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外出踏青应注意预防四类情况
春季外出踏青应注意预防四类情况
1、防感冒和情绪病
春季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由于市民在外游玩时,忽视了适时增减衣物和劳逸结合,过度的玩耍和劳累,很容易引发感冒。
按以往的情况来看,清明期间前来治疗的患者中,小孩占了很大一部分,家长疏忽照看,加上成年人觉得自身感冒不需要去医院治疗,所以过来治疗的多数是小孩。
医生提醒市民,外出游玩的时候,应带上备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药,遇到不适时,应该及时治疗,不要影响到节后的工作生活。
另外,由于近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因此心脑血管、精神疾病、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同样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
老中医提醒市民,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还可导致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
2、防腹泻
清明节前后出现腹泻的几率也很高。主要原因是外出时误采误食,特别是孩子,易采摘不认识的野花、误食野果。
市民一旦出现腹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消耗体力,补充水分,随身携带腹可安、保济丸等药物,轻微的腹泻只要一两餐不吃就可治愈。
清明时节,饮食上需要遵循抗病毒原则。踏青或祭祀期间,应多喝水,另外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南瓜等。另外还应注意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比如蛋黄和豆类等。
3、防过敏
在清明期间,花粉过敏患者平均能占到呼吸科就诊患者的三分之一。
医生表示,一些市民在踏青回来后皮肤就出现红疹、风团等,有的还出现鼻痒、打喷嚏,这些都是过敏症状。加上部分对花粉过敏的市民外出踏青时,并没有做好充足的防御工作,以致中招。
医生建议,为预防过敏发生,过敏体质的市民应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环境,也可戴上口罩。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虾蟹、牛奶等容易过敏的食物。
春季女人养生8件事必须做
1、多管齐下排毒,进行身体大扫除
春天是扫除季节,身体也需要大扫除。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排出积累在体内的毒素是很有必要的。春季生长的很多草药能起到排毒的作用。比如服用番泻叶能起到清肠的效果,蒲公英可以被当作养肝的极品,一定量的摄入甘草能够有助于能量平衡和消化,减少压力,缓解春乏。春天好禁酒,还要多喝果汁,这样会有效地帮助你排除毒素,让你的身体更有活力。
2、多吃新鲜水果,补充B族维生素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女生的身体也不例外。高质量的营养是保证春节健康的好武器。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有镇定作用,有助增强细胞能量,还能防止春季滋生的蚊虫叮咬。所以,春季的女生一要多吃一些富含各种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疏散和水果,豆芽,莴苣、菠菜等春季生长的新鲜绿叶蔬菜都是不错的,草莓、樱桃等应季水果也有益健康。
3、外出踏青,注意做好美容准备
经过了冬天的严寒,总算迎来了春天的温暖。春天的太阳不像夏天那般火热,许多女生都喜欢选择这个时候出去踏青,殊不知在春天的时候踏青更是需要做好防晒的。春天的阳光虽然不强,但是紫外线指数却可能不低,如果不做好防晒的准备,就可能会让皮肤得不到保护。因此,女生在外出踏青的时候,一定要用一些防晒品来保护皮肤,但是一定要记住夜晚彻底卸装,这样就不会有毛孔阻塞的问题啦。
4、多运动,根除懒惰神经
整个寒冷的冬天,人的身体仿佛都是蜷缩着的,因此春天适合多做一些运动,激发已经懒惰的肢体的活力。春天的女生一定要多多参加室外运动,此时的室外不仅空气清新,花香能使人放松,减轻压力。重要的是,此时地球的振动大约为每秒8赫兹,与人体大脑α波节律一致,让人感觉舒适。同时,春天里多运动一下,对减掉冬天积累的脂肪也是有良好效果的。
5、多做健康检查,谨防乳腺病
春季是许多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威胁女生健康的乳腺病。据报告,女性春季乳癌的发病率较其他季节高出30%。这可能和春季体内女性荷尔蒙的变化有关。因此,女生在春季应该多注意一下要注意定时自查乳房,若发现有肿块,应及时就医。不仅要经常自我检查,也要定期去医院就诊。
6、保护肝胆重要
春天会让肝脏和胆囊中的一些小毛病变得更为严重。要保护肝胆,就要避免环境中的任何化学物质,少吃动物油和油炸食品,少到饭店吃饭,远离做菜使用的劣质油,每天好吃1—2把坚果。应食用好的油,比如橄榄油和用坚果及种子压榨的油,它们就像润滑剂一样,让你的身体零件更灵活、健康,不易生锈。肝气舒畅,人的韧带、肌腱和关节也不会僵硬。
7、应补B族维生素
