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中风的危害
老人摔倒中风的危害
老年人“跌倒”危害较大,同时,跌倒后引起的卧床又是老年人发生各类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因此,掌握老年人摔倒后的一些急救常识,对于在第一时间有效救助老人十分重要。
有些老人摔倒在地如果立即搀扶起来可能酿成大祸:比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柱骨折病人如损伤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因此,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
老年人“跌倒”危害较大,同时,跌倒后引起的卧床又是老年人发生各类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因此,掌握老年人摔倒后的一些急救常识,对于在第一时间有效救助老人十分重要。
小学生称应搀扶老人遭老师批驳
学生:老人摔倒了应该扶起来
余玉就读于红谷滩新区一小学。2011年底,她所在班进行一次语文单元测验,最后一道题是作文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好人好事的作文。余玉在作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情节:一天,70多岁的老大爷在马路上不慎摔倒,手肘磕破了皮,流了血。这个时候来来往往的车很多,躺在地上的老大爷很危险,我就跑上前去,将老大爷扶了起来,路上的行人都夸我是好孩子……虽然此次作文中的事和人并非真事真人,却是这个9岁女孩的率真想法。
余玉说,书上都说了,老人摔倒了要帮忙扶起来,助人为乐,老师也曾经在课堂上说过这样的话。但她不明白,她的想法却被语文老师否认了。
老人跌倒受伤,扶还是不扶?这本不是一个问题,但随着南京“彭宇案”等新闻事件的发酵,扶不扶摔倒的老人却成了一个社会热议的话题。老师在余玉作文上的评语,其他人又是怎么看待呢?
老师:还是鼓励学生帮助别人
在南昌市几所小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小学教师。叠山路某小学四年级万老师说:“我们的观点是鼓励学生帮助别人,但不鼓励救助。我们平时会鼓励学生做好事,但前提是注意保护自己,提醒学生在助人为乐时,要选用正确的方式。”
“学校是弘扬正气的地方,在教育学生助人为乐方面是不能有任何疑问的。”就这一问题,红谷滩实验学校一老师表示,遇到老人跌倒需要帮助的话,学生决不能坐视不管,应当积极提供帮助。
采访中,一名小学老师也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老人摔倒了怎么办?我教学生千万别上前搀扶,一定要报警。万一老人摔骨折了,贸然扶起来可能会让伤情加剧,不能帮倒忙。”她解释说,一方面她不希望孩子惹麻烦,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孩子做好事的积极性受挫折。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副主任杜志强说,向善价值追求是主流道德观的积极表现,在孩子面前,老师的评价是孩子道德养成的重要因素。这时候,应尽量向善的方向引导,对好人好事给予鼓励。该小学老师失之偏颇的评语,有可能会影响孩子对事情的认知,使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从此不敢帮助别人。所以,不应该用成人复杂的思想影响孩子的判断力。
老年人几种常见疾病征兆
精神状态的改变:
这是“一种普遍的疾病、药物中毒或者心理损伤的预兆。”阿迈拉博士说。持续数天或者数星期的精神功能的退化经常是服药的改变或者接受麻醉的后果。
摔倒:
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发老人摔倒。它们是: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眩晕、脑血管渗漏、听觉或者视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甚至还有害怕会摔倒的想法。药物中的有毒成分是普遍原因。人们特别要当心对神经有特殊作用的药物如镇静剂,降血压药物,还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
头昏眼花:
很多疾病,如贫血、不正常的心率、药物中毒、抑郁症、感染、耳病、眼疾、中风、心肌梗塞、脑癌或者仅仅是耳朵里堵满了耳屎,都会引发这个症状。
食欲减少:
这可能是心脏衰竭的征兆,或者也是肺炎的开始,还有抑郁症或者仅仅是感到孤独。
精神错乱:
除了药物中毒之外,精神错乱的原因还有脱水、血液中氧含量过低、没有治愈的贫血,营养不良、感染和未治愈的甲状腺疾病。其它因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减退。
摔倒中风怎么急救
1、摔倒中风怎么急救
急救的目的是保住病人生命,降低失语、偏瘫等残疾率。当发现病人摔倒在地、昏迷、呕吐、偏瘫、过去有高血压史,怀疑脑中风,应按下列原则急救。
病人去枕或低枕平卧,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切忌用毛巾等物堵住口腔,妨碍呼吸。
摔倒在地的病人,可就近移至宽敞通风的地方便于急救。上半身稍垫高一些,保持安静,检查有无外伤,出血可给予包扎。
尽量不要移动病人的头部和上身,如须移动。应由一人托住头部,与身体保持水平的位置。
脑中风检查依靠大型的先进器械、设备,必须到正规医院才能进行,所以,一旦发生脑中风,应尽快就近送到有检查条件、治疗条件的正规医院去。
老人中风怎么护理
首先要劝说老人树立信心,锻炼四肢,以免肌肉和神经发生萎缩。有些子女怕“中风”的老人摔倒发生不幸,于是不让老人进行活动,这样并不妥。其实,愈是早期开始活动,肢体功能的恢复就愈快愈好,死亡率也就愈低。据统计,卧床不起的“中风”老人在5年内的死亡率为54.7%,而能活动的“中风”老人仅12.1%死亡。
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
预防褥疮非常重要。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并及时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
