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80严重吗
尿蛋白80严重吗
尿蛋白800是指800毫克,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是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则高度怀疑是肾小球早期损伤,此时正规治疗可阻止肾脏纤维化进展,修复受损肾脏固有细胞,恢复正常肾脏功能。
提醒: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种轻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1克)、暂时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蛋白尿迅速消失。常发生于青壮年,可见于精神紧张、严重受寒或受热、长途行军、强体力劳动、充血性心衰、进食高蛋白饮食后。
良性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一般为轻至中度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1.5~2克),很少出现大量蛋白尿。有些合并镜下血尿,常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脑动脉和视网膜动脉硬化等表现。另外一种恶性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常为突发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由少至大量,多数伴有血尿和白细胞尿,肾功能多急剧恶化。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尿蛋白800严重吗也都心中有数了,平时需要定期接受检查,通过查看尿蛋白含量的高低来初步判断肾病的严重程度,只有想办法来逐渐的降低这个蛋白量,才能将病情控制住,避免危害加深。
尿痛尿血严重吗
尿频尿急尿痛尿血严重吗?尿频尿急尿痛尿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些症状,与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有莫大的关系,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性功能障碍,甚至会影响到生育。因此大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血一定要重视。那么尿频尿急尿痛尿血严重吗?针对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胜南门诊部专家的详细介绍。
一、前列腺炎。患者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排尿灼热感、尿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急性期可有尿血等。
二、生殖感染疾病。导致生殖泌尿系统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受损。男性生殖感染疾病包括尿道炎、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一些传播疾病。生殖感染疾病的症状主要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出血等常见症状。根据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等不同,病情也不一样,建议点击与在线专家一对一咨询。
三、前列腺增生。人到中年后,前列腺的分泌功能不断下降,引起前列腺的增生,压迫后尿道,造成夜尿频多、尿急、尿滴沥不尽等一系列问题。前列腺增生患者出现排尿问题是因尿道梗阻或膀胱收缩无力引起的,对健康危害极大。
出现蛋白尿一个加严重吗
正常尿液中有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白定量<150毫米克),普检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出此范围则可检出为阳性,称为蛋白尿。
尿蛋白两个加号和三个加号的意思分别是指:尿蛋白为1.0~2.0g/L:++、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四个加号:尿蛋白>4.0g/L:++++;阴性或中性的情况:尿蛋白<0.1g/L:-; 尿蛋白为0.1—0.2g/L:
由于尿蛋白试验只是测定一次尿的结果,易受尿液浓缩及稀释程度的影响,常常不能准确反映蛋白尿的程度。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常见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一 般 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但尿蛋白的多少不能反映病变得的程度,如肾小球 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 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蛋白尿,我们知道蛋白尿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大家要重视这种症状,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出现蛋白尿一个加是否严重,希望上文介绍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尿血严不严重呢
1.尿颜色的改变,血尿的主要表现是尿颜色的改变,除镜下血尿其颜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尿呈不同颜色。尿呈淡红色像洗肉水样,提示每升尿含血量超过1mL。出血严重时尿可呈血液状。肾脏出血时,尿与血混合均匀,尿呈暗红色;膀胱或前列腺出血尿色鲜红,有时有血凝块。但红色尿不一定是血尿,需仔细辨别。如尿呈暗红色或酱油色,不混浊无沉淀,镜检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见于血红蛋白尿;棕红色或葡萄酒色,不混浊,镜检无红细胞见于卟啉尿;服用某些药物如大黄、利福平,或进食某些红色蔬菜也可排红色尿,但镜检无红细胞。
2.分段尿异常将全程尿分段观察颜色如尿三杯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杯分别留起始段,中段和终末段尿观察,如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终末段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三段尿均呈红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自肾脏或输尿管。
