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常心跳是多少
人的正常心跳是多少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一个人一分钟心跳多少次才算正常,一起过来了解下:
一、老年人心跳偏慢,一般为55—78次。
二、婴幼儿心跳比成人快,初生婴儿110—150次,2岁时85—125次,4岁时65—105次。
三、健康成人为60—100次。正常成人在安静时为70—80次,女性稍快。
四、影响心率快慢的因素:
同一个人,在睡眠或安静时心率减慢,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
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心率超过160次/分钟,或低于40次/分钟,大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感,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某些药物、疾病、饮料等会使心率加快或减慢:
心率过慢也会高血压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一般情况下人的每分钟心跳与脉搏次数是相同的。成年人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大多数人每分钟心跳七八十次。在平常情况下,安静时每分钟心跳大于100次,为“心动过速”;少于60次,就是“心动过缓”;心跳若时快时慢、跳跳停停,称为“心律不齐”。这三者都是不健康的“心律失常”状态,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
心率过慢也可能引起高血压,是因为如果心跳太慢,在舒张期心脏各个腔内就会充盈更多的血液,从而造成收缩期排出更多的血液,收缩压就会更高。另一方面,心率太慢,心脏的舒张期就会相应延长,舒张期血压也会相应降低。可以说,心率慢导致的高血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单纯的收缩压增高、舒张压正常甚至降低、血压差增大。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更为明显。
实际上,很多心率太慢造成的高血压患者,将过缓的心率纠正后,血压就会有所降低,从而达到正常状态。
老人锻炼心率应多少合适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1、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一致。尽管测量心率的方法很简单,但其临床意义却不可小视。心率异常是多种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通过测量它,可预知不少心血管病的发生,这样就能尽早开展诊治,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患者若有心律不齐(如早搏等),就不能用脉搏次数来代替心率,最好用听诊器测量心率,或由医生进行操作。
2、老年人理想心率是多少?心率的正常值在休息时和运动时是不一样的。
2.1、休息时心率: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2.2、运动时心率:一个人的最大心率大约是220减去年龄,运动时达到最大心率的65%~85%效果最好,如40~50岁的中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18~153次/分钟;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04~135次/分钟,但若是心脏病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5%。
血压正常心跳快是为什么
成人正常心率60-100,心慌缺氧可能您有些贫血。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降低,为了满足机体氧需求量,会反射性引起心跳加速,呼吸加深加快。感觉心慌缺氧。可以吃些红枣等补血的。建议您去医院查查具体是哪一种贫血,是缺铁引起的还是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或者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对症治疗。
心率过快多见于心脏疾病和心律失常引起,另外贫血、甲亢、血压异常、心情紧张、休息不好、喝过多的浓茶和咖啡也可以出现。最好检查一下心电图看有无异常,根据具体情况再选择治疗。
因为只要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些常识内容,才可以尽量的避免一些不利的影响发生,而且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否受到一些疾病问题的影响,这是保健康大家必须注重的,这样才可以减少这些疾病带来的伤害。
心率过快有什么坏处
健康长寿是人类追求的梦想,但你是否知道,心跳正常与否、快还是慢,会直接与寿命长短相关?医学专家表示,人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减慢心跳并控制心跳正常,不仅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还有助于延长寿命。
文/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郝黎、张丹娜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高血压研究室主任陈鲁原教授
心跳异常 后果很严重
心率过快易动脉粥样硬化
心率过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主要源自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陈鲁原解释,因为心率是反映交感神经兴奋性的一个窗口,而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若经常心率加快,可使血管内血流加速、压力增高,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在损伤处可出现脂质沉着,形成粥样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加强,容易引起心脏左室肥厚,而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猝死率明显增加。因此,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钟,有心绞痛的病患,晨起心跳次数应控制在55~60次/分钟。
房颤 脑卒中风险增3~5倍
除了心率过快外,心房纤颤(简称房颤)也是与高血压相关、危害严重的心跳异常,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无房颤者的3~5倍。
如果人的心跳会时快时慢、跳跳停停,称之为“心律失常”,房颤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陈鲁原介绍,房颤的表现是心跳绝对不整齐,并常伴有心跳过快。规律的心跳是由心脏窦房结支配的,而发生房颤时,改由心房肌导致跳动了,因此无规律、心脏泵血不佳,由于血流缓慢,血液滞积,血液容易凝集成为血栓粘在心房壁上,脱落后堵塞血管,引起心脏病发作或脑卒中。
