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连怎么吃 黄连姜汁茶

黄连怎么吃 黄连姜汁茶

食材:黄连、绿茶、姜汁、红糖各适量。

做法:将绿茶、黄连用沸水冲泡,5分钟后倒人姜汁红糖,调匀即可。

服用方法:随意饮服。

功效:清热、和胃、止痢。用于痢疾等。

治疗呕吐泻痢哪种方法好

轻的呕吐对健康影响不大,无须治疗。治疗呕吐泻痢重的呕吐不仅吐出大量水分,而且吐掉电解质,出现脱水和酸碱失衡的症状,必须作紧急处理。

(1)禁食6~8小时。轻度或中度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多次少量服,多数病儿能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如不能纠正或患儿对“口服补液 ”不能耐受,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血生化检验进行静脉输液矫治。

(2)治疗原发病。外科梗阻性疾病,治疗呕吐泻痢应施行手术解除梗阻段。如为内科性呕吐,即应治疗原发病。如婴儿喂养不当,咽下大量气体,应在喂奶后将患儿俯在母亲肩上,拍背,使患儿打嗝,排出气体。

(3)应当服用止吐药。最安全最有效的药物为吗丁啉,治疗呕吐泻痢每次每公斤体重0.3毫克,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4)再发性呕吐在禁食期间可少量多次饮凉开水或冰水,喝温水易引起呕吐。

治疗呕吐泻痢推荐如下草药: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本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 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主产四川、湖北。

【别名】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猪胆汁炒黄连、盐炒黄连、黄连炭、姜汁炒川连、尾连等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原植物】1.黄连:多年生草本,根茎有分枝,形如鸡爪。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棱形,羽毛深裂,边缘有锯齿。花葶1~2条,顶生,聚伞花序有3~8花。2.云连:叶中央裂片卵状棱形或长棱形。羽状深裂3~6对。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应当如何吃

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而黄连味苦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也有很多人都知道黄连有着莫大的作用和功效。那么你知道黄连具体有哪些功效吗?黄连又该怎么食用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黄连,俨然成为了“苦”的代名词。很多人知道黄连之苦,缺少有人知其真正的功效有哪些。而“良药苦口利于病”,也侧面说明了黄连是治病的一味良药。

黄连的作用极多,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血脂、血糖、血压等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黄连的功效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质坚味厚,降而微升。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

《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

《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黄连的应用

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尤长于清中焦之热,治疗由于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 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或配黄芩 干姜 半夏 如半夏泻心汤。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湿热泻痢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消渴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黄连有什么功效 黄连的禁忌

1.黄连味苦涩,对胃肠道有收敛作用,不适合大量的食用,也不适合长期食用,避免对胃肠道的收敛作用导致便秘。

2.黄连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中医称之为“苦败胃”,会使胃酸增多,建议黄连治疗胃病时选择在饭后食用。

3.黄连具有毒副作用,不适合大量的食用,也不适合静脉滴注,以免引起中毒反应。

黄连怎么喝 黄连清火汤

食材:黄连5分,玄参1钱5分,归尾1钱5分,赤芍1钱,丹皮1钱5分,贝母2钱,荆芥1钱,防风1钱,桑叶1钱,蝉衣1钱,前胡1钱,菊花2钱,竹叶10张,灯心3尺,芝麻3钱。

做法:将所有药材兑上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至汤浓即可食用。

功效:风火盛,目睛红肿,眵泪多而目中如有沙子者。

痢疾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黄连绿茶生姜饮

原料:黄连6g,绿茶10g,生姜30g。

做法:先把生姜洗净,绞取汁水,再把黄连、茶叶放入保温杯,用沸水冲泡5min倒入适量姜汁就可以。代茶饮。

功效:清热、和胃、止泻。用于治疗白痢。

黄连怎么吃

黄连姜汁茶

食材:黄连、绿茶、姜汁、红糖各适量。

做法:将绿茶、黄连用沸水冲泡,5分钟后倒人姜汁红糖,调匀即可。

服用方法:随意饮服。

功效:清热、和胃、止痢。用于痢疾等。

黄连猪大肠

食材:黄连、木香各30克,猪大肠90克,米醋适量。

做法:将猪大肠洗净,将黄连、木香研未填入肠内,扎紧扬两头,放沙锅内,加米醋适量,煮至肠烂熟即可。

食用方法:温热空腹食之。

功效:清热化湿,调气止血。用于湿热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黄少等。

黄连怎么喝 黄连猪大肠

食材:黄连、木香各30克,猪大肠90克,米醋适量。

做法:将猪大肠洗净,将黄连、木香研未填入肠内,扎紧扬两头,放沙锅内,加米醋适量,煮至肠烂熟即可。

食用方法:温热空腹食之。

功效:清热化湿,调气止血。用于湿热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黄少等。

黄连怎么服用 黄连附子饮

食材:黄连、干姜、人参各10克,半夏20克,制附子5克,大枣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白糖30克。