老人摔倒常见的原因
(1)中风。因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使其突然破裂出血,常发生昏迷、偏瘫等。
(2)眩晕。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等引起,一般无意识障碍。
(3)晕厥。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
(4)心绞痛。急性发作。
(5)不慎摔跤、骨折及癫痫等等。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旁人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很可能“帮倒忙”。
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柱骨折病人若损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
因此,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的,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心绞痛病人,应让其服下急救药。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即打急救电话,见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回,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搬动病人时,要一个托头、胸部,一个托腰、臀部,一个托腿、脚,动作宜缓慢平稳。
老人跌倒易痴呆
我们总是提醒老人走路小心,以免摔倒,多是出于老人多骨质酥松,一旦摔倒容易骨折的缘故,但近日美国旧金山退伍军人事务医学中心的临床研究员拉克尔·加德纳博士发现:65岁以上老人摔倒还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65岁以上老人摔倒后容易得老年痴呆研究人员选取了2005~2011年间,到美国加州医院急诊室就诊的,近5.2万名55周岁以上外伤病人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脑部以外受伤的病人中,只有不到6%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而脑部受到中轻度创伤的病人中,有8%以上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研究者分析,中重度的脑部创伤与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存在相关性;但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即使是轻度的脑部创伤也会增加他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如果老人因为跌倒而导致脑部受伤,那么他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要比那些导致臂部或腿部骨折的人高出26%。对于那些存在一处以上脑部创伤的人来说,他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会增倍。
老人这么做可避免摔倒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神经病学》上的这项研究建议:老年人外出一定要小心摔倒,尤其是在下雨、下雪天;进行存在创伤性脑损伤的高风险活动,比如骑车时,最好戴上头盔,以防止跌倒后脑部受伤。
老人突然跌倒的急救措施
老人最怕突然跌倒。因为跌倒有轻有重,处理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老人跌倒不要急着扶起。因为,老人大多骨质疏松严重,跌倒后很容易出现骨折,如老人摔倒后出现局部疼痛和肢体活动障碍,有可能已经发生骨折。如果将老人匆忙扶起,可能会加重损伤,导致骨骼错位,若是伤到脊柱,甚至可能会损及脊髓。要分情况处理。
(一)、意识清醒
1、如果是因为道路不平或者运动功能下降而摔倒,或者是由于看不清路被绊倒,轻者会造成一些摔伤、瘀伤等问题,严重者则可能伤及骨骼,或者存在出血的风险。
2、如果跌倒的老年人没有剧痛、肢体不能活动等感觉,可能伤得不重,可以试着把他扶起来,但是动作一定要慢,也不要用蛮力。
3、如果老年人身上有特别疼痛的地方,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体活动有障碍,那可能是伤及了骨骼或者神经,这个时候随意搬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伤,应该小心处理。譬如老人跌伤了手臂,可能发生桡骨骨折或者尺骨骨折,老人会感到手掌发麻、手臂疼痛,骨折处还会肿胀、变形等。
4、如果看得到伤口,有出血,就要先用衣物、毛巾、手绢等止血包扎。当然这种骨折还不算严重。
5、如果是摔伤了脊椎,特别是颈椎,盲目搬动老人可能会造成脊髓的损伤,轻则几个月才能恢复,重则造成瘫痪。所以这种情况不可随意移动病人,而应立即叫救护车,或找专业急救人员来进行处理和转运。
(二)、意识不清
1、遇到意识不清的倒地老人,可以先试图叫醒他,并且同时试探一下老人的呼吸、心跳是否存在。如果老人的呼吸心跳中止,就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并且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
2、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呕吐等症状,那一定要把老人的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引发窒息,也可以用手或身边的工具掏出老人的呕吐物。
3、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抽搐等问题,可以用钱包等硬物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舌,并要及时呼救,找专人处理,千万不要试图用蛮力固定老人抽搐的肢体,防止发生二次损伤。
