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标准视力对照表
新旧标准视力对照表
新旧视力表度数的换算公式是:A=5-lg(1/B)。
(旧1分制为B,新5分制为A)
旧 新 度数
0.1——4.0——650
0.12——4.1——550-600
0.15——4.2——500
0.2——4.3——450
0.25——4.4——400
0.3——4.5——300-350
0.4——4.6——250
0.5——4.7——200
0.6——4.8——150
0.8——4.9——100
1.0——5.0
1.2——5.1
1.5——5.2
2.0——5.3
儿童视力检查
标准的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两方面。
1、检查远视力:我国通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我国缪天容创立的对数视力表。检查时,被检者坐在距视力表5m的地方,国际标准视力表1.0或对数视力表5.0与被检眼在同一水平,双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从上而下。受检者迅速说出视标缺口方向,把说对的最小视标一行的字号记录下来。正常人的视力为1.0或5.0.当视力低于0.1时,可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时距视力表的距离)其视力。
2、检查近视力:我国通常用Jaeger氏近视力表和我国徐广第设计的E字标准近视力表。视力表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或用日光灯照明。正常人在正常光线下距离30cm能看清楚第10行为1.0.如果因近视或远视而改变了视力表与眼睛的距离,则将改变的距离一并记录。
儿童视力检查的方法
标准的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两方面。
1)检查远视力:我国通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我国缪天容创立的对数视力表。检查时,被检者坐在距视力表5m的地方,国际标准视力表1.0或对数视力表5.0与被检眼在同一水平,双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从上而下。受检者迅速说出视标缺口方向,把说对的最小视标一行的字号记录下来。正常人的视力为1.0或5.0.当视力低于0.1时,可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时距视力表的距离)其视力。
2)检查近视力:我国通常用Jaeger氏近视力表和我国徐广第设计的E字标准近视力表。视力表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或用日光灯照明。正常人在正常光线下距离30cm能看清楚第10行为1.0.如果因近视或远视而改变了视力表与眼睛的距离,则将改变的距离一并记录。
怀孕50天孕囊大小
孕囊是原始的胎盘组织,被羊膜、血管网包裹的小胚胎。孕囊是怀孕最初的形态,那时候胎儿还没有形成,胎芽出现时已经有胎心跳动了。 孕囊也算子宫外孕的一种产物,受精卵在7天时由于发炎、粘连等某些因素未进入子宫,通常宫外孕都会大出血,一般来说胎儿无法存活。由此说来,可知孕囊的大小关系着胎儿的成长状况。那么,怀孕50天孕囊的大小情况如何呢?怀孕50天大约处于怀孕的第7周至第8周的过渡阶段,在第7周里胎儿长到1.33厘米,胚胎已具有人雏形,体节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统进一步发育。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约占宫腔的l/3;而在第8周里,胎儿长到1.66厘米,胎形已定,可分出胎头、体及四肢,胎头大于躯干。B超可见胎囊约占官腔1/2,胎儿形态及胎动清楚可见,并可看见卵黄囊。
怀孕50天孕囊大小标准值
如果准爹妈们想知道怀孕50天孕囊大小标准值的话,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孕囊大小对照表,在孕囊大小对照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怀孕每一时期的孕囊大小的标准值。现在将孕囊大小对照表附上。
4周:胎儿只有0.2厘米。受精卵刚完成着床,羊膜腔才形成,体积很小。超声还看不清妊娠迹象。
5周:胎儿长到0.4厘米,进入了胚胎期,羊膜腔扩大,原始心血管出现,可有搏动。B超可看见小胎囊,胎囊约占宫腔不到1/4,或可见胎芽。
6周:胎儿长到0.85厘米,胎儿头部、脑泡、额面器官、呼吸
视力表的种类与功能
(1)国际标准视力表 国际标准远视力表和我国徐氏设计的近视力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普遍地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是以E字为视标,其笔划宽度与间隔均为1分视视角,视标E的边宽为5分视角,缺口宽度为3分视角,视标排列共12行,视标的递增率为调合集数,视力为等差级数(0.1~1.0),以小数记录。
(2)兰氏环形视力表兰氏环形视力表是采用7.5毫米正方形中有1.5毫米宽度的环,环上有1.5毫米宽的缺口,呈C字形。标准视力以小数记录为1.0。如视力为N,表示在5米处能看见兰氏环缺口是 毫米方形中有 毫米宽的缺口。兰氏环视标按等差级数计算,增率为0.1、0.2……2.0,记录采用小数法。
