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囊肿是什么
胆囊囊肿是什么
胆囊囊肿是发生在胆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在临床医学中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胆囊囊肿,患有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和不规律、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有关系,所以你不但需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平时更多的要注意自己饮食上的护理。比如说每天按时吃饭,坚决杜绝暴饮暴食等一些不良习惯。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这类药物属于抗癌药的一种,该类药物大多被用来治疗肺癌、肺癌脑转移等疾病,另外该类药物对于消化道肿瘤也有一定作用。鸦胆子油乳的颜色是乳白色的,其一般呈现为均匀的乳状液体,因此如果出现了液体不均匀的情况则不能够使用。卵巢囊肿使用鸦胆子油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可以考虑使用中药来帮助缩小囊肿,日常生活当中还需要注意保持阴部卫生。
胆囊囊肿怎么治疗
胆囊囊肿的症状
胆囊囊肿如果很大,而影响胆汁的代谢,可引起胆囊炎,患者会有腹胀,后背有放射性疼痛感,如果是胆总管囊肿,可引起梗阻性黄疸,呕吐,发热等症状。
治疗方式
一般无症状者无需治疗,症状严重者选择手术治疗。
疾病护理
避免高度紧张及精神刺激,保持乐观情绪及充足睡眠。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及消除囊肿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平时可多吃消肿散结的食物。
血精是怎么回事 梗阻或囊肿
梗阻或囊肿也可导致血精的出现,由于射精管在梗阻后可使梗阻的近端管道扩张和膨胀,导致黏膜血管破裂、出血,如管囊肿、精囊囊肿和前列腺囊肿等。
子宫囊肿是不是就是卵巢囊肿
子宫囊肿不是卵巢囊肿,虽然这两个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同,一般我们说的子宫囊肿是宫颈囊肿,这个部分的囊肿一般无大碍,对身体没有很大影响,不需要过分处理,但是卵巢囊肿就不一样了,卵巢囊肿比子宫囊肿危害大,如果卵巢囊肿直径大于5cm就必须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了,否则会危害到生育等健康问题。
1首先两者的病因不同,子宫囊肿即宫颈囊肿通常都是由于妇科炎症引起的,一般如果不严重的话可以不需要治疗,但是卵巢囊肿就不一样了,它是由内分泌引起的,如果发现卵巢囊肿应该及时到院检查就诊。
2子宫囊肿通常都是良性肿瘤,一般良性的子宫肌瘤可能会使腹部出现压迫症状,导致尿频、便秘等,而恶性的肿瘤早期是没有症状的,晚期才会出现症状,可能出现腹胀、腹部肿块或者腹水等。
3而卵巢囊肿的恶变性就比较高了,它主要的症状就是腹部肿块,中等大以下的肿块,这些肿块还可能在腹内移动,如果患者发现这种情况,要立马去医院治疗,不然会对生命有威胁。
注意事项:
女性同胞应该一年去妇科检查一次,这样不仅可以检查我们是否健康,还可以尽早发现疾病,不要等到肿瘤晚期才发现这样就不利于治疗了,另外要放轻松,不要过于压抑,只要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两种肿瘤都可以康复。
乳腺囊肿是什么样的肿块
乳腺囊肿是什么样子的肿块?在乳腺囊肿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乳腺囊肿患者已经带病生活了20余年,也就是说乳腺囊肿的病程比较长,不容易发觉,乳腺囊肿是一种囊性的肿块,属于良性的,可以用药物和手术治疗,预后不错。下面请专家介绍一下乳腺囊肿是什么样子的肿块。
乳腺囊肿是什么样子的肿块
乳腺囊肿发病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长达20余年。患者乳房可摸到单个或多个囊状肿物。囊肿多边界清晰,活动性好。多个囊肿时可摸到多发性结节,累及全乳甚至两侧乳腺,大囊之间可有小囊。囊肿内可抽出清亮无色、或淡黄色、或灰色、或绿色、或褐色液体,如果囊内上皮增生,形成乳头状瘤或发生癌变时也可出血,囊液可呈血性。如果并发感染可引起周围组织粘连,疼痛明显。按压乳晕周围,部分可见乳头溢液。
囊肿小的时候,一般不会有感觉,如果大到一定程度,且雌激素水平旺盛,就会出现疼痛,甚至可以摸到结块,女性对于这种忽生的肿块都会非常害怕,担心是乳腺癌。疼痛可为持续性,也可在月经来潮前胀痛显著,月经后减轻或消失。
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乳腺囊肿是什么样子的肿块”的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了乳腺囊肿的疑似症状,那么就必须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确诊病情,然后对症治疗。如您对乳腺囊肿方面的常识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专家将为您作出详细解答。
胎儿胆管囊肿怎么办呢
1、什么是胆总管囊肿?
