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疼的5个小妙招
治胃疼的5个小妙招
治胃疼的5个小妙招:治疗胃疼的小妙招
治胃疼的小妙招1、穴位疗法
如果出现胃疼,可以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的时候,注意力度,缓慢进行。
穴位疗法有不同的方法,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二是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治胃疼的小妙招2、运动疗法
这种疗法有一些特定的动作,包括跪姿前倾,做法是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治胃疼的小妙招3、尝试放松腹部
想要缓解胃疼,还需尽量放松精神状态,避免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引起胃部不适。
可以尝试在胃疼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因此,经常胃疼者在平时衣着上应该多加注意。经常胃疼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比如,我们可以选择穿一些宽松的衣服,下班之后可以脱掉职业装穿上休闲装,还可以听一些舒缓或者令人愉悦的音乐。
治胃疼的小妙招4、让胃更温暖
缓解胃疼,还可以采取加温的方法,这是因为,有些胃疼是因为吃了较冷的食物引起了胃寒。
有些人胃疼,是因为本来就是胃寒的人,他们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缓解胃疼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治胃疼的小妙招5、适当吃点食物
对于饥饿引起的胃疼,我们可以选择适当地吃一些食物。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胃疼的原因有时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当胃疼时,可以适当吃点食物。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出现胃疼的症状。胃疼是一个普遍性非常高的症状。那么治胃疼的妙招有哪些呢?快来看看吧!
治疗胃疼的小妙招
1.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叠掌揉,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俞至三焦俞一段膀胱经内侧线,注意局部重点取穴。
2.晃拨俞穴行气法单掌根着力,依靠脘关节作手掌晃动动作,带动掌根晃拨,分别刺激肝、脾、胃、三焦俞等穴,手下压力要适度,晃拨频率均匀。
3.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
4.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间区段,轻拿轻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
帮助消化5个小妙招
1.吃一些消化的、含有消化酶的食物,如酸奶、柠檬茶、山楂、乌梅、木瓜、菠萝等。如上餐吃得太多,下一餐可不吃或少吃一点,或只进食一些清淡的如米粥、面条一类的食物,来减轻胃肠负担。同时,忌食生冷或油腻的食物。
2.仰卧在床,将自己的双手十指交叉成小拱桥状。置放在肚脐两旁,然后两手掌根用力,各铙肚脐顺时针与反时针推按腹部 20次即可。二是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提捏全腹20次左右,以腹内出现热感为宜。三是在全腹部施行振颤法1分钟左右(即双手放在上下腹部均匀抖动,帮助胃肠 道蠕动)。
3.中医茶方:山楂15克,麦芽10克,莱菔子8克,大黄2克。茶2克。全置放杯中,开水冲泡,每日1剂,随时饮用。功能消食化积,适用于食积、消化不良症。
4.胃肠一般喜暖恶寒,在各种情况下,都不要让腹部受凉,如果一旦出现胃痛、腹胀等现象;可以喝些温热水,然后在胃腹部放置一个热水袋,能快速缓解上述症状。
5.吃一点维生素B6、酵母、乳酶生、整肠生等药物,帮助消化或肠蠕动。
保护肝脏5个小妙招
戒酒:酒精对身体来说是一种毒素,需要肝脏分解,一天喝超过60克的酒精,相当于硬生生把肝脏当成了泡酒的原料,肝脏需要超负荷工作,把酒精分解成对身体无害的物质。肝损伤还与怎样喝有关。例如饮酒量相同,不吃东西独自饮酒的人比和朋友们一起饮酒的人,更容易损伤肝脏。
睡子时觉:好的睡眠是最好的护肝方法。肝胆在夜里23点~3点时新陈代谢,此时睡眠休息好身体,可以让肝胆修复功能,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据研究发现熬夜一天,肝脏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其正常的机能。
