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三里在哪个地方 手三里的主治功能

手三里在哪个地方 手三里的主治功能

1.运动系统疾病:缓解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等。

2.消化系统疾病;缓解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等。

3.五官科系统疾病:缓解牙痛,口腔炎等。

4.其它:缓解颈淋巴结核,面神经麻痹,感冒,乳腺炎等。

5.弹拨手三里对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有效。

6.作用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手三里在哪个地方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在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手三里的神奇功效 按摩手三里的好处

任何情况下出现手臂麻木,疼痛或者其他不舒服,都可以通过按揉手三里来缓解不适。

手三里对因“肠腹时寒”引发的腰痛有很好疗效,而且手三里穴不仅可用于治疗上肢疼痛,通过掐按等强刺激手法,也可以用于下肢疼痛的治疗,止痛效果好。

胃火牙痛,一般有辛辣之物引起,发作时下牙疼痛剧烈,此时可紧急掐按双侧内庭,颊车和手三里穴;肠火牙痛由大肠实火造成,刺激双侧合谷,曲池,手三里可以止痛;虚火牙痛属肾虚牙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且牙齿根部有松动迹象,可以每天刺激合谷,手三里,太溪3-5分钟,以补足肾阴,缓解疼痛。

手麻按摩什么穴位能快速缓解

手麻是知觉神经的障碍。中医认为受风寒湿外邪侵入颈部的督脉与膀胱经脉,造成血行不畅,气行受阻引起的。手麻的时候可以按摩以下两个穴位,能快速缓解手麻症状。
内关穴:手掌心向上,腕横纹正中后二寸约三横指的距离。刚好在正中神经上,治腕管隧道综合症最好,是手指麻、手酸痛的良穴。
手三里穴:手肘弯屈,肘尖端往手腕方向三寸四横指距离,肌肉鼓起来的地方,按到穴位有酸胀的感觉。治疗肩颈引起上肢麻到手指的症状,按压手三里后,一直揉按到手腕处。用艾条灸手三里穴,可通经活络,减低神经痛。

手三里针刺方法 手三里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的前方-旋后肌。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等。深层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以及桡神经深支。

手三里针刺感受

取穴:坐位或侧卧位,前臂外侧缘,肘横纹以下2寸距外上髁2.2寸,桡骨外侧缘处。

进针方向:从外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手远侧端。

手三里什么经络 手三里的治疗手法

手三里穴点按方法:顺逆时针方向按揉100次有泻火,功邪的作用,起到泻火,镇痛的效果。逆时针方向按揉100次则是调补气血,有补益之功,起到调养,止痛的效果。

除此之外,按揉手三里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一侧的手臂放在桌面上,然后将另一侧的手肘放在穴位上,用手肘来轻轻的按揉此穴。

直刺手三里穴0.5—0.8寸,局部酸胀沉重,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

艾炷灸或温针灸手三里穴5—7壮,艾条灸手三里穴10—20分钟。

肠胃不好按摩哪几个部位 手三里-调理肠胃,清热明目的保健穴

定位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曲池下2寸处。

主治功效:此穴具有调理肠胃,通经活络,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胃下垂,溃疡病,急性肠炎,消化不良,面神经麻痹,上肢瘫痪,肩周炎,上肢神经痛,牙痛,口腔溃疡,感冒等。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于手三里穴,由轻而重向外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其他疗法:在手三里处进行留罐法,留罐时间10-15分钟。

鼻炎头痛按什么穴位

陷谷穴

陷谷穴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持揉两三分钟即可。

手三里穴

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手三里穴,在肘横纹下2寸处。手三里穴还可以增强体质,是人体的强壮穴,和足三里穴一样,平时多揉,可以增强免疫力。

足三里按摩方法 和胃止呕按摩法

用手或按摩槌经常按揉足三里,以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度,每次5-10分钟,搭配手三里一起按摩,可以对脾胃起到调理作用。

足三里有止吐的作用,是因为胃经气血在足三里这个位置形成了较大的气血场,按摩可以发生胃气。而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按摩手三里可以消除腹胀,吐泻等肠胃不适。

手三里什么经络

手三里穴,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亦称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的合穴,五行属土。

别名:三里,鬼邪,上三里,因为它能通知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称为手三里。

1.“手三里穴”:“手”,指穴所在部位为手部。“三里”,指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该穴名意指大肠经冷降的浊气在此覆盖较大的范围。本穴物质由上廉穴传来,上廉穴的水湿云气化雨而降,在该穴处覆盖的范围如三里之广,故名。“三里”、“上三里”之名意与此穴同。

2,“鬼邪穴”:“鬼”,与神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地部。“邪”,指邪气。鬼邪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的水湿。本穴物质为大肠经经气中浊降于地的经水,脾土受之,脾土喜燥而不喜湿,今受之水湿,实为受邪之害,故名“鬼邪”。

