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那你是放弃了被孩子影响的权利。”前日,于丹来到崇文书城,与数百读者分享育儿经。
于丹笑着说起自己和女儿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她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坐飞机,看着窗外的白云,女儿说:“妈妈,我们去外边用白云堆雪人吧!平常只有等天上的云落到地上才能堆雪人呢!”于丹说,自己实在不忍心告诉孩子白云其实是由水汽凝结而成……“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去认同科学,往往忽略了童话也值得被认同。 ”
于丹平时要读很多幼儿读物,她觉得孩子的思维值得尊重,孩子们在小时候得到尊重,长大也会尊重别人,去珍惜那些本真的快乐,“文化的意义,不也是要我们去体会那些生活中的快乐吗?”
她用“震惊”来形容对现在“80后”、“90后”孩子的看法,汶川地震发生后,这些孩子或用“连轴转”式的家教挣钱捐款,或一大早就去献血,“我们习惯了训诫孩子们该怎么做,其实他们自发的行为更让我们感动,训诫他们不如尊重他们。”
爱孩子首先要懂孩子
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常常将对孩子满腔的爱,化作了热切的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幸福,能够拥有一个无比顺利、无比灿烂的未来。他们不愿意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孩子重吃一遍;自己所经历的人生曲折,孩子再经历一次;自己失落的梦想,孩子又一次失落。可是,他们如此深厚、如此强烈的爱,却未必能够得到孩子的回应,有时甚至还成了家庭悲剧的根源。
爱孩子当然没有错。但爱为何竟成了悲剧的导火线?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孩子,不会爱孩子,家长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孩子,整天不停地唠叨,不断地抓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指责、抱怨,逼着孩子立刻纠正,造成孩子的压抑和逆反。
其实,父母培育孩子一如农民种庄稼,只有遵循庄稼生长的规律,适时浇水施肥,才能获得丰收。爱孩子的家长,只有既掌握孩子成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又了解自己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洒在孩子身上的爱才能得到成功的回报。
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基本原则
在许多成年人的眼中,孩子是年幼无知、缺乏能力、弱小无力、没有经验,完全需要成年人保护和教育的小东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过分看重了自己的权利而忽略了孩子的权利,忽略了孩子有着非常复杂、灵敏的感觉系统。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具备了灵敏的接受并感知外界信息的能力,他对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语气等都能感觉到,并作出迅速的判断:你对他是爱还是不爱?是尊重还是不尊重?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成人总是把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强加给孩子,置孩子的自身需要于不顾,不尊重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权利,那只能导致孩子越来越激烈的叛逆,造成亲子间越来越激化的矛盾。因此,成年人,尤其是做父母者一定要认识到,成人之间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成人与儿童之间也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成人与儿童,尽管知识、能力差异很大,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做父母的并非仅仅是拥有着孩子,更应当尊重孩子。
家长在教育态度上,要坚持尊重、信任、理解三条原则,其中,尊重孩子是最基本的原则。不管是怎样的孩子,被尊重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孩子成绩好也罢、成绩差也罢,家长都应当给予尊重、信任和理解。这样的爱才有力量,才能使孩子心灵得到舒展,才能让孩子得到努力上进的动力、信心和勇气。
你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吗!
你懂得尊重孩子吗
三个宝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一脸似懂非懂的样子,后来,娣娣忍不住了,她问我:“爸爸爸爸,尊重是什么东西?可以吃的吗?”
“那妮妮知道什么是尊重吗?”我反问妮妮。
“嗯~”妮妮想了想,回答着:“是不是不要和鲨鱼恶霸一样,三更半夜唱歌跳舞,制造噪音,害邻居不能睡觉。反正就是不做出让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对吗?”
鲨鱼恶霸是一本童书,讲的是一只超没公德心的坏鲨鱼,一点也不知道要尊重别人,总是制造垃圾跟噪音,后来终于被邻居扫地出门的故事。
“哇!妮妮真的很棒,比爸爸爸爸还懂喔,把尊重解释得太好了,爸爸爸爸一听就懂了呢!”,“娜娜和娣娣懂了吗? ”,娜娜肯定的点点头,而我的小娣娣,也超可爱的跟着姐姐摇头晃脑的。
“其实,爸爸爸爸认为,不管你做了任何事,如果能先想到对方的感受,这样子就叫做尊重喔”。
尽管每一个人对尊重所下的定义也许不同,但尊重其实是在自我意识的型态下所做出自发性的行为,并不是强迫性的,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他也一定是个懂礼貌、守规矩的人!
