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饮食5大注意事项
老年人饮食5大注意事项
少食多餐:每顿吃的量少一些,半饱即可,等到饿的时候再吃,不过不是吃饭点,补充的食物要容易消化,量控制的要更少,否则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的节律性,等到你真正吃饭的时候它就不消化了。
多补充水分:饭菜准备每天至少一个烫菜,这可以帮助老年人补充水分,还可以促进消化。但是饭后两个小时内要少喝水,否则会稀释消化液,造成消化不良。
饭后多运动:饭后不要立刻躺下睡觉,或者坐着工作,而是要先保持身体站立,走走路,还是那句老话,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不过,饭后不能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使消化系统停止工作,反而造成消化不好。
切忌暴饮暴食: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禁不起暴饮暴食这样的折腾,连续的暴饮暴食会造成肠胃疾病。防止自己暴饮暴食的好方法就是细嚼慢咽,延长自己的吃饭的时间,这样你的消化系统没有吃进多少东西就会感觉饱了。
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什么食物容易消化,一般来说容易消化的食物具有这么几个特点:软的、熟的、松散的、清淡的、多水的。比如炒熟的黄光要比生黄瓜好消化,老年人尽量吃熟食就是这个道理啦。
注意营养比例:米、面这类食物经常被我们称为干粮,他们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所以容易造成身体肥胖,老人过胖有三高的风险,所以一般我们说老来瘦是福气。少吃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吃菜叶类这种多膳食纤维的食物,多补充蛋白质类食物。有一个标准就是老年人一天要补充100g瘦肉即可满足蛋白质的需求,当然不是说老人要每天吃肉,很多食物可以补充蛋白质,比如牛奶。
老年人饮食的特点
膳食结构宜荤素杂食,以素为主。
三类热源营养素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79%,主要由米、麦及杂粮供应;脂类占20%,以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 油、芝麻油等为主;蛋白质占10%,以每千克体重1克为宜,必须有由肉、鱼、禽蛋、奶等提供的动物性蛋白质。大豆及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且含钙丰富,应 多加食用。因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不宜过食高蛋白质食物,更不宜暴饮暴食。老年人代谢机能降低,体力活动较少,每天热能摄入以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为标准,2000千卡左右即可,以每餐八九分饱为度,七成饱为佳。
提倡食物粗细搭配。
因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牙齿不好,既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其消化吸收,又要注意主食加工不宜过精,以防止大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粗粮和果蔬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可预防便秘。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有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的作用,对预防老年人多发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都有好处。
合理营养提高机体代谢能力。
充足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使各种代谢酶的功能加强。特别是维生素e、c和胡萝卜素,有强抗氧化作用,能消除 有害的自由基,防止和减少细胞受损害,有推迟衰老的作用。如油菜、蔬菜、芥菜、花菜、萝卜、红萝卜、胡萝卜、蒲公英和马铃薯等。这些蔬菜中都含有丰富的钾、各种维生素及许多矿物质。特别是香菜、荠菜和芹菜,不但能够排气通便、帮助消化和增强肠胃蠕动,还能够消除胃里的积气和腐败物质,是蔬菜中的三大护生菜。
在老年人的饮食中,海带是不可以欠缺的。
海带也称昆布,是一种深褐色的海藻植物。海带本身的营养特丰富,不但含有大量的碘元素,而且还含有钙、磷、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纤维素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老年人经常食用海带能增加人体的肠道蠕动,有效地防治老年性便秘。海带还可 以降血压,治疗消化不良和排尿不畅,对老年人的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花生、芝麻、核桃是老年人补脑护脑的三大营养食品。
花生含有儿茶素,芝麻含有维生素e,核桃含有磷、铁、锌等矿物质,对于老年人的头昏无力、记忆力衰退等症有一定的疗效,而且还能减缓老年人的大脑功能衰退。
补钙首选食物是牛奶、大豆及其制品。
人体的老化是从身体细胞脂质的氧化开始的,而在日常的食品中,大豆本身的营养物质是最具有抗氧化能力和作用的。所以,经常食用大豆类的食品,可以抑制细胞脂质的氧化,抵抗人体衰老。例如豆浆、豆奶、豆粉、水豆腐、臭豆腐和豆瓣酱等。
8在日常饮食营养调理不当的时候,许多老人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头发早白、牙齿脱落和骨质疏松等现象。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长时期地处于低胆固醇的状态下,身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的结果。
