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肺炎高发期
秋季肺炎高发期
不过为了买个安心,很多家长还是会选择注射肺炎疫苗来预防肺炎。然而,孩子注射了肺炎疫苗就一定不会的肺炎吗?应该如何预防小儿肺炎呢?著名专家张医生提醒,注射肺炎疫苗并不能保证一定不会得肺炎,平时应该加强日常护理,远离病菌和增强免疫力才能有效预防小儿肺炎。
注射肺炎疫苗≠不患肺炎
张医师介绍,小儿肺炎按照病原体可以分为三类,即肺炎球菌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起病急骤,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前驱症状,高热、寒战、肌肉酸痛、胸痛、咳嗽、血痰、咳铁锈色痰,严重时伴有呼吸窘迫症、神经症状甚至休克,痰培养科查到病原菌,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
支原体肺炎是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起病缓慢,病程长,从上感症状开始,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体温恢复正常后,咳嗽继续,血清中支原体IgM呈抗阳性。
病毒性肺炎多发于冬春季,爆发或散发流行,上感症状时即出现咳嗽,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目前国内的肺炎疫苗有7价肺炎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两种,均用于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两者的区别在于注射对象的年龄不同,前者一般针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后者则针对2岁以上的孩子。
也就是说,注射肺炎疫苗只能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而不能预防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
春季咽喉炎高发期
一、凉拌苏叶菜
紫苏叶60克,葱30克,青椒10克,盐、香油少许。上三味洗净,并为碎末,加适量食盐、香油等调料,可为正餐之凉菜。
疏散风寒(发汗解表),通阳利咽。主治风寒外袭之咽炎。
二、葱白利咽汤
葱白2根,桔梗6克,甘草3克。桔梗、甘草先煮沸5~7分钟,之后加入葱白,焖l~2分钟后趁热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解毒散寒,清利咽喉。主治风寒外袭之咽炎。
三、生梨青果茶(民间方)
生梨1个,青果3枚。将生梨去皮切碎,用白糖渍半小时,再加捣烂的青果3枚,冲入开水凉后,当茶缓慢咽下。
四、蜜枣甘草汤
选用蜜枣8枚,生甘草6克,将蜜枣、生甘草加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即可。可以做饮料服用,每日两次。
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咽干喉痛等症。
五、荸荠萝卜汁
用荸荠、鲜萝卜各500克。将荸荠洗净去皮,鲜萝卜洗净切块,同放搅汁机内搅拌成汁。每日饮汁数小杯,连服3~5日。它可以清热利咽,开音化痰。
适用于咽喉肿痛、声嘶、目赤等症,有助于改善肤色。
六、虫草炖老鸭
虫草,性温,味甘。具有滋肺补肾,益精气等功效,主治久咳虚喘,咯血等症。鸭肉,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虫草炖老鸭和血行气,清热去火,养胃生津。
对于肾虚引起的慢性咽炎症,因咽炎引起的咳嗽、呕逆等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七、枸杞粥
枸杞子15克,糯米150克。糯米、枸杞子分别洗净,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即可。每天服用1碗。
具有滋阴润喉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喉炎咽喉干燥者。
八、橄榄茶
取橄榄两枚,绿茶1g。将橄榄连核切成两半,与绿茶同放入杯中,冲入开水,加盖闷5分钟后饮用。
适用于慢性咽喉炎,咽部异物感者。
九、洋参蒸梨
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用于咳喘、痰血、口燥咽干等症。梨,性凉、平,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咽喉有养护作用。
洋参与梨同蒸食对于肺热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有显著的效果。
十、蜜汁枇杷
枇杷性凉,味甘,酸。具有润肺、止咳下气的功效。主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等症。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润燥、止痛、解毒之功效。
蜜汁枇杷能加强镇咳、袪痰的作用,对肺燥干咳,痰多,呕逆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时间
最适合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时间是宝宝在2个月大-3岁期间,常年可行。但是,在秋季腹泻的高发期不推荐接种该疫苗。南方秋季腹泻的高发期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北方秋季腹泻的高发期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而且,轮状病毒疫苗时甜味口服液,所以家长在安排孩子服用这种疫苗时要避开腹泻高发期,一般安排在每年的7-10月,1次服用1瓶,每年都应服用一次。
家长如果在宝宝3岁前没有给宝宝服用过该疫苗,那这类宝宝一般情况下就不需要再服用该疫苗了。即使宝宝没有因为感染次病毒发过病,超过3岁的宝宝多半也早已感染了此病毒,产生了抗体,会明显降低发病率。
又到脑炎高发期
脑炎可由多种病毒所致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患者的病情轻重不等。病情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可能留下后遗症或死亡。病毒感染不仅会引起脑炎,还会导致脑膜炎。脑组织和脑膜同时感染的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病毒性脑炎的发病与年龄、机体免疫力、季节有关系。正常成人由于大脑有血脑屏障的保护,不容易发生病毒性脑炎;儿童因免疫系统和血脑屏障发育尚未成熟而容易发病。当一个人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营养状态不良时,机体免疫力会受到影响,也容易发生病毒性脑炎。冬季寒冷,容易发生感冒,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这个季节应格外警惕病毒性脑炎。不过,冬季常见的病毒性脑炎大多属于散发性的,只要到医院的神经内科及时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脑炎早期症状像感冒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取决于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部位、病毒的毒力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即使是同一病毒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也会不同。
病毒性脑炎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病人会发热、全身酸痛、食欲差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的表现。病人若出现发热、头痛,经过一般的治疗无效时,应高度警惕颅内感染的可能,要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