接种疫苗:保护肝脏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甲、乙肝炎疫苗,接种后每年抽血监测抗体水平,当疫苗的免疫保护期结束后,继续补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肝脏。
吃点大蒜:脂肪进入肝脏过多,肝脏不能及时分解就会堆积起来,久之造成肝组织纤维化、肝硬化。大蒜可抑制脂质中酶的活性,减少脂肪对肝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护肝脏。最好每天吃10克大蒜,如果讨厌它的味道,可用大蒜素胶囊代替。
快速缓解胃痛的5个方法 快速治胃疼的小妙招
取穴
(1)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2)梁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取穴方法需端坐,下肢用力蹬直,髌骨外上缘上方凹陷处中心即是。
按摩方法
(1)点按法
用拇指按压中脘穴10秒钟,松开,再压, 如此反复,3~5分钟就可缓解胃痛。适用于急性胃刺痛患者。
(2)掌揉法
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适用于慢性胃不适患者。
(3)指腹按揉
用拇指指腹按揉梁丘穴,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调节脾胃运化功能,远离胃痛,胃痉挛的困扰。
功效: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有和胃气、化湿滞、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主治脾胃疾病,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吞酸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方法
内关穴在背部第八至第十二胸椎棘突旁开1寸处找到压痛点,用拇指指面按压痛点;用拇指指端点按手腕内关穴和膝盖下足三里穴,至疼痛缓解为止。
(1)按揉中脘穴
操作:食指与中指并拢,其余三指弯曲握拳,指腹放于中脘穴上,环形按揉2分钟,力度适中。
(2)点按内关穴
操作:用拇指指腹点按内关穴1~ 2分钟,力度由轻渐重。
(3)压揉足三里穴
操作:将拇指指腹放于足三里穴上,微用力压揉3分钟。
(1)按揉内关穴
位置: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方法:用拇指揉按内关穴,定位转圈,每次30次,两手交替进行。
(2)按摩胃肠点
位置:胃肠点位于手掌中央稍下方的部位,由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朝手腕方向画一直线,此线与生命线相交之处,即为胃肠点。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顺时针方向揉按胃肠点,两手交替进行。
(3)刺按落零五
位置:落零五位于手背侧,大约在食指与中指之间,朝手腕方向下移2厘米处,用手指触摸,约在食指和中指之间的骨凹处。
方法:可使用5支牙签,用皮筋捆在一起刺按落零五,以不会刺破皮肤的强度来进行治疗。
小贴士
刺激胃肠点和落零五的差异是,单纯的暴饮暴食引起的胃痛,刺激胃肠点;若为神经性的胃痛时,刺激落零五比较有效。
材料:绿茶、干姜丝各3克。
用法:将2药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疼、呕吐等病证。
夏天防晒5个小妙招
1、吃番茄 番茄可以防晒。番红素在防晒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每天食用40g番茄,被太阳晒伤风险将减少不少。所以在很多的护肤品中,也可以看到番茄中提取出来的物质。
2、少吃感光蔬菜 容易长斑的皮肤,盛夏最好不要吃感光蔬菜,例如芹菜,香菜,白萝卜。可以多吃抑制色素沉淀,让皮肤白皙的蔬菜,如猕猴桃,西红柿,橘子等。
3、晒后不用热水洗脸 如果晒后用热水洗脸,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就如同被热水灼伤。凉水可以另毛孔收缩,使肌肤冷却,达到消热退红的作用。
4、穿彩色衣服抵挡阳光。衣服的防晒能力取决于衣服的质料,其次是色泽。一件彩色的棉质T恤对紫外线的过滤效果比白色好。
5、营养到位,全面防护 维生素C堪称美白之王,那么防晒少不了这个得力帮手。平时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同时还须充分摄取维生素E和维生素A,可以防止肌肤老化,增强皮肤抵抗力。
孕早期偏头疼5个小妙招来缓解
二、舒缓孕早期偏头痛的五个小妙招
1、冷敷或者热敷
按照热胀冷缩的原理,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脑部血管局部的充血现象,并减弱神经的敏感度,具有镇痛的效果,可以帮助准妈妈舒缓孕早期偏头痛的症状。