尊重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
这些年随着部落格的流行,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会用日记本写日记;不过,当我年轻时,写日记这件事,可说是每天的例行公事之一。我记得以前的日记本都是厚厚的一大本, 有些还会附上一个小锁,不过因为当时经济能力有限,所以我通常都是用最便宜没有锁的那种,我喜欢把一整天发生的事情如实地记录下来,不管是开心、不开心的,都会原汁原味的在日记本里呈现。
那时候,我还找了一个日记的专属秘密基地,放到后来连我自己都忘了,直到许多年后因为要搬家,在整理东西时,秘密基地才曝光,而我也终于找到失踪许久的日记哩!
我记得有一次,我写在日记里的秘密人物,成了家人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本来我也不知道,后来有一次在吃饭时,母亲大人说溜了嘴,问我:“最近怎么不见那位某某小姐,是发生了什么事了吗?”这样事情才曝了光。
我还记得当时的我有多么的生气,生平第一次,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气到全身颤抖!
“你怎么可以偷看我的日记?”
我哪有偷看?是你放桌上,我随便翻翻,翻到的。”
“那么,你怎么可以乱翻我的东西?”
“我怎知道那是日记啊?自己不放好,还怪别人看。”
“怎么可以这么不尊重我的隐私?”
“小孩子哪有什么隐私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日记有秘密基地的原因,完全是为了要避免再被偷看、被拿来大肆讨论的命运。
以前,在爸爸妈妈的观念里,所谓的隐私就是隐瞒,认为孩子不应该对他们有所隐瞒,但我认为,隐私是我不想让人知道、不想跟人分享、不想跟人说的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是不想被侵犯的,跟隐瞒是截然不同的事。
小宝贝们和妈妈平常就会交换日记,互相诉说秘密,有时候,他们在写日记的时候,还会偷偷摸摸的不给我看呢。
尊重孩子,也有不想说的秘密
当我成为爸爸这个角色后,我发现,不管跟我们家的孩子感情再怎么好,也不见得每件事他们都愿意说,虽然,我们渴望多多了解他们,但我相信对孩子绝对的尊重,是可以让他们敞开心胸,愿意分享小秘密的不二法门。
在我们家也有“三不!”政策喔!
1.不偷听电话!
2.不偷看信件!
3.不偷看日记!
有了小时候的惨痛记忆,我坚持我们家的人,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辙,每个人都能保有隐私的权利,就算是爸爸妈妈也不能有所例外。
而且我常常觉得,与其要花心思去偷看日记,还不如多花点时间维持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做到像朋友之间的关系,就不怕孩子有事会往心里藏,而是愿意说出来,与你一起分享、一起讨论。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啊,就像我们大人一样,遇到了事情一定会找最知己、最有话聊的朋友去倾诉解闷,孩子也是这样的,如果平常关系紧张,动不动就剑拔弩张,活像个仇人,那么,还指望孩子跟你说什么?
