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断奶一年多了还能挤得出奶 这种情况溢乳需重视
宝宝断奶一年多了还能挤得出奶 这种情况溢乳需重视
溢乳同时合并有闭经———闭经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双侧乳头益乳,月经停止,卵巢、子宫及外生殖器萎缩,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尿中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临床分为三型,以产后发病型最多,年龄在19~35岁,月经量少,初潮晚,多伴有神经官能症及营养不良。此型病人产后就持续泌乳、闭经、卵巢菱缩。有人在断奶后发病,长期哺乳后诱发这种综合征。有人发病与妊娠、哺乳无关,称为非产后发病型。有人是垂体肿瘤所致,多在20岁左右发病,可伴有肥胖、多毛性早熟。有人先有溢乳、闭经,以后多年才发现垂体肿瘤。
缓解宝宝吐奶的几个小窍门
缓解宝宝吐奶的几个小窍门
1、拍嗝
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让气体排出来。只要减小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减轻吐奶、溢奶情况。
2、体位疗法
如果拍嗝有困难,那么就将宝宝直立抱起,让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3、饮食疗法
增加喂奶次数,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做到少量多餐。喂奶后适当多抱一会儿宝宝,不要急于将他平放在婴儿床上,这样有助于减轻返流。不过,调得太稠的奶容易造成肠胃阻塞或腹泻哦。
4、药物治疗
如果吐奶、溢奶严重,请医生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来改善。不过,药物治疗是放在最后考虑的。
母乳喂养有哪些误区
1、奶不够吃
好多妈妈会很焦急地说自己的奶不够孩子吃,因为在孩子开始吃奶时能听到孩子的吞咽声,可是一会儿就听不到了,于是认为自己没奶了,孩子一停吸、哭闹便马上加喂奶粉了。喂奶粉后宝宝会睡很长时间,而在妈妈乳房再次充盈时不能很好地得到吸吮,使得妈妈因奶胀疼痛而来医院就诊。
2、过多地喝汤及高蛋白饮食
哺乳期母亲基础代谢率高、出汗多,需水量多于一般人,因此,母亲应适当增加汤水的摄入以满足口渴的需求。各种美味可口的汤水既帮助消化又可补充水分。但是,过多地摄入液体,则增加了尿量,反而使乳汁量减少了。这就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多喝营养汤类会增加奶量,很多人哺乳期每日三餐多喝汤,可是奶量不但没增多反而觉得奶还会越来越少的原因。哺乳期液体的摄入量并不影响奶量,要依据自身状况而定。
3、家人过度关注
一些年轻的妈妈没有做好担当母乳喂养宝宝的准备,加之工作、生活的压力,平日生活中会过多地依赖父母。父母过多的干预使得哺乳期妈妈处于缺乏责任感的被动状态。很多时候,在哺乳宝宝时会有家属在旁帮忙或指手画脚,这既干扰了妈妈哺乳宝宝的自我体验,又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哺乳时的良好心情,从而使得不能很好地掌握和适应正确的哺乳方法,还会因不良情绪导致奶量减少或不通畅。
4、误解按需哺乳
很多妈妈认为按需就是只有孩子饿了才给孩子哺乳。孩子睡着不醒,即使乳房奶很涨了也不叫孩子吸吮,同时又担心宝宝醒来没奶吃而舍不得挤掉多余的奶,致使长时间过度涨奶,疼痛加重而来医院就诊。有的妈妈是孩子每次只吃一侧,另一侧舍不得吸出而造成长时间涨奶,出现疼痛硬块而就诊。
5、不正确的按摩和热敷