(3)对数视力表 对数远、近视力表是我国缪天荣在1958年提出设计的,又称5分制对数视力表。将视力分成5个等级,视标为E字或C字、共14行。对数远视力表,是以5米距离测试,能辨第11行,为标准视力,记以5.0。视标按几何级数增加,视标每增加 倍,视力的对数就减小0.1。即视力记录按算术级增减。近视力表是用以检查调节状态下视力及测量近点距离的图表。可了解调节力的程度,协助诊断屈光不正或眼病,近视力表除上面介绍的标准近视力表、兰氏环近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外,还有耶格(Jager)表、转盘式自带光源近视力表。有光照稳定,显示清晰,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4)视力检查方法 检查远视力时,检查距离为5米,视力表放置高度应以1.0(或对数视力表5.0)行视标与受检者眼平行,照明度应当合适。检查视力一般是先右后左,两眼分别进行。检查一眼时,另一眼可用遮眼匙遮盖。被检查者眼睛必须睁大,不能眯眼、斜视或歪头。检查时由上而下指视标,如回答正确再指点下一行视标。辨认速度平均每字3~5秒钟。记录回答准确的最后一行视标旁的视力数值。如果在5米处不能看清4.0视标,则应向视力表逐渐走近,将最初能看清 4.0视标的距离记下,按 (D为4.0视标正常眼应看到的距离,d为被查者与视力表的距离)计算被检查的视力。距视力表1米仍看不清4.0视标,可改用辨认眼前手指的方法来测定视力,由远而近按照最初能看到手指数的距离,记录视力、如靠近至5厘米仍不能看清手指数,则改为整手在眼前摆动,以30厘米到5厘米,记录能看清手摆动的距离。如不能辨别手动,则可在暗室用光投射于眼睛上,检查有无光感和能否判断光投射方向。如光感丧失为全盲。
(5)点状视力表是适用于一至三岁婴幼儿近视力定量检测。其特点是不受语言障碍限制,婴幼儿易于接受,是简便易行的婴幼儿检测工具之一。
儿童视力检查
标准的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两方面。
1、检查远视力:我国通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我国缪天容创立的对数视力表。检查时,被检者坐在距视力表5m的地方,国际标准视力表1.0或对数视力表 5.0与被检眼在同一水平,双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从上而下。受检者迅速说出视标缺口方向,把说对的最小视标一行的字号记录下来。正常人的视力为1.0 或5.0.当视力低于0.1时,可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时距视力表的距离)其视力。
2、检查近视力:我国通常用Jaeger氏近视力表和我国徐广第设计的E字标准近视力表。视力表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或用日光灯照明。正常人在正常光线下距离30cm能看清楚第10行为1.0.如果因近视或远视而改变了视力表与眼睛的距离,则将改变的距离一并记录。
标准体重对照表
中国正常成年男子标准体重表(公斤)
身高(cm) 15-19(岁) 20-2425-29 30-3435-3940-4445-4950-60
15346.548.049.150.351.152.052.452.4
15547.349.050.151.252.053.253.453.4
15748.250.051.352.152.854.154.554.5
15949.451.052.353.153.955.455.755.7
16150.552.153.354.355.256.657.057.0
16351.753.354.555.556.658.058.558.5
16553.054.555.656.958.159.460.060.0
16754.755.956.958.459.560.961.561.5
16955.457.358.459.861.062.663.163.1
17156.858.859.961.362.563.464.664.6
17358.260.261.362.864.165.966.366.3
17559.561.762.964.565.967.768.468.4
17761.463.364.666.567.769.570.470.5
17963.164.966.468.469.771.372.372.6
18165.066.668.470.471.873.274.474.7
18366.568.370.472.774.075.277.177.4
中国正常成年女子标准体重表(公斤)
身高(cm) 15-19(岁)20-24 25-29 30-34 35-3940-4445-49 50-60
15344.045.546.647.848.649.549.949.9
15544.846.547.648.749.550.750.950.9
15745.747.548.849.650.351.652.052.0
15946.948.549.850.651.452.953.253.2
16148.049.650.851.852.754.154.554.5
16349.250.852.053.054.155.556.056.0
16550.552.053.154.455.656.957.557.5
16751.653.454.455.957.058.459.059.0
16952.954.855.957.358.560.160.660.6
17154.356.357.458.860.061.662.162.1
17355.757.758.860.361.663.463.863.8
17557.059.260.462.063.465.265.965.9
17758.960.862.164.065.267.067.968.0
17960.662.463.965.967.268.869.870.1
18162.564.165.967.969.370.771.972.5
