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盐应该什么时候放 烹调肉类不宜过早放盐
做菜盐应该什么时候放 烹调肉类不宜过早放盐
通常新鲜肉或鱼都含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烹调时若过早放盐,蛋白质就会随之发生凝固。特别是烧肉或炖肉,经常会使肉块缩小、肉质变硬,不易烧酥,吃起来味道也差。因此,在炖肉或烧鲜鱼时,待肉或鱼将煮熟时放盐为好。
花椒炒盐泡酒可以放菜里面吗
通常不会放入菜里。
花椒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类挥发油,做调味品使用具有芳香、微麻的作用,但是放菜里面炒的是调味品花椒,花椒炒盐泡酒是泡制品,花椒炒盐泡酒是发挥其药用价值,做养生药酒饮用,气味和功效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宜继续烹饪料理了。
边炒菜边放盐是炒菜的误区
边炒菜边放盐是健康误区:
1.烹制将毕时放盐:烹制爆肉片、回锅肉、炒白菜、炒蒜薹、炒芹菜时,在旺火、热锅油温高时将菜下锅,并以菜下锅就有“啪”的响声为好,全部煸炒透时适量放盐,炒出来的菜肴嫩而不老,养分损失较少。
2.烹调前先放盐的菜肴:蒸制块肉时,因物体厚大,且蒸的过程中不能再放调味品,故蒸前要将盐、调味品一次放足。
烧整条鱼、炸鱼块时,在烹制前先用适量的盐稍为腌渍再烹制,有助于咸味渗入肉体。
烹制鱼圆、肉圆等,先在肉茸中放入适量的盐和淀粉,搅拌均匀后再吃水,使能吃足水分,烹制出的鱼圆、肉圆、亦鲜亦嫩。
有些爆、炒、炸的菜肴,挂糊上浆之前先在原料中加盐拌匀上劲,可使糊浆与原料粘密而紧不致产生脱袍现像。
3.食前才放盐的菜:凉拌菜如凉拌莴苣、黄瓜,放盐过量,会使其汁液外溢,失去脆感,如能食前片刻放盐,略加腌制沥干水分,放入调味品,食之更脆爽可口。
4.在刚烹制时就放盐:做红烧肉、红烧鱼块时,肉经煸、鱼经煎后,即应放入盐及调味品,然后旺火烧开,小火煨炖。
5.烹烂后放盐的菜:肉汤、骨头汤、腿爪汤、鸡汤、鸭汤等荤汤在熟烂后放盐调味,可使肉中蛋白质、脂肪较充分地溶在汤中,使汤更鲜美。炖豆腐时也当熟后放盐,与荤汤同理。
健康生活从限盐开始
人的味蕾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退化,这也代表着人的口味会变得越来越重。但盐绝不是多多益善的调味品,吃盐过多会导致血压的升高和波动,吃盐过多还会流失身体中的钙,越来越多的科普宣教将减少盐摄入作为合理饮食的核心内容。
“盐”多必失,全天不超6克盐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一个人一天盐的摄入量是6克,其中有2克盐是人们日常吃进去的食物所包含的盐量,实际一天炒菜用盐量应是4克,4克盐相当于把一个普通啤酒瓶盖铺平的量。
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每天盐的总摄入量不宜超过3克,高血压、糖尿病并存的患者及肾脏疾病患者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2克。
食盐过多有损健康
1.限盐可以降血压
通过对群体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高盐饮食的人群,其高血压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低盐饮食的人群。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年均约7?7%,而且呈北高南低的明显差异,这和地区间盐分摄入量的高低分布变化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
2.盐多导致钙流失
食盐量过大是导致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因为肾脏每天都会将过多的钠随尿液排出体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同时损耗大约26毫克的钙。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量也越大,最终必然会影响到骨骼的正常生长。
控盐“六妙招”:
1.烹调时多用醋、柠檬汁等酸味调味汁,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同时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味道鲜美。