有些妈妈请过催奶师不当按摩后局部肿痛加重。有的妈妈通过电脑或是旁人所说,奶胀肿痛热敷利于排奶和缓解疼痛,便错误地认为越热越好,使得热敷后局部红肿、疼痛加重而害怕疼痛排奶不畅就医,有的甚至出现局部烫伤而就诊。
这些回奶方法都是错的
回奶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减少挤奶的频次与产量,直到不需要再需要额外的刺激,通常2周左右乳房基本不需要额外挤奶了。同时应注意少进汤汁及下奶的食物,使乳汁分泌逐渐减少以致全无。
如果妈妈停止亲喂后,泌乳量仍然达到1000ml以上,乳房2小时左右就充盈了,4小时局部胀痛不适感逐渐增加。此时断奶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或者可以采用辅助方式,去医院配一些药物来帮助减少奶量。
关于回奶的那些误区:
传说中的喝麦芽水、花椒水是回奶“灵药”吗?如果回奶时,乳房泌乳量仍然比较多,胀奶频率很高,就不适合服用麦芽水、花椒水这些灵药了。
(1)麦芽如果在单方计量较少的情况下,反而会提升乳量。
(2)有些妈妈去医院注射雌激素回奶,效果不一定明显,还很容易影响内分泌系统,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3)如果选择回奶的药物,务必遵从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服用。无论何时断奶,在回奶时只要感到乳房肿胀不适,需要通过调整饮食和适度挤奶,循序渐进的减少泌乳。
自然回奶是最正确的方法
如果妈妈给宝宝哺乳的时间已经达到10个月至1年,而且能够正常断奶,一般来说,选择自然回奶是最好的,而且成功率也比较高,对妈妈,对宝宝都好。
(1)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如果奶水不是太多的妈妈们可以选择一点一点的减少孩子吃奶的次数,通过减少孩子吃奶的次数让乳汁分泌量减少一点,奶就回去了。
(2)加长喂奶间隔时间:逐渐加长每次给宝宝喂奶的间隔时间,让宝宝慢慢适应,也让乳房适应,慢慢减少乳汁的分泌,对回奶很有帮助。
(3)缩短单次喂奶时间:每次给宝宝喂奶的时间不要太长,慢慢缩短。这样宝宝的吮吸刺激的减少就会使乳汁分泌量自然的下降。
(4)减少高蛋白质的摄入:妈妈要注意少进汤汁及下奶的食物,一定要注意不要吃鱼肉,羊肉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少喝汤,少喝水,可以吃点清淡的食物达到减少乳汁分泌的效果。
(5)穿上较紧身的衣服:妈妈在给宝宝断奶的时候,可以丢弃宽松的衣服,穿上较紧身的衣服和内衣,通过衣物的挤压减少乳汁分泌,帮助回奶。
(6)吃回奶的食物:母乳分泌的多少和食物有很大的关系,在断奶的时候吃一些回奶食物,可以让母乳变少,也让断奶变得容易起来,因此食物回奶也是回奶的最好方法。
不过回奶的食物具体那个更有效,并不是绝对的,吃什么回奶快跟个人身体因素有关。所以要回奶的妈妈们可以选择以下对自己比较有效的食物:
1、蔬菜类:韭菜、芹菜、冬菇、白萝卜、韭黄、大白菜、马齿笕、豆角、黄瓜、苦瓜、茄子等。
2、五谷杂粮类:地瓜、玉米、麦芽等。
3、水果类:柚子、桔子、沙果、石榴、山楂、梅子、柿子等。
4、肉类及肝脏类:牛肉、猪肝、鸭肉、猪心、老母鸡、火腿等。
5、大料类:茴香、盐(不要过咸)、醋、酱油、大蒜、花椒、芥末等。
6、水生物以及补品类:田螺、螺蛳、性寒类食物(如螃蟹)、海参、西洋参、人参等。
回奶时,即使胀奶难受也不能挤?
断奶时,如果长时间不哺乳乳房就会胀得不舒服,建议还是要及时少量的排除乳汁缓解乳房胀痛,不高于30-50ml,避免使用吸奶器长时间排空乳房。
适当的挤奶后,增加挤奶的间隔时间,循序渐进地减少单次挤奶的时间和奶量,这样可以让泌乳量下降,也不必遭受胀奶痛苦。
乳房完全挤不出奶了,就是回奶成功?