18364.065.867.970.271.572.774.674.9
什么是视力,正常人的视力是多少
在招工、当兵、上学时,常常需要查视力。那什么是视力呢?视力是通过视力表检查测得的结果,就是眼睛能够分辨两物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即分辨外部物体二维形状、大小、轮廓和细节的能力。正常人视力范围因使用不同的视力表和记录方法而不同。国家标准——标准对数视力表,使用的是五分记录法,正常人的视力是 5.0~ 5.2;以前用得较多的是国际标准视力表,使用的是小数记录法,正常人的视力是1.0~ 1.2;欧美一些国家使用的是Snellen视力表,使用的是分数记录法,正常人的视力是20/20。这三种数字表面上差别很大,实际上是一样的。
宝宝脚长标准宝宝脚长对照表
一般情况下,6岁以下的宝宝,参考以下的标准就可以了,
0-6月, 脚长10以下;
6-12月,脚长10-12cm;
12-18月,脚长12-13cm;
1岁半-2岁:脚长13-14cm;
2岁-3岁:脚长14-15cm
3岁-4岁: 脚长15-16cm
4岁-5岁: 脚长16-17cm
5岁-6岁: 脚长17-18cM
中国儿童身高标准对照表
注:SD: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均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中国男童0—7岁体格发育值:
初生:体重(kg): 平均值3.3 SD 0.38 身高(cm):50.4 SD 1.7
2月:体重(kg): 平均值6.16 SD 0.72 身高(cm):60.4 SD 2.4
4月:体重(kg): 平均值7.56 SD 0.81 身高(cm):65.1 SD 2.2
6月:体重(kg): 平均值8.62 SD 0.94 身高(cm):69.2 SD 2.4
8月:体重(kg): 平均值9.19 SD 1.00 身高(cm):72.0 SD 2.5
10月:体重(kg):平均值9.65 SD 1.04 身高(cm):74.6 SD 2.6
12月:体重(kg):平均值10.16 SD 1.04 身高(cm):77.3 SD 2.7
18月:体重(kg):平均值11.25 SD 1.09 身高(cm):82.7 SD 3.2
2岁:体重(kg): 平均值12.57 SD 1.28 身高(cm):89.1 SD 3.4
2.5岁:体重(kg):平均值13.56 SD 1.33 身高(cm):93.3 SD 3.5
3岁:体重(kg):平均值14.42 SD 1.51 身高(cm):96.8 SD 3.7
3.5岁:体重(kg:平均值15.37 SD 1.55 身高(cm):100.2 SD 3.8
4岁:体重(kg):平均值16.23 SD 1.77 身高(cm):103.7 SD 4.1
4.5岁:体重(kg):平均值17.24 SD 1.94 身高(cm):107.1 SD 4.1
5岁:体重(kg):平均值18.34 SD 2.13 身高(cm):110.5 SD 4.2
5.5岁:体重(kg):平均值19.38 SD 2.25 身高(cm): 113.7 SD 4.5
6—7岁:体重(kg):平均值20.97 SD2.6 身高(cm): 114.3 SD 4.9
中国女童0—7岁体格发育值:
初生:体重(kg):平均值3.2 SD 0.36 身高(cm):49.8 SD1.6
2月:体重(kg):平均值5.74 SD 0.65 身高(cm):59.2 SD2.3
4月:体重(kg):平均值7.01 SD 0.75 身高(cm):63.8 SD2.2
6月:体重(kg):平均值8.00 SD 0.90 身高(cm):67.6 SD 2.4
8月:体重(kg):平均值8.65 SD 0.97 身高(cm):70.6 SD 2.5
10月:体重(kg):平均值9.09 SD 0.99 身高(cm):73.3 SD 2.6
12月:体重(kg):平均值9.52 SD 1.05 身高(cm):75.9 SD 2.6
18月:体重(kg):平均值10.65 SD 1.11 身高(cm):81.6 SD 2.9
2岁:体重(kg):平均值12.04 SD 1.23 身高(cm):88.1 SD 3.4
2.5岁:体重(kg):平均值12.97 SD 1.33 身高(cm):92.0 SD 3.6
3岁:体重(kg):平均值14.01 SD 1.43 身高(cm):95.9 SD 3.6
3.5岁:体重(kg):平均值14.94 SD 1.52 身高(cm):99.2 SD 3.8
4岁:体重(kg):平均值15.81 SD 1.68 身高(cm):102.8 SD 3.9
4.5岁:体重(kg):平均值16.80 SD 1.88 身高(cm):106.2 SD 4.2
5岁:体重(kg):平均值17.84 SD 1.97 身高(cm):109.8 SD 4.4
5.5岁:体重(kg):平均值18.80 SD 2.22 身高(cm):112.9 SD 4.5
6—7岁:体重(kg):平均值20.36 SD 2.55 身高(cm):117.1 SD 4.5
宝宝体重的判断:
判断宝宝的体重是否正常有两种方法,即年龄体重和身高体重。前者主要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月龄或年龄,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出的体重,或根据宝宝生长速度的规律推算出来的,如出生后的最初3个月,每周体重增加180-200克,3-6个月每周增加150-180克,6-9个月每周增加90-120克,9-12个月每周增加60-90克;第2年平均增加2500-3000克,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左右;后者是根据宝宝的身高、性别来判断,年龄并不是关键因素,因为两个年龄相同的宝宝,体重也许有很大差别,但如果各自与自己的身高相称就不是异常,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超重一定要对照同性别者身高体重的正常标准。
