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脓毒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1)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嵌压(PAWP)。CVP和PAWP分别反映右心室舒张末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是反映前负荷的压力指标,中心静脉导管应该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尽早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则根据病情考虑放置。
(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早期,即使此时机体的血压、心率、尿量和CVP处于正常范围内,此时全身组织灌注就已经发生灌注不足,而ScvO2和SvO2能较早的反映组织这种灌注状态。
什么是脓毒症
脓毒症是指因为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宝宝脓毒症好治吗
一、治疗当抗菌
大多数脓毒症患儿经积极治疗可痊愈,而一些年龄小、营养状况差、治疗不及时或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患儿,往往预后不佳。
引起脓毒症的主要病原是细菌,因此使用抗菌药是脓毒症治疗的主要手段。当病原菌不明时,可根据细菌入侵途径、患儿年龄、临床表现等选择药物,通常应用广谱抗菌药,或联合用药,一旦明确病原菌后可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可导致继发真菌感染。
二、发热?警惕脓毒症!
脓毒症是指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成人相比,儿童脓毒症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仍是发达国家的先进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引起脓毒症的主要病原为细菌,其他如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均可导致,但并非所有脓毒症患儿的病原微生物血培养结果均为阳性。
三、小儿高烧,及时就诊
1. 用手指按压皮肤时,表面出现小的紫色圆点状皮疹且不消退(转白);
2. 无法摄入流质,有脱水迹象;
3. 皮肤苍白或灰白,或有斑点,皮肤温度较低;
4. 出现持续疼痛;
5. 昏睡或难以醒来,表现虚弱;
6. 颈部僵硬;
7. 出现发烧引起的惊厥;
8.神志持续混乱或不清醒;
9.四肢无法正常活动;
10.呼吸困难;
11.持续啼哭。
最佳诊断乳腺炎的时间您知道吗
专家表示,得了乳腺炎就应该及时治疗,对于怀疑自己得了乳腺炎的女性,相关的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来月经的时候,女性就应该延后检查时间,一般最好月经干净4-7天做检查。总之,得了乳腺炎的女性一定要及时的做检查,以免因为拖延病情,造成乳房脓肿,甚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
生育期的女性,因为容易受到月经周期的变化,内分泌激素相应波动,所以乳腺检查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时间上的调整。例如,尽量避免在月经期间做检查。因为这时候做检查,很容易漏诊,同时影响乳房肿块性质的判断。那么,乳腺炎需要到底做什么检查?医生建议大家,做乳腺炎检查最好是在月经干净4—7天。原因是在这时候女性的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易发现病变。如果已经是绝经期的女性,则可选择在1个月中的相对固定某天进行检查,并且每月检查一次。
什么是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性休克,是人体发生感染之后最严重的情况之一,主要标志是血压下降,身体的组织灌注不足(像稻田得不到灌溉),有缺血坏死、死亡的危险。要想弄清楚什么是感染性休克,首先说说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得了脓毒症怎么办
1、治疗
脓毒症应在原发感染灶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全身的综合治疗措施。
1.处理原发感染灶 及早处理原发感染病灶及迁徙病灶。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急性腹膜炎、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去除病因;伤口的坏死组织、异物应予去除,敞开死腔,充分引流;静脉导管感染时,拔除导管是首要措施。
原发灶一时难以找到时,应注意潜在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如静脉插管、留置尿管和肠源性感染等。疑为肠源性感染的危重病人,应及时纠正休克,尽快恢复肠黏膜的血流灌注;通过早期肠道营养促使肠黏膜的尽快修复;口服肠道生态制剂以维护肠道正常菌群等。
2.抗菌药物的应用 可根据原发感染灶的性质,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通常选用广谱或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随后根据治疗效果、病情演变、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等,有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剂量要足,静脉给药。通常在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正常、病情好转、局部病灶控制后停药。对全身真菌感染,应停用广谱抗生素并选用酮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