用对方式去尊重孩子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也一定能了解别人的感受。
让孩子在被尊重的环境下长大,他就容易产生自信、能够感同身受,这样的孩子,自然也会懂得尊重别人。我从没看到过,任何一个孩子在不被尊重、被窥探的环境下长大,还能懂得感同身受的,更别说会产生尊重别人的想法了。
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要爱孩子,也要用对的方式,不要再说:“我会想要看,也是因为关心啊!”这样的借口了。
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爸爸或妈妈的附属品;其实父母跟孩子之间,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经营,没有谁愿意自己的隐私被别人侵犯。
你不妨想象一下,下一次换成是你自己的日记、信件被大剌剌的公开,或者在讲电话时,孩子拿起来偷听一下,那种感觉铁定是很差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尊重的最高指导原则,希望与所有的爸爸、妈妈一同共勉之。
孩子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3岁~5岁期间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这常会惹恼成人,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体罚。这样简单地对待孩子,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二、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成人应尊重他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遇事唠唠叨叨:
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唠叨没完,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四、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强行“定向”:
一些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他们要孩子学这学那,如规定每天读多少单词、练几小时琴等,否则给予惩罚。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五、缺乏感情沟通:
爸妈缺乏与孩子经常的感情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会以不尊重来对待爸妈。
六、成人对孩子过分迁就:
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长想管教时,孩子就很不适应,出现逆反。
熊孩子顶嘴请这么做
生活中,家长总会晕倒不少育儿难题,比如孩子爱顶嘴。对此,作为父母应该如何解决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处理方法。
一、孩子爱顶嘴的原因
1.孩子睡眠不足、精神不佳
孩子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平时睡眠不足,或者是睡眠质量比较差,可致其精神状态不佳,那么孩子便容易心烦意燥,出现和家长顶嘴的现象。
2.家长平时很少尊重孩子
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家长也应该做到尊重孩子。这样不仅可以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而且可以使孩子学会尊重,就不会轻易做出顶嘴之类情。
3.孩子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
有些孩子从小就在家长的溺爱骄纵下成长,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以为然,比如顶嘴。可是,如果不及时对孩子进行纠正教育,孩子养成了习惯后,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并不利于孩子日后的学习、成长和生活。
4.家长对孩子不够了解
孩子喜欢和家长顶嘴,可能是因为孩子认为家长并不了解自己,因此会做出这些不尊重大人的事情。
二、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1.不要急于批评指责孩子
孩子和大人顶嘴了,有些家长十分生气甚至是愤怒,立即严厉责怪孩子,这很可能会让孩子心里不服气,而且心生怨恨。家长最好先保持冷静,并且不对孩子进行处理,等到事后大家冷静下来了,和孩子讲讲道理,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
2.不要和孩子继续顶嘴
当孩子和家长顶嘴的时候,理智的家长尽量不要和孩子继续顶嘴了,那样否则会使自己的情绪变得更激动愤怒,而且也不利于教育孩子和纠正孩子的不良做法。
3.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时候孩子爱和大人顶嘴,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系,所以,家长也应该先反省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
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1、尊重孩子 很多父母不尊重孩子,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想法都太天真可笑,其实孩子都很聪明。你不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你们之间就已经有隔阂了,做父母的不能拿你的想法来衡量一个孩子的思想。任何一个孩子的想法做父母的都要去尊重,哪怕是多么可笑的想法
2、每天和孩子聊天 父母劳累一天回家工作中生活中或许有很多烦心事,不妨和孩子说说把他们当作你的朋友,也可以问问孩子在学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时间久了和孩子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你才能知道他们的想法。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记得沟通是开启你和孩子成为朋友的桥梁。
3、不要老是教训孩子 是孩子难免会犯错,做家长的不要大声指责,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情绪很激动,不妨可以让他们冷静下,等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可以和他推心置腹的聊聊,也可以给他建议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做父母的想发火的时候一定要冷静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
4、父母做错了要道歉 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做错事道歉,但是坐父母的做错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父母要诚心和孩子做朋友就不能把自己当做父母,要记得是孩子的朋友。所以当父母做错了事情该道歉的一定要道歉。父母要求孩子怎样做首先自己要做到,否则做不到以身作则的榜样。
5、信任孩子并接受孩子的批评 做父母的不能老认为孩子小需要呵护,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可以放下这种呵护,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不要把孩子当作温室的花朵这样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信任。只需在他们伤心时给他们一个拥抱就可。还有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有不文明的行为,孩子会提出批评反而会被父母骂。从而会影响孩子的思想价值观,父母要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孩子,要放下身段和他们打成一片。要诚心、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做平等地对待他们。不要过多使用暴力和谩骂,这样只会孩子离你越来越远。无论多忙都要每天和孩子真诚沟通。做父母的一定要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孩子为什么会有叛逆期 在叛逆期与孩子相处要注意什么
1、了解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注意事项,学会对症下药。
2、掌握与叛逆期孩子的沟通技巧,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可以减少冲突的产生。
3、了解孩子的世界,学会换位思考。
4、尊重孩子。尊重给孩子的个性;尊重给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在家的地位。
鼓励孩子独立六技巧
1.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今天穿灰裤子还是红裤子?”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瓶子不容易打开。有时候,用勺子翘开一边可能会有用”
3. 不问太多问题
“回来了!”