为方便起见,头痛的准妈妈可以选择湿冷敷:即用冷的湿毛巾敷在前额处,时间约为20分钟,但敷完后记得要拿干毛巾把额头擦干,避免着凉。而热敷则是使血管舒张,缓解神经紧张对脑部带来的压力,减轻孕早期偏头痛的症状。热敷的方法与冷敷一致,但需注意毛巾的温度,避免烫伤。
2、洗个热水澡
当准妈妈孕早期偏头痛时可以洗个热水澡进行缓解。洗热水澡可使全身血管舒张,减弱神经紧张和敏感,而且洗完澡后浑身干干净净,就更加神清气爽了。需要注意的是,洗热水澡不是缓解头痛的最佳方式,准妈妈们要注意洗热水澡的频率和时间,过多地洗澡不仅不利于缓解头痛,还会加剧体内水分的流失挥发,人在缺水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不适,对宝宝的健康发育也不好。另外,时间过长的话会导致浴室空气不流通,容易引发胸闷、头晕等不适。
3、尝试散步等轻松的运动
准妈妈可以尝试散步、孕妇瑜伽等较为轻松的运动,有助于孕早期偏头痛症状的舒缓。散步可以使准妈妈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看看花花草草,享受蓝天白云,心情愉悦可以转移精神注意力,帮助缓解头痛症状。孕妇瑜伽则更加适合孕早期的妈妈,这个时候准妈妈的身体负重还没有那么多,可以比较灵活地运动,在瑜伽中使身体肌肉获得放松,运用腹部的作用来帮助调整呼吸,放松身心。
4、适当吃点小零食和多喝水
孕期中低血糖和脱水都是有可能导致头痛的。孕期妈妈容易肚子饿又无法保证时刻有充裕的时间吃饭,这时可以适当地吃点坚果类的小零食,不仅有利于宝宝的脑部发育,还可以缓解头痛症状,一举两得。准妈妈们还要注意身体水分的补充,多喝水,可以喝点牛奶、葡萄糖水、果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补充水分的过程中,缓解脱水现象,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头痛。
5、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孕早期是孕妇体内激素最不稳定的时候,这时激素的变化会带来各种不适。准妈妈们一定要保证自己充足的休息时间,可以睡睡小懒觉,听听轻柔的音乐等等,切忌长时间坐着,既不利于血液循环,又容易造成精神的紧张,特别是职场孕妈,要多多起来走动走动,带宝宝适时远离压力和辐射的聚集地,休息充足了,补充体力养好精神,相信头痛也就会渐渐远离你。
保护肝脏5个小妙招
1. 饮酒别超量
如果认为只有嗜酒如命、喝得不省人事的人,才会得肝硬化,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男性如果每天喝超过 75 克(女性每天喝 50 克)酒精度在 40 度以下的白酒,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2. 化学产品要慎用
化学毒素不仅仅是吃进嘴里,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皮肤也是吸收化学毒素的一个器官。所以在使用任何化学品之前,一定要做好防护,比如喷洒农药的时候,要穿防护衣、戴好口罩和护目镜等。
3. 甲肝、乙肝、丙肝早预防
(1)打疫苗:甲肝和乙肝是病毒造成的肝脏疾病。虽然很多孩子都已经打过疫苗了,有免疫力了,但很多大人并没有打,如果体内没有乙肝抗体,一旦被感染,很容易中招。
(2)保证性生活的安全:乙肝和丙肝可以通过血液和体液等传播,所以在性生活时,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要和健康状况不明的性伴侣交往。
(3)勤洗手:甲肝主要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便后餐前勤洗手。
4. 谨慎用药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中药是草本制剂,都是纯天然的,没有副作用。
其实不然!
根据 2013 年,来自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从 1994 年到 2011 年的 24 112 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人中,中草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占 18.6%.
中草药已成为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的第二大原因。
5. 坚持锻炼,健康饮食
保持身材,避免肥胖,得脂肪肝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定期体检很重要,特别是本身就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这一点。
淡化色斑的小妙招
祛斑小妙招一: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有打退黑色素让肌肤变好的作用,所以想要淡化色斑,推荐每天吃一片VE和VC.