睡醒胳膊肘疼能怎么办

摔着了,胳膊痛;一觉醒来,胳膊痛;敲键盘“日久生疾”,胳膊痛;干活儿太卖劲儿,胳膊痛,左膀右臂是人们每天都要用的,生个小病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胳膊痛的原因不少,有生理性骨痛,常见于青少年;也有病理疾病(如关节炎、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等)。遇到胳膊痛,一定要先找到病因。如果胳膊仅是肌肉或者经络劳损,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即按揉手三里穴。

相对于它的“兄弟”足三里穴,大家对手三里穴可能还有点陌生。它在我们胳膊肘的肘横纹下2寸处(如图)。按揉手三里穴不但能通络止痛,缓解手臂及胳膊的疼痛,还能理气和胃。当然,按摩手三里穴还是要掌握要领的,即用不痛的胳膊的拇指指腹按患侧手三里穴,其余4指放在穴位的对侧,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以感到略微酸胀为宜。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一种胳膊痛虽然在按揉手三里穴时缓解了,但还要及时就诊。这是冠心病除了大家熟知的胸闷、胸痛外,它的发病信号还有很多,其中包括胳膊痛。这种胳膊痛不是骨骼或关节疼痛,而是向肩膀、手臂等地方放射。因此,如果胳膊是放射痛,患者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手三里针刺方法 手三里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散热,消肿止痛。配合谷,下关,颊车,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牙痛;配颊车,翳风,外关,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火颊肿;配鱼际,扶突,天鼎,二间针刺泻法,治风热失喑。

2.配天枢,中脘,曲池,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理肠胃,消积滞,通腑气,治疗食滞胃肠之腹胀,泄泻。

3.本穴通经活络。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上肢不遂;配肩髃,肩髎,臑俞,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肩痹疼痛;配曲池,天井,少海,手五里,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肘挛不伸。

相关推荐

肠胃炎按摩治疗方法 按揉三里

三里位于前臂,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按就痛之处。用指指腹端按揉三里约2分钟,可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得了肩周炎好治吗

一、肩周炎治疗方法 1、穴位按摩 一是按摩三里。用左拇指腹按住右三里穴,上下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在用右同样按摩左三里。每日按摩3次。二是按摩印堂。用食指或拇指按住穴位,上下左右揉动,每日1分钟,每日按摩3次。 2、捏压患处 用右拇指食指等捏住左肩压痛点,用力深压,并向前后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用左同样捏压右肩。每日捏2次。 3、功能锻炼 (1)抡拳做肩关节的划圈抡动,先由前向后抡15圈,然后由后向前抡15圈,而后以同样的方法作另一侧肩关节的划圈抡动。每日抡2次。 (2)耸肩。坐势或立势双叉腰

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三里的神奇功效

三里穴为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也是养生强健穴,经常揉按三里有健脾助运,清热明目,通经活络,调理肠胃,理气通腑的功效。

六个穴位能治鼻炎

天府穴 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 陷谷穴 陷谷穴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

鼻炎按摩哪些穴位

天府穴 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 陷谷穴 陷谷穴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

穴位按一按缓解胃痛消化不良

【穴位释义】 胃经气血在足三里形成较大的气血常 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三里穴所在之部。 【定位】 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中指)。 【操作要点】 直刺1~2寸。 【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先确定犊鼻穴的位置,自犊鼻直下4横

全身痒有什么快速止痒 刮痧快速止痒

选穴:大椎至身柱、百会穴,双侧曲池至三里,双侧止痒穴,双侧漏谷穴至商丘穴 操作法:以刮痧板的薄缘刮拭双侧曲池至三里、止痒穴,以皮肤变成紫红色或出现痧痕为度。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百会穴: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三里:此腧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漏谷穴: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止痒穴:血海、风市穴、曲池穴、蠡沟血。

胃痛按哪个部位会好点 按揉三里通络止痛

按摩方法:三里位于曲池(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端尽头处)下2寸。把一只拇指的指腹按在对侧三里处,其他4指附在穴位对侧,适度用力按揉0.5-1分钟。双交替进行。 按摩功效:通络止痛,理气和胃。

按摩足三里有什么好处 缓解恶心呕吐症

三里调理脾胃要穴,有止吐作用,因为胃经气血在足三里形成了较大的气血场,按摩可以生发胃气。足三里三里穴搭配按摩可以帮助调胃气,缓解恶心和呕吐现象,因为三里阳明大肠经的经血,有助消除腹胀,吐泻等肠胃不适问题,二者相辅相成。

腕疼怎么按摩 按揉三里

位置:三里穴位于前臂,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按就痛之处。 按摩法:用双指指腹端按压三里穴。要是自我按摩时,可以用双食指互按对侧穴位。每次2分钟左右,每日2次,力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