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卡介疫苗应该注意什么
婴儿打卡介疫苗应该注意什么
当前做结核菌素试验多采用“人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进行试验,故称做PPD试验。具体的做法是在小儿的前臂掌侧中部,进行皮内注射PPD,就像做青霉素皮试那样,所不相同之处是观察结果的时间不同,在注射PPD后48~72小时后,再检查注射部位的反应。
如果注射部位只有针眼大 小的痕迹,无硬结,则为阴性反应,此时应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以探明其原因,看看是否与小儿机体本身免疫功能不足有关,还是与卡介苗接种过程技术操作有关,然后再做处理。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直径5~10毫米大小的硬结,则呈阳性反应,大约95%以上的小儿为阳性反应,这说明卡介苗接种后已产生了对 抗结核病的免疫力。如果注射部位的硬结超过20毫米,或在红肿、硬结上出现水疱、坏死或有淋巴管炎,均属于强阳性反应,这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结核感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1、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
2、发热、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患儿。
3、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映者。
4、有免疫缺陷病的宝宝不能接种卡介苗。
如经常发生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或者发生感染性疾病后长时间不愈,或宝宝生长不好,这时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确诊为免疫缺陷病后,就不可接种卡介苗。这是因为接种后可以使结核播散,也有的出现卡介苗菌血症等。
5、是患有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或者曾经患过结核病、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的宝宝,都不需要再接种卡介苗。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患儿出现了上述的问题,那么婴儿就需要注意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方法来保证婴儿的身体的健康,避免因为上述的问题导致婴儿的身体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要注意及时的咨询我来进行了解。
新生儿打预防针注意事项
当新生儿有发热,体温超过37.5℃时,或者是早产儿、难产儿,宝宝有顽固性呕吐及显著消化不良时,或者小儿有湿疹、脓疱疹、流感等疾病时就不能接种卡介苗。
一般来讲,怀孕足月健康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卡介苗,因为卡介苗是一种减去毒性和致病性的牛型结核杆菌,它能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提高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而起到保护作用。随着接种的细菌在体内逐渐减少,免疫力会逐渐降低,因此每隔6年应重复接种一次,以保证小儿体内有足够免疫功能。当新生儿有发热,体温超过37.5℃时,或者是早产儿、难产儿,宝宝有顽固性呕吐及显著消化不良时,或者小儿有湿疹、脓疱疹、流感等疾病时就不能接种卡介苗,应待病情治愈后再打预防针。如果怀疑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新生儿是不能打任何预防针的。
乙肝疫苗可阻断病毒母婴传播,对乙肝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在新生儿出生时应立即接种,以后在1个月、6个月时重复接种两次。如果母亲在怀孕后期发生急性乙型肝炎或母亲是乙肝表面抗原或e抗原携带者该怎么办呢?那在她的孩子出生时不光应注射乙肝疫苗,还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胸膜炎日常要注意什么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皮内注射,剂量为0。05mg/次。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
接种卡介苗禁忌证:阳性结素反应;湿疹或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3、预防性化疗主要用于以下对象
(1)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试验阳性者。
(2)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多系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
(3)结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4)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5)结素试验阳性需较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卡介苗预防什么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疫苗,接种卡介苗能够帮助人体产生对抗结核病的能力,是国家规定的新生儿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在计划免疫范围之内。
对于一些会危及婴幼儿生命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卡介苗能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出生后就接种卡介苗的,基本不会患结核病。
婴幼儿的抵抗力最弱,如果感染到结核菌,是很危险的,因此每一个新生儿都需要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宝宝接种疫苗的各种问题
Q:到底是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
A:国产、进口疫苗价格上的差异在于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严格检查,生产线按照GMP 要求,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Q:什么是PPD 试验?
A:PPD试验就是三个月的时候去检查下婴儿刚出生时接种的卡介苗是否成功。一般卡介苗化脓应该就接种好了,妈妈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再去医院测试下结果。
Q:打了卡介苗后宝宝手臂上没有反应正常吗?
