常见,下面我们来看看这2种常见口腔溃疡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病程非常的长,容易反反复复,对于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伤害都是比较大的。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的位置出现反复的溃疡以及局部灼热、疼痛的情况,对于日常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影响很大。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说说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有哪些,是否能够彻底的根除疾病。
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溃疡
中医上讲口腔溃疡称之为口疮或者是口糜,虽然说症状出现在嘴巴之中,但是和体内的内脏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医方面认为,口腔中脾在口中开窍,而心则是在舌头之中,肾则是连接着舌头,两颊以及牙龈部分则是属于胃部以及大肠的,任督二脉也有有经络在口腔以及嘴唇、舌头之中。
日常生活中如果忧思过度或是抽烟喝酒,以及饮食方面过于油腻,那么很容易导致心脾位置、肺部、胃部以及肝胆位置出现积热的情况,最终导致口疮疾病的出现。除此之外,如故是一些上了年纪以及身体比较弱的患者,那么脾胃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导致中焦枢纽不能够正常的工作,这样上下的气机就不能够连通,心火旺盛,这也会导致出现口疮,但这属于虚症。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
中医方面治疗口疮,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分清楚属于虚症还是实证,然后在对脏腑位置进行辨证,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临床试验发现,一般情况下心脾蕴热、虚火上炎所导致的口腔溃疡最为常见,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第一:心脾蕴热证口疮
这种口腔溃疡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舌头或者是牙龈位置以及两颊位置出现口疮,并且反复发作,溃疡的位置表面覆盖了一层黄苔中间部位凹陷,口臭热痛,患者还会出现心烦气躁的情况,小便也变得赤短以及便秘。如果出现以上的这些症状,那么就可以断定为心脾蕴热的情况了,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最好要服用一些清热泻火的食材,推荐使用泄心疗疮汤。
泄心疗疮汤:黄岑、黄连、大黄、赤芍、白芍、莲子心、生甘草、虎杖、炒栀子
除了服用汤药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休息,少抽烟、少喝酒。日常生活中还应该适当的多喝一些水、蔬菜以及水果,这样才能够保持大便、小便通畅,内热才能够更好的排泄出体外,这样口疮的情况自然而然就获得了治疗。
第二:虚火上炎证口疮
这种情况的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溃疡的情况反反复复不断的发作,导致患者疼痛不堪。患者的溃疡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苔,四周稍稍的突出而中间则是凹陷,患者表现为气短乏力,脸颊位置出现红色,同时还伴随有口干不渴以及小便赤短的情况。这中症状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肝肾不足所导致虚火旺盛的情况。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中医辨证治疗应该从养阴生津以及滋阴降火方面着手,滋阴疗疮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滋阴疗疮汤:生地、熟地、北沙参、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麦冬、当归、生黄芪
患有口腔溃的日常保健
1.口疮的情况大多都是由于火热所引起的,但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清楚虚实。如果是年轻人患有这种疾病,同时还伴随有剧痛感觉火烧火燎,同时还伴随有小便黄色,那么就是属于实热实火的情况;如果是年老体弱者出现了口疮,并且溃疡伴随隐隐作痛,心情烦躁津液也变少了,那么就是属于虚热虚火,在治疗的时候应该选择清降虚火的方法。
2.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进行整体的治疗之外,局部的治疗效果也很好,有些时候还能够两种方法相结合提高疗效。可以使用一些六神丸以及西黄清醒丸等等,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溃疡的情况回复正常。
3.例如黄芪、甘草等等常见重要都是具有很好的治疗口疮的功效,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还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如果出现了口腔溃疡的情况,那么服用这些药物能够令身体快速的恢复健康。
4.想要治疗口腔溃疡,那么保持大便通畅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所在。除了使用药物进行疏导之外,还应该少抽烟、少喝酒、少吃一些辛辣油炸的食物,这样二便才会通常。
天疱疮中医治疗怎么治疗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一,由于病程慢长,最终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药物引起的副反应.治疗天疱疮最好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皮肤科医生.您好,天胞疮一般很少播散全身,预后良好,不累及粘膜,全身症状轻微。本症最后可以发展为落叶型天疱疮。治法:泻火,除湿,养阴益气。茵陈15萆解15白藓皮15苍术9薏苡仁18麦冬12玄参12石斛12生地15太子参15丹参12黄柏12扁豆15金银花15。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且严重的皮肤病.临床较少见,多在30~50岁左右发病.天疱疮可以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和红斑型四种.有人亦将增殖型天疱疮归为寻常型的异型;将红斑型归为落叶型的异型.其中以寻常型天疱疮危害性最大.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一,由于病程慢长,最终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药物引起的副反应.治疗天疱疮最好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皮肤科医生.