祛斑小妙招二:这是个小偏方,就是用洗干净的茄子皮,来按摩长斑的地方,记得要轻柔,一段时间看来,小斑点真的会变淡。究其根源小编不知道,不过这个是很多网友推荐的妙招,效果杠杠的。
祛斑小妙招三:每天的洗脸是护肤第一步,在清洁完肌肤后,打盆清水,放一小勺食醋,用来轻拍脸部,再清晰干净,也有减轻色素沉淀的作用,让斑点更快淡去。
祛斑小妙招四:胡萝卜可是美容圣品,不过也要用法得当。选用新鲜胡萝卜榨汁,晚上洁肤完成后,就用胡萝卜汁泡纸膜敷脸或者直接涂在脸上,干后洗净,这个时候如果迅速涂上天然祛斑精华,淡斑效果令人惊叹呢。
祛斑小妙招五:木瓜和牛奶,不光是丰胸用的,打碎敷脸可以让加速色斑淡化,并且让肌肤细腻有光泽,天天问询怎样淡化色斑的MM不妨一试,一个星期就能看到肌肤明显变化呢。
胃痛推荐5个小妙招
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温度合适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维护作用。
胃疼怎么缓解
长期加班、作息不规律很容易就会引起胃痛,你知道胃疼应该怎么缓解吗?胃疼吃什么食物比较好呢?家庭治胃疼的小妙招你知道几个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精神胜利法
胃痛在发作的时后一定要稳住。只要你努力忍住疼痛,然后镇定地坐在椅子上,接着缓慢地调息,慢慢吸气知道把气吸到不能再吸,然后再慢慢吐气,这样反复10到20分钟左右,疼痛就会减轻或停止了。
放松腹部
2.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经常胃痛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
3.吃点东西
胃痛常常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
4.给点温暖
胃寒的人大多是因为吃了比较冷的食物,由冷食物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你需要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它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5.中医拔火罐巧治胃痛
拔火罐可以循经取穴,整体调节人体阴阳,在除湿导滞的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实证常取胃之募穴、合穴及手足厥阴和足太阴经穴,适用于寒邪、郁热、肝气上逆的胃痛者。虚证常取俞募穴及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适用于胃痛虚证。
中医拔火罐巧治胃痛
治疗方法:实证选取穴位: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行间、梁丘、阳陵泉。虚证选取穴位: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太溪、血海、膈俞。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5~15分钟。
6.运动疗法
跪姿前倾: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治疗胃疼的小妙招
胃痛的原因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有时候人的情绪不好也会引起胃痛,所以在生活长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情。
如果脾的运行不舒畅也会直接导致胃痛,多以我们的器官都是互通的,都要好好的保护。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胃痛治疗按摩小方法
1.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叠掌揉,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俞至三焦俞一段膀胱经内侧线,注意局部重点取穴。
2.晃拨俞穴行气法单掌根着力,依靠脘关节作手掌晃动动作,带动掌根晃拨,分别刺激肝、脾、胃、三焦俞等穴,手下压力要适度,晃拨频率均匀。
3.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
4.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间区段,轻拿轻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
5.搓擦胃俞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
6.推揉腹部和中法两拇指开三门、运三脘,单掌或双掌于左胁肋部快速推抚,称之推胃法;掌推腹部任脉路线;掌根轮状顺时针推脘腹;叠掌揉上腹部,以左上腹为主。
7.擦摩上腹散寒法用单掌反复擦上腹部,频率要快以温热为度;改用掌摩以上部位。
8.按揉腹部消积法双拇指交替按压腹部任脉及两侧胃经路线,双掌重叠自上而下揉以上部位;双掌扣脐轮状揉腹部。