答:是连接肝脏的胆总管扩张,一般表现为囊性肿物,称之为胆总管囊肿(胆管扩张症)。
2、胎儿为什么会发生胆总管囊肿?
答:因为胆总管囊肿为胚胎性疾病,胆总管在胎儿18-20周的时候开始排泄胆汁,如果胆总管狭窄或堵塞,胆总管就会扩张形成囊肿。
3、胎儿胆总管囊肿最早什么时候可以发现?
答:胎儿胆管在胚胎4周开始发育,5周已经形成,约在孕8周时肝内胆小管形成,但直到13-16周胆管才与肠管相通,此时胆汁才开始分泌并排泄至肠道。如果胆总管有狭窄或堵塞,胆总管扩张形成囊肿,那么最早在胎儿15-20周就可以发现胆总管囊肿。
4、如何确定胎儿胆总管囊肿?
答:目前孕期胎儿产前三维B超可以初步确定。其他腹腔囊性肿物:肠系膜囊肿、肾囊肿、囊性畸胎瘤等需要鉴别,但主要是和胆总管闭锁型胆道闭锁的鉴别,因为后者B超表现与胆总管囊肿几乎一致,而预后极差。
5、怎样鉴别胎儿胆总管囊肿和胆道闭锁(胆总管闭锁型)?
答:超声下胆总管囊肿的胆囊可清楚显示,胆道闭锁的胆囊显示不清或未见;胆总管囊肿可逐渐增大,胆道闭锁则无明显增大;生后胆总管囊肿黄疸多数不明显,黄疸呈波动性,时重时轻;胆道闭锁黄疸早期发生,进行性加重,肝功能受损重。
千万别忽视前列腺囊肿的危害
1、前列腺囊肿是什么
前列腺囊肿有先天性囊肿和后天性囊肿之分,而先天性囊肿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列腺的囊上发生的囊肿,称前列腺囊囊肿,另一种为前列腺本身存在的先天性囊肿,前者较后者多见。
2、前列腺囊肿疾病诊断
2.1、精囊囊肿
可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直肠指诊于前列腺侧方可扪及囊性肿物,肿物为单发,边缘光滑完整,囊液内可含有精子;经同侧输精管逆行或经会阴直接穿刺造影可见精囊受压、充盈缺损及囊肿圆形阴影。
2.2、包虫囊肿
直肠指诊于前列腺部位可扪及肿物。但包虫囊肿发生在前列腺内者很少,大多数在膀胱与直肠之间或膀胱壁,可与前列腺粘连。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包虫抗原皮内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2.3、前列腺窦(憩室)
与前列腺囊肿有类似表现。但有不同:症状出现早,在婴幼儿、青春期;常合并尿道下裂、隐睾及假两性畸形等先天性异常;尿道造影可显示与后尿道相通,并于经直肠按摩时常有液体自尿道口排出,且易合并感染。
3、前列腺囊肿的危害有哪些
3.1、出现尿急、尿频、排尿费力、尿线细。
3.2、囊肿影响到前列腺液的分泌,浓度、卵磷脂小体数目。
3.3、排尿梗阻或大便梗阻,排尿梗阻常会引起急性尿潴留。
3.4、前列腺囊肿应根据病情程度来决定是否影响生育情况,生育主要看精子的质量,如果对精子液造成影响的话,会影响生育。
3.5、前列腺囊肿可并发感染及结石,较大的囊肿可压迫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难,常见症状有尿急、尿频、排尿费力、尿线细及尿潴留等。
男科专家提醒:其实前列腺囊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早发现早治疗前列腺囊肿,耽误前列腺囊肿最佳治疗时机,很多患者因前列腺囊肿司空见惯难以引起重视。在此提醒广大前列腺囊肿患者,不论前列腺囊肿病情程度如何,都要对前列腺囊肿引起重视,任何前列腺囊肿疾病都是由小变大,不可忽视。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主要分为良性病变喝恶性病变。
良性非肿瘤病变主要包括包括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与纤维发育不良相关的胆囊胆固醇沉着、胆囊腺肌增生症等。这类疾病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绝大部分。
良性肿瘤性病变主要包括胆囊黏膜增生性真性息肉(也有人把它归为非肿瘤性病变)、胆囊腺瘤、血管瘤、神经源性肿瘤等等。
恶性肿瘤主要是胆囊腺癌。胆囊腺癌是一种恶性较高的肿瘤,在所有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是胆囊腺癌。
