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焦虑症,有什么更好的治疗办法吗,可以不服药吗
得了焦虑症,有什么更好的治疗办法吗,可以不服药吗
焦虑症的治疗,相对比较成熟,药物和心理疗法都很有效,那么,首先是专业医师的诊疗,只有医生才有诊断和处方权,如有需要,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寻求自己所信任的心理师的帮助。
父母焦虑症会传染给孩子吗
研究人员发现,患上焦虑症的家长往往通过以下行为举止将焦虑症“传染”给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批评、在孩子面前经常流露出惊慌和害怕的表情等。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患焦虑症,那么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风险也将大大提高。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6月出版的《咨询和临床心理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对一些美国家庭进行调查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倍。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干预手段治疗焦虑症有一定效果。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对40名7岁至12岁的孩子及其父母进行了对比分析。被调查者被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刚开始时,没有一个孩子患焦虑症,但他们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有焦虑症。
研究人员对干预组的人员进行了行为纠正,即让他们避免能引起焦虑症的言行,而对照组的人员没有接受相关治疗。8周后,干预组的儿童没有出现焦虑症状,但对照组的儿童中却有30%的人出现了焦虑症状。
父母焦虑症会传染给孩子吗
研究人员发现,患上焦虑症的家长往往通过以下行为举止将焦虑症“传染”给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批评、在孩子面前经常流露出惊慌和害怕的表情等。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患焦虑症,那么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风险也将大大提高。
在对一些美国家庭进行调查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倍。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干预手段治疗焦虑症有一定效果。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对40名7岁至12岁的孩子及其父母进行了对比分析。被调查者被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刚开始时,没有一个孩子患焦虑症,但他们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有焦虑症。
研究人员对干预组的人员进行了行为纠正,即让他们避免能引起焦虑症的言行,而对照组的人员没有接受相关治疗。8周后,干预组的儿童没有出现焦虑症状,但对照组的儿童中却有30%的人出现了焦虑症状。
怎么预防焦虑症复发
焦虑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精神疾病,如果患上了焦虑症,只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都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焦虑症有着心理疾病的特性,容易复发,因此,一旦焦虑症等心理疾病获得了治疗一定要预防疾病的复发。
目前对于焦虑症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或者是这两种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在选着焦虑症的治疗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着。那么,在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焦虑症的复发呢?
(1)以轻松的方式坐下来。
(2)先将两手臂平行抬高至胸前,握紧拳头,绷紧手部的肌肉,直到不能再用力为止
(3)注意这时有什么感觉。您的肌肉会紧绷,而您的手部甚至可能会轻微地颤抖。您可能会感受到手部、腕部、及下臂的张力。
(4)维持这种紧绷的状况几秒钟,然后再突然放松力量。
(5)突然松开您的拳头,并抛开紧绷的感觉。您可能会感觉到您的手突然变轻松了,这时请仔细感受腕部及前臂压力舒解的感觉。
(6)注意您的手在紧绷时及压力放松时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在放松的时候,您的手是感到刺痛还是温暖?您在紧绷时所感觉到的震颤,在放松时是否消失了?