3.镜下血尿尿颜色正常,但显微镜检查可确定血尿,并可判断是肾性或肾后性血尿。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肾小球性血尿,见于肾小球'肾炎。因红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漏出,通过具有不同渗透梯度的肾小管时,化学和物理作用使红细胞膜受损,血红蛋白溢出而变形。如镜下红细胞形态单一,与外周血近似,为均一型血尿。提示血尿来源于肾后,见于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和前列腺病变。
4.症状性血尿血尿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而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如伴有肾区钝痛或绞痛提示病变在肾脏。膀胱和尿道病变则常有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5.无症状性血尿部分患者血尿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全身症状,见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如肾结核,肾癌或膀胱癌早期。
肾病综合征出现的四种情况
低蛋白血症,是NS必备的第二个特征。其主要原因是自尿中丢失白蛋白,但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因为血浆白蛋白值是白蛋白合成与分解平衡的结果。①NS时肝脏对白蛋白的合成轻度增加,但增加的程度常不足代偿尿的丢失。肌肉发达、高蛋白入量者,可见到虽然有大量蛋白尿,而血浆白蛋白浓度正常,这说明白蛋白的合成代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偿尿的丢失。另一方面,于中等程度尿蛋白时,也可见到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这与肝脏代偿性合成功能差有关,常伴低胆固醇血症,如狼疮性肾炎伴肝脏受损时;也可能因NS时血管壁对白蛋白的通透性增加有关,使间质液中白蛋白含量增多,而血液中白蛋白含量下降。②患者肾小管分解白蛋白的能力增加,但肾外的白蛋白分解过程是下降。③患者自胃肠道丢失白蛋白。严重水肿时,胃肠道吸收能力下降,消肿后吸收功能恢复正常。
NS发生水肿的机理于八十年代就有很多争议。传统的观点认为:本病水肿的基本发生原理为肾小球基底膜对尿蛋白(特别是白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尿内丢失大量蛋白引起血浆白蛋白下降。当血浆白蛋白降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由正常的3.3~4.0kPa(25~30mmHg),降至0.8~1.1kPa(6~8mmHg)时,根据Starling原理便不难理解血管内水分向组织间液移动,而发生水肿。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及心搏出量下降可以激活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反射,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升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肾素-血管经张素Ⅱ-醛固酮活性增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这些神经、内分泌的继发变化与胶体渗透压下降这两个重要因素同时作用,进一步引起:①肾小球血流量及滤过率下降;②远端肾小管对钠的回吸收增加,致继发性钠、水潴留。理论上分析如果只有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因素而无钠、水潴留,当一定量的液体由血管外逸走后,将使组织间压上升,毛细血管内外压差重新平衡时,水肿即呈“自限性”。上述观点于1968年首先被Eisenberg的观察所反对,他发现NS病人水肿时血容量是正常的。近年来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尽管临床上于NS时可以见到低血容量的表现,如脉压小、脉搏细弱、体位性低血压、偶可见到血液浓缩、血色素升高等。但低血容量只见于7~38%病人。更有研究发现给于胶体溶液扩容后尿钠排泄量仍低于摄入量。对于本征引起的内分泌变化也有很多争议。NS患者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的测定结果不一致。
尿蛋白高 尿蛋白阳性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阳性即是尿蛋白增高,在医学上尿中的蛋白含量的数值有一个正常范围,这个正常范围是随机尿液中蛋白含量小于100mg/L,或24小时尿液中蛋白含量小于150mg。当尿检中尿蛋白高于上述这个数值时便是化验单上经常见到的尿蛋白阳性。
尿蛋白阳性严重吗
尿蛋白阳性是指做尿常规检查或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有“+”。
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正常人每天排出尿蛋白约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在此范围内则定性为阴性。如尿蛋白阳性,常提示肾脏病变。
尿蛋白一个加号严重吗
一次尿常规中蛋白的加减号,只能反映这一次尿蛋白的浓度,而这个浓度可能会受到喝水量、尿量的影响。通常医生要求检查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才能反映总体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因为这是全天的尿蛋白排泄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可以大概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蛋白尿。轻度蛋白尿:小于1g/24h;中度蛋白尿:1g~3.5g/24h;重度蛋白尿:大于3.5g/24h。
如果长期尿蛋白3+属于重度尿蛋白,长期的尿蛋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这个情况,可以吃多菌粉,效果不错。
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表现,长期蛋白尿对肾小球系膜,近曲小管细胞伤害都很大,患者在发现自己有蛋白尿的时候要进行治疗,肾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所以患者对于蛋白尿的治疗不要忽视,