快速治胃疼的小妙招
材料:纯牛奶150毫升,生姜、白糖。
用法:生姜捣烂取汁,约1汤匙,倒入碗中,加入牛奶和少许白糖,混合拌匀,隔水蒸热服用。每日2次。
功效:温中散寒、缓解止痛。主治胃寒气滞之胃疼,表现为胃部冷痛,痛而喜热喜按,胃痛气窜。
材料:绿茶、干姜丝各3克。
用法:将2药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疼、呕吐等病证。
材料:干艾叶一把,白酒适量。
用法:先将干艾叶揉碎成团,放入锅中,加入白酒炒热,用纱布包裹,敷在肚脐上,可以外加热水袋热敷蒸脐,直至胃痛缓解为止。药袋不应太热,以防烫伤皮肤。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胃痛。
方法:平躺在床上,双手互相搓热后,右手掌紧贴在腹壁,左手按于右手手背上。以掌心着力,在胃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摩擦,每次40~50圈,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作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痛。
方法:找一个比较松软的垫子或直接跪在床上,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床面,上身保持直立,如果胃太痛不能直立起来可稍弯曲。双手自然下垂,将自身的整个体重都压在脚踝上面。保持该姿势30秒,然后放松身体向前倾,重复5次。
功效:可消除胃胀气,促进消化,有利于缓解肠痉挛、腹泻、胃痛等症状。
胃痛剧烈者,先以止痛为主;患者俯卧位,然后用拇指指端和螺纹面交替点按足三里穴位2—3分钟,待疼痛缓解后,再按揉足三里穴,以强烈酸痛为度。
配方:砂仁、花椒各40克,丁香、降香各1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加入适量热水,药浴,要特别多洗胃脘部。药浴完毕用温清水
冲洗,再用千毛巾擦干后穿衣。
疗程:每次15—50分钟,每日2次。
适应证:各种类型胃痛。
保护肝脏5个小妙招
白薯、玉米、海带、苹果、牛奶、洋葱、冬瓜。这些食物因阻止体内脂肪堆积最有力,而榜上有名。
酒精对身体来说是一种毒素,需要肝脏分解,一天喝超过60克的酒精,相当于硬生生把肝脏当成了泡酒的原料,肝脏需要超负荷工作,把酒精分解成对身体无害的物质。肝损伤还与怎样喝有关。例如饮酒量相同,不吃东西独自饮酒的人比和朋友们一起饮酒的人,更容易损伤肝脏。
好的睡眠是最好的护肝方法。肝胆在夜里23点~3点时新陈代谢,此时睡眠休息好身体,可以让肝胆修复功能,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据研究发现熬夜一天,肝脏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其正常的机能。
保护肝脏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甲、乙肝炎疫苗,接种后每年抽血监测抗体水平,当疫苗的免疫保护期结束后,继续补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肝脏。
脂肪进入肝脏过多,肝脏不能及时分解就会堆积起来,久之造成肝组织纤维化、肝硬化。大蒜可抑制脂质中酶的活性,减少脂肪对肝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护肝脏。最好每天吃10克大蒜,如果讨厌它的味道,可用大蒜素胶囊代替。
治疗胃疼小妙招
一、采用放松疗法解决胃痛
一旦出现胃痛,我们不能紧张。因为越紧张胃痛的感觉越明显,所以要保持好心态,静静的躺在床上,尽可能的放松小腹。适当的喝一些热水,或者把热毛巾敷在腹部。
二、采用运动疗法解决胃痛
胃痛的时候也可以尝试两手交叉,男性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将肚脐作为一个中心,轻轻的揉按腹部,并在腹部画太极图,这种方法既可以止痛消胀,也能够增进食欲。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点按足三里的方法。所谓的足三里穴其实就在我们膝盖边际下三寸的地方,在胫骨和腓骨之间。用两手指拇点按足三里,揉两百次左右即可缓解疼痛。必要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将双手轻轻放在膝盖上面,身体微微向前倾,再深吸一口气慢慢吐气。这个方法对胃痛也是很有用的。
三、采用食物疗法解决胃痛
胃痛光靠吃胃药是完全不行的,很多人表示胃药只能缓解一时之痛,要想抑制胃痛的发作,采用食物疗法是很有必要的。经常胃痛的人因该多吃小米粥,小米粥易消化。多喝牛奶和热水,但是牛奶不要空腹喝这样不利于胃的吸收。大枣、豆腐、白菜、胡萝卜等都是健胃的佳品,建议多吃。
胃疼怎么缓解
首先是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接下来是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最后要采用摩腹疗法,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