2.多采用蒸、烤、煮等烹调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放盐。对于放了盐的汤菜,避免喝菜汤。
3.多吃有味道的菜,如洋葱、番茄、青椒、胡萝卜等食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来提升菜的口感。
4.做凉拌菜的时候,最后放盐,少撒上一点儿盐再放些醋,味道就很好。
5.用酱油等调味品时,用点、蘸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将酱油都倒进菜里面。每6毫升酱油所含钠离子等价于1克盐中钠离子的量。
6.不需要在所有的菜里都放盐,最后一道汤可以不放盐。因为人口腔里的盐味是可以累积的,人们在吃其他菜的时候,在口腔里已经留下了盐分,所以最后喝汤的时候,即使不放盐,味道也很好。
烹调放盐掌握时机
烹调之前:蒸鱼等肉类食物时要将盐和其他调味品提前放好,烹制肉丸应先在肉茸中放入适量盐。
烹制当中:做红烧肉、红烧鱼块时,猪肉经煮和煸炒、鱼经煎后,即放入盐和调味品,然后旺火烧开,小火煨炖。
烹制将毕:葱爆肉片、回锅肉、炒白菜等菜品,适合在炒透时适量放盐,炒出来的菜肴嫩而不老,养分损失较少。
食用之前:凉拌菜放盐过量不但对身体不好,也会使汁液外溢失去脆感,所以应在食用前放盐,这样凉拌菜会更脆爽、可口。
吃盐的好选择——高钾低钠盐
我们要少吃钠,同时多吃钾,这时,采用高钾低钠盐,就是一个聪明的用盐选择。
高钾低钠盐的主要成分是钾离子而非钠离子。很多研究表明,钾离子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适量地摄入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对控制血压有一定的好处。将导致血压升高的“钠盐”换成可以控制血压的“钾盐”,是一个比较健康的选择。
研究表明,把每日盐的摄入量从10克下降到4克的时候,可以使收缩压下降2毫米汞柱,如果再加上补充钾离子的作用,可以进一步下降2毫米汞柱。
吃高钾低钠盐要注意几点:
1.高钾低钠盐相对于普通盐来说,味道不是很咸,但还是要遵循每天炒菜用4克盐的原则,不要因此而过量。
2.肾功能不全的人禁用高钾低钠盐,否则容易造成钾离子过高,可能会引发高钾血症。
做菜放调味料窍门
做菜什么时候放调料好,该放什么调料?如何既保持烹调后菜的色香味,又保持菜中营养素最大限度地不被破坏,这的确是一大学问!
做菜加调料先后有道
每家的厨房都放有盐、酱油、醋、白糖、料酒这些最基本的调料。做菜的时候,该先放哪个后放哪个,哪种又该在什么时机放最好呢?其实,做不同菜的时候,放调料的种类和顺序是不一样的。只有把握好了,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做家常菜绝对不会“失败”的美味调料公式。
炒肉菜,快熟了才放盐
加入顺序:糖、酒、醋、盐、酱油。炒肉菜,醋一定要在糖和酒之后加,否则糖不易溶解,酒的香味也很难挥发出来。而盐要在肉八成熟的时候加,否则会让肉质变老。酱油要最后加,以免其中丰富的氨基酸被高温破坏。如芹菜炒肉丝,先将锅烧热,放入油,烧至五六成热时,放入肉丝煸炒至发白,点少许醋,倒入芹菜翻炒,快熟时加入盐,再放点酱油即可出锅。
可选调料:糖、酒、醋。炒肉菜时先用糖和少量料酒腌制一下,可以去除腥味,还能让肉吃起来更嫩。糖一定要在盐之前放,否则盐的脱水作用会让肉变老,甜味不能渗进原料,造成外甜里咸。
忌放:味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如果炒肉菜再加入味精,反而会破坏自然的鲜味。
炒素菜,翻炒几下就放盐
加入顺序:糖、醋、盐、味精。炒青菜跟炒肉菜不同,炒素菜应该先放盐。这样蔬菜熟得更快,因此能保留更多的营养。先把锅烧热,放入油烧至五六成热时,(这时可根据喜好放葱姜等爆出香味),放入青菜煸炒几下,下入盐继续翻炒,颜色变翠绿即熟,如素炒菠菜、清炒油麦菜等。
可选调料:糖、醋。不需要限糖的人,可以加点糖来增加素菜的鲜味。放糖之后,就没必要放味精了。炒白菜、土豆丝等蔬菜时,加入一点醋能让口感脆爽,并保存更多的维生素。但炒青菜的时候都不能放醋,加入醋会将大部分叶绿素破坏,颜色迅速发黄,不但难看,而且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忌放:酱油。酱油味道浓郁,炒蔬菜时加入,不但影响了蔬菜清爽的色泽,浓郁的酱香味还会遮盖蔬菜的清香。
汆丸子,调料先放肉里
加入顺序:料酒、盐。在做汆丸子、汆白肉等菜肴时,要先用调料腌制原料。如汆丸子先将肉切碎加入胡椒粉、料酒搅匀,加入蛋清再搅匀后,最后加盐搅至上劲,然后汆入微开的水中,小火煮熟,汤中最后加入盐。煮的调味方法也与此类似。
炖烧菜,先放料酒
