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高血压在国内的情况
h型高血压在国内的情况
中国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应该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如果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5umm/L,卒中风险增加59%;同型半胱氨酸降低3umm/L,可减少卒中风险约24%。国内研究也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人群中风危险增加了87%。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人群伴HCY的比率很高,而脑卒中发生率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新发现脑卒中的病人将由现在的200万增至370万,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脑卒中发生率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并注意防治的原因。
我国科学家针对我国脑卒中是第一位死因特点,研发出的一类新药依那普利叶酸片复方制剂,可以同时降低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为我国H型高血压控制和脑卒中预防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大量研究表明:0.8 mg叶酸降同型半胱氨酸作用最强,而且安全。常用规格的依那普利叶酸片含有0.8mg的叶酸,是唯一批准上市的最佳剂量规格。
“H型高血压”的命名强调了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双重危害,所以H型高血压治疗也应当双管齐下。重要的是,构成H型高血压的2个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若同时有效控制上述因素,就可能使我国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降压药预防卒中的效果是十分明确的。临床试验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 mmHg和(或)舒张压每降低4 mmHg,可使卒中风险降低36%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最安全有效的途径是补充叶酸,但对于长期服用叶酸能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仍颇有争议。
怎么判断h型高血压呢
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以血Hcy水平增高为特点,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外周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阻塞及血栓形成的发生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证据发现Hcy可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发血管结构发生改变等,导致血管功能紊乱?。
2、2010年美国学者对有关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血管功能紊乱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为升高血压;第二条为损害内皮NO源性血管舒张活性。Hcy激活金属蛋白酶诱导胶原合成导致弹力与胶原比值的失衡而损害血管的弹性。
3、血管内皮的高Hcy的代谢产物影响平滑肌细胞,导致血管功能紊乱而引起高血压;Hcy在体内代谢产生硫化氢(H2S),而H2S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及血管舒张因子。当高Hcy血症时,通过抑制胱硫醚-γ-合成酶(CSE)引起H2S产生减少,从而引起高血压及血管疾病。
4、另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高血压的学说还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增加有关。有研究显示H2S阻滞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7]??。还有研究显示Hcy诱导血管内皮细胞AT1受体相关的金属蛋白酶-9和胶原合成,导致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发生。
什么是临界轻型高血压
临界轻型高血压是临界高血压和轻型高血压的统称,主要指患者有时血压升高,有时在正常范围,故又称一时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前期。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舒张压在12.0~13.9 kpa(90~104mmhg)之间,无靶器官损害,即诊断为轻型高血压。临界高血压指血压在18.67 ~21.3/12.0~12.7kpa(140~159/90~95mmhg)之间,所以临界高血压与轻型高血压有一部分相重叠,故常统称为临界轻型高血压。由此可见,临界高血压与轻型高血压之间仅存在量的差别,没有本质的不同,它们都是稳定性(持续性)高血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中度高血压是指舒张压等于或大于14.0kpa(105mmhg),小于15.3kpa(115mmhg)的高血压。也就是说在14.0~15.2kpa(105~114mmhg)之间。
重度高血压:指舒张压大于15.3kpa(115mmhg)的高血压。急进型恶性高血压也属重度高血压的范畴。
据统计,临界轻型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总数的60%~70%左右,中度高血压占高血压的15%,重度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5%。而临界轻型高血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患病人数多,而且若未经治疗常可出现靶器官损害。舒张压大于12.7kpa(95mmhg)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至少是血压正常人的2倍,也就是说尽管临界轻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轻微,但因其占高血压总数的3/4左右,对人群的危害面大大超过中、重度高血压。
中、重度高血压不一定都伴有靶器官损害,但若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势必累及靶器官。急进型恶性高血压与一般重度高血压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有视网膜出血或渗出,尚可出现视乳头水肿,病理上常有纤维素样小动脉坏死,肾功能迅速恶化的特点。(实习编辑:权小龙)