对于蛋白尿的治疗,应该先知道知己的中医证型,比如: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等,你的症状符合那个,然后根据自己的中医证型用药。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
一般,正凡人逐日滤过的原尿达180升之多,但经过肾小管重吸取、分泌,最后浓缩排出的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约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测不出来的。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我们通常所说的尿蛋白并非都是病态的,它有功能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之分。功能性尿蛋白也称生理性尿蛋白,是指出现康人的临时性尿蛋白。多见于青年人中,在强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一些正常孕妇尿中蛋白也可有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尿蛋白在诱因解除后便会自行消逝。故又称为可逆性尿蛋白或一过性尿蛋白。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要想知道尿中有无蛋白,其蛋白含量有多少,有一个简便粗略的检验方法,即:将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现白色混浊,加5%醋酸 5~10滴再煮沸,若混浊消逝,说明尿中无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但若混浊不消逝反而增加,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目前,人们最的病理性尿蛋白,它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导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病理性尿蛋白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肾小球性尿蛋白: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后,超出了肾小管重吸取能力,从而导致尿蛋白。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肾小管性尿蛋白: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陷时,对蛋白重吸取减少或分泌蛋白增加,从而导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的肾毒表现等。
○溢出性尿蛋白(也称凝溶尿蛋白):患者尿液加热到40℃时混浊,60℃时凝固,达100℃时融解。见于多发生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巨球蛋白血症等。
儿童肾病综合症能治愈吗
在小儿肾病中肾病综合征还是比较常见的之一,俗话说的“水肿”,严格的说就是尿中有大量的蛋白漏出,造成病人血中蛋白严重不足,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浮肿、高脂血症等。 目前国内外对于肾病综合征常规的治疗办法无非是以单纯控制尿蛋白为主应用激素如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 细胞毒类如:环磷酰胺、环孢素、骁悉、雷公藤多甙等药物来抑制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来单纯控制尿蛋白。经治疗后尿检转阴、浮肿消退,就自认为康复,但临床上大量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在尿检正常几月甚至几年,尤其在遇见感冒或劳累后再次出现尿蛋白、浮肿的情况避免不了病情的复发。 对于出现蛋白和潜血,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造成的。所以对于疾病的治疗目前来讲不管是西药激素治疗,还有中药治疗,需要对症从病因入手,修复病理损伤。如孩子现在已经用上激素治疗,就按要求服用,不要擅自增减停药(激素药物不能自己随便停药和增减)。激素在治疗疾病期间会出现副作用,注意避免或是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可能辅助与中药但是一定要对症,不能乱用或是随便找偏方。 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别名累着孩子,天冷注意预防感冒...
尿蛋白为阳性,严重吗
一。蛋白尿指尿蛋白定性检查呈阳性者。正常人尿中蛋白定性为阴性或极微,24小时尿的蛋白含量小于150mg。按发病机理蛋白尿可见于下列情况: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
2.肾小管性蛋白尿:在肾小管功能缺陷时,虽然从肾小球滤出的蛋白质数量没增加,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尿中蛋白质超过正常。
3.溢出性蛋白尿:又称肾前性蛋白尿,主要为血中异常蛋白质增多,如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或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4.分泌性蛋白尿:肾组织本身分泌含蛋白的物质进入尿中,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可分泌少量蛋白,如在间质性肾炎、肿瘤、IgA肾病时,分泌蛋白增多,引起蛋白尿。
5.组织性蛋白尿:正常人尿中存在极小量的可溶性组织分解产物,此类物质属于低分子量蛋白质和肽类。肝坏死时,尿中含肝的特异性抗原,X线照射可引起尿中糖蛋白增多、心肌及骨骼肌受损时可查到尿中肌红蛋白。
二。尿蛋白呈阳性是否严重,首先要看尿蛋白量是多少,还要看进一步检查后确定为什么疾病;
三。尿蛋白呈阳性注意的问题:
1. 养成正确的医疗观念
a. 有病勿乱投医,要找固定的家庭医师治疗,若有任何不适,即应与专科医师连系,千万不要迷信偏方延误治疗。
b. 按时服药,遵照医师指导,不可自动停药或加药,以致使病情恶化或产生副作用。
2. 定期测量体重及血压,以防水肿或血压增高。
3. 适当的运动与休息避免劳累和紧张。
4. 正确的饮食摄取:肾脏病患者的饮食随疾病之不同而异, 须遵照医师和营养师的指导。
5. 预防感染:避免细菌感染,容易使肾脏病恶化的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发烧....等,此时应找医师诊治 ,不可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