做法:将附子洗净先煎30—60分钟,去水备用,煮过的附子和上述药材装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去渣,加入白糖搅匀即可。

食用方法:代茶饮用。

功效:消炎止泻,用于慢性肠炎、久泻不止等。

相关推荐

女性闭经有哪些药膳调治方法

一、气血不足:月经闭止,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悸少气,虚烦不寐,四肢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气血兼补,养血通经。 1.归芪生姜羊肉汤:羊肉250克,洗净切块,生姜65克,洗净切丝,当归、黄芪各30克,布包,共入砂锅炉内加水适量,炖至烂熟,弃药包。治宜气血兼补,养血通经。 2.桂园莲子粥:莲子30克,去皮心,红枣10枚,去核,桂园30克,糯米60克,同煮为粥。早餐加糖食用。常用有效。 3.北芪苟札乳鸽汤:乳鸽一只,洗净,北芪30克,布包,枸札子30克,共入磁盆内隔炖熟。调味饮汤

孕妇止咳化痰的食物

川贝冰糖炖梨 选黄皮较粗之梨子,洗净后,不削皮,中间挖空,塞入冰糖约10至30克,放入碗内,隔水蒸煮30至60分钟后,果肉连同汤汁一起下。 痰黏严重者可加用2至6克之“川贝母粉”,先用100至200c.c沸腾之水,煮约5至10分钟后,再与上述冰糖水梨共同蒸煮后,连同汤汁一起下。川贝是很好的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中药,对身体副作用小。 萝卜姜梨茶 白萝卜、生姜、梨,各适量,均切片,水煎代茶饮。

黄连素的作用

黄连素,学名“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练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对多种细菌,特别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疾病。 黄连素的作用: 1、黄连素是众多治疗腹泻药物中最为大家熟知、价格便宜、服用简单、携带方便的药物之一。 2、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 3、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

六类药物燥湿力强 黄连

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生用或清炒,姜汁灸,酒灸,吴茱萸水灸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用法用量:煎服,2-5

黄连的副作用

黄连功效和作用有许多,那有什么副作用呢?中医认为,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应忌用。并且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也应慎用。正如《本草纲目》记载:“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现代研究表明黄连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小檗碱的治疗量相当安全,副作用也很少,最严重的副作用为心脏毒性,在临床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100mg于葡萄糖溶液中滴注,病人有出现头昏,气急,心律紊乱,循环呼吸吸骤停等,并有死亡病例报道.过敏反应也较多见,小檗碱针剂

湿热用黄连好还是用黄芩 黄芩和黄连能一起用吗

能一起使用。 黄芩中所含的成分与黄连中所含的成分并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使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黄芩是可以和黄连一起使用的。 而且黄芩和黄连对人体来说都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但两者治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各有专长,因此将两者搭配在一起使用的话,更能发挥出协同的作用,对于人体来说起到的效果也会更好一些,清化湿热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黄连素的作用

一、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 、抗菌作用; 2 、抗病毒作用; 3 、抗原虫; 4 、抗毒作用。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 、抗心律失常; 2 、降低血压; 3 、正性肌力; 4 、临床报道黄连素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三、 降血糖作用 大量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小檗碱不仅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而且对糖尿病人伴有的合并症高血压血栓形成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四 、抗炎作用。 五、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六、 增强免疫功能。 七、 抗癌。 八、 其他作用 1 、抗溃疡作用; 2 、解热作用; 3 、黄连还具有

黄连的副作用

中药成份复杂,药理作用更是复杂,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准确的说明黄连的不良反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拉肚子,影响到肠胃的运化功能,从而会影响到食欲,导致消化不良。除非体内有实热,否则慎用。 黄连具有着清热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对于大肠杆菌等都具有着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因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饭后服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

黄连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应忌用。并且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也应慎用。正如《本草纲目》记载:“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现代研究表明黄连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小檗碱的治疗量相当安全,副作用也很少,最严重的副作用为心脏毒性,在临床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100mg于葡萄糖溶液中滴注,病人有出现头昏,气急,心律紊乱,循环呼吸吸骤停等,并有死亡病例报道.过敏反应也较多见,小檗碱针剂(0.1%)2-4ml im,有出现全身

腹泻能不能黄连

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腹泻的经历,但往往并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对待。除了那些把腹泻和减肥划上等号的人对腹泻听之任之外,更多的人则是凭感觉、凭经验来处理。 如果出现轻微的腹泻症状,并不需要立刻选择药物来帮助止泻,只要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并及时补充水分保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即可。但如果腹泻次数多并出现发热、腹痛、呕吐、虚脱等一系列症状,则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有些患者一腹泻就习惯抗生素,对此,吕礁主任说,只有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为细菌感染性腹泻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黄连素是许多人发生腹泻后的第一选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