(7)依次用此方法延伸到身体其它部位的肌肉。或者您也可以从头部开始练习,紧绷脸部的肌肉,再放松,然后依次到肩膀、双臂、双手、胸部、背部、双腿及双脚至脚趾。
上述的文章内容就是对“预防焦虑症复发日常预防措施”的详细解答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好的帮助作用,日常的生活中,患者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接受专家们的治疗。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有哪些?很多患了焦虑症的患者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生活在高速运转的竞争年代,我们都不可避免会患一些心理疾病,如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等,一旦被这些心理疾病困扰,就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有些人患了焦虑症害怕到医院治疗,甚至医生开的药不敢吃,都会耽误焦虑症的治疗。如果我们能更早的了解有关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就能更好的做好焦虑症的正确治疗。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常见的有谷维素和维生素b1,它们均属于神经营养药。前者具有调整间脑机能,激活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的视丘下部和边缘系统,改善植物神经失调及内发泌平衡障碍的确功效;后者参与机体糖代谢过程,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正常机能。两者常规量均为日30—60mg,分为三次口服。
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焦虑症的药物为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是常用的抗焦虑症的药物,其中以安定最为常用。安定具有起效快、利于睡眠、安全等优点,常规量为每日5—30mg。但它也有如困乏、嗜睡、震颤、视物模糊和反常的易激惹等副作用,而且对改善植物神经功能效果不显著。
近年的研究表明,治疗焦虑症的三种常用药物安定、谷维素和维生素b1三药联合应用治疗焦虑症,可大大提高治疗的效率。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失眠、焦虑症状,还可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且能使安定在小剂量(每日7。5mg)的情况下获得满意疗效,以明显减少安定的副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
目前,随着新型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不断问世,这些药物不仅发挥了更好的疗效,而且大大降低了抗焦虑药的副作用,使焦虑症的防治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
焦虑症可以自愈吗
焦虑症可以自愈吗,解析
焦虑症在临床上全称焦虑性神经症。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导致的疾病。而各种类型的神经症中,最常见的是焦虑症。并且,这种疾病在西方的发病率特别高。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国的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一般好发中青年人。但是,这与患者的性格,患者的压力,以及患者应对生活的压力,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等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焦虑症治疗不及时,或者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的话,焦虑症很容易诱发其他的疾病。比如,人格障碍,神经性抑郁等等。甚至有一些患者会有人格分裂的可能性。所以,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及时治疗,这对于患者恢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生活中有很多种情况都能有诱发焦虑症。比如,出现幻觉,白日做梦,强迫症,疑病症,抑郁,恐惧等等都能诱发焦虑。该患者发病时会有很多的症状。比如,心悸,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等。
焦虑症这种疾病大体可以分为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但是,不管是那种类型的焦虑症其表现,病因都是一样的。只是病情发展的时间不一样。慢性焦虑症相对比较严重,不好治疗。
焦虑症一般都是患者心理疾病,很少有机体出现问题的。另外治疗这种疾病的话,还是在于患者自己,解铃还需系铃人。药物治疗只能帮助患者减少焦虑这种症状。具体要多久才能治愈的话,谁也不知道。只能看患者的恢复效果如何以及患者的体质。
焦虑症的自我疗法
最有效的方式是遇到让自己焦虑的事情时,立刻转移注意力。通常,事情会越想越焦虑,越想越害怕,只能恶性循环,所以不妨先把视线放到其他事物上,等自己足够清醒了再去想。
进行自我心理暗示,用积极的态度去说服自己,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让自己产生焦虑的事情,告诉自己有能力去战胜,完成起来小意思。
向朋友倾诉自己焦虑害怕的事情,通常说出来就会如释重负。
找一个寄托。事物寄托:进入到没有窗子的空间会感到焦虑,那么可以将手机看做是连接外界的窗子,这样你拿着手机就会感到安全感;希望寄托:如果完成了这件事那么我会得到某某好处,好处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愉悦远多于焦虑。如果克服了焦虑,那么以后我就会非常快乐。
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去寻找有相同情况的朋友发出的疑问,然后为之寻求解决方法,由于每个人状况不同,很有可能你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自己就突然明白了。