加入顺序:料酒、酱油、糖、醋、盐。烧菜往往要突出料酒的香味,并借用酒味来遮盖腥膻,因此酒应该在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放。红烧时放酱油主要是为了上色,因此酱油也要先加。另外要记得,糖必须在盐之前加,否则烧出来的肉就发柴发老。以红烧肉为例,先将带皮五花肉切块过油,然后另起锅,油烧至六成热,放入八角、葱姜块煸出香味,烹入料酒,放入酱油、白糖烧开,加入汤(或水),大火烧开撇沫,改用小火烧至八成熟时放入盐。炖的烹饪方法与烧基本相同,只是汤汁多一些。
可选调料:醋。做糖醋鱼等醋味很浓的菜时,要在放酒之前放醋。因为这样的菜肴中不仅要有酸味,还要有挥发出来的醋香味,来遮盖原料的腥膻味,因此要在锅内的温度最高时放入。而烧其他肉菜时,可在加糖之后加点醋,这样不但能使菜肴更香,还能炖得更烂。
凉拌菜,最后一起放
加入顺序:都最后放。做凉拌菜一般是把所有的调料混在一起调成味汁,再浇在菜里,拌匀。调料一定要在最后放,现拌现吃,否则菜长期泡在调味汁中,会使菜的味道过咸,营养也会损失。比如凉拌莴笋、凉拌肚丝等,把生料或熟料切成丝、片、块等,再加上调味料拌匀。
忌放:味精。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上班族带饭必学的健康绝招
一、菜可七八成熟、肉全熟
带饭首先要考虑的是烹饪方法,一般可以采用水煮、清蒸、红烧等烹饪方法,饭菜在隔天用微波炉加热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菜、肉等食物的色香味。如果要炒菜,根茎、鲜豆类等可以直接炒,而叶菜(例如菠菜、小白菜、油菜等)烹调以水焯为主,水焯可以减少蔬菜在放置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当然能生食的蔬菜可以直接生食。李园园还说,与蔬菜不同,肉类放置时产生的亚硝酸盐很少,这点不用特别担心。
在问及备餐时是否需要将菜、肉等做到七八成熟时,专家表示,菜做到七八成熟没问题,因为菜本质上也能生着吃。不过肉蛋鱼等不建议做到七八成熟,因为这些食物没有完全熟透时,极容易导致致病微生物在饭盒里繁殖,产生有害物质,再者微波主要起加热作用,时间有限起不到充分灭菌的效果。
二、荤素、粗细齐上阵
专家称,带饭的总体原则是少油少盐、种类齐全、荤素搭配。一般来说带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荤素比例以1:2为宜,荤菜在烹调时注意少油少盐,荤当中可以选择带一个煮鸡蛋,与肉相比又较容易储存;
2.蔬菜的数量和种类也建议尽量多一些。炒菜,首选豆类、根茎类、花菜类的蔬菜,例如山药、豆角、胡萝卜、莲藕、西兰花等,这种类型的蔬菜在放置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比叶菜更少,二次加热也不容易变色;
3.主食以馒头、米饭或杂粮饭等为宜,如今上班族得“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饮食过于精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上班族的午餐一定要注意粗细粮食搭配,基本上可以遵循“四分细粮,六分粗粮”的原则,比如将大米、燕麦、玉米等一起煮成杂粮饭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4.每天至少带一种水果,可以优选个头大、不容易碰掉皮的水果,如木瓜、橘子、鲜枣等。同时,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更好,因为这些水果在饭后食用可以帮助消化,还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
三、绿叶蔬菜最好别带
一般做绿叶菜是不会烹饪太长时间,这是为了防止营养流失,所以一般作为要经过两道加热关的午餐来说,绿叶菜就最好不要带了,因为吃了对身体也没有好处。
四、食物冷却后放入冰箱
饭菜煮熟后,先把它放到洁净的餐具里,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让热量散发掉,因为热的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产生的冷凝水会污染食物。但放置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五、饭菜分类保鲜
饭菜冷却后,可用保鲜膜将饭菜盖好,最好将其分类放进冰箱冷藏,由于在低温条件下也不能完全阻止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各种致病微生物在食物中的繁殖温度又不同,分开存放就能避免交叉污染。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将熟食同未加工过的生食混放在一起,冰箱保存温度以0-8摄氏度为宜。