H型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这种疾病对于人们来说,是很熟悉的。但是很少人能了解H型高血压是什么。对于孕妈来说H型高血压有多可怕。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H型高血压。
H型高血压是于2008年12月在《中华内科杂志》上正式提出并作出准确定义,即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Hcy>10u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即是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以血Hcy水平增高为特点,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外周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阻塞及血栓形成的发生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证据发现Hcy可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发血管结构发生改变等,导致血管功能紊乱。
对于中国来说,h型高血压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我国高血压防治有重要意义,因为我国高血压大部分为h型高血压,这和我们的人种、遗传基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我国人群TT基因型的携带率高,约为25%,明显远高于西方国家(TT基因型患者的血浆叶酸水平低,导致Hcy水平高)。其次,我国饮食习惯是富含叶酸的食物摄入量少,我国人群低叶酸率至少在60%以上,美国仅为0.6%。这直接导致我国h型高血压显著高于西方国家。
男性更年期表现有哪些 高血压的出现提示男性进入更年期吗
当男性在超过50岁以后,如果有出现缓进型高血压,在早期检查就会发现有头痛、心悸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而且会出现血压波动不稳,在以高血压疾病控制后血压还是会反复升高,并且伴有以上这些症状,如果是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警惕是否男性更年期的发生。
什么是 H 型高血压
H 型高血压是中国学者胡大一教授在 2008 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是指同时存在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患者。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高血压人群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肥胖以及糖尿病明显低于美国,但是卒中的发病率却明显升高。而且在高血压控制到相似水平时,中国高血压人群高血压的卒中的患病率仍然高于美国。这种情况存在的原因,可能是中国高血压人群更多的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约 75%)。
所以提出 H 型高血压的概念,希望能有效预防卒中的发生。
不过目前来讲,这一概念并未被世界学术界所广泛使用,也不为国人在发表国际杂志交流时所应用。但是,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发病风险。
201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大于或等于 10umol/L)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
已经有研究提示:对于存在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人群,补充叶酸,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18%)。但补充叶酸对我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仍有待进行更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
紫草资源在国内的分布概况
紫草 ( Arnebiae Radix) 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等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 收载的紫草来源于紫草科 ( Bor-agin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 Royle) Johnst 或内蒙紫草 Arnebia. guttataBunge 的干燥根。国内紫草传统入药的有 3 种,即新疆紫草、滇紫草和紫草。紫草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新疆紫草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是新疆野生植物中的优势类群,几乎在新疆各地都有分布。由于其品质佳,目前新疆紫草已成为紫草的主要商品。由于无节制采挖,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加之人工种植难度大,导致紫草资源日益减少。滇紫草主产云南,生于荒山岩地向阳山坡,在我国西南地区广为应用,为我国商品紫草的第二大来源。紫草习称硬紫草,生于山野草丛中,资源较少除以上 3 种外,还有分布于新疆阿勒泰、天山南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黄芪紫草和分布于西藏的西藏紫草,但资源都较少。
云南地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构成了紫草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含紫草宁 ( 即紫草素,shikonin) ,51616OHC) 及其衍生物的紫草植物达 6种之多,均属于滇紫草属,是潜的优势生物资源,它们是: 滇紫草 ( Onosma paniculatum) 、矩叶滇紫草( O. oblongifolum) 、沧怒滇紫草 ( O.wardii) 、密花滇紫草 ( O. confertum) 、昆明紫草 ( O. cingulatum) 、露 蕊 滇 紫 草 ( O. exser-tum)等。
何为体位性高血压
所谓体位性高血压是指患者在站立或坐位时血压增高,而在平卧位时血压正常。这种高血压在国内高血压患者中占4.2%,国外报道占10%。此病的特点是它一般没有高血压的特征,多数在体检或偶然的情况发现,其血压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且波动幅度较大。个别严重者可伴有心悸、易疲倦、入睡快等。血液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较正常人高,甚至超过一般高血压病患者。
