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怎样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排汗散热能力弱,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差,所以,新生儿的体温极不稳定。在过分保暖的情况下,体温可上升到40℃,甚至引起抽风。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保暖不好,体温就会下降,全身冰凉,甚至皮肤硬肿。因此,对新生儿应保持适当温度。外界环境要暖和,冬天室内温度最低保持在 20~22℃。夏天室内要通风,避免直接吹小儿,也可在地上洒水或放盆冷水吸热。新生儿不要包得太紧,捂得太严。寒冬季节,室内要有取暖装置,如暖气、生炉火、烧热炕等。如果室温不够,小儿手脚冰凉时,可以在新生儿棉被下放热水袋。

新生儿体温不稳定,易随外界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若外界温度变化大,而没有给新生儿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时,容易发生疾病。因此新生儿的保暖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调节好室温,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冬季有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的家庭,要定期开窗或开门调节空气,夏季除通风外,还要在地上洒冷水或放冷水盆,帮助降温。

再就是根据室内温度变化增减衣被。室温在10℃以下,给新生儿上身穿棉衣,包一床小被,盖一床大一点的厚被,小被外面放热水袋;10~15℃时,穿棉衣,包一床小被,再盖一床被子;16~21℃时,穿夹衣或绒衣,包一床小被;22~25℃时,穿棉毛衫,包一层小薄被;26~28℃时穿棉毛衫,包一床小夹被或毛巾被;29~30℃C时穿汗衫,包一层单布;30℃以上时穿小背心或带一小肚兜,不打包,盖好肚子就行。有空调的家庭,室温保持在与室外温度相差 8℃左右或者在25℃以上,湿度在60%~65%。

孩子吃奶或哭闹时,应适当减少衣被,以不出汗为宜。使用热水袋水温不超过60℃,要把热水袋放在包被下,千万不能直接接触新生儿皮肤或离皮肤太近,以免烫伤。不能让新生儿太靠近暖气管或煤炉,以免发生意外。早产儿或体弱儿,冬季要戴帽子。另外,还要时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冷暖反应,若孩子身上发凉,面色发青,体温低于35℃,表示过冷,应加强保暖;若孩子哭闹,挣脱包被,手臂伸出被外,面部有汗,鼻尖额头湿黏,是过热了,应适当减少衣被。有些地区的老年妇女认为“新生儿没有六月天”,因此,伏天也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结果捂出了毛病。

新生儿容易发热的原因

1.体温调节能力差

测体温前要先把体温表里的水银柱刻度甩到35℃以下。测腋下体温前应擦去宝宝腋窝的汗,然后将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深处,尽量紧贴皮肤,家长将宝宝的胳膊扶好,5分钟后取出读数。新生儿皮肤脂肪薄,体表面积大,对产热和散热调节能力差,体温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易引起新生儿发热。

2.皮肤脂肪少

婴幼儿时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脂肪少,产热和散热容易发生不平衡,所以新生儿的体温容易波动。一般来说,小儿体温升高较成人明显,体温波动范围较成人也更大。小儿正常体表体温在36~37度之间,如孩子的核心体温达到或高于37.5时,就要想到宝宝是否发烧了。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婴儿体温腋温范围为36.0℃—37.4℃;口温范围为36.7℃—37.7℃;肛温范围为36.9℃—37.9℃。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0.5℃,即认定为发热。以腋温为例,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体温低于35℃称体温过低,常见于休克、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新生婴儿体温多少才正常?一般来说,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最好,因为这个时候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的正常生理代谢。但由于新生宝宝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爸妈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是宝宝发热了。其中,体温波动于38℃左右是低热,体温在39℃以上是高热,如果宝宝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的是长期发热。

上面的基础体温是指直肠温度,即从新生儿肛门处测得的,一般口腔温度比肛温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比口腔温度低0.3℃-0.5℃。宝宝的体温是在肛门量的,又在基础体温之间,则宝宝体温完全正常,如果是在腋下或颈部量的,则表示宝宝已经是低热了。

刚出生的宝宝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会较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当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过宝宝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者发热。

新生儿体温正常值 如何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新生儿室内生活较多,所以为保证正常体温,需调整好室内温度。冬天天气寒冷,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0—22℃。夏天则需要降低室内温度,为避免空调、风扇等降温利器直吹宝宝,可采用洒水或冷水吸热的物理方法。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室内空气也很重要,要常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宝宝不宜包裹太紧,影响活动。家长需要观察室内温度情况,适当给宝宝增减衣服。在宝宝吃奶或者大哭大闹时,或运动量大时,需酌情减少衣被,避免宝宝出汗再受凉。

新生儿不会说话,唯有做家长的仔细观察。若是体温<35摄氏度,或是身体冰冷,脸色发青,要及时增加衣服以保暖。若是孩子哭闹不止,试图挣脱被子,甚至出现细汗,则应减少衣被。