中医治疗冻疮小验方
中药的防治:用复方乌头酊外涂。
组成: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芒硝40克,细辛20克,红花20克,樟脑15克,60%酒精1000毫升。
用法:先将生川乌、生草乌、桂枝、细辛、红花研成粗末,再与芒硝、樟脑混合后入酒精瓶内密闭浸渍7天,滤药液备用。用棉花签蘸药汁涂患处,趁湿频频揉擦,每日早晚各一次(严重者一日三、四次),每次擦药约5分钟左右。本方是一验方,用之有特效。
如冻疮破溃者应另用“冻疮油”外敷。“冻疮油”又名冻疮敛疮特效膏,制法如下:取健康黄犬脂肪适量,煎熬成油,待凉后以油敷溃疡面,一日三次,一般敷一周左右,疮面即能愈合,此乃特效疗法。以上治法,效果良好,读者不妨一试。
注意事项:复方乌头酊只能外用,千万不能内服,该药应专人保管,以防小孩误服中毒。请使用者将该药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妥善保管。
中药治疗冻疮
一、取当归12g,桂枝12g,仙灵脾12g,姜黄12g,细辛9g,生姜4片(后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伴畏寒怕冷者加附子6g(先煎),巴戟天9g,鹿角霜9g;伴气血两虚者加党参12g,北芪12g;伴冻疮溃烂且久治不愈者加白蔹12g,肉桂6g,北芪6g。
二、取北芪15g,当归15g,川芎12g,丹参15g,吴茱萸12g,生姜4片(后下),赤芍12g,白芍12g,鸡血藤15g,透骨草20g。水煎服,每天1剂。本方适用于面色无华,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手足冰凉,舌淡苔薄白,脉浮数者;以及患处起水疱,破溃糜烂流液,遇冷则痒痛加剧者。
三、取紫草100g,芦根100g,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后,滤出煎液,使煎液自然冷却至不感烫手为宜,浸泡患处,每天3至4次。
四、取冬瓜皮100g,川椒20g,桂皮20g,加水1500ml,煎至1200ml,待水温自然降至不烫手时,浸泡患处,每天3至4次。
五、取红花30g,菖蒲50g,以6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7天后过滤药液,以药液涂于未溃烂之冻疮处,每天3至4次。
六、取螃蟹壳适量,烧成灰烬,加蜂蜜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天2至3次。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描述,现在大家对于中药治疗冻疮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冻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痔疮中医治疗方法
一、熏洗法
配方一
原料:芒硝150克,明矾15克。
制用法:将上药打碎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开水将药冲化。患者坐在盆上,先用热气熏蒸肛门,待水温下降后,再用药水洗涤患处并坐浴到盆中,直至水凉为止,每日熏洗2—3次。
功效:主治外痔。
配方二
原料:马齿苋、甘草、五倍子、防风各10克,枳壳、侧柏叶、当归各12克,芒硝30克,川芎15克,红花6克。
制用法:将除芒硝外的上述各味药研为细末,装入小布袋中备用。使用时将药袋和芒硝放入盆中,加入开水2500毫升,浸泡30分钟。然后患者坐浴熏洗患处20分钟。此方每天1剂,每剂熏洗2次,早晚各1次。第二次使用此药液时,只需将药液加温即可。患处经熏洗后,应涂上少量马应龙痔疮膏。此法7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炎性混合痔、嵌顿痔、血栓痔等。
配方三
原料:地骨皮60克,升麻9克,桃仁12克,槐花60克,地榆60克,野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五倍子3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去除药渣,趁热熏洗肛门数十分钟,每日2—3次,可连续使用1周。
功效:可治疗各种类型的外痔。
配方四
原料:皮硝30克、艾叶30克、莲蓬壳4只。
制用法:将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后倒入盆中,先熏后洗,每日熏洗2次。此药液可反复使用2天。此法可连续使用数日。
功效:主治内外痔。
配方五