乳腺囊肿是什么样的肿块
乳腺囊肿是什么样子的肿块
乳腺囊肿发病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长达20余年。患者乳房可摸到单个或多个囊状肿物。囊肿多边界清晰,活动性好。多个囊肿时可摸到多发性结节,累及全乳甚至两侧乳腺,大囊之间可有小囊。囊肿内可抽出清亮无色、或淡黄色、或灰色、或绿色、或褐色液体,如果囊内上皮增生,形成乳头状瘤或发生癌变时也可出血,囊液可呈血性。如果并发感染可引起周围组织粘连,疼痛明显。按压乳晕周围,部分可见乳头溢液。
囊肿小的时候,一般不会有感觉,如果大到一定程度,且雌激素水平旺盛,就会出现疼痛,甚至可以摸到结块,女性对于这种忽生的肿块都会非常害怕,担心是乳腺癌。疼痛可为持续性,也可在月经来潮前胀痛显著,月经后减轻或消失。
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乳腺囊肿是什么样子的肿块”的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了乳腺囊肿的疑似症状,那么就必须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确诊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精囊的疾病
1、精囊缺如。
一般先天性精囊缺如不会单独出现,常合并输精管缺如或输精管末端异位开口。双侧精囊缺如者无生育能力,单侧精囊缺如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需要详细检查后才能确定,但不排除不育可能。
2、精囊囊肿。
精囊囊肿能导致不育症。长期慢性精囊囊肿致精囊萎缩,功能严重减退,生育力也会降低。部分病人还合并有慢性附睾炎,影响精子输出。排尿困难是由于囊肿压迫膀胱颈及后尿道所致,其排尿困难程度与囊肿大小及位置有关,国内有报道精囊囊肿引起排尿困难占9.1%,合并不育占6.8%。
3、精囊炎
精囊炎易引起男性不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份改变:精浆中应含有一定量的营养成分,以供养精子与帮助精子活动,也含有微量的乳酸等酸性物质。一旦精囊发炎,精浆中便会夹杂着细菌,乳酸物质也会增力口细菌的毒素及代谢产物也排泄在精浆中,细菌又会吞吃掉精浆中营养成份,以及抢夺氧气,则使生育力下降。
酸碱度降低:正常精浆酸碱度为7.2—8.9,精子在这种环境下活动自如。在精囊腺炎时,酸性物质会增加而引起精子夭折。
粘稠度增加:在患有精囊炎时精浆中即有细菌,又有大量白细胞,甚至夹杂着脓液。粘稠度会骤然增加,导致精液不易液化,精子活力活率下降,这与液化酶降低有关。
数量异常:在精囊炎时,精浆的分泌量大都有减少,这就不利于精子的生存。精浆量有时会增加,这样使单位容积内精子数减少,使精子稀释也会影响生育。
胆囊肿瘤饮食疗法
一、血象下降的膳食调理
胆囊癌化学治疗可造成骨髓再生不良,尤以白血球下降为、最为明显。为有效预防血象下降,在化学治疗时病人应补充高蛋白质饮食,如牛奶、大豆、瘦肉、猪蹄、海参、鱼、动物肝脏及红枣、花生、核桃、黑木耳、胡萝卜、赤小豆等。河蟹、黑鱼、牛肉、动物熬制的胶胨如驴皮胶(阿胶)、猪皮胶(肉皮胨)等也有助于提升白血球。中医最重视以脏补脏,因此在化疗期间也可适量增加动物骨髓,如牛、样、猪的骨髓炖烫,或用鸡血、鸭血、鹅血、猪血制作的饮食。同时也可多吃一些五黑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枣等。中医认为“黑可入肾”,五黑食品可以补肾填髓,有助于血象的提高的。
二、消化道毒性反应的膳食调理
