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简易操作法怎么推
三关简易操作法怎么推
1、推孩子前臂竖直面靠大拇指那一条直线。
2、用大拇指或中指指面或四指沾取滑石粉,从手腕推向肘部,在皮肤表面快速轻柔的摩擦。
3、推到孩子手臂微微发红,大约150—200次/分钟,进行1—2分钟即可。
4、对感冒风寒,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可与清肺经、掐揉二扇门等穴合用。
三关的功效和作用
小儿推拿“三关穴”的功效是:温里散寒,补益气血。
三关被誉为“温法代表”和“补法代表”,其“温法代表”体现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一切寒证,如头身冷痛、畏寒肢冷、阴疽、腹背冷痛等;而“补法代表”体现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一切虚弱之证,如阳气不足、骨瘦如柴、面色蜡黄、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倦怠、嗜睡等。
治疗小儿发烧巧用按摩手法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另外,小儿风寒感冒可取生姜三片、老葱白二节、红糖少许,熬制成汁,温热替代水服用。风热感冒可取桑叶3克、菊花5克、冰糖少许,熬制成汁,温热替代水服用。
推三关的禁忌 三关简易操作法怎么推
1、推孩子前臂竖直面靠大拇指那一条直线。
2、用大拇指或中指指面或四指沾取滑石粉,从手腕推向肘部,在皮肤表面快速轻柔的摩擦。
3、推到孩子手臂微微发红,大约150-200次/分钟,进行1—2分钟即可。
4、对感冒风寒,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可与清肺经、掐揉二扇门等穴合用。
十个月宝宝感冒发烧怎么办
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柱。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00~500次。
5.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00~300次左右。
婴儿腹泻推拿管用吗 寒湿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方法:推三关,揉外劳宫,补大肠,补脾经,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功效:推三关,揉外劳宫,补脾经,补大肠以温阳散寒;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中调肠止泻;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化湿。
辨证加减:腹痛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
三叉神经痛的推拿疗法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很多,推拿就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推拿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下面就来介绍一种推拿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三叉神经痛患者减轻痛苦。
患者仰卧去枕,医者坐椅于床头,用双手中指勾揉两侧风池穴及颈部肌肉约3~5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患侧攒竹、太阳、下关、率谷、颊车穴,每穴1分钟。
推拿治疗:患者仰卧去枕,医者坐椅于床头,用双手中指勾揉两侧风池穴及颈部肌肉约3~5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患侧攒竹、太阳、下关、率谷、颊车穴,每穴1分钟。再用拇指禅推法自攒竹至太阳,太阳至下关,下关至颊车穴反复操作5~8遍。
此方法操作简单,可作为家庭保健疗法,若你正遭受着三叉神经痛之苦,不妨试一下该推拿方法。
预防感冒简易操
自我按摩、呼吸保健操及疗效较为确定的小验方,对预防感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现介绍如下:
①擦鼻、按揉迎香穴:
手法:两手食指先在两侧鼻翼上下摩擦36次,然后在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取穴)上,由外向里旋转按揉18次。
作用:在鼻翼上摩擦,能加快鼻部血液循环,尤其在感冒初起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按摩迎香穴可舒经活血、清火散风、健鼻通窍。
②点、按合谷穴:
手法:用一手拇指点和按揉另一手的合谷穴(在第1、2掌指之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两手轮流,各18次。
作用:刺激合谷穴有祛邪解表、调气和血的作用,强刺激可使人发汗,故对感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拉肚子按摩手指可止泻 第7步:症状增加推拿手法
症状:宝宝会表现为腹痛胀满,一痛就泻,泻后腹痛减轻,大便量多、酸臭,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有的会呕吐酸馊,口臭,口渴,吃东西少,舌苔很厚。推拿时增加清胃经150次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为推胃经。此处为清胃经,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
(1)症状:宝宝会表现为大便清稀,有很多泡沫,腹痛肠鸣(能听见肚子咕咕响),小便多,面色发白,手脚发凉。推拿时增加推三关200次。
(2)位置:在前臂桡侧(拇指侧),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星一条直线。
(3)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4)操作:用拇指桡侧(外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推100—200次。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此处推的方向注意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1)症状:宝宝会表现为大便稀溏,大多在吃完饭以后泄泻,泻下的大便有未消化的食物,颜色淡不臭,饭量较小,精神疲惫。推拿时增加捏脊5遍。
(2)位置:大椎至尾骨端呈一直线。
(3)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4)操作: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每交替捻动3次,便轻轻用力上提1次,有时可听到“叭叭”的响声,捏3~5遍,至皮肤红润微充血而止。捏第一遍以及最后一遍的时候不用做上提的动作。
(5)要领: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不可拧转,捏得太紧不容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则不易捏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需做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1)症状:宝宝表现为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怕冷,四肢发凉,精神差。推拿应该增加补肾经200次。
(2)位置:在小指末节罗纹面。
(3)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4)操作: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推100~300次。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1)症状:开始表现为发烧、咳嗽、流清鼻涕等类似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小儿秋季腹泻的推拿治疗参照以上方法即可,伴有发烧的可以增加清天河水200次。
(2)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3)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4)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 ~ 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小儿发热推拿怎么做呢
1、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功用:醒脑、镇惊、安神。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3、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4、清肺经2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小儿推拿治疗痢疾 推三关
位置:三关穴位于小儿前臂前臂桡侧端,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形成一条直线型穴位。推拿方法:推三关可以补虚扶弱,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进行推拿时将掌心向内用左将小儿前臂固定后,再将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治疗小儿发烧巧用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选择】
小儿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三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柱。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
1、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2、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3、揉太阳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4、推三关
【位置】前臂外侧缘,由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
【操作】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一手握持手,另一手以拇指外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100~5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