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行业发展
牛奶的行业发展
中国乳品消费在逐步扩大,但成规模的消费市场还远没有形成。中国许多人还没有喝牛奶、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尤其是农村市场还远没有打开,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因经济条件所限消费不起,消费习惯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乳企须研究中国乳业发展的规律,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加强乳业发展的计划性。
随着中国乳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已成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品种较为齐全、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食品制造业,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制品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
日用品的行业分析
行业发展
技术环境分析
企业的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技术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对于行业内的企业,需要特别关注所在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和竞争者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动向。技术的变革在为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它构成威胁。
新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幅度缩短,给那些能快速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公司带来了竞争优势。最先导入新技术的企业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回报。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在1993年以引进日本三洋的新产品新技术打开市场,成为行业的龙头,对原有的企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迅速改变了行业的竞争格局,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技术环境,及时了解是否有当前技术的替代技术出现,并发现可能给企业带来竞争利益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洗漱日用品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吸收式中央空调行业的技术水平处于成熟阶段,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较难出现突破性的技术,行业内各竞争企业基本上是进行产品改良,主要围绕着降低现有产品的成本等方面来进行相关工作。因此,仅从当前来看,技术因素不会对竞争格局带来重大改变。
哪些人容易过劳死
有人将严重过劳的行业归纳为十大行业:
广告狂人,白衣天使,网络店主,IT工程师,媒体人士,人民警察,莘莘学子,演艺明星,公务人员,运动健将。
这十大行业,有被动过劳,也有主动过劳。
但很多时候,并不是被领导强制加班,而是自己“不想走”!
其中有多少是为了升迁、职业发展、增加收入,常常选择“自愿加班”的,在这个加班成为风气的年代,不加班显得格外没责任心。所以,在感叹“过劳死”的社会新闻的同时,也未曾停下自己加班的节奏。
银鹭八宝粥的企业发展
质量为本成就银鹭三次飞跃。
"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银鹭人深谙这个道理。因此,企业自创立之初,就树立了"全员参与,质量为本"意识,要生产出质量最好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以质量为本,成就了企业发展的三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
从村办小作坊起步,以质量求生存。
据介绍,1985年,陈清水、陈清渊兄弟及其他股东因地制宜,利用马塘当地的龙眼、水果资源优势,开办了当时同安首家村办罐头厂--同安新圩兴华罐头厂。当时,他们6个人凑了3万元,其他什么都没有。没有技术,他们就带着干粮到晋江等地的罐头厂去学;没有厂房,他们一砖一瓦盖起来;没有水,他们就从12公里外的古宅水库引进来;没有路,他们自己动手开山辟岭,修建了一条800多米的进村水泥路……
那个年代,他们的同行企业在厦、漳、泉地区一共有上千家。一方面,他们要与当时的国营企业竞争;另一方面,他们要与同类民营企业竞争,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们就是以质量取胜,用当时的话讲就是做到了"货真价实",生产出比别人质量好的产品,所以他们生存下来了。
第二个飞跃
在合资的基础上开拓新产品,以质量求发展。
1990 年,通过引进外资,创办了中外合资厦门同茂食品罐头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他们更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开始尝试导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995年获得出口罐头厂厂商代号(Q72)和出口食品厂卫生注册。企业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银鹭产品在市场上成为了"物美价廉"产品的代表。
第三个飞跃
以产品质量为核心,银鹭集团提出三大发展战略:人才战略,科技战略和名牌战略。
企业发展了,产品质量基础夯实了,技术力量增强了,有了这些基础,在2000年,银鹭提出了人才、科技、名牌三大发展战略,走上了经营管理发展的快车道。
保健品行业
