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怎样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排汗散热能力弱,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差,所以,新生儿的体温极不稳定。在过分保暖的情况下,体温可上升到40℃,甚至引起抽风。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保暖不好,体温就会下降,全身冰凉,甚至皮肤硬肿。因此,对新生儿应保持适当温度。外界环境要暖和,冬天室内温度最低保持在 20~22℃。夏天室内要通风,避免直接吹小儿,也可在地上洒水或放盆冷水吸热。新生儿不要包得太紧,捂得太严。寒冬季节,室内要有取暖装置,如暖气、生炉火、烧热炕等。如果室温不够,小儿手脚冰凉时,可以在新生儿棉被下放热水袋。
新生儿体温不稳定,易随外界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若外界温度变化大,而没有给新生儿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时,容易发生疾病。因此新生儿的保暖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调节好室温,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冬季有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的家庭,要定期开窗或开门调节空气,夏季除通风外,还要在地上洒冷水或放冷水盆,帮助降温。
再就是根据室内温度变化增减衣被。室温在10℃以下,给新生儿上身穿棉衣,包一床小被,盖一床大一点的厚被,小被外面放热水袋;10~15℃时,穿棉衣,包一床小被,再盖一床被子;16~21℃时,穿夹衣或绒衣,包一床小被;22~25℃时,穿棉毛衫,包一层小薄被;26~28℃时穿棉毛衫,包一床小夹被或毛巾被;29~30℃C时穿汗衫,包一层单布;30℃以上时穿小背心或带一小肚兜,不打包,盖好肚子就行。有空调的家庭,室温保持在与室外温度相差 8℃左右或者在25℃以上,湿度在60%~65%。
孩子吃奶或哭闹时,应适当减少衣被,以不出汗为宜。使用热水袋水温不超过60℃,要把热水袋放在包被下,千万不能直接接触新生儿皮肤或离皮肤太近,以免烫伤。不能让新生儿太靠近暖气管或煤炉,以免发生意外。早产儿或体弱儿,冬季要戴帽子。另外,还要时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冷暖反应,若孩子身上发凉,面色发青,体温低于35℃,表示过冷,应加强保暖;若孩子哭闹,挣脱包被,手臂伸出被外,面部有汗,鼻尖额头湿黏,是过热了,应适当减少衣被。有些地区的老年妇女认为“新生儿没有六月天”,因此,伏天也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结果捂出了毛病。
新生儿容易发热的原因
1.体温调节能力差
测体温前要先把体温表里的水银柱刻度甩到35℃以下。测腋下体温前应擦去宝宝腋窝的汗,然后将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深处,尽量紧贴皮肤,家长将宝宝的胳膊扶好,5分钟后取出读数。新生儿皮肤脂肪薄,体表面积大,对产热和散热调节能力差,体温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易引起新生儿发热。
2.皮肤脂肪少
婴幼儿时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脂肪少,产热和散热容易发生不平衡,所以新生儿的体温容易波动。一般来说,小儿体温升高较成人明显,体温波动范围较成人也更大。小儿正常体表体温在36~37度之间,如孩子的核心体温达到或高于37.5时,就要想到宝宝是否发烧了。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婴儿体温腋温范围为36.0℃—37.4℃;口温范围为36.7℃—37.7℃;肛温范围为36.9℃—37.9℃。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0.5℃,即认定为发热。以腋温为例,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体温低于35℃称体温过低,常见于休克、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新生婴儿体温多少才正常?一般来说,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最好,因为这个时候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的正常生理代谢。但由于新生宝宝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爸妈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是宝宝发热了。其中,体温波动于38℃左右是低热,体温在39℃以上是高热,如果宝宝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的是长期发热。
上面的基础体温是指直肠温度,即从新生儿肛门处测得的,一般口腔温度比肛温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比口腔温度低0.3℃-0.5℃。宝宝的体温是在肛门量的,又在基础体温之间,则宝宝体温完全正常,如果是在腋下或颈部量的,则表示宝宝已经是低热了。
刚出生的宝宝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会较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当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过宝宝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者发热。
新生儿体温正常值 如何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新生儿室内生活较多,所以为保证正常体温,需调整好室内温度。冬天天气寒冷,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0—22℃。夏天则需要降低室内温度,为避免空调、风扇等降温利器直吹宝宝,可采用洒水或冷水吸热的物理方法。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室内空气也很重要,要常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宝宝不宜包裹太紧,影响活动。家长需要观察室内温度情况,适当给宝宝增减衣服。在宝宝吃奶或者大哭大闹时,或运动量大时,需酌情减少衣被,避免宝宝出汗再受凉。
新生儿不会说话,唯有做家长的仔细观察。若是体温<35摄氏度,或是身体冰冷,脸色发青,要及时增加衣服以保暖。若是孩子哭闹不止,试图挣脱被子,甚至出现细汗,则应减少衣被。
如何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调节好室内温度新生儿室内生活较多,所以为保证正常体温,需调整好室内温度。冬天天气寒冷,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0—22℃。夏天则需要降低室内温度,为避免空调、风扇等降温利器直吹宝宝,可采用洒水或冷水吸热的物理方法。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室内空气也很重要,要常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根据室内温度变化增减衣物宝宝不宜包裹太紧,影响活动。家长需要观察室内温度情况,适当给宝宝增减衣服。在宝宝吃奶或者大哭大闹时,或运动量大时,需酌情减少衣被,避免宝宝出汗再受凉。
注意观察宝宝的冷暖反应新生儿不会说话,唯有做家长的仔细观察。若是体温<35摄氏度,或是身体冰冷,脸色发青,要及时增加衣服以保暖。若是孩子哭闹不止,试图挣脱被子,甚至出现细汗,则应减少衣被。
新生儿感觉最舒适的室内温度是多少?