4、家中的老人如果有心脏病史,老人突然倒地并失去意识很可能是心肌梗死,这时也不应随便搬动处理,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去医院进行救援。
老人摔倒不要急着站起来
女性在绝经后、男性在六七十岁后钙质流失非常快,易患骨质疏松,骨头脆性增加,摔跤后容易引起骨折。因此,老人摔倒后,首先要关注的是有无骨折。
老人摔倒常是臀部着地,由此引发的骨折以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尤以老年女性居多。需要强调的是,股骨颈骨折是老人骨折中危害程度较大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有统计数据表明,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后第一年的死亡率达到20%-24%。
为防范骨折后处置不当,如果老人一屁股重重地坐到地上,这时不要急于站起来,路人或家人也不要急于扶老人起来。因为老年人一般对痛觉不敏感,如果骨折后没有发生移位,很可能不会感觉疼痛,如果此时站起来,骨折部位很可能发生移位;如果骨折部位已经发生移位,这时勉强站起来,骨折断端还可能会伤及周围组织,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老人跌倒后,首先要用手撑地坐起来,在原地休息一下,小心地试着抬抬腿,如果腿能抬起来,可以试着小心站起来走几步,即使没问题,也要严密观察7-10天,如果其间出现不适,应马上到医院拍片检查;如果不能抬起来,或者感觉到疼痛,很可能是股骨颈骨折,这时不要乱动,打电话向“120”求救,及时就医。
老人摔倒以后怎么办呢?
老年人“跌倒”危害较大,同时,跌倒后引起的卧床又是老年人发生各类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因此,掌握老年人摔倒后的一些急救常识,对于在第一时间有效救助老人十分重要。
有些老人摔倒在地如果立即搀扶起来可能酿成大祸:比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柱骨折病人如损伤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因此,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
对心绞痛病人,应让其服用急救药,然后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对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在确认无脊柱损伤时才可搬动病人,要一人托头和胸部,一人托腰和臀部,一人托腿和脚,动作应缓慢平稳。
老年人起床时,应坚持3个“半分钟”,即醒来后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等半分钟。这样可减少猝死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老人摔倒后引发的病
1、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骨折后伴发高血压、心脏病等较为普遍。因为骨折后剧烈疼痛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增高;骨折治疗期间,患者因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可直接损害心肌;加上卧床时间长,血液流动缓慢,脑缺血、缺氧加重,也可能引起心脏传导和自律性改变,导致心脏病发作。老人骨折后应密切观察监护血压、心律变化,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者更应注意,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治疗。
2、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已减退,肺活量减小,加上长期卧床,痰液积聚,咳出困难,易引起肺炎。故应鼓励患者在卧床期间多作深呼吸,或主动按胸、轻叩背部、咳嗽以帮助排痰,并多作上肢扩胸活动,也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3、泌尿系统感染
长期卧床,由于精神因素和老年人膀胱气化不利,常可能出现尿潴留,这易于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导致膀胱炎、尿路感染等。所以,护理时应注意患者尤其是患者的个人卫生,鼓励病人多喝水以增加排泄,可起到泌尿系统“自洁”作用。一旦发现有尿潴留现象,可采取药物利尿或腹部按摩等方法排
4、便秘
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较弱,骨折后又因少活动,加之受伤疼痛、心理焦虑等,会明显影响胃肠的消化和蠕动,使食物滞留肠道时间过长,加之进食少,在床上排便不习惯等,很容易造成便秘。而食物发酵所产生的气体及呻吟时吞入的气体使肠管膨胀,发生腹胀也很常见。预防办法是:病人要保持乐观,克服紧张、焦虑情绪,并适当给予行气、消食的食物及药物,如山楂、陈皮、蜂蜜等,也可进行腹部按摩或热敷等。
5、褥疮
卧床太久,局部组织因血流不畅或受压,很容易产生感染、坏死和溃烂,加强护理很重要。比如,褥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并经常用红花油、酒精等涂擦或按摩。做到定时翻身,在局部加棉垫或空气垫圈等,以减少压迫和增加透气性。
老人摔倒怎么办
老人摔倒别先急着扶起来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先看看对方有没有意识,如果晕过去了,可以掐人中、合谷、劳宫穴,等他清醒过来。如果是老人摔倒了,不问三七二十一把他扶起来,可能还会坏事。需要做的就是问问他话,看他意识是否清醒,然后打120求救。
老人突然跌倒好先不要扶。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应分析一下老人摔倒的常见原因:
中风引起脑内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患者会发生昏迷、偏瘫等。