胆囊癌的化学治疗可引起口腔黏膜炎,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疼痛等。此时要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刷牙,补充高营养流质或办流质饮食,如莲子羹、雪耳羹、牛奶、豆浆、鲫鱼汤等。进食时避免过热、过酸及刺激性饮食,急性炎症可口含冰快以减少炎性渗出,出现溃疡可用蜂蜜20毫升加入研碎的维生素C0.1克,口含,每日2~4次。 化学治疗损伤胃肠道黏膜,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纳差等。此时可进食开胃食品,如山楂、扁豆、山药、白萝卜、香菇等,同时要少食多餐,避免饱食感。进食要细嚼慢咽,饭后1小时不要平卧,可以散布,化疗前1小时不要进食水,进食时如恶心呕吐可口服鲜姜汁3~5毫升。
胆囊壁毛糙未必是胆囊炎
胆囊壁毛糙未必是胆囊炎 许多人在做B超发现有胆囊壁毛糙的征象时,十分紧张,认为是患了胆囊炎。事实上,胆囊壁毛糙虽然是胆囊炎的影像表现,但健康人超声检查也可能会出现,只要胆囊壁不增厚、无胆囊炎的症状体征、无脂肪肝,仅凭胆囊壁毛糙不能诊断为胆囊炎。 一旦发现胆囊壁毛糙不要过度紧张,但也不可疏忽大意,因为大多数人胆囊壁毛糙都是饮食习惯不良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过食油腻、辛辣、煎炸、烧烤食物。2.常顺时针绕肚脐揉腹,利于保持腑气通畅,防止胆汁淤积。3.适当多喝豆浆,吃豆芽等芽类食物,利于胆汁排泄。
患了肝囊肿无需太担心 正确预防肝囊肿有原则
可以说肝囊肿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之一,占体格检查者的1%-2%。过去认为肝囊肿是先天的,其实肝囊肿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先天性肝囊肿是由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但也有一些人多年体检从未发现肝囊肿,随着年龄的增长,肝内出现了新生的囊肿,这样的肝囊肿可称为后天性肝囊肿。这种后天性肝囊肿可能是肝脏管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
肝囊肿一般呈球形,外壳是纤维性囊壁,其内充满清亮、无色或蛋黄色、无细胞成分的囊液。大多数肝囊肿体积很小,直径仅1-2厘米,似葡萄大小,但也有的肝囊肿可长得很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以上,酷似盛满水的气球。肝囊肿可单个,也可多个,大多在肝内散在分布。肝囊肿的生长部位无一定规律,可以长在肝左叶,也可以在肝右叶,也有的分散在左右两叶。肝囊肿可以很表浅,也可以深达肝实质内,有的甚至紧贴大血管。一般情况下,肝囊肿不破裂、不出血、不感染、不恶变。但也有少数患者可发生囊内出血,致使囊液呈血性或伴血块。有时可继发感染。大多数肝囊肿并不生长或长期处于“静止”或“小囊肿”状态,而“巨大”或“特大”肝囊肿是相对少见的。
大多数肝囊肿并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但也有一些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或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囊肿位置表浅易与膈肌或腹膜磨擦所致。一般讲,这种肝囊肿引起的疼痛并不严重。巨大肝囊肿也可挤压周围脏器,使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或胀满、甚至影响消化和呼吸。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其所患肝囊肿均为小的肝囊肿,其最大直径均不超过3厘米。肝囊肿与肝血管瘤一样,不是肿瘤,不长大、不恶变,对患者无威胁,不要紧。所谓“不要紧”是意味着“不急”和不需要处理。另外,肝囊肿与肝血管瘤相比,更无破裂之忧。这是因为即使囊肿破裂,流出的液体也对人体无害。事实是肝囊肿甚少自发破裂。但肝囊肿患者仍需定期随访,每年做1-2次B超是需要的。
至今,尚未发现肝囊肿的形成与某些食物的关系,因此肝囊肿患者不需要忌口。也尚未发现家务、运动、工作对肝囊肿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肝囊肿患者不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