A:打完卡介苗后一般一个半月左右宝宝上手会红肿、化脓然后留下一点疤痕,但是现在又很多宝宝打完卡介苗后手上没有痕迹,这有可能是现在科学发达,药物成分比以前好了,但是妈妈们如果不放心的话还是建议等宝宝满3 个月去做个PPD 试验,确认卡介苗是否注射成功。
Q:脊灰疫苗能带回家服用吗?
A:不能,脊灰疫苗的储存、运输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若拿回家服用,在运输、保存、喂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Q:如果是多次接种的疫苗,孩子在外地接种了第一剂疫苗后,回到长期居住地如何继续接种疫苗?
A:孩子接种疫苗时,应带上预防接种证,在外地接种后工作人员会将信息填写在预防接种证上,回到长期居住地向工作人员提供接种证,证明孩子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间就可以了。
Q: 乙肝疫苗的抗体是否一定要在接种完3 剂以后才能产生?
A:研究证明在乙肝疫苗完成3 剂接种之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据观察:接种1 剂后,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2 剂后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后大于90%的人产生抗体。
卡介苗接种部位是哪里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
卡介苗接种部位是在胳膊上的三角肌部位,接种卡介苗时,如果将卡介苗注射在肩上或三角肌上面,容易形成出凸的疤痕。卡介苗注射在三角肌下缘,可以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证实,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的平均有效率为86%;预防结核相关死亡的有效率为65%,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的有效率为64%,预防播散性结核死亡的有效率为78%。多年来,通过卡介苗接种已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接种卡介苗有什么意义
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病有很重要的意义。卡介苗接种,是一种人工原发感染(减毒活疫苗),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感染产生免疫力,以控制以后的结核菌感染,从而大大减少了粟粒型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继发性结核病发生的机会,并不会遗留象结核菌自然感染那样潜在性病灶的后患。
卡介苗接种的对象是:未受过结核菌感染的人,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者。接种前应先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才能接种。因此接种对象如下:
(1)新生儿与婴幼儿。他们对结核菌的抵抗力低,一旦受结核菌的感染很容易患急性、严重性结核病,故应尽早接种卡介苗。2个月以内的婴儿,无结核接触史者,可免作结核菌素试验。
(2)凡是没有接种过卡介苗的小儿都应接种。
(3)接种过卡介苗,但日后免疫力逐渐降低,以致结核菌素反应又转为阴性时,应进行复种,一般隔4~5年复种1次。
卡介苗的介绍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的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治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
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产科新生婴儿一出生就应该接种。如果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门诊去补种。
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孩子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去检查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如果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说明接种不成功,要及时补种。有的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出生时未能及时接种卡介苗,应争取在3个月内尽早接种;如果超过3个月则要先做结核菌素实验,确定未被结核感染才可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复查结果
卡介苗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针。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后2~3个月就可以产生有效地免疫力。大约到小学一年级时可进行一次结核菌素(OT)试验,若结果呈阴性可以再接种一次卡介苗,以后就不用再接种了。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的局部反应与其他疫苗有所不同,绝大多数的宝宝接种卡介苗后3~4周(初种)或1~2周(复种)会出现局部反应,经过红肿浸润、脓疱形成、破溃、结痂这样一个过程,一般在3个月左右脱痂,局部形成疤痕。这是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过程,是有效接种的标志,如不出现此反应,反而提示接种失败,应考虑补种。
判断卡介苗接种成功与否,可在接种后8~14周到当地所属区结核病防治所进行结核菌素(OT)试验,局部出现红肿0.5~1.0厘米为正常。
婴儿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应该到当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做卡介苗复查结果的检查。当前采用的是“人型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PPD)”进行效果检查。
具体检查方法就象做青霉素皮试那样,在宝宝的前臂,掌侧中部,将PPD进行皮内注射。所不同的是观察结果的时间不同。注射PPD后,经48-72小时进行复查。复查结果有三种可能性。
1、如果宝宝接种卡介苗的部位只有针眼大小的痕迹,无硬结,则为阴性反应,说明卡介苗接种后无效果,此时应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否与婴儿自身免疫功能不足有关,还是可能与接种卡介苗过程技术操作有关,探明其中原因后再做处理。