断奶时,只要乳房不在出现胀奶不适的情况,就不必再挤奶了。有些妈妈通过能不能挤出奶判断回奶是否成功,其实不一定,每个人体质不同,乳腺退化泌乳停止需要时间。如果乳房持续受到泌乳刺激,在断奶后1-2年也不会停止泌乳。
宝宝断奶一年多了还能挤得出奶 宝宝断奶后多长时间不会再出奶
这个因人而异。研究统计表示,一般在断奶后半年到一年会停止,不过妈妈们哺乳的时间越长,完全停止乳汁分泌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
新生儿喂养5大注意事项
事项一:
宝宝如何传达饱、饿信息宝宝饿了,他就会:①饥饿性哭闹;②用小嘴找奶头;③当把奶头送到嘴边时,会急不可待地衔住,满意地吸吮;④吃得非常认真,很难被周围的动静打扰。宝宝饱了,他就会:①吃奶漫不经心,吸吮力减弱;②有一点动静就停止吸吮,甚至放下奶头,寻找声源;③用舌头把奶头抵出来。再放进去,还会抵出来。再试图把奶头放进去,他会转头,不理你。新生儿睡眠时间比较长,如果一次睡眠时间超过了四五小时,一定要叫醒宝宝吃奶。如果宝宝睡眠时间很短,是否一醒就喂呢?也不必。
事项二:
喂奶间隔白天、晚上一样吗?新生儿胃容量很小,能量储存能力也比较弱,需要不断补充营养。新生儿吃奶次数多,夜间也不会休息。因此喂奶的间隔,白天和晚上差不多是一样的。随着日龄的增大,宝宝夜间吃奶次数逐渐减少,慢慢就养成了白天吃奶,晚上不吃奶的习惯了。
事项三:
夜间喂奶应避免的危险
① 光线暗,视物不清,不易发现宝宝皮肤颜色,不易发现宝宝是否溢奶;
② 妈妈困倦,容易忽视乳房是否堵住了宝宝鼻孔,发生呼吸道堵塞;
③ 妈妈怕半夜影响其他人睡眠,宝宝一哭就立即用乳头哄,结果半夜宝宝吃奶的次数越来越多,养成不好的夜间吃奶习惯。
事项四:
如何区别生理性溢乳和病理性呕吐?
生理性溢乳的特点:①溢乳前后宝宝没有任何不适表现;②每次溢乳量不多;③虽然溢乳,但没有因为溢乳而增加吃奶量和次数;④没有因为溢乳而影响体重增长,宝宝还是胖胖的;⑤大小便正常。
病理性呕吐的特点:①呕吐前宝宝有不适感觉,表情不快,脸憋得通红,有时哭闹,哼哼,给奶不吃,难以用奶头制止宝宝的哭闹;②呕吐的奶量往往比较多,有时成喷射状,除了有奶液外,可有胆汁样物、胃液及奶块等,气味发酸,甚至酸臭;③吃奶量显著减少或增加;④体重增长缓慢,宝宝显得有些干瘦,缺乏精神,大便不正常,或次数少而每次的量多,或次数增多,大便性质不正常,往往伴有腹胀。
事项五:
新生儿需要添加乳品以外的饮品吗?
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新生儿都不需要添加乳品以外的饮品。新生儿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没有发育完善,各种消化酶还没有生成,肠道对细菌、病毒的抵御功能很弱,对饮品中所含的一些成分缺乏处理能力。如果给新生儿喝其他饮品,可能会造成新生儿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泻等症。
备足8大武器 适应产后生活
武器一:营养品,如果在生宝宝前孕妇有吃维生素、钙片,喝奶粉的习惯。那么在生完宝宝后要继续保持。记住,最好在服用营养品前先询问医生的意见,因为补得不仅仅是自己,还会影响奶水的质量,牵连到宝宝的健康。
武器二:专业的乳头矫正器,是针对乳头凹陷或平坦的孕妈,这个武器不但能在孕期使用,还能在哺乳期使用,可以助宝宝顺利喝奶。
武器三几乎是每位妈妈的必备工具:吸奶器,一是方便奶水储存,重要的还可促进奶水分泌。尤其是一些奶水比较充裕的孕妈,在白天喝不了太多便会让奶水剩余,最好的护乳方法就是将奶水挤出。此外,若日后要恢复工作,妈妈最好先将奶水挤出,放到冰箱保存,然后由亲人给宝宝食用。总之是一款十分方便的工具。
武器四:防溢乳垫,有些妈妈奶水非常多,那么就容易溢奶。冬天倒无关紧要,在夏天一旦溢奶,胸口前的奶渍可是让人尴尬连连。因此,事先准备一副防溢乳垫是很必须的,最好选择可清洗的类型,既实惠,又好用。
武器五:为哺乳准妈们专门设计的哺乳文胸,因为它拆卸方便,这样宝宝才能随时喝到奶,而且质量高的哺乳文胸都有防溢乳垫,尤其适合出去游玩的妈妈们。妈妈佩戴棉质透气的文胸更加适合。