4. 别急着告诉他们答案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5.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我觉得可以去问问水族店老板。”
6. 不要放弃希望
“你想试试主角,这会是个不错的经历。”
家庭环境决定影响孩子叛逆程度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不良家教的产物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随意地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辱骂甚至殴打,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对抗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施教,遇事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说话过头,爱摆长辈的架子等。
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听孩子的呼声,理解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参与孩子的活动或与孩子一起交谈;其次,尊重孩子。父母应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尽可能不要对孩子事事干预,要充分相信孩子的办事能力。当孩子出差错的时候,父母在引导孩子认识与检讨错误的同时,应多理解少责怪,充分相信孩子能够及时地改正缺点与错误,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再次,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父母应放下长辈的架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的正当要求,父母应尽量满足;对孩子的不同意见,父母应启发诱导;对孩子所抱的期望要切合实际,切莫以过高的期望来“压迫”孩子。
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1、要在家中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他想做什么,只要没有危险,就放手让他去做。要多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
2、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平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独立意识。如果爸爸妈妈事无巨细地包办一切,只会使孩子对事物缺乏或降低兴趣,从而放弃进取,体会不到自己独立做好一件事的喜悦。
3、在孩子做错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随意批评,过多地指责他们做得不对,而是要以鼓励为主,保护孩子的积极性。
4、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不要太高。当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或达不到预期要求时,就要考虑根据孩子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修改,提出一些适合自己孩子、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急。要知道,培养孩子要有一个艰苦细致的漫长过程,只有通过实行正确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尊重孩子,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并及时给予指导,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完成,去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引导他们健康愉快地度过人生的启蒙阶段。
养育孩子别忘了这个词尊重
很多家长容易犯了一个错误,觉得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的,孩子错了自己打骂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自己不教育孩子的话,那还有谁能教育得了孩子啊?错错错,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孩子犯错了家长有权利和义务去惩罚,但是有个前提,家长也要学会尊重孩子啊。
一、哪些做法容易伤害孩子自尊
1.家长爱埋怨孩子,把自己失去的东西都怪罪到孩子身上,比如自由、金钱、工作等等,甚至总是和孩 子说自己不舒服都是因为被孩子气了才会的,这样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大。
2.在孩子面前,总是表扬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小孩子最讨厌大人拿别人和自己对比了,家长经常这 么做的话,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创。
3.家长鄙视孩子,认为孩子一无是处。
4.家长和孩子交流相处的时候,总是高高在上的,和孩子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
5.家长喜欢对孩子说粗口,甚至以谩骂讽刺的口气对孩子说话。
6.家长工作不顺利或者生活不顺心,就把脾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7.家长过分管制孩子,不让孩子有自由成长的机会,导致自理能力低下。
8.家长只管养大孩子,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9.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帮助孩子掩饰,这样孩子永远都不知道自己错了,甚至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是 正确的。
10、家长过分包办孩子的一切,剥夺了孩子动手动脑能力。
11.家长之间在孩子面前经常吵架。
二、家长该如何尊重孩子
1.有事情多和孩子商量讨论,而不是总以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完成任务。
2.孩子犯了错误,要多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必要的时候给点小惩罚,而不是简单的训斥孩子,这样反而 让孩子觉得家长蛮不讲理。
3.给孩子保留一点隐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4.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认真对待回答,不可以敷衍了事。
5.不要随便给孩子许下承诺,要做个言而有信的好家长。
6.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讲礼貌,互相尊重对方,家长有错的时候也要主动认错。
7.孩子有话要说,家长要多倾听,不要随便打断或者中断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在和朋友交谈一 样轻松。
8.孩子作为家里的一份子,家长有些决策要让孩子加入参与。
9.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可以偷拿偷看孩子的东西,这种做法是不文明的。
10.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急于惩罚,要了解清楚孩子犯错的原因,让孩子被惩罚得心服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