迎难而上,焦虑很多时候是想出来的,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是如此简单就能克服,一旦你成功的完成一次,你就有了信心,建立了信心那么下次再次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换一个姿势,换一个位置,有时候你站在那里或者坐在那里,越想越苦恼,此时,换一个姿势可以让你豁然开朗。
得了焦虑症切记不能乱服用药物,这方面的药物通常具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如果要服用也一定要谨遵医嘱。
焦虑症的自愈需要患者掌握自我治疗方法,由于焦虑症几乎会深入患者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当中去,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非常大,所以一旦受到焦虑症困扰就要及时抓住治疗时机,积极的应对焦虑症的危害,及时的对焦虑症进行治疗才是拯救自己的正确做法,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抗抑郁剂治疗:
抗抑郁剂对抑郁和焦虑症有效,剂量参照常用抗抑郁药剂量,特点为副作用小,但是起效稍慢。丙咪嗪和阿米替林、多塞平对焦虑症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常有口干、心慌、心电图异常等副作用,其常用剂量75-150mg/天。苯二氮卓类起效快,用于焦虑症早期治疗,原则是早用早停,而抗抑郁药SSRI/SNRS起效慢,药物依赖性小(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短效文拉法辛除外,它们停药要慢,突然停药常常出现撤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常作为维持治疗。曲唑酮、米氮平同时改善焦虑症、抑郁、尤其对睡眠改善较好。
β-受体阻滞剂治疗:
常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每天30-60毫克分次服用,对抗焦虑有效,尤其焦虑症病人伴心动过速者、气促、手抖、震颤者效果好。哮喘和心衰禁用,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易出现低血糖者慎用。个别焦虑症病人可能出现心动过缓,需要及时调整用量。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由医生向焦虑症病人系统讲解该病的医学知识,使焦虑症病人对该病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消除疑病心理等,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并予讲解治疗方法,使焦虑症患者主动配合,充分发挥治疗作用。个别心理治疗是在集体或小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个别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森田疗法,主张顺应自然,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条件的医院也可以选用。
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1、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
2、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3、保持乐观
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4、慢呼吸
学会腹式呼吸后,开始学计时,不让呼吸变快。你要用4秒的时间吸气,再用4秒的时间呼气。
5、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集中精神去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你面临焦虑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打篮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烦恼焦虑早就无影无踪了。
6、自我情感宣泄
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7、寻找朋友帮助
找一个能听你说话的朋友,向他叙述一下你最近的情绪状态和经历的各种事情。这种表述可以有效的减轻你的痛苦程度。实际上得出这个研究结果的人怀疑,心理咨询师其实就是一个倾听者,来咨询的人把自己的遭遇叙述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8、看淡他人对你的评价
心理学中的生物流派认为,人的焦虑与别人给你的评价有关。想想你为什么而焦虑?上班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到一点紧张,因为你不想被老板和同事评价为懒散的、没礼貌的。你希望自己在别人的心中是完美的。正因为这种希望使得我们害怕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当你意识到自己在为别人的评论而焦虑的时候,你要学会和自己对话,你要告诉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堵车去。
焦虑症常见的六大误区
一、焦虑症就是精神病
真相:人们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是情绪困扰的一种,病因之一是脑部化学递质分泌不足,但这与精神分裂症的脑部化学递质有所不同,因此,焦虑症绝不等同于精神分裂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有幻听、妄想等情况。
二、焦虑症主要是个人性格问题,都是内向的
真相:部分焦虑症的人在性格上可能真的比较内向,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成因,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如家族遗传、脑内化学递质分泌因素,长期处于沉重压力之下、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无需刻意扭转性格,“有的放矢”才是关键。
三、无论焦虑症有多严重,靠个人意志都可以完全克服
真相:如果我们能够用坚定的意志来面前眼前的情绪问题的话,是能够起到缓解作用的,不过如果只靠我们自己的意志力的话是不能完全的克制住焦虑症的,我们还是需要系统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才会成功的。