体重测量方法:
每次测量要在宝宝排去大小便后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后减去衣服、尿布的重量即是。1岁以内最好每月测量一次。
身高(长)计算方法:
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1-6个月每月平均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
1-10岁=年龄×7+70厘米
身高(长)测量方法:
测量时要脱去鞋、帽、袜子,最好在上午测量,3岁以下的宝宝可躺着测量,但膝关节要伸直,头部要有人两手扶定;3岁以上可站立测量,测量时两脚靠拢直立靠门,枕后部、肩、臀、足跟要与门接触。
肥胖儿判定标准:
医学认为,当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体重的20%者,即可认为是肥胖儿。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肥胖要以身高体重的标准来衡量。据超重不同程度可分为:
轻度:超过标准体重的20%-29%
中度:超过标准体重的30%-49%
重度:超过标准体重的50以上
婴儿智力发育参照标准表
1个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3个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语言:笑出声。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5个月
大运动: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头身向前倾。精细动作:抓住近处玩具。适应能力: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语言:对人及物发声。社交行为:见食物兴奋。
7个月
大运动:独坐自如。精细动作:耙弄到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适应能力: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语言:发da—da、ma—ma无所指。社交行为: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9个月
大运动:会爬、拉双手会走。精细动作:拇指、食指捏住小丸。适应能力:从杯中取出积木(正方形,边长2cm)、积木对敲。语言:会欢迎、再见(手势)。社交行为:表示不要。
10个月
大运动:会拉住栏杆站起身、扶住栏杆可以走。精细动作:拇指、食指动作熟练。适应能力:拿掉扣住积木的杯子,并玩积木。找盒内的东西。语言:模仿发语声。社交行为:懂得常见物及名称、会表示。
11个月
大运动:扶物、蹲下取物。独站片刻。精细动作:打开包积木的纸。适应能力:积木放入杯中。模仿推玩具小车。语言:有意识的发一个字音。社交行为:懂得不。模仿拍娃娃。
12个月
大运动:独自站立稳。牵一只手可以走。精细动作:试把小丸投入小瓶。全掌握笔留笔道。适应能力:盖瓶盖。语言:叫妈妈、爸爸有所指。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社交行为:穿衣知配合。
有些宝宝智力发育有问题,但妈妈不一定能够及早发现,尤其是比较小的宝宝,更容易被忽视。老人们常常称赞那些不哭不闹,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孩子为“乖”,殊不知这正是孩子行为障碍的表现之一。这种乖是因为他们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较差的表现。由于爸妈的误解,致使这些孩子在早期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所以早期观察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非常重要。
视力表的视力与度数对照
光线由一种物体射入到另一种光密度不同的物质时,其光线的传播方向产生偏折,这种现象称为屈光现象,表示这种屈光现象大小的单位是屈光度,常用“ D ”来表示。某透镜屈光度大小等于该透镜焦距的倒数,即 D=1/f ,其中焦距 f 单位为米,若焦距 f ' =lm 时,则 D=1 屈光度; f=2m 时, D=0.5 屈光度 ( 也常用 m-1 表示。凸透镜的屈光力以“ + ”号表示,凹透镜的屈光力以“—”表示。 1 屈光度或 1D 等于常说的 100 度。
两种近视力表记录值的换算如下表所示:
两种近视力表的记录值换算表
小数记录值 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0 1.2 1.5
五分记录值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关系表说明: ⑴ -0.5就是近视镜片50度;-2.00就是近视镜片200度。比如:他不带镜子看视力表只看到0.2,那他就需要大概配带200到225度的近视眼镜,戴镜子以后差不多可以看到1.2。
⑵裸眼视力就是没有配镜前的视力;矫正视力就是配带镜子以后的视力。
二.近视眼的矫正视力不能一概而论,轻度近视矫正视力均可达到1.0以上,而高度近视眼患者矫正视力就不一定能达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