3.支持疗法 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对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和电解质溶液,必要时可应用静脉高营养。对贫血、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新鲜血、血浆以改善病人状况,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原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给予相应处理等。
4.对症处理 高热者酌情药物或物理降温。严重病人,可用人工冬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但应注意人工冬眠对血压有影响,而激素只有在使用大剂量抗生素下才能使用,以免感染扩散;发生休克时,则应积极和迅速地进行抗休克疗法。
5.重症病人应加强监护 注意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动脉血气等。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应扩充血容量,必要时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维持组织灌流。
6.抑制炎症介质形成或阻断介质作用的治疗方法,尽管介质抑制剂治疗在动物研究中证实有效,然而临床对照研究对其有效性未获确切的结论。
2、预后
脓毒症的预后较差,病死率在20%~5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脓毒综合征以及脓毒性休克,反映了同一疾患不同的严重程度,一项调查发现,其病死率分别为7%、16%、20%及46%,预后随病变的进展而趋恶化。
脓毒症如何预防
治疗和预防脓毒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为基础进行治疗和预防,但是遗憾的是目前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发病原因应做好临床各方面的预防工作,努力降低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对脓毒症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会给脓毒症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脓毒症机制的阐明一定会为脓毒症的治疗和预防带来新的希望。
脓毒症有哪些表现
1.原发感染病灶
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检,多数患者可发现原发感染病灶,常见的感染部位足肺、腹腔、泌尿道和血液。但在某些老年、免疫抑制患者可能缺乏明确的局灶性临床症状。相关疾病参见各具体章节。
2.全身炎症反应
以发热最为常见,常常伴有畏寒其至寒战。热型以弛张热、不规则热和间歇热多见,体温可高达40℃以上,老年人、哀竭、免疫抑制者可体温不升(<36.5℃)。
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幼稚白细胞比例增加。严重时可出现毒性颗粒;部分免疫功能差或衰竭的患者。白细胞计数亦可降低,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所以考虑为感染的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分类在鉴别诊断上有时较白细胞计数本身意义更大。
未获控制的严重脓毒症血小板往往呈进行性下降,常在数日内由正常降至30×10^9/L以下。
3.脏器功能和代谢改变
严重脓毒症患者容易出现多个器官功能不全,主要原因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全身炎症反应以及毒素的作用有关,并容易出现代谢的改变。
(1)呼吸系统:主要因为灌注不足、毒素和体液因子对呼吸中枢的刺激,患者呼吸增快。早期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表明病情危重。对于老年患者,呼吸加快伴轻度呼吸性碱中毒以及神志改变,可以是脓毒症早期的惟一征象。
(2)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出于灌注不足、心肌抑制因子以及毒素等的作用,可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
(3)肝脏:转氨酶常轻度升高,病程长者可出现肝、脾轻度肿大甚至转移性或多发肝脓肿。
(4)肾脏:由于肾脏灌注不足、细胞因子和毒素对肾脏的作用,加以发热、进食少等原因,患者常山现尿少。收缩压>10.7 kPa(80mmHg)时,尿量即可维持在每小时30ml,低于此值临床上为少尿,由于代谢亢进和血容量不足,患者尿素氮常持续增高。病情缓解时下降,但发展至感染性休克时出现少尿或无尿,肌酐可进行性升高。
(5)中枢神经系统:患者依次出现烦躁、淡漠、嗜睡、昏睡,最后昏迷。主要原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流灌注不足、毒素以及部分体液因子对中枢的作用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6)皮肤、黏膜:早期由于发热皮肤、颜面潮红,肢端皮温不降。体表不潮湿。后期由于灌流不足可出现皮下静脉萎陷或充盈时间延长,皮色依次呈现苍白、青紫、花纹伴皮温降低,腋温与肛温差增大(正常0.5℃)。因交盛神经兴奋汗腺分泌,皮肤出现湿冷。
(7)凝血系统:早期即有血浆纤维蛋白原、FDP、D-二聚体等的改变,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PT、APTT等改变,最终形成DIC,出现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
什么引起了脓毒症
(一)发病原因
常继发于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痈、弥漫性腹膜炎、胆道或尿路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因感染病灶局限化不完全,使大量毒力强的病原菌不断或经常侵入血循环,或是局部感染产生的炎症介质大量入血,激发全身性炎症反应而引起脓毒症。
1.常见诱发因素
(1)人体抵抗力的削弱:
如慢性病、老年、幼儿、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2)正常免疫功能改变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等导致正常免疫功能改变,或使用广谱抗生素改变了原有共生菌状态,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转为致病菌引发感染,如全身性真菌感染。
