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姿势用对了能延寿哦
分娩姿势用对了能延寿哦
分娩方式一:仰卧式
做法:两腿抬高,平躺在床上,这中间可以根据孕妇需求,调整床头倾斜高度。
优势:这种姿势方便医护人员。
缺点:
1.子宫容易压迫到静脉,造成心脏回流血液减少,引发胎儿窘迫或是产后出血增多的情况。
2.容易增加产妇难产机率。
3.因为没有胎儿自身重力的影响,产妇的生产时间会延长,很容易造成产妇没有力气。
分娩方法二:侧躺式
做法:产妇蜷缩往一边躺,丈夫帮助妻子将一只脚抬起。
优点:这种姿势会让产妇会阴放松,从而减少胎儿出现呼吸困难与产后出血情况。
缺点:这种方法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有很大不便。
分娩方法三:前倾跪式
做法:双手放在支撑物或是床上,将两腿分开。
优点:这样可以降低阴道撕裂或是降低会阴切开手术机率、胎儿顺利分娩。
缺点:产妇很容易累,容易支持不住。
分娩方法四:蹲坐式
做法:产妇或蹲或坐或站立
优点: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子宫收缩更加有力,胎儿快速从产道中旋转,缩减生产时间;如果产妇采用蹲式分娩,那么产道宽度会进一步加大。
缺点:这个姿势产妇很容易累,同时还会让产妇会阴部位出现水肿,如果是急产或是产程较快的女性就不要选择站立式分娩了。
生产期间可以随时改变姿势
生孩子虽然跟吃饭一样平常。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分娩姿势也是可以不一样的。但是,现在的医院条件几乎都只能让产妇采取仰卧生产,但是在生产期间,产妇还是改变姿势的。
姿势不同 但用力点一样
生孩子究竟什么样的姿势好呢?其实产妇在生产期间,医院的医护人员会一直在旁边帮助提供意见,但是哪一种生产方式舒服主要还是要靠产妇自己。不管产妇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着力点都是一样的。
所以,孕妈在生产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生下宝宝,减少后遗症的出现。
5种分娩法帮你涨姿势
1.布拉德利分娩法
这是一种丈夫也参加助产的分娩方法,不需要使用硬膜外麻醉,静脉注射药物,手术或者工具。在晚期妊娠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只需要学习为期12周的课程即可。抽空和你的丈夫一起认真学习,确保分娩时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意外情况。
2.催眠分娩法
催眠分娩法的原理是使产妇在生产和阵痛的过程中保持放松。指导者会教授课程,进行家庭催眠练习,使得产妇学会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全神贯注来消除疼痛感。这个课程是非常有帮助的,众所周知,生产的疼痛是12级,很多产妇都是因为无法忍受疼痛而放弃自然分娩,选择剖腹产。
3.心理助产法
心理助产法是一种强调控制呼吸的方法。孕妇将会学习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呼吸,调换姿势以及缓慢走动。这对于自然分娩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呼吸节奏以及姿势正确,那么会避免很多在分娩时出现的困难。心理助产法鼓励丈夫参与到助产中。虽然心理助产法是一种自然生产技术,但是如果产妇需要进行硬膜外麻醉,也是可以的。
4.家中分娩
就像家中分娩的名字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方法允许产妇在舒适的家中生产。根据美国孕妇协会规定,如果你具备下面的任何一项条件,那么你将不适合在家中分娩:
(1)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和毒血症患者;
(3)有早产经历或者有早产的危险;
(4)丈夫不同意在家中生产。有些人认为家中分娩的环境没有医院安全,所以提前征求丈夫或者家人的同意是很重要的。
5.水中分娩
一些产妇发现在温和的水中生产可以帮助她们放松,水的浮力可以帮助减轻不适和压力。