春季人的大脑容易处于兴奋状态,而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有镇定作用,有助增强细胞能量,还能防止春季滋生的蚊虫叮咬。此外,补点钙和镁也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及肌肉,缓解焦虑或失眠。
8、草药帮助春季排毒
春季生长的很多草药能起到排毒的作用。比如番泻叶能清肠;蒲公英是保肝极品,有助受损肝脏愈合;甘草有助于能量平衡和消化,减少压力。此外,用薄荷、迷迭香或薰衣草以及玫瑰花瓣等花草熏蒸,还有助于清洁皮肤和鼻窦。
老人春天踏春要注意十件事
1、提前观察天气
当发现墙缝有渗水、天气闷热异常、湿度明显加大,这种情况说明两三天内一定有大暴雨,避免外出。
2、量力而行
春游踏青以近郊为好,最多不超过两天的路程。过远春游,舟车之累,身心疲惫,既不利于健康,也减少了兴趣。另外,要补充各种营养不能乐而忘返,造成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应尽早休息,切忌勉强。
3、穿戴适当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带足衣服,以防感冒。鞋子应选用轻便、无跟防滑和高弹性的运动鞋,大小要合适,以免影响血液流通,防止脚趾挤伤和脚底麻木不适。同时可准备戴防风镜和墨镜。
4、注意饮食保健
踏春时,体力消耗较大,身体内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较多,所以踏青中的饮食是保健的重点。
5、注意场所
选择踏春宜在田野、湖畔、公园、林区、山区等场所,以摄取较多的“空气维生素”———负离子,起到健脑驱劳、振奋精神的作用。
6、防止昆虫叮咬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昆虫滋生的季节,如果你不慎被昆虫叮咬,切莫置之不理,更不可搔抓,而应立即涂擦风油精或皮炎平等糖皮质制剂,被松毛虫、蜘蛛、蜜蜂、蝎子等叮伤后应冷敷处理。
7、防止意外事故
踏春时,应尽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同时,凡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随身带好常用的急救药品。
8、预防花粉过敏
春天百花争艳,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首先要找准过敏源,最好先到医院进行检查,查出自己的过敏源,如果没有进行过彻底的脱敏治疗,在选择的春游地点,应尽量回避有花之处。出游前可事先口服扑尔敏或安其敏等抗过敏药物,户外活动时不要近距离“拈花惹草”,不要在草地上睡觉,不要用口唇、鼻子及面部直接与花朵或树叶接触,以免过敏现象发生。
9、热水洗脚
踏春时脚部肌肉不停地进行收缩运动,易引起局部肌肉酸痛。热水洗脚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足部血液循环,还可使皮脂腺的分泌和毛孔散热作用恢复正常。
10、时刻注意防晒
春季万里无云的天气,紫外线较强,春光中的紫外线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温柔,它会潜入人体直接暴露的肌肤,面部皮肤被太阳晒得绯红发热,千万别用冷水洗面,应该让皮肤休息一会儿再用温水洗。另外,春季皮肤容易脱水,嘴唇和手足容易干裂开口,面部易起皱纹,甚至出现头晕眼花。要及时涂抹防晒用品,但不要化妆,因旅行中很容易出汗,很容易引发毛囊炎或化妆品感染。
女人春天如何养生
1、女人春天养生要进行身体大扫除
春天是扫除季节,身体也需要大扫除。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排出积累在体内的毒素是很有必要的。春季生长的很多草药能起到排毒的作用。比如服用番泻叶能起到清肠的效果,蒲公英可以被当作养肝的极品,一定量的摄入甘草能够有助于能量平衡和消化,。
2、要多吃新鲜水果,补充B族维生素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女生的身体也不例外。春季的女生一要多吃一些富含各种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疏散和水果,豆芽,莴苣、菠菜等春季生长的新鲜绿叶蔬菜都是不错的,草莓、樱桃等应季水果也最有益健康。
3、经常外出踏青,注意做好美容准备
经过了冬天的严寒,总算迎来了春天的温暖。春天的太阳不像夏天那般火热,许多女生都喜欢选择这个时候出去踏青,殊不知在春天的时候踏青更是需要做好防晒的。女生在外出踏青的时候,一定要用一些防晒品来保护皮肤,但是一定要记住夜晚彻底卸装,这样就不会有毛孔阻塞的问题啦。
4、女人春季养生食物
大蒜: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还可有效抑制和杀死引起肠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病毒,清除肠胃有毒物质,刺激胃肠粘膜,促进食欲,加速消化。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预防感冒。
橙子:在众多的水果类别中,以带酸性的水果含较多维他命C,现今的营养学已一致推崇维他命C为抗氧化剂之一。它的三大作用:阻碍自由基破坏细胞,减少老化现象;避免防腐剂的硝酸钠及亚硝酸钠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对患癌病者大有保护作用,尤其是胃癌和食道癌;抑制坏胆固醇的氧化及保护好胆固醇,维持血管及心脏健康。
红酒:红葡萄酒中的萃取物,可控制皮肤的老化在植物界中常出现的强力抗损坏物质,在红葡萄酒中就含有。并且存在10种以上的成分,特别是所含有生成红色素的成分,能防止损坏活性氧气,功效非常明显。