如何预防肝囊肿
肝囊肿的预防原则有:
预防胆囊肿原则一:高蛋白食品,每一种肝囊肿也包括其他的肝病,都应该低蛋白饮食,避免体内氮类代谢物合成过多,降低肝脏的解毒压力,也减轻肾脏的排泄压力。如大豆、豆腐、鸡蛋,肉类以及其他豆类制品。但是要保证机体所需的蛋白摄入,防止出现营养不良。
预防胆囊肿原则二:咖啡、巧克力严禁食用,咖啡,巧克力含有多种生物碱,对肝脏有损伤,肝囊肿患者要避免。
预防胆囊肿原则三:发酵性食品,这里所讲的发酵食品主要是菌变发酵的食品,如豆腐乳、臭鸡蛋等。避免食用此类对囊肿生长速度有利的食物,防止囊肿生长加速。
预防胆囊肿原则四:动物内脏,动物内脏制作的熟食也不适合肝囊肿患者食用,特别是动物肝脏。中国有句古话,吃什么,补什么,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宰杀动物过程中很多毒素遗留在肝、肾内,特别是肝脏,肝脏的功能就是解毒,很多动物代谢的毒素都遗留在肝脏中,如果病人服用这些物质后无形给肝脏和肾脏增加负担,加重病情。
胆囊良性肿瘤病因
胆囊良性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概括地说,胆囊良性肿瘤病因尚不清楚,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属乳头状腺瘤,又可分为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两种类型。前者系由于胆囊压力过高或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胆固醇颗粒沉淀于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底层,组织细胞过度膨胀造成;亦有学者认为是由于黏膜上的巨噬细胞吞食胆固醇结晶后聚积而成;后者则由于炎症刺激造成组织间质的腺性上皮增生,并由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形成。
胆囊腺肌瘤属于胆囊增生性病变之一,是由于胆囊黏膜增生肥厚。罗-阿窦数目增多并扩大成囊状,穿至肌层深部,窦与胆囊腔之间有管道相通,形成假性憩室。
(二)发病机制
不同病变的病理学特点简要归纳如下。
1.胆囊良性肿瘤
(1)腺瘤:腺瘤是来自于胆囊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约占胆囊良性病变的23%(表3),约占同期胆囊切除病例的1%,女性比较多见。小儿偶见报道。部分病例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胆囊腺瘤大多数为单发,少数多发;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褐色至红色;平均直径(5.5±3.1)mm(1~25 mm),大多数腺瘤小于10mm。
胆囊腺瘤又被进一步分为乳头状腺瘤和非乳头状腺瘤。两者发病率相近。
①乳头状腺瘤:又可再分为有蒂和无蒂两种。前者多见,镜下显示呈分支状或树枝结构,带有较细的血管结缔组织蒂与胆囊壁相连,有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覆盖,与周围正常的胆囊黏膜上皮移行较好。
②非乳头状腺瘤:又称为腺管腺瘤。大部分有蒂,镜下可见多数增生的腺体被中等量的结缔组织间质包绕。偶尔腺体显示囊样扩张。覆盖的单层柱状上皮与胆囊黏膜上皮相连续。该型腺瘤以腺体的管状增殖为主体,故称为腺管腺瘤。有时可见杯状细胞或基底颗粒细胞的肠上皮化生改变。
少数腺瘤可介于乳头状腺瘤和非乳头状腺瘤之间,也可合并胆囊结石。腺瘤内癌或腺瘤癌变也时有报道。