因此,经常性地少食用一点经过较长时间煮炖后的肥肉,对老年人的身体是有益处的。也可以将肥肉炼成猪大油,每次少提取一点点,与素油一同炒菜吃 最好。因为猪大油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营养物质,可以预防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如果能经常买一点猪骨头回来,经过砸碎后用水煮汤喝最好,因为骨头汤能缓解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预防筋骨挛痛和膝脊痛,防止人体老化。
老年人饮食四忌
一、吃清淡少盐膳食,忌过咸
我国中医学从古至今就提倡饮食要清淡,这与西方医学是相同的。如果老年人的饮食过咸,机体摄入的食盐就可能会过量,从而导致高血压的患病几率增加,并且会影响心、肾等功能。据调查每天进食4克以下食盐的人群中,很少有患高血压病的。反之,每天进食26克食盐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几率可达40%,因此,长期吃过咸的食物就等于慢性自杀。
二、食物需多样化,忌偏食偏嗜
作为老年人,摄取的食物必须达到食物多样化,营养平衡。从而有利于长寿,反之,就会缺乏某种营养素了,老年人应多吃些粗粮和加强对钙的补充。总的摄入量不要过饱,以七、八成饱为宜,不能偏嗜酸、甜、苦、辣、咸等刺激饮食。这样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才有利。
三、吃新鲜卫生食物,忌过冷或过热
太冷或者太热的食物,不仅会刺激食道的黏膜还会刺激消化道的黏膜,从而影响消化和吸收。老年人应多吃些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食物应尽量切碎和煮烂,肉可以做出肉糜,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预防便秘。中老年人还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对健康长寿有益。
四、不要暴饮暴食,细嚼慢咽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减退,肠胃适应能力也较差,所以千万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不仅会影响消化不良,而且还是诱发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应做到少食多餐。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饮食忌贪多
肉多
肉类脂肪过多,多吃会导致养分平衡失谐和推陈出新紊乱,使白叟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精多
老年人长时刻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就会削减,会削弱肠蠕动,易患便秘。
硬多
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用削弱,假如贪吃坚固或煮得不熟、不烂的食物,一朝一夕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快多
饮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添加胃的消化担负。同时,还易发作鱼刺或肉骨头鲠喉的意外事故。
饱多
饮食宜八分饱,假如长时刻贪多求饱,既添加胃肠的消化吸收担负,又会诱发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
酒多
长时刻贪杯喝酒,会使心肌变性,失掉正常的弹力,加剧心脏的担负。同时,白叟多喝酒,还易致使肝硬化。
咸多
摄入的钠盐量太多,简单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及肾脏虚弱。
甜多
过多吃甜食会形成功用紊乱,导致肥胖症、糖尿病、瘙痒症、掉发及耗费胰细胞,不利于身心保健。
迟多
三餐进食时刻宜早不贪迟,有利于食物消化与饭后歇息,防止积食或低血糖。
热多
老年人饮食宜温不宜烫,因热食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假如长时刻吃烫食,还易患胃癌、食道癌。
老年人饮食原则
1.不贪肉
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2.不贪精
老年人长期讲究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少了,就会减弱肠蠕动,易患便秘。
3.不贪硬
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如果贪吃坚硬或煮得不熟烂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4.不贪快
老年人因牙齿脱落不全,饮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同时,还易发生鱼刺或肉骨头鲠喉的意外事故。
5.不贪酒
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力,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老人多饮酒,还易导致肝硬化。
6.不贪迟
三餐进食时间宜早不贪迟,有利于食物消化与饭后休息,避免积食或低血糖。
7.不贪热
老年人饮食宜温不宜烫,因热食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如果长期服用烫食刺激,还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老年人饮食有“三低”
一、低盐
盐是人体内氯和钠的主要来源,但常吃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水分潴留、心脏排血量增加,易引起肾病和高血压。