清明节踏青注意五事项预防花粉过敏
清明时节,很多人选择出游踏青,踏青不仅可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而且是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的最佳方式。人们适应春天生长的自然规律,投身于远足、春游踏青的活动,有助阳气的生发,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调和气血,增强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思维能力,并使腿部力量增强,筋骨更加灵活。踏青春游还能改善睡眠,消耗能量有助减肥。以下是健康出游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起来看看。
踏青需预防花粉过敏
眼下正是花粉传播的时期,要注意防止花粉过敏症的发生。不要到草丛、树林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玩耍。回到家后应及时洗脸、洗手。
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出游前应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物,并戴上口罩、手套。中午日晒最强,花粉的释放量最多,此时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外出。阴雨天空气湿度大,花粉不易飘散,尤其是雨后花粉暂时被清洗掉,这时可放心外出。
有过敏体质或患有荨麻疹、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的人,尽量少去踏青,避免直接接触各类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植物,以防止过敏性皮炎的发作。
踏青需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最近几天,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出门若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出游时间不宜过早,不要空腹上路;过度疲劳也容易引发感冒,因此旅程切忌安排得太紧。同时尽量不要在外过夜,避免季节性感冒。最好带上一些防治感冒的药品。
踏青就餐应预防胃肠疾病
旅途中食物最易腐败,外出旅游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物,尤其是肉类食物,比面包等食物更容易变质。打开包装的食物应尽快吃完。在外野餐前最好用干净的活水和肥皂洗手。
踏青不宜采食野菜
出外踏青,很多人都喜欢摘一些野菜带回家。不过,那些生长在大路旁的野菜最好不要随便采摘。因为它们很有可能长期受大量汽车的尾气排放污染而铅含量超标。被污染过的河水边的野菜也不要食用,谨防食用后造成中毒。
踏青登山需量力而行
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结石活动期的病人不宜登山。另外,平时很少锻炼的人,不要一鼓作气地爬上去。老人出游时最好拄拐,一旦摔倒,需立即就医。带儿童出游时,家长更需看护好儿童,禁止其攀爬,以防出现意外。
好心情有利于滋肾养肝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不少人在春季里睡眠质量不佳。肝肾都有自己的作息规律,这就要求人们要尽量保持规律作息,连续熬夜加班更会让肝肾很“累”、很“受伤”。
俗话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这也在提醒人们心态要尽量平和。因此,平时要注重调节自己的情志,避免情绪失控。春季滋肾养肝,还不能完全“静养”,而应适当动一动,呼朋唤友外出踏青游玩,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将有助于全面调理自己的身心。春季滋肾养肝,在饮食上也很有讲究,要注意营养均衡,可以适当吃点核桃仁、开心果等坚果,疏肝理气、缓解焦虑。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则能视;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与肝是一对母子关系。因此治疗眼部疾病,可以从调理肝肾入手。北京同仁堂的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枸杞子甘平质润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平肝明目;配合上六味地黄丸的六味药,能够起到滋阴、养肝、明目的作用,对肝肾阴虚同时伴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昏花等头、眼部疾患,尤为有效。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的患者不妨试试。
春天为什么犯困 多运动
中医认为,久卧伤气。若长时间窝在家中或久坐办公室,容易耗损身体的元气,导致身体新陈代谢放缓,影响气血循环与筋骨经络。春天最适合外出踏青,多出去运动,有利于为身体吸收外界的阳气,提高身体的精气神,建议多做慢跑、打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
老年人春季如何防病呢?