武器六:乳头保护罩。在喂奶期间,乳头就成了功不可没的大功臣,需要与宝宝、吸奶器多次亲密接触,但是乳头也是极为脆弱的区域,因此需要好好呵护才是。除了日常的清理工作外,选购乳头保护罩也是不错的选择。
武器七:按摩霜,有的女性产后会出现可怕的妊娠纹,不妨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健康的按摩油来擦拭。可促进血液循环,让肌肤放松后淡化纹路。
断奶后回奶慢怎么办
在宝宝8个月到1岁左右的这个时候可以渐渐过度断奶的,每天只要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的话,到时就会自然断奶的、只要自己 每天给宝宝吮吸的次数少于三次的话,你的奶水就会一下子少了很多的了
宝宝对母乳依赖很强,快速断奶可能会让宝宝不适,如果你非常重视哺乳,又天天和宝宝在一起,突然断奶可能有失落感,因此你可以采取逐渐断奶的方法。从每天喂母乳6次,先减少到每天5次,等妈妈和宝宝都适应后,再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断掉母乳。 我当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用了一周的时间,自然断奶,都没有奶胀的痛苦
少吃母乳,多吃牛奶。开始断奶时,可以每天都给宝宝喝一些配方奶,也可以喝新鲜的全脂牛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鼓励宝宝多喝牛奶,但只要他想吃母乳,妈妈不该拒绝他。
如果你是选择要挤奶的话, 奶胀的时候是一定要脐的,否则胀过了头,可能会出现乳腺炎或是发高烧的后果的,每次奶胀的时候可以挤一点点出来,但最好是不用全挤出来,挤一点点不奶胀为准。否则是会越挤奶水越多的
妈妈到时也可以吃点回奶的食物的,如麦芽,牛肉,芹菜,韭菜,茶水之类的,少喝汤水。
过去常有使用维生素B6来辅助断奶的方法,不过效果因人而异且过量服用时还有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请一定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其实妈妈可以借助一些断奶的中成药或草药(专业的中医药可以提供),包括用大麦芽煎水服用等方法,都较为有效且迅速。断奶时随着妈妈喂奶次数的减少,奶量会有降低,同时妈妈减少汤水类的饮用也有帮助。
切勿采用传统的一夜胀退法,此法危害之一,乳汁淤积成块,使妈妈疼痛难忍;之二,乳汁积聚,营养丰富的乳汁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容易导致乳腺炎甚至脓肿形成而不得不手术治疗;之三,可使今后妈妈的乳腺出现较为严重的乳腺增生或其他病变。
其次,饮食方面,妈妈们的饮食宜清淡勿油腻,少喝水少喝汤,特别是鸡汤、鱼汤等发奶食物,可适当多吃韭菜、山楂等。
再次,断奶后要穿合身或稍紧一点的文胸,这样除了能抑制乳汁的分泌外,还能减轻乳房的胀痛。
最后,药物治疗。可以用炒麦芽煎水喝(50克煎服,每日3次),还可外敷芒硝(用小布袋包裹后敷在乳房上,避开乳头乳晕),也可服维生素B6、乙烯雌酚、溴隐亭等药物,但必须遵医嘱服用。另外,若是断奶期间出现乳腺硬块、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断奶成功后,建议妈妈们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多做扩胸运动,可使乳房较快地恢复弹性。
断奶需要几天
断奶需要几天
断奶需要多长时间,这取决于宝宝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如果妈妈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自己和宝宝也都可以适应,断奶的时机便已成熟,这时妈妈可以给宝宝进行快速断奶。