但是美国孕妇协会表示,水中分娩法不适合高危妊娠者,而且要做好水中分娩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水中分娩不成功时及时转为水外生产。
缓和产痛的分娩姿势
改变姿势有时能够意外有效的缓解阵痛的难过,从以下介绍的姿势中产妇不妨积极的尝试,找寻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姿势。
A.来回踱步
当阵痛尚不强烈的时候,活动一下身体会比一直躺在床上舒服,下床在医院内走走或许还能调和一下情绪。
B.把体重负荷压在墙上
将双臂伸直压着墙壁,把所有的体重压在墙壁上,由于此姿势是站立的方式,因此有帮助胎儿降落的效果。
C.膝胸卧姿
采俯卧姿势,两手臂贴床面,脸侧贴地面,双膝弯曲跪着与大腿成垂直状,注意臀部应抬高,胸部与肩部尽量贴于床垫,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以避免腹壁肌肉受到压力,此种姿势可促进骨盆腔之血液循环。
D.跨坐在椅子上
将两脚张开跨坐在椅子上有利于产道的扩张,同时还能减轻腰部的负担。可将身体略微前倾,把体重负荷在椅背上,注意不要用有轮子的椅子,也不要过度使力前倾,以免摔倒。
更多缓和产
分娩姿势有哪些
第一、仰卧位分娩法,仰卧位是国内普遍采取的一种分娩方式。其优点在于产科处理及新生儿处理很方便,适合医务人员的需要。其缺点就是仰卧位时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产妇可出现仰卧位综合征,其结果可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仰卧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道较狭窄,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增加难产的机会;胎儿的重力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
第二、侧卧位分娩法,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枕横位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增加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几率。临床观察发现,侧卧位是纠正枕横位、提高顺产率、缩短第一产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左枕横位、左枕后位时采取右侧卧位,右枕横位和右枕后位时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机转。
第三、坐位分娩法,坐位分娩法其优点在于直立姿势,由于重力的关系.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下段的宫颈部,可反射地使子宫收缩强而有力,有效地缩短第二产程。直立姿势,胎儿重力与产道方向一致,宫缩能使胎头在产道中旋转更顺利。产妇取蹲式,骨产道宽度最大。改善胎儿的血液循环,减轻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的程度。但其缺点就是产妇久坐后,会阴部容易发生水肿;有急产倾向及进程较快的产妇不应采取坐式分娩。
第四、水中分娩,水中分娩是最简单的能够让人感到很放松的分娩方式。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肌肉放松,并支撑你的肌肉和骨骼,缓解痛苦。水中分娩通常在一个分娩池中进行,分娩池类似一个大浴缸,里面装满了温度适宜、经过严格消毒的水,水温一般在36℃左右。分娩过程中要换好几次水,池边放有垫子,它的作用是让产妇靠着的时候能感觉舒服一些。
分娩的姿势有哪些
传统的"卧式"今天已被看作是不利的姿势.由于没有利用重力作用,分娩时间长.子宫收缩的效果差.因此疼痛也剧烈。另外在这种姿势下大的血管还会受到子宫的压迫。"膝肘爬卧式''(1).加支撑的下蹲式(2)和半坐式(3)都和常用的侧卧式一样有利于分挽。
8种分娩姿势助你缓解分娩疼痛
1、在子宫收缩间歇时产妇分开脚站立,双臂环抱住陪护者或丈夫的颈部,头部靠在其肩头,身体斜靠在其身上;陪护者或丈夫支撑产妇的身体,双手环绕住产妇的腰部,给产妇的背部下方进行轻柔地按摩。