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
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患者会发生短暂性意识丧失。
心绞痛急性发作。不慎摔跤,导致了骨折及癫痫等。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一般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很可能“帮倒忙”。对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如果立即扶起,会加重出血症状,反而使病情急转直下。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平卧更有利于改善脑供血不足,如此时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如发生骨折和脱臼,不当的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椎骨折的病人若伤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脑血管破裂出血的患者,扶起反而会加重病情。
因此,遇到老人摔倒时,要先观察其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病人,可先让其服下急救药,再视情况送往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碰到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转向一边,以防呕吐物反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搬动病人时,动作宜缓慢、平稳,好让病人保持平卧。
看了这些,希望大家在老人摔倒的时候能给予正确的帮助。但是本文的初衷,绝对不是给大家一个冷漠的借口。看到老人摔倒,不要立即扶起来,但是也不要冷漠的转身走开。
这种情况下摔倒的老人不能扶
2种情况摔倒的老人不能盲目扶起来
1.车祸导致的摔倒
车祸、人流挤倒、地面太滑等,这些外力或机械性导致的摔倒问题,可能伴随着骨折、腰椎扭伤、局部肿胀等。
老人的四肢或躯体变形,或出现剧痛,可能是骨折导致。盲目的扶起老人,很容易加重骨折、骨骼脱臼等,甚至骨折部位会刺伤血管和精神。原来能治好的老人,可能会因为你的扶起来而一命呜呼。
如果是肋骨骨折,盲目做心肺复苏还可能穿透胸腔。
正确的做法是:止血、拨打急救电话,不去挪动老人,或通过电话指导来实施急救。
2.羊癫疯发作
羊癫疯医学上称之为癫痫,这种疾病发作起来十分恐怖。患者会抽搐、倒地、口吐白沫、身体僵硬、肌肉痉挛、拍手等等。
这种情况下扶与不扶并没有太多区别,扶起来患者还会因为抽搐而倒地,甚至因为突然摔下去而对脑部、骨骼造成伤害。、
此时正确的做法是挪开患者周边的尖锐物品,松开患者的衣领,禁止在患者口中放毛巾。
这种情况不能扶!
1.急性脑中风
急性脑中风的会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眩晕、眼前发黑、神志不清和四肢无力等。如果老人还算清醒,询问时,能够发现这些症状,那么可能是中风。
此时千万不能搬动老人,因为此时会有活动性的出血,不是专业的肢体移动会加重出血,造成再次脑出血。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老人的呼吸通畅、拨打急救电话,不能随便喂食急救药。
2.心绞痛引起的摔倒
老人摔倒后,如果手捂着心脏,询问发现会有胸闷、心口痛、有窒息感、恶心、呕吐,甚至有马上要死的感觉,可能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此时立即扶起老人会加重患者的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导致晕厥。
正确的做法:保持病人不动或坐下来,询问是否携带急救药物,拨打急救电话。
3.昏迷、呕吐
在不了解老人具体病情时候,千万别扶起来,好保持原来姿势。如果有呕吐物,需要将头偏向一侧,等待急救人员。
如果,已经摸不到脉搏或心跳,在非车祸情况下,可以采用心肺复苏方法。
当然,在你做这些救命措施之前,先要确定你知道如何做,重要的一点要有人为你证明或拍视频。
老年人摔倒该这样办
如果摔倒时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话,只能靠自己。首先慢慢动动身体,看看四肢还能不能懂,然后想办法翻身跪立,慢慢地用手撑起来,能找到一个支撑物好。如果发现四肢动不了,就平躺着,大声呼喊或想办法打电话呼救。如果摔倒时还有其他人在,就向身边的人请求帮助。大家虽然调侃“老人扶不扶”,但真正遇到了,还是会热心帮忙的。老人摔倒后果很严重,防止摔倒以及摔倒后及时扶起来才是关键。于老人自身,应该多补钙多锻炼,强身健体;作为子女,多多关心爸妈,能一起住就一起住。如果工作在外,条件不允许,也要想办法让爸妈住进养老院,毕竟养老院的其他老人和工作人员都能给爸爸妈妈一点照应,尽量避免让老人独居。我们小时,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切;如今父母老了,我们也不能吝啬对他们的关爱。
老人摔倒的急救措施
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柱骨折病人若损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
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的,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心绞痛病人,应让其服下急救药,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即打急救电话120。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回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在确认无脊柱损伤时才可搬动病人,要一个托头、胸部,一个托腰、臀部,一个托腿、脚,动作宜缓慢平稳。动作粗暴只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