老年人运动量不足,出汗较少,耗盐量低,故食盐量宜少,每天不得超过8克。患高血压、肾炎、肝脏病、心力衰竭等病时,饮食更要偏淡,食盐量每日以2克~4克为宜。
二、低糖
老年人常食高糖食品,弊大于利,因为老年人消耗的能量不多,血糖调节功能逐渐减弱,经常吃甜食和糖果,容易造成龋齿,引起缺钙,身体易发胖,还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
三、低脂
油吃多了有害身体,高脂饮食,特别是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与发生心血管疾病、胆囊炎、胰腺炎的关系密切。
一般人平均每天动物食品摄食量达到150克时,就应控制食油量在20克左右为宜。老年人活动减少,消耗的脂肪也少,更宜少吃,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如果饮食是以素菜为主,可适量增加一点脂肪。
老年人的科学饮食大法
1. 少食多餐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日益减退,难以消化和吸收所吃的全部食物,如果每顿饭吃得比较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心、肾的负担。但如果吃得过少,每日摄入的营养很可能不足,难以满足机体的正常消耗,出现饥饿、头晕、乏力、胃痛等不适症状。因此,老年人最好能一日4餐,甚至一日5 ~ 6餐。饿了可以喝一些牛奶,或是吃一些含糖量少的点心。
2. 多喝水
老年人应该多喝水。喝水有助于新陈代谢,若嫌水无味,可以用花草茶来代替,不过晚上不要喝茶,会影响睡眠。老年人最佳喝水的时间为晨起和睡前半小时,这种喝水习惯对避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3. 软硬有章
老年人饮食有原则:“早饭吃软,午饭吃硬,晚饭喝稀。”早上,老年人的肠胃功能尚在激活中,消化功能不强,所以最好选择稀软的食物,比如米粥、面汤、菜泥等,这些食物既好消化吸收,有利于保护肠胃,又能刺激胃肠缓慢蠕动,排出累积的毒素。软食虽然好咀嚼、易消化,但长期食用会让老年人的咀嚼能力进一步下降,牙龈萎缩,唾液分泌功能降低,消化酶分泌减少,甚至引发营养不良,因此,如果老年人尚可咀嚼,午餐不妨适当吃些硬食。此时消化能力基本恢复,可以吃一些蔬菜、水果等,以锻炼咀嚼能力。晚饭尽量提前,喝稀饭有助于消化,保证睡眠的质量。
4. 荤素搭配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容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饮食越清淡越好,甚至有的人还认为吃素能长寿,因为素食可以减少胃肠负担、容易消化,还可以防止心脏病、高血脂等病症的发生。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吃得过分清淡,会导致体质降低,疾病反而更容易侵袭人体。即使是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也不可强求饮食必须要清淡,而要荤素搭配。荤菜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含磷脂和钙较多,有的还含有素食中缺少的维生素A、维生素D,并且荤菜能为人体提供储备能源。虽然荤素搭配,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是要以素菜为主,蔬菜的总量要超过荤菜的1倍,甚至更多,这才符合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及营养要求。
老年人饮食原则
1、老年人饮食原则之忌暴饮暴食
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解毒能力低下,血管弹性变弱,不少人动脉硬化,尤其经不起暴饮暴食所带来的危害。暴饮暴食会严重地破坏老年人的饮食平衡,给肠胃加重负担,会引起消化不良,容易发生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死。所以在饮食时,宜细嚼慢咽,这既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又可避免引起梗噎呛咳。
2、老年人饮食原则之忌冷食
老年人胃肠粘膜已发生退行性变化,胃酸及各种消化酶的分泌逐步减少,使消化功能下降。如经常吃冷饮、冷食,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低温还可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诱发心绞痛、心律不齐。因此夏季宜少量多次喝些淡盐水或含盐饮料,以防中暑。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少吃或不吃冷饮冷食。
3、老年人饮食原则之吃食物时不要着急
进入老年后,老年人的牙齿慢慢开始脱落,他们的咀嚼功能也呈下降趋势。所以,进食食物时一定要细嚼慢咽,这样特别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进食食物时过快过急,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还特别容易出现卡喉或哽噎的现象。
4、老年人饮食原则之避免食用死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大为降低。因此,避免食用死鱼、死禽和死动物的内脏等,因为,这些食物最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极易产生损害身体的有毒物质,老年人食用后很容易引发中毒症状。
5、老年人饮食原则之减少零食量
进入老年后,老年人的消化器官开始呈下降趋势,如果每天进食大量的零食,就会影响正餐的进食量,久而久之消化功能就会发生紊乱现象,极易引发肠胃疾病。
6、老年人饮食原则之避免食用过量的油腻食物
虽然油炸食物很美味,但油质含量很高,很难消化,这种食物不仅营养成分低,大量食用还会造成油脂对肠黏膜的刺激,从而损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