快速断奶最快的话不到一周已经能让宝宝顺利脱离母乳了。特别是加上客观因素,例如妈妈一定要出差一段时间,那么很可能妈妈离开后几天宝宝就能完全断奶了。如果妈妈上班后不再吸奶,那么白天的奶也很快就会断掉。
如果宝宝对母乳依赖很强,快速断奶可能会让宝宝不适,且妈妈又非常重视哺乳,天天和宝宝在一起,突然断奶可能会给母子双方带来失落感,这时妈妈就需要采取逐渐断奶的方法。
循序断奶法是从每天喂母乳6次,先减少到每天5次,等妈妈和宝宝都适应后,再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断掉母乳。在逐渐减少母乳的同时,给宝宝喂食配方奶或者辅食粥等来代替,给宝宝吃一些软、烂的食品。主食可吃软饭、烂面条、米粥、小馄饨等,副食可吃肉末、碎菜及蛋羹等,让宝宝慢慢适应其它食物。
逐渐断奶的方式最快的话也需要一周的时间,有些宝宝甚至可能会和妈妈缠上几个月才能断奶成功。
断奶涨奶怎么办按摩
热敷过乳房后,即可按摩。乳房按摩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以双手托住单边乳房,并从乳房底部交替按摩至乳头,再将乳汁挤在容器中。
热敷
热敷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块变得通畅,乳房循环状况改善。热敷中,注意避开乳晕和乳头部位,因为这两处的皮肤较嫩。热敷的温度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吸奶器
奶胀且疼得厉害时,可使用手动或电动吸奶器来辅助挤奶,效果不错。
热水澡
当乳房又胀又疼时,不妨先冲个热水澡,一边按摩乳房,感觉会舒服些。
温水浸泡乳房
可用一盆温热水放在膝盖上,再将上身弯至膝盖,让乳房泡在脸盆里,轻轻摇晃乳房,借着重力可使乳汁比较容易流出来。
冷敷
如果奶胀疼痛非常严重,可用冷敷止痛。一定要记住先将奶汁挤出后再进行冷敷。
民间偏方
可用生大饼(即发酵面粉)两个,压成扁圆形,分敷两侧乳房,每隔24小时换一次,效果也很好。
看医生
如果肿胀无法缓解,疼痛继续,可请医生开止痛药。建议妈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比方说应当停止饮用过多的汤水,禁止吃炖肉,炖鸡,减少营养,或是使用断奶药来阻止乳汁分泌。
什么时候断奶最好宝宝断奶的最佳时间是在8-10个月,完全断奶的最佳时间是在10-12个月。最好是在春天或秋后的凉爽季节,因为这时气候宜人,蔬菜水果又很丰富,宝宝比较容易适应。
有的妈妈在宝宝只有4个月左右时就必须上班,但请不要就此给宝宝断奶。上班后的妈妈最好是能每天给宝宝喂一次母乳,母乳的营养是其它辅食都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增强免疫力的方面。
虽然一般宝宝在8-10月可以断奶,但断奶需慢慢来,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因此,逐步添加辅食直至顺利过渡到正常普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在断奶时机的把握上,年轻的妈妈们常常操之过急,仓猝断奶,反而造成宝宝食欲的锐减。宝宝的断奶,应尽可能顺其自然逐步减少,即便是到了断奶的年龄,也应为他创造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千万不可强求其难。
断奶注意事项1、宝宝断奶的时间最好不要选在夏天。夏天天气炎热,胃肠里几种帮助消化的酶类减少, 宝宝本来就食欲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如再改变饮食种类和进食规律,就会引起消化功 能紊乱,出现腹泻,故断奶时间应选择在春秋两季。
2、宝宝患病时或有病初愈时不宜断奶。宝宝患病时消化能力减弱,这时断奶改喂其他食会造成消化不良,同时还会影响宝宝的康复,所以应在病完全好了以后再断奶。
3、给宝宝断奶时,不宜在奶头上涂辣的、苦的及带颜色的东西来强行断奶,这种做法会使宝宝产生恐惧心理而影响健康。