如何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调节好室内温度

新生儿室内生活较多,所以为保证正常体温,需调整好室内温度。冬天天气寒冷,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0—22℃。夏天则需要降低室内温度,为避免空调、风扇等降温利器直吹宝宝,可采用洒水或冷水吸热的物理方法。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室内空气也很重要,要常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根据室内温度变化增减衣物

宝宝不宜包裹太紧,影响活动。家长需要观察室内温度情况,适当给宝宝增减衣服。在宝宝吃奶或者大哭大闹时,或运动量大时,需酌情减少衣被,避免宝宝出汗再受凉。

注意观察宝宝的冷暖反应

新生儿不会说话,唯有做家长的仔细观察。若是体温<35摄氏度,或是身体冰冷,脸色发青,要及时增加衣服以保暖。若是孩子哭闹不止,试图挣脱被子,甚至出现细汗,则应减少衣被。

新生儿感觉最舒适的室内温度是多少?

新生儿出生后环境温度比母亲子宫内温度要低,因而出生后,新生儿的体温明显下降。一小时内可降低2.5℃,如果环境温度适中,新生儿的体温可逐渐回升,达到36℃-37℃,这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称为适中温度或中性温度。

在这种环境温度下,可保持新生儿的正常体温,消耗的氧气也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热量消耗也少,使营养素核热能均以最大限度地用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适中温度的环境中,不但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体重增长也快。

新生儿期的适中温度与新生儿的成熟程度和月龄有关。例如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的适中温度为33℃-35℃,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22℃为适宜。室温过高对新生儿不利,一来可引起新生儿皮肤蒸发大量汗液排出而散热,呼吸增快,带走水分,使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引起发烧称脱水热。如室温过低,可使新生儿体温不升,使新生儿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发生新生儿硬肿症,而影响四肢活动和吸吮。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新生儿保暖的最基本措施。

保持室内温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空调,可随需要来调节温度。也可用暖气、火炉、取暖器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以适宜新生儿的需要。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取暖,都会使空气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同时还要每天定时开窗2-3次,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育不完善,尚不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进行调节,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新生儿的体温也会升高,因此,夏季出生的新生儿,室温也应予以控制在20℃-22℃。通常可用空调、电风扇等方法,但应避免将风直吹新生儿,可采用微风吊扇较为适宜。同样使用空调时,也应定时开窗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功能发育,保证身体健康

新生儿体温多少度算正常 新生儿正常体温范围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新生儿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 新生儿测量体温的方法

解松婴儿衣服露出腋窝,把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中央,将同侧手臂靠躯干挟紧体温表,将其固定,持续测温5分钟。正常为35.9℃~37.2℃之间。

即将体温表水银端横放于颈部皮肤皱褶处,调整头部位子,挟住固定体温表,至少测温5分钟,能测10分钟更好。颈部测温不易固定,受气温高低影响也较大,准确性比腋下测温更差。正常为35.9℃~37.2℃之间。

先用酒精棉球消毒肛表水银端,再抹上少许食用油(煮沸后冷却),加以润滑,缓缓插入婴儿肛门约3厘米,持续测温3分钟,所测体温正常值36.5℃~37.5℃之间。肛门测温较皮肤测温为合适,但方法较麻烦,常引起小儿哭吵。

近年来有采用红外线探头测耳温,只需1秒钟即可测得比较准确的体温,可用于新生儿推广应用。正常为36-37.5℃之间。

新生儿正常体温标准

一天晚上,一个产后9天的月子妈妈找到值班护士:我的宝宝发烧了,体温是37.6℃,我该怎么办?护士来到产妇和宝宝的休养室,感觉房间的温度比较高,宝宝穿的衣服也比较多。

护士把房间的门打开,并把宝宝衣服减少,盖上薄的包单。

过了大约20分钟,宝宝的体温降到36.8℃,这下妈妈放心了。

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皮下脂肪又少,排汗散热能力弱,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比较差,所以,新生儿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天晚上,一个产后9天的月子妈妈找到值班护士:我的宝宝发烧了,体温是37.6℃,我该怎么办?护士来到产妇和宝宝的休养室,感觉房间的温度比较高,宝宝穿的衣服也比较多。

新生儿的体温在36℃~37℃之间就是正常的,偶而可能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有所改变,月子妈妈们不用担心,适当调整一下环境温度和宝宝的衣服就会有改善。

如果宝宝的体温继续升高,宝宝的精神状态也有些不佳,就应该到医院去看医生。

对了,还要告诉新手妈妈:宝宝的房间温度控制在24℃左右就可以了。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婴儿的正常体温范围,参考值

腋温范围:36.0℃—37.4℃

口温范围:36.7℃—37.7℃

肛温范围:36.9℃—37.9℃

怎样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保持宝宝的体温,注意也是和外界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当外界的环境比较暖和的时候,冬天的时候室内的最低温度要保持在20-22℃,不能过于低,而到了夏天之后室内要通风,还要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孩子,也可在地上洒水或放盆冷水吸热。

新生儿不要包得太紧,捂得太严。寒冬季节,室内要有取暖装置,如暖气、生炉火、烧热炕等。如果室温不够,小儿手脚冰凉时,可以在新生儿棉被下放热水袋。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新生儿体温多少度算正常