关于腺瘤的癌变倾向,仍然存在争论,部分学者持否定意见,认为缺乏腺瘤癌变的直接证据。Vadheim(1944)首先报道了胆囊腺瘤癌变4例。近30年来不断有腺瘤恶变的报道:A.统计1989年国内报道,腺瘤的癌变率约为11.3%,1989年Ishikawa报道无蒂腺瘤癌变(33%)明显高于有蒂腺瘤(13%)。1982年,Kozulka报道了7例腺瘤恶变,有6例为乳头型腺瘤,其中半数含有管状腺瘤成分;B.腺瘤的大小与恶变的关系:Kozuka报道良性腺瘤的大小平均直径为(5.5±3.1)mm,而恶变的腺瘤平均直径为(17.6±4.4)mm,因此将判断腺瘤的良恶界限定为直径12mm,超过12mm者恶变的可能性很大。白井良夫(1986)认为,最大直径超过15mm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有相当高的恶性的可能性。我国学者则认为,超过10mm者应警惕有恶变,并将该项指标定为重要的手术指征之一。1988年,Koga报道94%的良性病变直径小于10mm,88%的恶性病变大于10mm,因此,当肿瘤超过10mm时应该考虑为恶性。事实上仍有少部分腺瘤在直径小于10mm时,就已经发生了癌变,所以小于10mm的腺瘤也不要放松警惕;C.1982年,小?贞雄观察,随着腺瘤体积的增大,间质变少,腺管互相接近,上皮细胞核逐渐增大,部分出现假复层上皮细胞,癌的先行性病灶改变逐渐明显。在大的腺瘤中,常常出现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核更大,上皮细胞的假复层排列更为明显,提示了腺瘤在组织学上有恶变的移行迹象;D.Kozuka观察了79例胆囊浸润癌中15例(19%)有腺瘤组织残余,提示部分胆囊癌变来源于早已存在的腺瘤组织。
上述提示:①腺瘤有较高的癌变率;②随着腺瘤的增大恶变率增高;③腺瘤组织内在组织学上有恶变移行迹象;④相当比例的胆囊浸润癌中有腺瘤组织残余,以上4点足以说明胆囊腺瘤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
有人还注意到胆囊腺瘤癌变病例的年龄偏高,女性偏多。部分胆囊癌或腺瘤癌变的同时伴有胆囊结石,因此认为腺瘤癌变与胆石的存在及其对胆囊黏膜的慢性机械刺激有密切关系。不伴有胆结石的腺瘤很少恶变。
(2)来源于支持组织的胆囊良性肿瘤:此类良性肿瘤更为罕见,包括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和颗粒细胞瘤等。血管瘤、脂肪瘤及平滑肌瘤的镜下结构与发生在其他部位的同类肿瘤是完全相同的。
胆囊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非常罕见。世界上仅有20余例报道。既往该病被称为颗粒细胞成肌细胞瘤。该病多见于胆囊管,占肝外胆道系统GCT的37%。肉眼所见显示,胆囊管的局限性息肉样、褐黄色、较硬的小病变,造成胆囊管的狭窄和梗阻,导致胆囊的黏液囊肿。组织学显示神经源性,细胞内的嗜酸性颗粒,呈PAS强阳性反应。临床上,胆囊造影显示胆囊不显影或无功能。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胆囊颗粒细胞瘤恶变倾向的报道。
2.胆囊的假瘤 胆囊的假瘤又常被称为非肿瘤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增生性病变和组织异位症等。其中,胆囊息肉最为多见,由于超声显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胆囊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高。
(1)胆囊息肉:统计国内1989年的报道,胆囊息肉占胆囊良性肿瘤的67%。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两种。其中胆固醇息肉占大多数(67%)。
①胆固醇息肉:是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发病在性别中无明显差异。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少数病例同时伴有胆囊结石。大部分为多发,小部分为单发。外观呈黄色分叶状或呈桑椹样,柔软易脱落。与胆囊黏膜有蒂相连,有的蒂细长,息肉可在胆囊内摆动;有的蒂粗短,息肉呈小结节状。息肉大小不等,一般为3~5mm,绝大多数小于10mm,偶见直径达到10mm的息肉。组织学显示息肉由集聚的泡沫组织细胞构成,其表面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偶见胆囊被胆固醇沉积呈草莓样改变。胆固醇息肉无肿瘤倾向,也未见恶变的报告。