病人和家属要配合医生做好检查
患者发病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病人或家属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发病后的情况,同时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首先要进行急诊头部CT检查,排除有无脑出血或脑内肿瘤。
其次要进行腰穿检查,这是诊断病毒性脑炎必不可少的手段。腰穿并没有太多的并发症,患者不必紧张。
第三要进行头部磁共振(MRI)检查,这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部位,并协助判断病变性质。
第四要进行脑电图(EEG)检查,这对判断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情有一定帮助,同时可作为观察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
入冬吃什么好 山药
山药是秋季必选佳品,他的益气补虚功效特别适合这个季节食用。
冬季天气变凉,容易着凉,拉肚子。山药可以减少肠道内的水份,起到利湿止泻的作用。
秋季天寒也是咳嗽高发期,常吃山药可改善肺气,滋养润燥,对咳嗽以及肺病引起发烧患者都有很好的作用。
小儿肺炎的高发期
1、初春为感冒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带小儿去公共场所。
2、如果自己的孩子已感冒或咳嗽,并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应及时找医生:呼吸比平时加快,每分钟多于60次(小于2个月的孩子),或50次(2-12个月的孩子),或40次(1-4岁的孩子);呼吸声音粗大;呼吸有间断;吸气时胸廓凹陷;鼻翼扇动;发出哼哼声;不能喝任何液体,一喝就呛;皮肤呈青紫色。
3、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儿喂药,不能随意服药。
4、孩子得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5、患儿应注意保暖,呼吸新鲜空气,室内要禁止吸烟,在寒冷的季节,尤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但应注意通风。
秋天宝宝吃什么好呢
秋季是小儿腹泻感冒的高发期。除了做好日常的养护之外,饮食调理也可以帮助宝宝增强体质,抵御疾病。预防秋季感冒,妈妈们可以让宝宝多吃多吃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少吃高盐食物与高糖食物。
秋季高血压高发期
1、切忌盲目进补。
秋季有些地方有“贴秋膘”的讲究,但高血压者要结合自身特点以清补为主,选择一些既有丰富营养,又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芹菜、燕麦、百合等,有助于增强人的体质。肉类则适当多吃鱼虾等水产品以及鸡鸭等禽类(白肉),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
2、控制食盐量。
高血压者每天包括食盐、味精等均应控制在5克以内。
3、适当多吃一些润燥、降压的食物。
比如蔬菜、水果,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土豆、藕、洋葱、绿叶蔬菜、海带、香菇、木耳及猕猴桃、柚子、山楂、苹果、香蕉、梨、柑橘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离子对血压升高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补中益气,生津润燥的作用。
4、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高血压者通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食用油要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
5、甘淡可口,忌食辛辣。
辛辣刺激的饮食可使血压骤升,甘淡饮食则提供人体充足的糖和微量元素,有利于防止高血压。
6、忌烟忌酒,心情舒畅。
烟酒刺激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因素,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恬淡的心情则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所以说秋季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的保证我们饮食的清淡,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我们的健康的。
7、避免过食油腻。
饮食中可以适当多选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虾类、禽类和大豆类制品,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利于养生降压兼顾。
8、食用富含钾、钙的食品。
钾离子摄入不足是由于生活习惯造成的,一方面是蔬菜、水果等富含钾的食物摄入不足,另一方面也与传统的烹调方法有关,在蔬菜的炒制过程中钾往往随菜汤丢失。
全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钙供给量标准为每日180毫克。缺钙的主要原因是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奶类食品不足,同时饮食品种单调,对富含钙的豆类未充分利用。
9、适量搭配优质蛋白饮食。
优质蛋白质可防止血压升高,但大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脂肪,一方面可使血胆固醇升高,另一方面可使肾小球动脉硬化和肾功能减退,所以进食蛋白质饮食应适量。
秋冬老人须防的几大疾病
专家们表示,金秋10月,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老年人因脏器功能减退,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更易发病,其中最需提防肠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等三大疾病。
这是因为气温下降后,人体内的胃酸分泌增加,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下降,导致胃病复发。因此,老年人的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为主,同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并配合药物防治。
秋季也是上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福建省立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章树说,秋季感冒多因秋凉而起,现在看门诊的病人中,流感、老慢支、肺炎病人占了多数。对于老人来说,当前尤其要防感冒。老年人因抵抗力较差,秋季受凉后易被病毒侵袭。他提醒说,要做到勤锻炼,合理膳食及保暖。症状重的感冒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此外,目前早晚温差较大,这一冷一热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建议,中老年人群特别是有心脑血管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入秋以后应加强身体保健,及时查找可能导致疾病发作的原因,并早晚注意保暖,保持平和心态,积极应对温差变化大可能引发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