(3)局部病灶处理不当:
脓肿未能及时引流,清创不彻底,伤口存有异物、死腔、引流不畅等。
(4)长期留置静脉导管
长期留置静脉导管等,有助于病原菌繁殖与直接侵入血液,激发全身炎症反应。
2.常见致病菌 导致脓毒症的致病菌种类繁多,常见的致病菌有:
(1)革兰阴性杆菌:
当代外科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已超过革兰阳性球菌,常见为大肠杆菌、拟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其次为克雷伯菌、肠杆菌等。这一方面由于抗生素筛选的结果,另外由于创伤所致的坏死组织利于此类细菌繁殖生长。革兰阴性杆菌的主要毒素为内毒素,是一种脂多糖(LPS),在细菌死亡后自胞壁释出,作用于吞噬细胞引起细胞因子释放,由此激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腹腔感染、泌尿生殖系统与会阴等邻近部位感染常难避免受其污染。
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脓毒症一般比较严重,可出现三低现象(低体温、低白细胞、低血压),发生感染性休克者也较多。
(2)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其主要致病毒素是外毒素,如肠毒素、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等。较常见的致病菌种有:
①金黄葡萄球菌:因近年出现多重耐药性的菌株,包括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均耐药,这类菌株还倾向于血液播散,可在体内形成转移性脓肿。有些菌株局部感染也可引起高热、皮疹,甚而休克。
②表皮葡萄球菌:多年被划归“非致病菌”。由于易黏附在医用塑料制品如静脉导管等,细菌包埋于黏质中,可逃避机体的防御与抗生素的作用。近年的感染率明显增加。
③肠球菌:是人体肠道中的常驻菌,可参与各部位的多菌感染,有的肠球菌脓毒症,不易找到原发灶。
(3)无芽胞厌氧菌:
无芽胞厌氧菌用普通细菌培养无法检出,易被忽略。腹腔脓肿、阑尾脓肿、肛旁脓肿、脓胸、脑脓肿、吸入性肺炎、口腔颌面部坏死性炎症、会阴部感染等多含有厌氧菌。在厌氧菌感染中约有2/3合并需氧菌感染。两类细菌有协同作用,能使坏死组织增多,易于形成脓肿,脓液可有粪臭。常见的无芽胞厌氧菌是拟杆菌,梭状杆菌、厌氧葡萄球菌和厌氧链球菌。
(4)真菌:
条件致病菌,常发生在持续应用广谱抗生素,细菌被广泛抑制,使真菌得以过度生长,成为一般细菌感染后的二重感染;基础疾病重,加上应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使免疫功能进一步削弱;长期留置静脉导管。
外科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中常见致病真菌为白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和新型隐球菌等。
肺脓肿要做什么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是肺脓肿的主要诊断方法。由于脓肿有向不同叶蔓延的特点,可波及多叶甚至全肺。但如一开始就发生在上述以外的部位,要怀疑有特殊的病因,如肿瘤堵塞性脓肿或肺囊肿感染等。肺脓肿在各不同阶段病理改变很大,X线也有很大不同。急性期(在1周内)为大片致密模糊阴影,按叶段分布呈楔形,尖向肺门,外侧紧贴胸廓,纵隔或叶间胸膜面;在治疗下,阴影改变较快。
当脓肿与支气管相通时,即出现空腔,由于引流支气管多不通畅,加上体位因素,脓液不能完全排出,片上常见液平面。因壁厚,加上周围仍有炎症,腔外有厚层,云雾状炎症浸润影,慢性的周围还有纤维化。空腔大小、形态不一,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不少是多房的。经治疗后如好转,则空腔渐缩小、消失,留下纤维条索状阴影及胸膜肥厚影。
2、 CT检查 断层(包括CT)可更好了解病变范围、部位、空腔情况。少数脓肿内脓液未排出,表现为圆形块影,但在可见内有小空洞,真正呈实块的不多,易误为肿瘤。纤维化明显的肺体积缩小,支气管完全闭塞可有肺不张。可见叶间胸膜增厚。脓肿破向胸腔形成脓胸或脓气胸,片上有相应改变。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最好在病人情况较稳定时进行,不要在高热及呼吸道炎症严重时检查。检查目的:①除外支气管内的异物及肿瘤,如有异物即可取出,疑有肿瘤的行活检及刷片。②了解支气管内情况,一般可见支气管充血、水肿、炎性或瘢痕性狭窄,便于进一步决定治疗方式,已有瘢痕狭窄的,远端肺可能有支扩或不张,多需要手术。③了解脓来源,明确病变部位,同时吸脓,注入支气管扩张剂及抗生素等。这种治疗性的检查每周可以进行1次。也可经支气管活检孔放入细导管至脓腔内吸脓及注药,效果更好。④细菌学诊断不清或结核不能除外的,可以从支气管深部取分泌物查结核菌及一般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支气管造影 肺脓肿的支气管改变是相当明显的,支气管造影可了解病变部位及范围,发现平片未见到或断层上也不明确的病变,对确定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有帮助。造影能见到扩张的支气管,充盈的脓腔,支气管的扭曲变形、狭窄及支气管胸膜瘘。肺脓肿的特点“三多”在造影中可以见到,即:①多房的脓腔,由不规则的窦道相通;②多支引流,即一脓腔有1支以上的支气管引流;③多叶侵犯。
造影最好在不咯血、痰少时做,必要时通过纤支镜把痰吸干净后再注造影剂,充盈较好,摄片后还可以把造影剂吸出。由于造影有一定的痛苦及危险(如导致大咯血),如准备行全肺切除的,可以不做。
5、肺功能检查 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晚期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6、血液检查 继发感染时可有白细脑计数增高,核左移。病程长或咯血严重者可有贫血、血沉增快等。
7、痰液检查 痰液涂片可发现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培养可检出致病菌,痰培养有助于敏感抗生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