2、如果宝宝接种卡介苗的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直径约为5-10毫米大小的硬结,则为阳性反应,大约95%的婴儿是阳性反应,这说明接种卡介苗后在体内又产生了对结核菌的抵抗力。
3、如果宝宝接种卡介苗的部位的硬结直径超过20毫米,或在红肿,硬结上有水泡、坏死出现,伴有淋巴管县,此均属于强阳性反应,这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婴儿体内结核菌感染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
TB-PPD试验的临床意义:
对婴幼儿来说:常用于接种卡介苗的选择和监测。阳性时常表示已感染结核菌并产生抗体而不需要接种卡介苗;阴性时则应该及时接种卡介苗。未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皮试呈强阳性时常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应及时进行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沉等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
另外,在临床上有感染结核的确切依据而患者PPD试验却阴性,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疾病: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以内、重度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个别老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常呈阴性反应。
卡介苗是什么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简称BCG,它是使用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产科新生婴儿一出生就应该接种。如果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统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门诊去补种。
注射卡介苗一定有留疤吗
首先要强调的是,预防肺结核的卡介苗,其接种成功率是不可能达到100%的,但是有没有留疤并不能作为是否接种成功的依据,这与个体差异有关。
接种卡介苗3~4星期后,接种疫苗处会出现红肿,而后逐渐形成一个小脓包,并自行溃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溃破处结成痂皮后自行脱落,便留有一小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但是产生疤痕的孩子并不代表接种成功了。同样道理,有些孩子不留疤,也不能说明接种不成功。
即使卡介疫苗接种不成功,家长也不要惊慌,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看看身体到底有无抗体。
卡介苗可以满月后打么 卡介苗成人可以补打吗
卡介苗是成人不予以补种的,一般我国的疫苗接种计划,是在生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卡介苗的接种。如果是没有接种卡介苗的早产儿,在出生三个月内满足纠正胎龄和体重要求后,是可以直接接种的。一般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其他的一些小孩子,是三个月的也是可以直接的补种。如果是年龄大于等于四岁以上的儿童,是不予补种卡介苗的,所以成人是也不可以补打卡介苗。
婴儿打预防针后红肿该怎么办
一、注射疫苗后,应让小儿适当休息,避免做剧烈活动或使身体过于疲劳,并要注意身体保暖,防止受凉发生感冒、发烧或其它病症。
二、接种疫苗后,如需给小儿洗澡,应注意轻轻擦搓,衣服要轻穿轻脱,注意保护注射部位,防止磨破,擦伤或造成继发性感染。
三、接种疫苗后,个别小儿会在24小时内出现体温升高,这时应让其多喝白开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和降低体温。切忌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果有高烧或其它异常反应症状,应及时送医院诊断治疗。
四、接种卡介疫苗后,2至3周内局部会逐渐出现红肿、脓疮、以致溃疡。此时应注意保持溃疡周围皮肤清洁卫生,让小儿穿干净,松软衣服,防止抓挠,必要时可用纱布包扎。3~4周后即可结痂,最后形成小疤痕,若反应严重形成脓肿,切忌开口排脓,否则会使切口难以愈合。
五、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可用凉开水溶解成糊服下或直接吞服,但服后一小时内应避免过热饮食或喝热水,以保证减毒活疫苗发挥最佳药效。
以上就是婴儿打预防针后红肿的解决方法,在打预防针之后,红肿状况是最容易出现的,在这个时候,婴儿并不能表达自己的一些疼痛感,只能通过一些身体的表达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婴儿打预防针后红肿是要及时的治疗。
什么时候给宝宝打预防针
预防接种就是人们常说的打“防疫针”。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很弱,这些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孩子的生命和健康,通过给孩子打防疫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和增强儿童抵抗疾病的能力,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在婴幼儿时期很多传染病易感,需要注射多种“疫苗”,还要进行加强注射,到底什么时候打防疫针最合适呢?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检验,制订出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预防接种的“计划免疫程序”。目前我国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有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乙肝疫苗,另外还常注射流脑菌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
