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风热感冒刮痧疗法

风热感冒刮痧疗法

二、风热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2)定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问,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刮痧降血压教程 血压高刮痧注意事项

1.应当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来确定刮痧疗法的手法及刮痧强度,刮痧力量应适中,均匀,由轻渐重,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

2.根据厇的年龄,血压高低,病情轻重,选择坐位或卧位等不同的刮痧体味,尽量暴露治疗部位,先用毛巾擦洗局部皮肤,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并且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3.对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或已经合并心,脑,肾疾病的患者,应忌用刮痧疗法;对红花油,万花油,药酒等润滑剂过敏者,也应当禁用刮痧疗法。

风热感冒的刮痧疗法

(1)选穴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2)定位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问,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外关:在前臂背侧,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从风池穴直向下刮3寸,中间不要停顿,用力不宜过重。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上肢内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刮拭上肢外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

感冒的刮痧疗法

刮痧治疗感冒,简便易行,见效快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夏日感冒初期的首选治疗。刮痧是我国传统技法之一,在中医学最古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述,使用至今已逾上千年历史。刮痧具有活血化瘀、调血行气、祛风止痛、舒筋通络、清热解毒、开窍醒神、健脾和胃等作用,可排出体内毒素,增强机体免疫力,是常用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夏日感冒多选用后背部膀胱经刮痧,因为夏日感冒是风邪兼夹暑湿之邪作祟的结果,风为阳邪,易犯阳位,背部为阳,风邪侵入时首当其冲,治疗也当从其侵犯的部位着手,而背部正好为足太阳膀胱经分布的区域,太阳主一身之表,善治一切在表之疾。后背部刮痧治疗感冒,效果良好。

感冒的刮痧疗法

一、风寒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2)定位 风池:在头后项部,头枕骨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髑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风热感冒刮痧疗法

二、风热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2)定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问,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外关:在前臂背侧,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从风池穴直向下刮3寸,中间不要停顿,用力不宜过重。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上肢内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刮拭上肢外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

虽然刮痧可以有效治疗感冒,但也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这样才能得到最佳效果。刮痧的注意事项,下面一起来看看。

刮痧四大误区

并非又疼又有淤才有效

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

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

时间长短无碍

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

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去感冒刮痧好

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越疼越有效果

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

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风热感冒刮痧刮哪里

1.取穴

曲池、尺泽、外关、合谷、风池、大椎。

简便取穴方法:

(1)曲池:寻找穴位时曲肘,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2)尺泽: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此穴。

(3)外关:位于前臂背侧,尺桡骨之间,腕横纹向上三指宽处。

(4)合谷: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示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是此穴。

(5)风池: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6)大椎: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2.刮痧方法

刮法采用揪痧法,手法采用泻法,介质采用麻油。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麻油)。

(2)施术者五指屈曲,用示、中指的第2指节对准施术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然后瞬间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

(3)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声响。

(4)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至皮肤出现痧点。

3.功效

祛风散热。

注意:术前要饮少量水,术中要多出痧,术后要饮少量温水。

4.风热感冒症状

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咽喉肿痛、头身疼痛、痰黄、舌苔薄黄。

刮痧的预防保健作用

1、感冒刮痧疗法

采用穴位(风池、太阳、大椎、风门、肺俞、夹脊等穴)刮痧法,将红花油或万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肤上,操作者用手紧握刮痧板从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匀柔和,痛甚处应反复重刮,每次治疗时间约15分钟。刮拭出痧后再给饮温开水或生姜汁糖水以发汗解表。隔日治疗1次。

2、黄褐斑刮痧疗法

先清洁皮肤,再均匀涂抹润肤乳,按照额头、眼周、面颊、口周、鼻部、下颌的顺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从面部中间向两侧沿肌肉纹理走向或顺应骨骼形态单方向刮拭,在色斑、痛点处采用压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后按揉太阳、印堂、迎香、颧髎、承泣、四白、承浆、大迎、颊车及黄褐斑部位。刮拭速度宜缓慢柔和,力度均匀平稳,以皮肤潮红为度,不要求出痧。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

刮痧的操作要点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循行路线,振奋一身之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可取得更好疗效。

4、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刮痧的用途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8种人刮痧有危害

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此外,孕妇及月经来潮期间勿施行中医刮痧疗法。

2、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3、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中医刮痧疗法,这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4、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中医刮痧疗法。

5、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引起虚脱。

6、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7、精神病患者禁用中医刮痧疗法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8、病人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或背部脊骨凸起者,最好不要中医刮痧疗法。

刮痧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误区二:时间长短无碍

很多人在刮痧时不很在乎时间长短,其实,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误区三:去感冒刮痧好

林女士,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医生诊断,林女士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伯,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专家解释说,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误区四:刮痧不会不适

刮痧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简单的“推拿”,只有效果好不好,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症。其实,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医学上称这种不适为“晕刮”,“晕刮”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

颈椎刮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刮痧部位、刮痧用具及施术者双手等均应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痧的器具需经过严格的挑选,切忌使用边缘粗糙或缺损的器具,以免损伤皮肤。要根据颈椎病患者的病情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刮治方法,手法以轻重适度、用力均匀、方向一致为原则,不要忽轻忽重地来回刮,电不可在患者过饥、过饱及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施行刮痧治疗。要掌握好治疗间隔时间,一般以间隔3~5日为宜,若有必要也可2~3日刮治1次。