体位性高血压的发生机理,一般认为与静脉、静脉窦的“重力血管池”过度充盈有关。
人体心脏水平面以下部位的静脉和静脉窦,在受到血液重力影响时,会胀大起来,医学上将这些静脉或静脉窦称为“重力血管池”。当人平卧时这些血管池不受什么影响,但在站或坐位时,由于淤滞在下垂部位静脉血管池内的血液过多,使回流心脏的血流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从而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全身小血管,尤其是小动脉长期处于收缩或痉挛状态,造成血压升高。有些人对这种反应特别敏感,所以可产生体位性高血压。
对于体位性高血压,一般不用降压药物治疗。若使用降压药,如利尿剂等,不但不能降压,反而会激发血压进一步升高,因此,主要治疗方法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肌肉丰满度,个别症状明显者,可适当服用脑复康、肌苷、维生素B、谷维素等,对神经加以调节即可。
h型高血压的饮食
一是指每日一袋牛奶。重点是补钙和蛋白质。
二是指每日25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此量相当于主食6两,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
三是指每日三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重要的物质基础。每份高蛋白质食品相当于:1两瘦肉,2两豆腐,一个鸡蛋,半两黄豆,2两鸡鸭,2两鱼虾。
四是指粗细结合、甜咸适中,少量多餐、切忌过饱。
五是指每日500克蔬菜及水果。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长白山灵芝预防H型高血压长白山灵芝是我国东北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出产的赤灵芝,相对其他生产的灵芝,其药用价值较高。从长白山灵芝上所提取的灵芝提纯物对H型高血压有防治的功效。灵芝提纯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灵芝多糖、灵芝酸、叶酸等营养成分,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自觉症状,特别是与常规应用的降压药合用时有协同作用,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袢密度、直径和红细胞流速增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从而减少脑卒中、脑出血、脑中风的发病率。
现代生活与h型高血压
目前我国4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多达1036万人,发病事件呈明显的上升势头,每年的增长速度是7.8%,2030年可能会达到高峰。一般来说年龄越大,中风发病率越高。但近十年来中风又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到中老年人期间(40—60岁)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所以导致了整体发病率有增无减。
现代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进食过多高脂、高蛋白食物。另外,不少白领一族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又不注意休息。上述的这些都是导致脑卒中年轻化的重要因素。陆教授又说,值得注意的是,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代谢症合症等的人,中风的发生率也是明显增高的。所以,青年人要做好危险因素的防控准备。
凡是工作压力大、常熬夜的年轻白领,应该重视定期的身体检查。年龄达到40岁或以上的人群,就要提高警惕,强烈建议他们每年进行血脂、血压、血糖以及BMI体重指数筛查,这样能够早期发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果是已经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每隔三个月就要进行相关检查。
一旦发现疑似脑卒中症状,可通过脑血管、颈部血管的彩超,甚至是糖化蛋白检查、心脏心电图、心脏彩超帮助确诊。如果有头昏、头痛、睡眠不好,记忆力下降这些轻微的早期脑部症状的病人,建议做头部CT或者是磁共振造影。
高血压病人应该检查什么项目
1.血常规。高血压伴血常规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甲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高血压;也可预示高血压非常严重,已造成肾功能衰竭,导致肾性贫血。
2.尿常规。尿常规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若尿中伴微量蛋白尿,提示高血压合并肾脏早期损害,治疗重点除降压外,应改善肾功能。
3.空腹血糖。这个检查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若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初诊高血压可能是糖尿病造成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危险的组合,发生心血管危险是普通人群的4~8倍,总死亡率增高4~5倍。
4.血脂。如果异常,则提示高血压可能合并冠心病、脑梗塞等,易诱发心脑血管恶性事件,建议这部分患者详细检查,即使检查后未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也应给予降压调脂治疗,否则冠心病、脑卒中会高发。
5.血钾。高血压伴低血钾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伴高血钾提示肾功能异常,可针对诊断,选择特殊治疗。
6.血尿酸。高血压伴高血尿酸提示高血压可能是痛风性肾病造成的。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伴高血尿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在治疗时,不要应用双氢克尿噻等增加尿酸的药物。
7.血肌酐。高血压伴肌酐异常提示患者肾功能出现异常,显示高血压处于高危或极高危。若伴尿毒症时,单纯药物降压效果差,需要辅助透析治疗。
8.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也叫H型高血压,提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极高,在常规降压的同时,可服用叶酸,联合治疗方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9.心电图。此项检查可较早发现高血压对心脏的损伤,并通过观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情况,评价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