六、饭菜需微波炉热透
无论你带的是肉类还是炒菜,隔天吃之前都最好再次加热,只有当中心温度达到75℃以上时才叫作热透。
减少钠盐摄入量
对于中国人来说,做菜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如果想入味,就要大量的加盐,但是,中国人的饮食中钠的含量过高,已经成了一个威胁健康的问题。所以,要控制盐的摄入,或有效的促进钠离子的排除。下面针对这一问题,为大家介绍一些小诀窍,可以帮助我们降低体内盐的含量。
超市里的加工食品,如火腿、烧鸡、泡菜等都含有大量的盐。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方便食品。要想吃的健康,最好经常去市场选择一些新鲜的菜放在冰箱里储存,有时间自己下厨房,烹制菜肴。这样,可以自己掌握加盐的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盐。
在去超市买食物时,可以选择冷冻的食品,最好不要选择罐装的,当你不能选择的时候,尽量掌握些降低钠含量的方法。比如,在做熟食之前用漏锅漂洗,去除食物中的一部分盐,减少体内对盐的摄入量。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做菜的过程中,会随自己的意愿随便加盐,但是在这里建议大家,最好不要这样做,高温不仅会破坏盐中的碘元素,而且还不会起到很好的提味作用。加盐的最佳时机是在菜快上桌面的时候,撒些盐上去,咸味是最浓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盐也能品尝得出来味道是否适宜。因此,在烹饪的过程中,不要在食物太热时加盐。
在烹饪中有很多调味品都有咸味,例如,酱油、芝麻酱等。做菜时就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调味,也可以用葱、姜、蒜等来提味。5克酱油、20克豆酱所含的盐分才相当于1克盐,而且做出的菜比直接用盐味道更好。酸性的调味料,像柠檬和醋都会给食物带来一种固有的味道,帮助你减少甚至除去盐。所以炒菜的时候最好用15毫升酱油代替3克盐,炒菜时不放盐,吃的时候将菜蘸少许酱油,这样咸味附着于食物表面,既能感觉到明显的咸味,又不至于过量。
很多蔬菜本身就有它自己独特的味道,例如番茄、洋葱、香菇等,可以把他们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来提味,如番茄炒蛋。这些都是减少盐摄入的有效方法。
如果在做菜的时候加盐,又怕放入的过多,可以用瓶盖来量取。对此,大家可掌握“两盖盐”法则。刚开始每天吃一啤酒瓶盖盐(不超过10克),适应后换成半盖盐,约5克。另外,对应不同食物,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少用盐量。
⑴对于青菜来说,在烹饪的过程中容易出汤,这会导致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如果要食用蔬菜,建议不要采用加热的方法,可以生吃的就生吃,不能生吃就凉拌,实在不行再炒。
⑵对于鱼肉类,也同样有少盐又可口的做法。鲜鱼类可采用清蒸或油浸等这种少盐、少油的方法;肉类也可以做成蒜泥白肉、麻辣白肉等菜肴,既可改善风味又减少盐的摄入。
⑶对于汤类,低盐更美味。汤类最好是用文火长时间熬煮,这样菜中的营养物质溶解在汤中,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汤中加入了大量的盐,就会冲淡原有菜肴的味道,所以,在熬煮中加一丁点盐就足够了。尤其是用蘑菇、木耳等菌类做的汤,更是营养丰富,原味鲜美。
常见食物含钠量(以100克可食部计)
做菜盐应该什么时候放 盐与绿豆不宜同食
有人在熬绿豆汤的时候喜欢加盐,一为烂得快,为好吃。事实上,煮绿豆汤时加盐,不仅使绿豆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受到破坏,而且也能降低绿豆汤的清热解毒性能。
小米煮10分钟能熟吗 小米粥放盐还是糖好
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而定。
小米粥中的成分与盐、糖中的成分都不会发生反应,所以在吃小米粥的时候放盐、放糖都是可以的,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即可,但是若是糖尿病患者食用,建议放盐更好;若是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食用则不宜放盐,放糖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