(2)根据刮痧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患者,严防有刮痧禁忌证者进行刮痧治疗。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就是皮肤疖肿、瘢痕、溃破,以及传染性皮肤病的病灶部位不宜进行刮痧治疗。有出血倾向者、严重心脏病等重证疾病者,以及年老体弱者、对刮痧恐惧者等,也不宜进行刮痧治疗,皮肤娇嫩之处也应禁刮。

(3)刮痧治疗后患者应休息片刻,适量饮用温开水或姜汤,不能急躁动怒、忧思悲郁。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刮痧疗法的作用较弱,在施用刮痧治疗的同时,应根据病情积极配合其他治疗调养方法,如药物治疗、牵引治疗、运动锻炼等,以提高疗效。这些都是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

刮痧的补泻手法的区别

上面我们提到,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刮痧的手法都是采用泻法。

刮痧疗法同针治疗法一样,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刮痧疗法的补泻作用,取决于操作力量的轻重、速度的急缓、时间的长短、刮拭的长短、刮拭的方向等诸多因素。

1.刮拭力度

补法:刮拭按压力小,刮拭速度慢,刺激时间较长为补法。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体形瘦弱之虚证患者。

泻法:刮拭按压力大,刮拭速度快,刺激时间较短为泻法。适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形体壮实的患者。

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有三种手法。第一种为按压力大,刮拭速度慢;第二种为按压力小,刮拭速度快;第三种为按力中等,速度适中。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2.痧痕点个数

选择痧痕点个数少者为补法,选择痧痕点数量多者为泻法。

3.刮拭的方向

操作的方向顺经脉运行方向者为补法;操作的方向逆经脉运行方向者为泻法。

4.是否增加温和灸

刮痧后加温灸者为补法;刮痧后加拔罐者为泻法。

感冒刮痧刮哪里 刮痧的补泻手法的区别

上面我们提到,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刮痧的手法都是采用泻法。

刮痧疗法同针治疗法一样,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刮痧疗法的补泻作用,取决于操作力量的轻重、速度的急缓、时间的长短、刮拭的长短、刮拭的方向等诸多因素。

补法:刮拭按压力小,刮拭速度慢,刺激时间较长为补法。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体形瘦弱之虚证患者。

泻法:刮拭按压力大,刮拭速度快,刺激时间较短为泻法。适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形体壮实的患者。

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有三种手法。第一种为按压力大,刮拭速度慢;第二种为按压力小,刮拭速度快;第三种为按力中等,速度适中。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选择痧痕点个数少者为补法,选择痧痕点数量多者为泻法。

操作的方向顺经脉运行方向者为补法;操作的方向逆经脉运行方向者为泻法。

刮痧后加温灸者为补法;刮痧后加拔罐者为泻法。

相关推荐

刮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出痧不是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症出痧多,实症、热症出痧多,而虚症、寒症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刮痧时间不宜太长 很多人在刮痧

女性来月经能刮痧吗 感冒能刮痧

可以。 感冒是可以刮痧的,并且刮痧还具有较好的解表祛湿散寒作用,感冒时适当的配合刮痧还能帮助身体恢复。只不过在刮痧之前要先分辨自己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不同的感冒要对应不同的部位和刮痧手法,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调理效果。

刮痧疗法的适应范围

刮痧疗法的适应范围 刮痧疗法适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治疗的主要病证有:感冒咳嗽、体虚易感、自汗盗汗、发热中暑、头晕头痛、纳差不寐、牙痛口疮、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厌食、遗尿流涎等。尤其是对于一些常见病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禁忌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此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刮痧管用吗

源援基介绍,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 据介绍,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源援基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

刮痧的误区你知道几个

刮痧误区你知道几个 专家介绍,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 据介绍,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专家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

刮痧排肝毒吗 哪些人不能刮痧排肝毒

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此外,孕妇及月经来潮期间勿施行中医刮痧疗法。 2、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3、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中医刮痧疗法,这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4、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刮痧刮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的呢

“单纯发热为主的感冒、重症中暑都不可随意刮痧刮痧也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门诊源援基副主任中医师表示,刮痧需要市民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巧,不是谁都可以自行操作的。 释疑:刮痧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 源援基介绍,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 据介绍,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

重感冒能刮痧

刮痧是我国传统技法之一,在中医学最古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述,使用至今已逾上千年历史。刮痧具有活血化瘀、调血行气、祛风止痛、舒筋通络、清热解毒、开窍醒神、健脾和胃等作用,可排出体内毒素,增强机体免疫力,是常用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感冒多选用后背部膀胱经刮痧,因为感冒是风邪兼夹暑湿之邪作祟的结果,风为阳邪,易犯阳位,背部为阳,风邪侵入时首当其冲,治疗也当从其侵犯的部位着手,而背部正好为足太阳膀胱经分布的区域,太阳主一身之表,善治一切在表之疾。后背部刮痧治疗感冒,效果良好。

不当刮痧有哪些危害

单纯发热为主的感冒、重症中暑都不可随意刮痧刮痧也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刮痧需要市民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巧,不是谁都可以自行操作的。 刮痧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 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 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源援基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

刮痧常见的几种误区

刮痧愈痛愈黑愈有效? 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