2、在子宫收缩时产妇分开脚站立,产妇将自己的身体背靠在丈夫或陪护者的怀里,头部靠在其肩上,双手托住下腹部;陪护者或丈夫的双手环绕住产妇的腹部,在鼓励产妇的同时,不断地与其身体一起晃动或一起走动。
3、在床上或地板上放几个松软的垫子,产妇跪趴在垫子上。陪护者或丈夫在床的一边,用双手不断地抚摩产妇的后背,可以减轻产痛引起的腰背疼痛,使产妇感到舒适一些,特别是胎儿的面部朝向产妇腹部时。
4、找一把舒适柔软的坐椅,产妇面向椅背而坐,胸腹部靠在有柔软靠垫的椅背上,头部放松地搭在其上;陪护者或丈夫在妻子身后,一条腿跪蹲下去,并不断地用手按压产妇的腰部,这样可以使产妇缓解腰部的疼痛。
5、产妇趴伏在床上,双手着于床上的一个垫子上,使自己的臀部低于肩膀,并且将双腿分开一些,左右晃动臀部,有助于科学有效的减轻产妇的腰背部疼痛。
6、丈夫或陪护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产妇趴伏在其大腿上,双手环绕着抱着丈夫或陪护者的腰臀部,把其托着自己的身体,给予一些支持;丈夫或陪护者轻柔地上下抚摩产妇的腰背部。
7、在从第一产程向第二产程进入时,产妇可以在床上采取蹲坐的姿势,丈夫及其他陪护者分别站在床的两旁,产妇把自己的双臂搭靠在丈夫及其他陪护者的颈肩上,这种由别人支撑的趴跪姿势,可以使产妇感到舒服一些,而且胎儿的重力还可以促进骨盆扩张。
8、如果需要的话,在子宫收缩间歇产妇可以采取直坐的姿势坐在床上,后背贴在有靠垫或枕头的床背上,双腿屈起,双手放松地放在膝头上。这样,可以使产妇的腹部及腰部得到一些放松,还可以将胎儿的头向子宫颈推进,让宫缩更为有效。
什么是分娩姿势
分娩姿势有很多种。比如直立、蹲姿、跪、坐、站与靠、侧躺、平躺等,每个人惯用的姿势不调。但是通常的仰卧式分娩姿势是最常用的分娩姿势。孕妇平卧产床,靠自己用力收缩腹肌,逼出胎儿。但往往产妇力不从心,使产程延长。
其实分娩时是有很多姿势可供选择。比如说立式分娩更能保证胎儿头的位置与妈妈的骨盆相适应,受地球重力吸引可减少疼痛。使产程变快,许多女医生自己生孩子时就选择了站式分娩。所以产妇在产时是完全可以自由选择体位的,如倒位、站、蹲、跪,而且在待产过程中也是可以变换体位的。
在国外,水里分娩姿势是最轻松的,并且国外常用的姿势还有站立爬着的。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半坐姿,双腿弯曲,前面放置一面镜子,有助于用力,并且自己了解生产的进程。
不管采用哪种姿势分娩,首先要考虑的是防止产道发生严重撕裂伤和减少新生儿的窒息,才能使宝宝顺利地诞生。
哪种分娩姿势更利于顺产
1、俯卧式
采俯卧姿势,两手臂贴床面,脸侧贴地面,双膝弯曲跪着与大腿成垂直状,注意臀部应抬高,胸部与肩部尽量贴于床垫,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以避免腹壁肌肉受到压力,此种姿势可促进骨盆腔之血液循环。
2、跨坐式
将两脚张开跨坐在椅子上有利于产道的扩张,同时还能减轻腰部的负担。可将身体略微前倾,把体重负荷在椅背上,注意不要用有轮子的椅子,也不要过度使力前倾,以免摔倒。
不同分娩姿势怎样用力
1、仰卧时用力的方法。
两脚充分张开,膝盖弯曲,后脚跟尽量靠近臀部。两手向后举,抓住床头的栏杆或两侧的把手。先充分吸气,从鼻子吐气的同时停止呼吸,几秒后再慢慢像是要排便或打开肛门似的逐渐用力。此时要紧闭嘴唇,直到最后都不要让空气漏出来。从吸气、用力到吐气完毕,大约需要25秒。
要确定用力的方法是否严确时,只要将手掌放在肛门附近,便可得知。方法正确时,手掌会被推向前;错误时,手掌几乎毫无感觉。另外,正确的用力法力量十分平均,所以只感觉手掌的前半部或后半部受推挤时,就表示方法错误。
2、卧时用力的方法。
侧卧时,身体下方的手肘轻轻弯曲,手掌放在脸旁。双脚并拢,膝盖尽量弯曲,手抱住身体上方的大腿靠近臀部的地方。用双手抱也可,只是侧卧时,在身体下方的手容易疲劳。头部不可弯得太低,背脊也不可拱起至眼睛看得到肚脐的程度。胸部先充分吸气,然后和仰卧的情形相同,暂停数秒后再用力。这时,背脊要挺直、不可拱起,臀部向后突出般地出力。头部弯得太低或不抱住臀部而抱住膝盖,都是错误的用力法。
这种用力的姿势就好像排便时的姿势一样。任何人都能轻易做到。所以,当孕妇采用仰卧的姿势无法有效的用力时,不妨先以侧卧的姿势坐坐看,等感觉较顺时,再换回仰卧的姿势做做看。
3、仰卧时抱住双腿的用力法。
举起双脚,双手从外侧抱住膝盖的内侧,双腿尽量靠近下腹部的两侧,并充分地张开。此时,大腿如果充分张开,与其说是双手抱住双腿,不如说是用双手将双腿抱起来。双手不可握在一起,而要各自握拳,双腿才能充分张开。用力的同时,使下颏贴近胸口,双腿尽量张开。