房颤发生与年龄增长、脏器机能有关。一般无心脏病的成年人房颤发生率为0.5%,60岁增至2%~4%,60~79岁增至4%~8%,80岁以上发生率增至8%~10%。
特别要关注的是,高血压与房颤经常相伴,100例房颤中,9~22例有高血压;100例高血压中,4~6例出现房颤,其余是并存,无法分清发生的次序先后。高血压情况下,人体血管外周阻力增高,心脏需要加大力来泵血,用力收缩,久而久之造成心肌肥厚,心脏巨大。心房扩大后,容易出现心房肌收缩,产生房颤。
心跳有总数 “心动”过快会短寿
心跳,是医学名词“心率”的俗称。自然界里,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律,心率快的动物寿命短:老鼠每分钟心率300~500次,寿命只有1~2年;乌龟每分钟只有心率6~10次,正常可活上百年甚至数百年。事实上,除了特别的冬眠动物外,如大象、长颈鹿、熊猫等,大部分动物的心率都快过人类,而人类属于自然界里心率偏慢的,同时也是较长寿的。
为什么心跳慢的动物会长寿?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高血压研究室主任陈鲁原教授认为,简单地说,心脏不是永动机,它跳动的次数有总数限制,比如人类,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95%以上心率为60~100次/分钟,但其中大多数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为七八十次,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心率过快,等于迅速消耗心跳总额,寿命自然缩短。
健康人正常情况下,心跳是匀速的,睡觉时会减慢至50~60次/分钟,吃饭或运动时加快,陈鲁原介绍,一般人跑完400米,心跳加快至80~120次/分钟,感觉气喘吁吁而且心脏猛跳,突然面对老虎、毒蛇等紧张或兴奋的情况,心跳到要从嗓子眼蹦出来,脉搏都数不过来,这是正常的。如果快步走一下,心跳就超过100次/分钟,那才是不正常。
运动员或体格特别健康者,心率、脉搏会强而有力,安静时心率仅为50~60次/分钟,短跑运动员跑完400米,可能心率也仅加快至100次/分钟。
“并不是心率越低越好,窦性心动过缓会要命。”专家介绍,如果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多数是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原理是心跳过慢,心房供血不足,导致人体缺氧缺血,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来供血,室运动过速,反而造成回不了血,就会出现猝死,严重者可能死于睡梦中。运动、日常活动后心跳也无法回到70~80次 /分钟的人,要特别注意。
专家支招:控心率 药物+适度运动双管齐下
如果要进行心率控制,首先应注意减轻工作压力及精神压力,要减肥、多运动、低盐饮食、戒烟、忌酒等,同时还需选择合适的控心率药物。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ZOK) 为代表的β受体阻滞剂,公认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之一,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从而有效控制心率,其发明者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需要提醒的是,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病人,一定要注意运动适度,一般运动后心跳达至100~120次/分钟是正常的,超过或接近140次/分钟,甚至在运动结束后5分钟还不能恢复至小于100次/分钟的心率,就是窦性运动过速,非常危险。
人的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
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成人的正常心跳一般是多少
一般来说,成人的正常心跳通常都在每分钟七八十左右,心跳的速度跟年龄的大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譬如老年人的心跳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低于五十次的。还有人在运动的时候,心跳的速度也会增加。喝酒还有情绪激动的时候也会让心跳大于平时静止的时候,心跳的速度跟人每天的生活也是有关系的。
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平均说来,如果一个人活100岁,那么,他的心跳次数加起来总共可达40亿次左右。运动员因为经常锻炼心肌收缩力大,舒张期回心血量也大,所以在平静时运动员心跳小于六十次每分钟的话就能保证机体供血,有的可以48-50次/分。他们运动起来才有能力和耐力。跑步、重体力劳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状。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力活动、食物消化、妊娠、兴奋、恐惧、激动、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
所以成人的心跳一般只要在每分钟六十到一百次就是正常的范围内,除开其他的人为因素,像运动,喝酒,情绪激动等等类似于这些情况的时候心跳会加快之外,只要在那个范围内就是正常的,所以不要担心自己的心跳过快会不会有什么疾病。
人正常心跳是多少次
人心跳次数标准是多少次?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近年,国内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国人男性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所以,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2、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 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3)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搏输出量为70毫升,如果心率按每分钟75次计算的话,每分输出量约为5250毫升。心输出量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以上就是人心跳次数的,标准次数的讲解,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讲。心跳的次数,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动,老年人的心跳次数就比较的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逐渐的下降,所以我们把握好心跳的标准自己,可以判断我们是否健康
冬季心律失常注意保暖