原料: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荆芥各5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去除药渣。用此药水熏洗患处或坐浴。每日熏洗1—2次。
功效:主治内外混合痔。
二、敷贴法
配方一
原料:儿茶15克,炙轻粉7.5克,龙骨10克,冰片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然后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效:主治患痔疮时间短且无肛瘘的患者。
配方二
原料:煅田螺30克,煅咸橄榄核3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敷于患处。
配方三
原料:冰片、大黄、黄柏各等份。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研成细末(冰片后下),装在密闭的瓶中。用时,取出适量药粉,加水调成糊状涂于肛门,再用纱布敷在肛门上,并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药2—3次。换药前可用温水或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清洗肛门。
功效:治疗各种痔疮。
配方四
原料:云南白药适量。
制用法:先用温水将肛门及肛周洗净,然后取适量白酒与适量云南白药调成糊状,敷于病变处,每天2次。
功效:治疗各种痔疮。
三、涂擦法
配方一
原料:大田螺数个,龙脑冰片3克。
制用法:将田螺洗净,用小刀挑开螺盖,放入适量冰片,并用刀尖在螺肉和冰片上捣戳数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螺肉会化成液体。取此液体涂于患处。
配方二
原料:红砒(火煅)1克,乌梅(火煅)3克,枯矾3克,辰砂2克,牛黄2克,冰片1克。
制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装在密闭的瓶中备用。用时将药末取出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敷1—2次。敷3—4日病症即可痊愈。此方药有毒,切防误入口中。敷药后,若患处流黄水并发痛,即不可再敷。
配方三
原料:活河蚌1只,黄连粉0.5克,冰片少许。
制用法:将河蚌撬开,掺入黄连粉及冰片,放入碗中。待其流出蚌水后,用鸡毛蘸此药水涂于患处。每日可涂搽数次。此法适用于治疗痔疮肿痛偏于湿热蕴结型的患者。
夏天治冻疮的最好方法
冻疮一般发于初冬早春,夏天治疗冻疮主要是为了预防冬季的复发,常规主要是进行体育锻炼,那么从中医治疗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冬病夏治,可以采用一些温通驱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一些中药煎水来泡脚,泡一段时间,对于防冬季冻疮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痤疮中医治疗
很多人进入青春期后,脸上不知不觉地起了很多疙瘩,有时还伴有痒痛有黑色的称为黑头粉刺。破溃或吸收后可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状疤痕。少数严重的红疙瘩可出现更大的软囊肿、脓肿,破溃愈合后留下比较明显的疤痕,使颜面皮肤凹凸不平,颜色深浅不一,十分难看。另外由于雄激素水平不同,一般男子患痤疮比女性严重,且更难治愈。
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凉血利湿的方法。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归参丸等,内服可用枇杷叶9克、桑皮9克、苦参9克、赤药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剂。大便干燥者,可酌加酒军6—10克;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10克、凌霄花6克。外治可用颠倒散,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白天洗掉。
也可用简便方法:
①白花蛇草15—30克,加水煎汤内服,每日或隔日一剂,一天二
次。
②仙人掌适量,捣烂,涂敷患处。每日2次。
③鲜马齿苋、蒲公英、菊花各30克,蜂房10克,水煎汤待温后清
洗患处,每日2次。
④鲜槐叶、丝瓜叶各30克,捣烂,涂敷患处
冻疮有什么治疗方法