4、断奶时期可适当地进行母婴隔离。哺乳期间,宝宝会对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时间到了,而妈妈在身边,就会要求吃奶。因此,在某些喂奶的时段妈妈与宝宝分开,会有利于断奶的进行。建议可晚上分开睡或者暂时离开宝宝的视线范围。
5、在断奶的过程中,要更细心地照顾宝宝。因这时宝宝牙齿并未长全,肠胃的消化功能还不适应,最好给宝宝做较软的、碎的食物,以免因消化不良而腹泻。还要保证每天给予牛奶或其他乳制品250~500毫升,以确保营养供应。
6、断奶后,如母亲感到奶胀,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也可用炒麦芽60克,生山楂30克, 水煎当茶饮,3~4天即可回奶。
孕哺乳期如何护理乳房 孕、哺乳期乳房保养10招
虽然怀孕时不必特别保养乳房,但还是要注意营养均衡,五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当摄取,养好体质才能给宝宝充沛的奶水。
如果准妈咪身体状况不错,基本上仅须补充一般维他命即可,但若饮食不均、身体太累,可以适时喝一点鸡精,增加体力。
基本上胎儿的重量与周数差距不大,就不用特别补充营养品,若差距较大,可适时吃一点补品。
现在的观念是喂奶前不必清洗乳头,因为乳头本身有油脂保护,清洗后反而让它失去保护,再经由宝宝吸吮,乳头容易龟裂、受伤。
如果喂完奶想保养乳头,可挤一点自己的乳汁涂抹在上面,因为乳汁是天然的,里面含有脂肪,擦一点在乳头的地方,可以有保护的作用。
只要宝宝含乳姿势正确,就算用不同姿势喂奶,奶水也会顺畅分泌、不会减少,且乳头不会被拉长。
宝宝正确含乳的方式是张大嘴巴含住乳房、乳晕之处,若只含住乳头,会把妈咪的乳头吸得长长的,不但吸不到奶水,也容易磨擦破皮。
假如妈咪乳头已被宝宝吸长,立即改变宝宝含乳姿势也能再改变、调整回来,别让宝宝继续用不正确的方式吸奶。
不要只有一种姿势让宝宝吸奶,因为宝宝吸奶的方式,会让有些乳腺无法被吸到,因此当妈咪有乳腺不通时,可多改变其他姿势,让宝宝吸通其他乳腺。
但有些妈咪习惯的姿势只有一种,宝宝的含乳方式也很好,而奶水也很通畅,此时就不会要求她非得改变不可。如果妈咪有些乳腺不通或塞住,会建议她换别的姿势看看。
有些妈咪生产完的两边乳房,会有一边奶水多、一边奶水少的状况,可能会有大小奶的情形。
虽然离退奶可能还有半年、甚至一、两年,但为避免退奶后也有大小奶的状况,奶量少的一边可让宝宝多吸,来改善两边乳房的差距。
由于每个妈咪奶量不同,挤奶时间和设定压力可调整为自己能接受、不会不舒服为主。
一般而言,通常挤到乳房软了,便可以休息。此外,若妈咪奶量较少、想要追奶,却感到乳头不舒服时,千万别勉强硬挤,容易造成乳头受伤。
欲增加奶量可增加挤奶次数,如原本4小时挤一次奶,可缩减为3小时挤一次,如此一来,一天的挤奶总量也会增加,也可保护乳头不受伤。
另外,由于用手挤奶是在乳房处挤,因此乳头不会被拉扯,所以无乳头受伤的问题。而亲喂部分,只要宝宝含乳姿势正确,喂得再久也没关系。
乳腺阻塞,是哺乳妈咪碰到最棘手的事情之一,乳腺阻塞太严重时,可能形成乳腺炎,甚至会化脓,不但须要治疗,必要时可能要手术。
乳腺阻塞的解决方式,一般是小小塞住或刚塞住时多让宝宝吸吮,抑或多挤让乳腺通畅,之后就不会严重到发炎。通常阻塞情形不严重时,靠宝宝正确的含乳及吸吮便能解决塞奶。
此外,可在塞住的地方多按摩,但按摩力度不能太大。
哺乳妈妈退奶还是以自然退奶为好,用渐渐少喂的方式,奶量就会逐渐变少,变少后就会退奶。
有的妈咪奶量多、有的妈咪则奶量少,应自己视情形减少喂奶或挤奶次数,必要时可用冰敷,减少胀痛感。
怀孕时乳房会改变,内衣大小要适穿,穿起来感觉要舒适,至于有没有蕾丝、钢圈等,以孕妈咪个人喜好为主。
由于怀孕心情很重要,只要孕妈咪觉得喜欢、舒服、确定对宝宝没有影响都可以穿,孕妈咪心情好了,对生产过程也有帮助。
至于哺乳内衣,也是以舒服的材质为主,且生产完会胀奶,内衣不能买太小、太紧,以免压迫乳腺、影响乳汁分泌。此外,产后妈咪会溢奶,建议内衣里要放个溢乳垫,以防溢湿整片内衣或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