(1)、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自从1921年应用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无数经验证明,卡介苗接种后可降低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如接种质量高,一次接种的保护力可达10一15年。卡介苗在一般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2个月以上的婴儿,在接种前要做结核菌素试验,检查一下是否感染过结核,如试验阳性即可接种卡介苗。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
(2)、服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婴儿瘫,即医学上的“脊髓灰质炎”。这个病对儿童危害很大,可造成终身残废,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和不幸,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做出承诺,要在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并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服丸活动(1993年12月5日和1994年1月5日),这对我国儿童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现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价混和疫苗,出生后满2月初服,以后每隔1月服两次,连服两次,4岁加强1次。服丸时应用温开水化开或吞服,切不能用热水服用,以免将糖丸中的活病毒烫死而失去作用。
(3)、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由于6今月以内婴儿有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所以6个月内婴儿一般不会得麻疹。如6个月以内注射麻疹疫苗,反而会中和婴儿体内的抗体,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进行复种。
(4)、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接种一般是在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进行,初种必须注射3针,每次间隔4~6周,孩子1岁牛列2岁时再复种1次。
(5)、流脑疫苗。目前所用的是精制A群脑膜炎双球菌多糖体菌苗,接种后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生。一般1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注射1次可保护2年。
(6)、注射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点预防对象是6个月至10岁的小儿,疫苗注射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月进行,免疫期为1年,2岁、6岁、10岁各复种1次。
(7)、注射甲、乙肝疫苗。目前乙肝疫苗已纳入免疫接种程序,0、1、6个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强注射1次。甲肝疫苗已在某些地区开始接种,能有效地防止甲肝的发生及流行。 如能根据小儿年龄、季节适时给孩子打防疫针,即可有效地防止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在传染病流行时,能有效地防止孩子患病,起到保护孩子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
疫苗的作用
很多人以为小时候打过百日咳预防针,就可以终身免疫,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儿科专家建议,人们应该至少每10年接受一次百日咳加强免疫注射,才能让自己和家人,特别是家中的幼婴,获得更好的保障。
虽然本地大多数幼儿都有接受过百日咳的基本免疫注射,但加拿大临床实验中心院长兼儿科传染病部门主任海柏林医生受访时指出,这类免疫注射的效力只维持六七年,随着幼儿年纪越来越大,体内的百日咳免疫力就会变得越弱。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比感冒更容易传染,杀伤力却比感冒严重得多。百日咳临床特征包括咳嗽逐渐加重、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末有特殊的呼吸吼声等,未经治疗的病人,病程可持续两三个月,故名“百日咳”。
全球每年有4000万人患上百日咳,而死亡人数也高达36万人。因此,一些国家如加拿大已经推行计划,强制7岁和15岁的青少年接受百日咳加强免疫注射。
成人每7至10年应进行加强免疫注射
海柏林医生说:“最理想的当然是让成人每7至10年也接受一次加强免疫注射,但是要国家津贴这么多人,并强制他们接受注射,相当不容易,因此最终还是得依靠人们的主动。”
百日咳的严重性因人而异,有的会有如一般的咳嗽,有的则咳得无法入眠,甚至骨头疼痛。不过,无论如何,持续几个星期的咳嗽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学业或工作。
他指出,许多成人在患上百日咳后,虽然咳得很辛苦,但仍会强忍下来。此外,一些人的百日咳症状也和其他疾病难以区分,因此医生往往无法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百日咳。
他说:“虽然死于百日咳的成人少过1%,但是如果家中有还未接受免疫注射的幼婴,他们被感染的几率将高达85%。”
一些外国调查显示,6个月以下的幼儿,一旦患上百日咳,七成会变得病情严重,需要入院。因此,医生建议那些家中有幼儿或经常接触幼儿的人,例如医护人员、托儿所老师等,都积极接受百日咳加强免疫注射,以免将疾病传给孩子。
私人儿科医生李美华受访时透露,本地每年有约20名婴儿患上百日咳。
李美华医生说:“在本地,婴儿是在3个月、4个月、5个月大时,连续接受三次的百日咳基本免疫注射,如果他们在完成这个注射过程前接触到病毒,受感染的几率仍然很高。婴儿患病后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两个月大的婴儿,他们可能会咳得无法呼吸,造成生命危险。”
百日咳加强免疫注射,每次只需注射一支。
宝宝必须打的疫苗有哪些 卡介苗疫苗
打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在一般在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2个月以上的婴儿,在接种前要做结核菌素试验,检查一下是否感染过结核,如试验阳性即可接种卡介苗。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