如果双腿没有充分张开,反而并拢在一起,或是吸足气后马上用力,只有腹部鼓起时,用力效果自然不佳。原本应贴近胸口的下颌向上突出,或用力时支撑腿部的力量比抱住腿部的力量强,使得臀部下滑,如此都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缓和产痛的分娩姿势
1、来回踱步。当阵痛尚不强烈的时候,活动一下身体会比一直躺在床上舒服,下床在医院内走走或许还能调和一下情绪。
2、把体重负荷压在墙上。将双臂伸直压着墙壁,把所有的体重压在墙壁上,由于此姿势是站立的方式,因此有帮助胎儿降落的效果。
3、膝胸卧姿。采俯卧姿势,两手臂贴床面,脸侧贴地面,双膝弯曲跪着与大腿成垂直状,注意臀部应抬高,胸部与肩部尽量贴于床垫,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以避免腹壁肌肉受到压力,此种姿势可促进骨盆腔之血液循环。
4、跨坐在椅子上。将两脚张开跨坐在椅子上有利于产道的扩张,同时还能减轻腰部的负担。可将身体略微前倾,把体重负荷在椅背上,注意不要用有轮子的椅子,也不要过度使力前倾,以免摔倒。
哪种分娩姿势更利于顺产
1.仰卧位分娩法
国内多数产位取仰卧位,在产科史上,仰卧位分娩并不是主要体位。其优点:对产科处理(如器械助产)及新生儿处理方便,适合医务人员的需要。
缺点:(1)仰卧位时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产妇可出现仰卧位综合征。其结果可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2) 仰卧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道较狭窄,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增加难产的机会。(3)胎儿的重力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
2.侧卧位分娩法
优点:能使会阴放松,减少下腔静脉受压和防止仰卧位综合症。
缺点:应用此法接生者操作不便。在左枕横位、左枕后位,采取右侧卧位,右枕横位和右枕后位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儿机转。
3.坐位分娩法
优点:(1)直立姿势,由于重力的关系,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下段的宫颈部,可反射地使子宫收缩强而有力,有效地缩短第二产程;(2)有利于分娩 机转的顺利进行,直产姿势,胎儿重力与产道方向一致,宫缩能使胎头在产道中旋转的顺利;(3)产妇以蹲式骨产道宽度最大,当产妇从平卧位改为蹲式时,骨产 道横断面的面积可增加30%,蹲位时出口前后径可增大0.5cm-2.0cm;(4)改善胎儿的血液循环,减轻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的程度。
缺点:(1)产妇久坐后,会阴部容易发生水肿;(2)有急产倾向及进程较快的产妇不应采取坐式产椅分娩。
4.现代坐位分娩的方法
由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坐式产床的出现,产床的靠背部分可调节,在分娩过程中可根据宫缩、胎儿下降程度适当调整靠背的角度。其优点为:(1)产妇用力得当,用力时与产轴一致,故比传统的分娩体位可缩短第二产程;(2)可减少新生儿窒息。
对分娩姿势要有正确的理解
在整个分娩的过程中,准妈妈不可能始终保持着一种姿势。在分娩的第一产程里,医生总是尽量鼓励准妈妈们多活动来减少或缓解分娩时的疲劳。目前所 说的分娩姿势仅是指宝宝即将娩出时妈妈所采取的姿势,即快进入或是在第二产程的姿势(完成第二产程仅需要1个小时-2个小时)。
1.分娩姿势局限性
在分娩时选择了合适的姿势,的确可以减轻准妈妈的痛苦。但并不是所有的准妈妈都可以采用自由的分娩方式。有很多准妈妈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还 不能自己选择分娩姿势:(1)头盆关系有异常情况的。(2)有产前并发症的,如胎膜早破、胎位不正、产前感染、出血等。(3)有妊娠合并症的,如高血压、 心脏病等等。
2.分娩姿势需要专用设备