(1) 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方适用于冻疮的预防。
(4) 生姜25克、白萝卜1个、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上药一同水煎,趁热洗过,连洗2天,即可痊愈,以上为1天的量,早晚各1次。本方适用于冻疮未溃时的治疗。
(5) 生姜的自然汁,熬膏涂之。此法对于手、足冻疮均治。此外,用生姜汁时时漱吐,还可治疗口疮。 冻疮中医治疗方法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冬病夏治冻疮怎么治疗
冻疮一般发于初冬早春,所以说夏天治疗冻疮主要是为了预防冬季的复发,常规主要是进行体育锻炼,那么从中医治疗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冬病夏治,可以采用一些温通驱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一些中药煎水来泡脚,泡一段时间,对于防冬季冻疮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冻疮的中医外治
红灵酒
处方:当归60g,红花、花椒、干姜各30g,细辛、樟脑各15g,95%乙醇1000毫升。
制用法:将上药浸泡7日,过滤去渣。取本品涂患处,按揉5分钟,每日2次,6日为1个疗程。
主治:冻疮。
蟾酥酊
处方:川乌50g,乌梢蛇80g,当归、肉桂各150g,细辛35g,腊梅花、蟾酥各10g,蜈蚣3条,95%乙醇2500毫升。
制用法:将上药浸泡1周,过滤去渣。用棉签蘸取本品涂擦患处数分钟,每日2至3次。Ⅱ、Ⅲ度不揉擦。
主治:冻疮。
复方乌头酊
处方:生川乌、生草乌、桂枝各50g,细辛30g,红花20g,芒硝40g,樟脑15g,75%乙醇1000毫升。
制用法:将上药前7味共研粗末,加乙醇浸泡7日。取本品涂于患处,趁湿揉擦约5分钟,每日3次。溃破继发感染按外科处理。
主治:冻疮。
冻疮浸泡剂
处方:桂枝、川椒、艾叶、朴硝(冲)各15g,干姜、乌梅、丝瓜络各12g,冰片(冲)3g。手指冰冷加细辛;痒痛红肿甚加白芷、明矾i溃破、脓痂加白芷;皲裂加醋。
制用法:将上药每日1剂,水煎15分钟,取药液1500毫升。取本品浸泡患处,取出丝瓜络蘸本品擦洗,每日2至4次;症状严重者加脉络通冲剂1包,每日3次内服。
复方红花酊
处方:红花、当归、五灵脂、延胡索、干姜、辣椒各50g。
制用法:将上药研细,置于瓶中,加入75%乙醇500毫升,浸泡3天即可用。药液10毫升,外搽患处,1日1至3次。
主治:此方温经活血、消肿止痛。主治手足、耳部冻疮红肿痒疼。
茄根辣椒酊
处方:茄子根500g,辣椒20g,木姜子根、五加皮各50g,香油、血藤各500g。
制用法:上药同煎去渣,趁热浸泡患处,1日4次。
主治:冻伤。
天疱疮中医治疗怎么治疗
一、天疱疮的内服疗法
1、心脾湿热型
【证见】 皮疹以大疱为主,糜烂面大,渗液较多,常并有粘膜损害(多见于寻常型和增殖型天疱疮,尤其是急性发作期)。常伴有身热,心烦,口渴,纳呆,疲倦乏力,口舌糜烂,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
2、脾虚湿盛型
【证见】 水疱、大疱较稀疏,间有新水疱出现,糜烂面淡红不鲜,渗液较多,并见黄褐色较厚痂皮或乳头状增殖(多见于寻常型和增殖型天疱疮之慢性期)。常伴有面色发白或萎黄,胃纳不佳,体倦乏力,大便溏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健脾渗湿。
3、阴伤津耗型
【证见】 皮疹以红斑、鳞屑、结痂为主,渗液不多(多见于落叶型和红斑型天疱疮)。伴有口干咽燥,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大便干结。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细涩。
【治法】 养阴生津润燥。
二、天疱疮的外治疗法
1、皮疹泛发,糜烂面积比较大,渗液较多者,可用金银花、地榆、苦参、九里明、黄柏各120克,煎水作温水药浴。
2、渗液减少后或原来渗液不多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黄连素锌氧油。
3、渗液很少或基本无渗液者,可外扑石珍散。
4、大面积糜烂者,有条件宜采用暴露疗法。其方法是:小心清洁皮损后,将患者暴露于空气清洁的隔离室的无菌床上,保持室温在25-28%:,并可在皮损上用药,医护人员必须注意无菌操作。
5、口腔糜烂者,可用银花、甘草水含漱,再用西瓜霜、喉风散或青黛散外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