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的时候最正常。这个温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当宝宝的体温达到或高于37.7度时,妈妈就要注意宝宝是不是发烧了。低于35℃,就是低温过低了,应注意保暖。

新生儿正常体温范围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相关推荐

最适合新生儿的环境温度的多少度

某一环境温度对机体只需最低的代谢率(耗氧最小),同时蒸发热量亦最低,即可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环境温度称中性温度(也叫适中温度),是最适合于人体的环境温度,一般在正常穿着条件下,室温24℃-26℃,相对湿度50%,在这种适中的温度条件下,人的深温与腹壁皮肤温度的差别

新生儿湿疹怎么办 减少外界刺激

新生儿皮肤较为娇嫩,如果是已经患有湿疹的话,更要格外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干净,减少外界的刺激避免湿疹变得严重。在平时也可以注意保持新生儿身体的干净、穿着透气柔软的衣服以避免湿疹反复发生。

新生儿的健康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6、新生儿体温在37-37.5℃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温会降低到36℃以下。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

新生儿低血糖怎么护理 加强保暖

加强保暖,保持正常体温,减少能量消耗是防治新生儿低血糖的重要措施。新生儿病室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0%~60%,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足月儿体温不稳定时,可加包被或放置热水袋。体重低于2000g的新生儿,应尽可能置于闭式暖箱中保暖,暖箱的温度根据出生时体重和出生天数调节,体重越轻,出生天数越少,暖箱的温度越高,保证新生儿温度维持在36~37℃之间。

一般小儿多少度发烧

1、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新生儿体温稍高于成人; 婴儿腋温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温度上午36.6℃,下午36.9℃; 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 有部分孩子体温虽高,但经过观察可发现,孩子并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所以体温比较高的孩子并不一定就是发烧,爸妈可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 2、婴儿多少度算发烧? 正常小儿的腋下体温为36℃-37℃之间,超过37.4℃即可认为是发热。在正常情况下,小儿的体温可以波动于一定范围。体温在37℃以上就算是发烧了。 37.5℃-38.4℃是低烧; 38.5℃以上

新生儿正常大便

1、胎便:宝宝出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浓缩的消化液及胎宝宝时期吞入的羊水所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内排完,每天约3-5次。 2、母乳喂养宝宝的粪便:未加辅食的母乳喂养宝宝的粪便是黄或金黄色,均匀呈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偶尔稍稀而略带绿色,不臭、有酸味。 每日排便2-4次,但如平时每日大便1次,忽然好几天都没有排便1次,应考虑为病态,如平日口经常每日大便4-5次,甚至7-8次,但大便不稀也不太稠,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增加如常,一般不认为

新生儿体温标准

新生儿正常体温是多少呢? 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的时候最正常。这个温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 刚出生的宝宝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会较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当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过宝宝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者发热。 给宝宝量体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宝宝下午的体温会比清晨稍高一些,如果要记录宝宝体温,可以选择宝宝每天起床后、洗澡前或者傍晚等固定时段测量体温,一天测量约三次。 2、如果发现宝宝有发烧现象,爸妈可以在就医的时候,把之前记录的宝宝

宝宝出生体重低怎么办

一般来说,出生体重偏低的宝宝都会待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保持持续的观察和注意。他们有可能发展不够成熟,需要某些特别的照护。 另一个照护的方式是将宝宝留在保温箱中,让他慢慢的发展成熟。保温箱就像子宫的环境,可以帮助保持新生儿体温,还能隔绝外在环境,观察宝宝的变化。 如果低出生体重的婴儿不能吸吮,他就需要接受特殊的喂养。医生会将导管插入宝宝的胃部,让食物直接进入胃部。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

1、颜色改变: 皮肤黄染:皮肤呈金黄色、或者桔黄色,面部、身体、巩膜(眼睛的眼白部分)、手心、足底都有明显黄染。黄染是判断得黄疸的最有力的症状特征。 便便颜色:尿液颜色加深,会有深黄色、茶色甚至酱油色。大便颜色则变浅,变白色或者白陶土色。 2、精神差:体温不正常(新生儿正常体温和大人是差不多的,都在36.7~37℃左右)、吃奶吃力、食欲不好(不吃奶时还会发出呻吟)、精神不好(嗜睡、双眼呆滞)、啼哭、体重不增加。 3、血清胆红素:也就是新生儿黄疸指数足月儿>12mg/dl,早产儿>15mg/dl。每天都会增

新生儿体重标准是多少

体重是反映新生儿成熟程度和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体重越轻说明在宫内发育越差,越不成熟,患病和死亡的危险也就越大。我国男童出生体重为3.21±0.37公斤、女童出生体重为3.12±0.34公斤(据1985年全国九市流调结果)。在新生儿期体重增长应大于600克,一般满月时体重为4.60~4.90公斤。满月时增重不足600克的新生儿应被列入体弱儿管理。必须在保健医协助下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置。 ●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外环境的改变,加之出生前几天入量较少,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下降不会超过出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