目前,我国只允许生产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胃肠道功能等22种保健功能的产品。近年来,由于饮食过度和过量的脂肪摄入,肥胖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在我国逐年上升,所以,有利于预防和改善这些疾病的功能性营养食品受到了中老年消费者的欢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银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大为旺盛,购买力亦非常强。再加上处于家庭、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这更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另一类不可忽视的保健品是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元素。据统计,我国85万所中、小学校中的1.76亿在校学生中,其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2摄取普遍不足,缺铁性贫血比例高达30%至40%。婴幼儿家长们在营养保健品上的投资也在其中。近年来,美容保健品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已成为拉动保健品成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据京、沪等地的市场调查,目前有93%的儿童、78%的老人和近50%的中青年消费保健食品,95%以上家庭常备有不同类型的营养保健食品。可见,树立健康投资观念的人群在不断增多,购买保健品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前景
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目前中国人均药品消费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1/30至1/40,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仅为美国的1/20、日本的1/15,这也从另一方面显示出医药保健品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在过去五年里,一直以9%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将以6%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医药保健品消费水平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按GDP和可支配收入的发展趋势,可以估计,保健品在未来十年内会有持续增长,达到目前的2 至3倍。另外,城乡居民对医疗保健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其结果表现为医疗保健费用支出逐步上升,全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总支出已超过1500亿元,年增长 30%,农村超过700亿元,占总数的1/3,年增长14%。
不过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外部环境的变化,现在的保健品营销已经迎来整合营销的时代。广告、会务、公关、促销……各种各样的手段,都成了保健品营销的必要措施。在目前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广告、单纯依靠会务,都已经很难快速崛起了。整合营销既是竞争的结果,也是竞争的需要。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营销模式创新依助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营销模式创新发展。保健品经营的核心是概念,关键是营销,而基础是具有科技含量的功效。同时,坚持不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实质上反映了企业家的素质、理念、胆识,是企业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体现和反映的一个方面。良好企业文化的扩张、辐射、渗透,产生了巨大活力,在推进和规范企业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可以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源动力。保健品企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塑造自己的企业精神,确立先进的经营理念,创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十分必要。只有塑造与培育出保健品产业的百年品牌,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研究咨询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保健品行业协会、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保健品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世界保健品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对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情况、经济运行数据、主要细分市场、进出口、市场营销、竞争格局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未来保健品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保健品行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保健品生产、贸易、经销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什么是鲜牛奶
鲜奶是指牛奶脱离牛体24小时之内的牛奶,否则不能称之为“鲜”奶。原来国家对于牛奶行业“鲜牛奶”有过明文规定,故目前各乳品企业在其产品中不能提到“鲜”字。而液态牛奶有常温奶和低温保鲜奶两种!
液态牛奶有常温奶和低温保鲜奶两种。 低温保鲜奶,通常是指用原奶进行巴氏灭菌、均质而成的牛奶,也叫巴氏奶,俗称则为鲜奶。这种牛奶不添加任何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等。生产鲜奶的企业要有充足的原奶,原奶可向当地牧民或奶农收购,但最好还是企业自身拥有乳源基地,这样有利于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牛奶的营养卫生。乳源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故生产鲜奶的企业需要一定的规模。
常温奶是采用超高温杀菌技术的牛奶,由于其具有保质期长,储存方便以及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比较充足等特点,生活中很多人更愿意选购常温奶。
人们常说的鲜奶其实就是经过巴氏杀菌法制成的低温保鲜奶,即巴氏奶。饮用鲜奶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钙。
由于鲜奶采用的是低温灭菌法,相对于常温奶来说它的口感比较浓郁,这也是人们选择饮用鲜奶的重要原因。和鲜奶相对的则是采用高温灭菌技术制成的常温奶,很多人认为经过超高温灭菌的常温奶将会流失很多营养成分,其实不然。
防辐射服的行业现状