分娩姿势不能单纯理解为准妈妈在分娩时就可以站着、躺着、或泡在水里生宝宝。例如选择坐式分娩姿势分娩需要在各种立式姿势分娩床上进行,这种可 以自动调整的产床给分娩提供了很大帮助。而在水中分娩时,产妇需要躺在特殊的浴缸中,这种浴缸对消毒和恒温设施的要求相当高。购买这些专用设备需要付出高 额的费用,让很多医院难以承受。
3、选用分娩姿势的培训
分娩时最让医生担心的就是胎儿即将娩出的时刻,因为,这是最容易造成妈妈和宝宝损害的时候,需要医生和准妈妈默契的配合才能确保安全。而新的分娩姿势对医生和准妈妈都是陌生的,需要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前就要开始培训。
有关分娩姿势的误区
误区1:分娩姿势决定顺产
决定准妈妈能否顺产,主要取决于分娩时的4个条件:即分娩4要素(产力的强度、产道宽敞度、胎儿的大小和精神因素)。只有这4个因素相互适应 了,顺产才有可能。若其中任何一个有问题,难产就可能发生。从医学角度上说,如果顺产的条件符合了,那么什么姿势都能顺产。若靠特定的姿势才能完成的分 娩,还不能称之为顺产。
误区2:分娩姿势加速产程
分娩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是因为宝宝必须在通过妈妈的骨产道和软产道后,妈妈和宝宝仍都是安全的,分娩才可以说算是成功。而妈妈的骨产道虽说只 有10余厘米的长度,但它不是等圆等宽的,而是一个近似漏斗状的管道,在这个短小的管道里竟有三个平面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因此,宝宝要想以一种姿势来通过 是绝对不可能的,会被卡在产道的某一处。宝宝必须要做一些适应性和被动性的转动来适应妈妈产道腔的形态,下一步的分娩才可能进行,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 一定的时间,并不能着急。
宝宝在完成这些转动时,自身并没有主动的意思,而是完全由妈妈的宫缩力和产道阻力所产生的合力给“包办”了。因此,让宝宝娩出的前进动力,并不决定于准妈妈分娩时的姿势。
不管准妈妈采用哪种姿势分娩,能更有效地保护好会阴,防止产道发生严重撕裂伤和减少新生儿的窒息,仍然是产科医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预产期的临近,无论做了怎样充足的心理准备的准妈妈,临产,都是一个让人不安的时刻。但我们要比我们的母辈幸运得多了。今天的分娩方式、分娩姿势已不 再是单一的选择,究竟哪种姿势才适合自己?医院有没有条件?在分娩前该做哪些必要的准备?准妈妈应该及早地向医生咨询,与医生沟通。
常见的分娩姿势
分娩第一阶段的姿势
半躺:在膝盖之间放一些枕头可使产妇更舒服
半坐:坐在床上,靠着丈夫的胸口
坐着一只脚提起来:防止骨盘倾侧,也有助于婴儿找到最好的出生体位
活动:下地走走有助于宝宝的出生,在分娩的第一阶段,可活跃一些,但不要让自己太累, 散步就是最理想的活动。
分娩第二阶段的姿势
在分娩的第二阶段,最理想的分娩姿势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打开产道,让宝宝顺利出生,利用重力作用帮助宝宝出生,而且能够为孕妈妈提供安全感的姿势。在宫缩的过程中孕妈妈可以变换不同的姿势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姿势。
仰卧式
平躺在床上,两腿张开,这种姿势可以帮助胎儿转换胎位,便于分娩,但不能够充分利用重力作用,外阴更容易发生撕裂,侧切的几率会更高。
半坐式
垫一些枕头等在膝盖和背部后面,半坐,然后张开双腿。这种姿势能够有利于利用重力的作用,同时也方便医生观察宫缩情况。
侧躺式
侧向躺着,蜷缩背部,丈夫可以帮忙把她的一只脚抬起。这种姿势所受重力作用虽然不大,但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比较舒服的姿势。
前倾跪式
产妇将手放在床上或者支撑物上,两腿分开。这种姿势可以减低阴道撕裂或者进行会阴切开术的几率。但产妇可能会比较累,可放些枕头等在膝盖和手下面垫着舒服一些。
站立式
这种姿势可以让你不用施加麻醉剂,而且可以更好地利用重力的作用。但产妇会比较劳累。
坐或蹲坐式
可以借助产房工具而坐,这时候子宫打开,借助重力的作用,可以自然地让宝宝更容易出生。但这个姿势产妇会比较累,但累的时候可以站起来或者向后靠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