心律失常原因复杂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心律失常。患者常常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失眠、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心脏疾病,甚至造成猝死。人为什么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呢?专家指出,我们的心跳是在多个组织协同合作下发生的,比如我们的自主神经控制着心脏的起搏组织,也就是窦房结,窦房结发出有规律的起搏电流,结间束、房室束等心脏传导组织负责把起搏电流送到各处心肌,心肌在起搏电流的刺激下开始有规律的收缩或舒张,形成正常心跳,一般为60~100次/分钟;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心脏血液供应系统始终为自主神经、心脏起搏组织、传导组织和心肌提供充足的血液,确保各组织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保证心跳正常。因此,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也很复杂,自主神经、心脏起搏组织、传导组织、心肌和心脏血液供应,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正常心跳,导致心律失常。常见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风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有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预防措施
1、生活要规律:
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2、保持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成年人正常心率是多少
心率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平静时每分钟60到100次,运动时心跳会加速,心肺功能较好的运动员会比正常人的心跳要慢。
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与心率不能混为一谈。
成年人心率标准是什么样的: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近年,国内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国人男性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所以,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2、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 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3)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搏输出量为70毫升,如果心率按每分钟75次计算的话,每分输出量约为5250毫升。心输出量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我们都知道正常的心跳是有规律的,如果出现 心率过快或者缓慢这样的症状要及时进行治疗,通过对成年人心率标准是什么样的了解之后,在心脏出现问题时不要总是以为没什么大事,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尽量远离烟酒。
正常成人的心跳应该是多少
有认为心率在55-90次/分钟更为合适。如果长期心率超过90次/分钟,是不合适的。而青年人心率60以下也比较常见,不能视作异常,如无症状,一般少于50-55次/分钟才需要警惕。
心率:正常人每分钟心跳应在60—100次之间。
但是不同年龄心跳次数有所不同。60岁以上老年人心跳可减慢,但最慢不能低于每分钟50次,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由于心排量比正常人明显增大.
发热、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恐吓等均可有一次性心跳次数加快,这是机体正常调节的反映。总之,心跳次数快慢,可以反映自身心功能情况。有力、强劲、规则、协调的心跳是心功能良好的标志之一。
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少于60次的,则是“心动过缓”了。
不过,心脏和身体许多器官一样,工作能力也是可以变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缩余地。
成年人正常心率是有一个恒定的速率的,所以,人们如果感觉自己的心脏出了问题或者心跳较快的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诊断。对于成年人正常心率这个数值来说,只要是在其范围内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孕妇正常心跳次数是多少
孕妇的心跳次数:
正常人的心中一般在每分钟60-100之间,孕妇的心跳也应该在这一范围内,有时可能会稍快一些。
为什么孕妇的心跳会变快?
怀孕后,孕妇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子宫增大的压迫以及孕期血容量的增加,会有心率增快的情况出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担心,多注意休息就可以了。但是孕妇如果出现明显的心慌、气短,稍有活动就觉得心慌,并伴有呼吸困难,建议尽快去医院就诊。
孕妇心跳过快怎么办?
孕晚期的女性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平时不觉得怎么累的动作,这时做了就会扑通扑通地心跳,大口喘粗气,即所谓的心慌、气短。这是因为在妊娠过程中,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循环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妊娠晚期,全身的血容量比未孕时增加40%一50%,心率每分钟增加10一15次,心脏的排出量增加了25%一30%,也就是说心脏的工作量比未孕时明显加大。另外,妊娠晚期由于子宫体增大,使脆肌上升推挤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再加上孕妇体重的增加,新陈代谢的旺盛,更加加重了心脏的负担,机体必须增加心率及心搏量来完成超额的工作。通过加深加快呼吸来增加肺的通气量,以获取更多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正常的心脏有一定的储备力,可以胜任所增加的负担。因此,孕妇一旦发生心慌气短的情况,不必惊慌,休息一会儿即可缓解,也可侧卧静睡一会儿,注意不要仰卧,以防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若是妊娠前无心脏病史,在妊娠最后3个月发生心慌气短,休息后不能缓解,则应考虑围产期心肌病的可能。围产期心肌病的心慌、气短主要发生于夜间,半夜常因胸闷不能入眠而坐起呼吸,或者经常感到胸痛而与用力无关。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去请教医生。
在对孕妇的心跳次数认识后,进行孕妇的心跳次数检查的时候,女性要注意情绪一定要调整好,情绪不好,对心跳次数也是会有影响的,怀孕期间心跳次数异常,都是要及时缓解,治疗方法选择要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这样对身体不会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