防辐射服源于上世纪初期在美国发起关于电磁辐射影响的大讨论,后证明电磁辐射确实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最早的防辐射服是应用于雷达兵身上,属于军工产品。而民用防辐射服行业最早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源于电气化时代的来临及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特别是优生优育观念的普及。防辐射服行业在中国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从最早在日本进口面料的一家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从业企业几百家的大产业,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品牌,行 业发展也日趋成熟。但是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标准的缺失、宣传的缺位及市场的混乱等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对产业的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所以行业的发展其实也不容乐观。
什锦糖果的发展
糖果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两大支柱零食产业之一,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潜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张。近五年,我国糖果市场一直保持8%-12%的年增长率,2011年,我国的糖果产业规模已经达到620亿元。
在国内糖果行业发展扩张之时,国际上保健型、低糖型、趣味型和生态型等各种类型的糖果有加快步伐集体进攻我国高端糖果市场之势。与之相比,我国糖果市场的产品却显得很单一,在国外企业紧逼和国内企业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之下,我国糖果行业产品开发阻力重重。
国内糖果企业的竞争主要停留在价格层面上,对新领域的开发与外资相比明显不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妨碍了国内糖果企业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使其利润远不及国外品牌,国内品牌的主战场也被逼下沉到了二三级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糖果的全球年人均消费量为3公斤左右,而我国只有0.7公斤,因此我国糖果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企业的突围应该重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不断丰富产品品种。我国糖果行业面临小产品、大市场的需求格局,糖果生产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品更新、优胜劣汰、企业重组的阶段。随着糖果类食品的市场运作由产品竞争向市场营销的转变完成,糖果行业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化学纤维的供需情况
国内涤丝市场行情走势偏弱,市场报价跌幅在100—300元/吨左右。“‘金九银十’其他纺织行业纷纷进入旺季,但涤丝市场却一片低迷。”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城的诸多经营户感叹,10月以来,成交氛围平淡,成交量与国庆节前后相比仍有下降,化纤形势不好已成定局。
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国内纺织化纤形势不容乐观,作为绍兴县化纤行业“风向标”的钱清原料市场,成交量持续下降。来自县统计部门显示,前三季度,全县化学纤维类销售产值395亿元,同比仅增长1.3%,远远低于全县工业销售同比增长7.2%的平均水平。
“涤丝科”跳不欢
“化纤行业成了绍兴县工业销售发展中‘拖后腿’的产业。”绍兴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上游的PTA、化纤业受行业周期性因素影响和产能相对过剩,导致行情低迷,其中感觉最为明显的是化纤企业集中的钱清、滨海工业区。
记者了解到,不少化纤企业产销率趋于下降形势,而企业库存量仍在增加。减产成了一些化纤企业应急的举措,有的企业10月份已提前进入机器检修期。
化纤产能过剩显著
“产品积压卖不掉。”这是钱清原料市场经营户普遍感到的困惑。来自福建某化纤企业代理商张宏伟告诉记者,化纤产能过剩格外明显。“人工、原材料等都在上涨,同样的产品价格虽与去年持平,销路却减少了30%。”张宏伟说。
中国纺织化纤行业发展快,产量已经占世界百分之六七十的份额,萧绍地区更是全国纺织化纤的集聚区。业内人士分析,行业的高速发展,却产生了同质化严重、过度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虽然我们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优势,但关键是缺乏新产品、新工艺来保持价格优势。”该业内人士说。
中国氯化铵行业发展趋势
化铵(NH4CL)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氯化铵按用途主要可分为工业用氯化铵和农业用氯化铵两类。目前国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氯化铵用作复合肥原料。
近十年来,我国施肥复合化率已由2000年的22%提高至目前的32%左右,但与世界平均复合化率50%、发达国家复合化率80%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国内农民对复合肥料认识程度的加深,国内复合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比率将不断提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最新提出,力争2015年中国化肥施用复合化率达到40%以上。可见未来几年,我国复合肥需求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氯化铵作为复合肥的氮肥原料,有较高的性价比和适用性。从含氮折纯的角度分析,氯化铵性价比高;从体积的角度分析,使用氯化铵制造复合肥,可无需填充滑石粉、膨润土填充物,或大幅度降低填充量。随着复合肥需求的增长,氯化铵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从长期来看,氯化铵下游产业市场规模较大,产品适用范围广,拓展氯化铵产品的应用领域将成为氯化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政策的推进,氯化铵产品将存在长期增长的需求,氯化铵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