新生儿出生后环境温度比母亲子宫内温度要低,因而出生后,新生儿的体温明显下降。一小时内可降低2.5℃,如果环境温度适中,新生儿的体温可逐渐回升,达到36℃-37℃,这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称为适中温度或中性温度。
在这种环境温度下,可保持新生儿的正常体温,消耗的氧气也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热量消耗也少,使营养素核热能均以最大限度地用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适中温度的环境中,不但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体重增长也快。
新生儿期的适中温度与新生儿的成熟程度和月龄有关。例如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的适中温度为33℃-35℃,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22℃为适宜。室温过高对新生儿不利,一来可引起新生儿皮肤蒸发大量汗液排出而散热,呼吸增快,带走水分,使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引起发烧称脱水热。如室温过低,可使新生儿体温不升,使新生儿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发生新生儿硬肿症,而影响四肢活动和吸吮。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新生儿保暖的最基本措施。
保持室内温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空调,可随需要来调节温度。也可用暖气、火炉、取暖器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以适宜新生儿的需要。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取暖,都会使空气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同时还要每天定时开窗2-3次,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育不完善,尚不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进行调节,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新生儿的体温也会升高,因此,夏季出生的新生儿,室温也应予以控制在20℃-22℃。通常可用空调、电风扇等方法,但应避免将风直吹新生儿,可采用微风吊扇较为适宜。同样使用空调时,也应定时开窗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功能发育,保证身体健康
新生儿体温多少度算正常 新生儿正常体温范围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新生儿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 新生儿测量体温的方法
解松婴儿衣服露出腋窝,把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中央,将同侧手臂靠躯干挟紧体温表,将其固定,持续测温5分钟。正常为35.9℃~37.2℃之间。
即将体温表水银端横放于颈部皮肤皱褶处,调整头部位子,挟住固定体温表,至少测温5分钟,能测10分钟更好。颈部测温不易固定,受气温高低影响也较大,准确性比腋下测温更差。正常为35.9℃~37.2℃之间。
先用酒精棉球消毒肛表水银端,再抹上少许食用油(煮沸后冷却),加以润滑,缓缓插入婴儿肛门约3厘米,持续测温3分钟,所测体温正常值36.5℃~37.5℃之间。肛门测温较皮肤测温为合适,但方法较麻烦,常引起小儿哭吵。
近年来有采用红外线探头测耳温,只需1秒钟即可测得比较准确的体温,可用于新生儿推广应用。正常为36-37.5℃之间。
新生儿正常体温标准
一天晚上,一个产后9天的月子妈妈找到值班护士:我的宝宝发烧了,体温是37.6℃,我该怎么办?护士来到产妇和宝宝的休养室,感觉房间的温度比较高,宝宝穿的衣服也比较多。
护士把房间的门打开,并把宝宝衣服减少,盖上薄的包单。
过了大约20分钟,宝宝的体温降到36.8℃,这下妈妈放心了。
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皮下脂肪又少,排汗散热能力弱,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比较差,所以,新生儿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天晚上,一个产后9天的月子妈妈找到值班护士:我的宝宝发烧了,体温是37.6℃,我该怎么办?护士来到产妇和宝宝的休养室,感觉房间的温度比较高,宝宝穿的衣服也比较多。
新生儿的体温在36℃~37℃之间就是正常的,偶而可能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有所改变,月子妈妈们不用担心,适当调整一下环境温度和宝宝的衣服就会有改善。
如果宝宝的体温继续升高,宝宝的精神状态也有些不佳,就应该到医院去看医生。
对了,还要告诉新手妈妈:宝宝的房间温度控制在24℃左右就可以了。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婴儿的正常体温范围,参考值
腋温范围:36.0℃—37.4℃
口温范围:36.7℃—37.7℃
肛温范围:36.9℃—37.9℃
怎样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保持宝宝的体温,注意也是和外界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当外界的环境比较暖和的时候,冬天的时候室内的最低温度要保持在20-22℃,不能过于低,而到了夏天之后室内要通风,还要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孩子,也可在地上洒水或放盆冷水吸热。
新生儿不要包得太紧,捂得太严。寒冬季节,室内要有取暖装置,如暖气、生炉火、烧热炕等。如果室温不够,小儿手脚冰凉时,可以在新生儿棉被下放热水袋。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新生儿体温多少度算正常
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的时候最正常。这个温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当宝宝的体温达到或高于37.7度时,妈妈就要注意宝宝是不是发烧了。低于35℃,就是低温过低了,应注意保暖。
新生儿正常体温范围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