四、只要定时按量服用精神科药物,就可以治愈焦虑症
真相:药物确实对焦虑症有一定帮助,但焦虑症的成因并非纯粹生理因素引起的,个人适应不良的思维模式和处理压力的错误方法也是关键所在,因此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是相辅相成的。
五、患上焦虑症的人是因为生活太紧张,不紧张就没事了
真相:没错,很多焦虑症的朋友平时都不懂得放松自己,所以放松心情、过均衡的生活,对缓解焦虑帮助不小。但是,焦虑症并非单纯是生活过度紧张的问题,焦虑情绪背后的负面思维方式和与之相关的负面行为才是关键。况且,减轻眼前生活压力,如散心游玩等方法,很多时候只能治标,我们总不可能天天旅游或做水疗按摩吧。要有效地治本,必须针对焦虑症发生和维持的核心问题。
六、生活上不时会出现焦虑的感觉,这些感觉出现就代表患上了焦虑症
真相:日常生活中有焦虑的感觉是人之常情,没有谁可以做到真正的无忧无虑。首先,我们分辨自己的焦虑是否“过多”、“长期”、“不必要”;其次,我们也要留意这种焦虑情绪是否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如导致不能上班、上学等。只有满足以上两条的焦虑才需要我们重视及处理。
如何调节焦虑症呢
焦虑症常见,但是现在却还是有很多人对焦虑症并没有提高警惕,正是因为忽视了焦虑症的危害,所以诱发焦虑症的几率大大增加,当焦虑症的痛苦演变成很严重的时候就无法挽回了,因此得了焦虑症就应该及早接受治疗,治疗焦虑症不要依赖药物,下面请专家为大家介绍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治疗焦虑症的食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多吃含有丰富的镁离子的食物:焦虑症患者能在食物吃一些空心菜、菠菜、豌豆、扁豆,因为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镁、镁具有放松神经等作用。讨论研究人员发现,叶酸的缺乏会导致大脑血清素减少,招致悲伤的心情,和菠菜是最著名的富含叶酸成分。
治疗焦虑症的食疗要患者多吃含有丰富的钾离子的食物:抑郁症患者能在食物吃一些香蕉、红肉、坚果、绿色蔬菜、西红柿、鳄梨,因为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和钾离子有一个稳定的血压、心功能等。
多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焦虑症患者能够在一些新奇的食物吃水果和蔬菜、柚子、柑橘、木瓜、哈密瓜,因为这些水果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c。
关于焦虑症的6大误区
误区一:生活上不时会出现焦虑的感觉,这些感觉出现就代表患上了焦虑症。
真相:日常生活中有焦虑的感觉是人之常情,没有谁可以做到真正的无忧无虑。
首先,我们分辨自己的焦虑是否“过多”、“长期”、“不必要”;其次,我们也要留意这种焦虑情绪是否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如导致不能上班、上学等。只有满足以上两条的焦虑才需要我们重视及处理。
误区二:焦虑症就是精神病。
真相:人们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是情绪困扰的一种,病因之一是脑部化学递质分泌不足,但这与精神分裂症的脑部化学递质有所不同,因此,焦虑症绝不等同于精神分裂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有幻听、妄想等情况。
误区三:焦虑症主要是个人性格问题,通常都较为内向。必须将性格完全扭转过来,才可能克服焦虑症。
真相:部分焦虑症的人在性格上可能真的比较内向,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成因,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如家族遗传、脑内化学递质分泌因素,长期处于沉重压力之下、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无需刻意扭转性格,“有的放矢”才是关键。
误区四:无论焦虑症有多严重,靠个人意志都可以完全克服。
真相:如果用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目前的情绪困扰,确实对缓解有积极作用,但单靠个人意志并不能克服焦虑症,还需要专业、系统的方法才能成功,如专业自助书籍、心理咨询,较严重的更需药物帮助。
误区五:只要定时按量服用精神科药物,就可以治愈焦虑症。
真相:药物确实对焦虑症有一定帮助,但焦虑症的成因并非纯粹生理因素引起的,个人适应不良的思维模式和处理压力的错误方法也是关键所在,因此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是相辅相成的。
误区六:患上焦虑症的人是因为生活太紧张,只要学会放松心情、去旅游散心、或到养生馆做个“水疗按摩”就好了。
真相:没错,很多焦虑症的朋友平时都不懂得放松自己,所以放松心情、过均衡的生活,对缓解焦虑帮助不小。但是,焦虑症并非单纯是生活过度紧张的问题,焦虑情绪背后的负面思维方式和与之相关的负面行为才是关键。况且,减轻眼前生活压力,如散心游玩等方法,很多时候只能治标,我们总不可能天天旅游或做水疗按摩吧。要有效地治本,必须针对焦虑症发生和维持的核心问题。
得了焦虑症有什么特征呢
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表现。躯体上的不适表现常为焦虑症的早期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加快,全身疲乏,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等。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2、精神运动性不安。常表现心神不定、坐卧不安、搓手顿足、注意力无法集中、惊慌失措等。
3、病理性焦虑情绪。发作性或持续性地出现莫名其妙的害怕、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患者可能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许多患者同时还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
4、焦虑症的表现包括认识障碍。轻微性焦虑症患者有时还存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如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