②炎性息肉:呈单发或多发,约3~5mm大小,蒂粗或不明显,颜色与邻近的黏膜相似或者稍红。可伴有胆石。常伴有严重的胆囊慢性炎症。组织学显示灶性腺上皮增生伴血管结缔组织间质和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上皮与邻近的胆囊黏膜上皮相似。尚未见到胆囊炎性息肉恶变倾向的报道。
(2)胆囊增生性病变:包括腺肌瘤样增生和腺瘤样增生。
①腺肌瘤样增生:是一种由于胆囊的增殖表现为胆囊壁肥厚性病变,有胆囊上皮和平滑肌增生。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漫型3种。局限型的腺肌瘤样增生,绝大多数发生在胆囊的底部,又常被称为腺肌瘤。
腺肌瘤样增生有许多命名,但是,以本病名最为合适。Christensen认为该病不是肿瘤,没有任何恶变倾向;然而,1987年Paraf报道了2例发生于腺肌瘤样增生的癌症,1例为腺癌伴有胆固醇沉积症,另1例为鳞状细胞癌。文献中还有4例相似的报道。因此认为本病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可发生癌变。
肉眼所见局限型病变呈半月形隆起的结节,直径5~25mm大小,伴有中心部脐样凹陷。节段型和弥漫型病变主要是受累的范围不同。病变的断面呈灰白色,有多数小囊样腔隙。
组织学特点主要是胆囊上皮和平滑肌的增生。上皮增生在病变的中心最明显。周围的腺体常呈囊状扩张并充满黏液。扩张的腺体内可有钙质沉着。在大多数病例中,间质中有轻度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武藤良弥(1986)强调并将本病的诊断标准定为:“在组织标本上,每1cm内有5个以上的RAS增殖,其结果导致胆囊壁肥厚达3mm以上的病变”。
②腺瘤样增生:呈局灶性或弥漫性的黏膜增厚。分为绒毛型和海绵型两种。绒毛型以高的乳头状的黏膜隆起为特征;海绵型以分支状的腺体为特征,有时伴有囊性扩张。尚未见与本病有关的恶变病例报告。
③组织异位症:此病罕见。已报道的异位组织有胃黏膜、小肠黏膜、胰腺组织、肝和甲状腺等。全部异位组织结节均位于胆囊壁内,发生在胆囊颈或胆囊管附近较多见。肉眼呈现突入胆囊腔的结节,10~25mm大小,断面呈灰白色。根据不同的组织特点可被认定,例如,胃黏膜异位症镜下可见壁细胞和主细胞;小肠黏膜异位症,可见Paneth细胞等等。
④其他良性假瘤:更罕见,包括寄生虫感染形成的肉芽肿、创伤性神经瘤和缝线肉芽肿和纤维肉芽肿性炎症等。
胆囊囊肿怎么治疗 治疗胆囊囊肿的方法
1: 胆管囊肿最常见于小儿,本病可由于先天因素导致,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因此治疗要分清原因,一般本病的治疗原则有下面几点:
2: 禁食及胃肠减压,可减少胆汁和胰液分泌,减轻胆管内压力。
3: 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胆道感染常见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的肠道需氧菌和厌氧菌,以杆菌为主,可选用头孢菌素和甲硝唑等。
4: 腹痛明显者可适当用抗胆碱能药解痉。
5: 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阻塞性黄疸、早期肝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可先行经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初步减黄和控制感染后再选择手术治疗。
6: 血清淀粉酶升高者按胰腺炎处理。
7: 积极防治休克,包括输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监测生命体征等。
8: 加强护肝、营养支持治疗。补充各种脂溶性维生素(A、D、K 等),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