1、心梗
患病前往往心绞痛时间延长,超过3-5分钟,甚至半小时。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不适、心慌气促、乏力嗜睡等症状。初春季节,时冷时暖,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引起心梗发作。
2、呼吸道传染病
开春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春天到了,各种病毒、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繁殖、生长较快,再加上春季天气干燥,早晚温差较大,市民们尤其是老人小孩稍有不慎,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炎、麻疹、风疹、腮腺炎、肺炎等。
3、消化道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易在春天发作,引发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反酸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因此,春天对脾胃要进行全面调养。
4、慢性肝病
容易在春季加重的肝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同时,春季也是肝病治疗的最好时节。肝木逢春,肝木之气偏旺,这个时候给予有效的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过敏性疾病
春意渐浓,花儿盛开,外出踏青的市民也将多起来。但是周医生也提醒大家,如果是具有过敏体质的老人,此时一定要注意防范,以免由花粉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疾病复发。
小儿哮喘患者这个季节应注意花粉刺激
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两天,医院门诊量出现井喷,其中小儿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加,特别是哮喘患儿。专家提醒,外出踏青要当心花粉等过敏因素,预防小儿哮喘发作。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许多种,一是过敏,包括花粉等吸入物,如尘螨、动物的皮毛等,还有食物,如海产品、牛奶、蛋类等;二是感染,尤其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也是诱发儿童哮喘的重要原因。春天是哮喘的高发季节,家长一定要格外小心孩子的饮食起居。
为此,儿科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对那些哮喘的老病号,在春天这个季节要尽量减少外出,更不宜让孩子在室外进行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如果外出,最好使用防尘口罩,以有效减少或防止灰尘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器官,引起哮喘发作。
春季饮食保健原则 多动少坐身体好
人体是为运动而设计的。但现代生活方式对办公室一族来说很少有走动的机会。春季新芽吐绿,百花盛开,是外出踏青、沐浴大自然的好时候,应该多到户外活动,一方面欣赏美丽自然风光,另一方面还能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专家建议:每周至少做150分钟中强度的有氧运动;若生活忙碌,无法花费额外时间增加活动量,也可透过通勤走路、做家事、倒垃圾等方式,将劳动变成运动,增加非运动性量的消耗,减少肥胖和患病风险。
春季外出踏青应防这些病
1、防感冒和情绪病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由于市民在外游玩时,忽视了适时增减衣物和劳逸结合,过度的玩耍和劳累,很容易引发感冒。
按以往的情况来看,清明期间前来治疗的患者中,小孩占了很大一部分,家长疏忽照看,加上成年人觉得自身感冒不需要去医院治疗,所以过来治疗的多数是小孩。
医生提醒市民,外出游玩的时候,应带上备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药,遇到不适时,应该及时治疗,不要影响到节后的工作生活。
另外,由于近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因此心脑血管、精神疾病、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同样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
老中医提醒市民,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还可导致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
2、防腹泻
清明节前后出现腹泻的几率也很高。主要原因是外出时误采误食,特别是孩子,易采摘不认识的野花、误食野果。
市民一旦出现腹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消耗体力,补充水分,随身携带腹可安、保济丸等药物,轻微的腹泻只要一两餐不吃就可治愈。
清明时节,饮食上需要遵循抗病毒原则。踏青或祭祀期间,应多喝水,另外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南瓜等。另外还应注意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比如蛋黄和豆类等。
3、防过敏
在清明期间,花粉过敏患者平均能占到呼吸科就诊患者的三分之一。
医生表示,一些市民在踏青回来后皮肤就出现红疹、风团等,有的还出现鼻痒、打喷嚏,这些都是过敏症状。加上部分对花粉过敏的市民外出踏青时,并没有做好充足的防御工作,以致中招。
医生建议,为预防过敏发生,过敏体质的市民应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环境,也可戴上口罩。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虾蟹、牛奶等容易过敏的食物。
另外还需当心一些带刺的草和草丛中的昆虫,最好穿长袖衣裤及长靴,避免擦伤皮肤。
春季保健做什么运动好
1、春季宜多散步
春暖花开之际,散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一天紧张繁忙工作之后,到街头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劳,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均匀乃 至加深,利用血液循环,增加胃肠消化功能。众多寿星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每日要有一定时间散步,尤其更重视春季散步,因为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更有助 于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量力而行,切勿过度劳累。
2、春季应多旅游
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里,身体被厚厚的棉衣捂了两三个月,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韧带长时间不活动,更是萎缩不展, 收缩无力,极需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特别是,春天的郊野,空气清新,枝条吐绿,芳草茵翠,鲜花斗艳,百鸟争鸣,置身于如此优美的大 自然怀抱,简直令人陶醉,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最喜欢踏青春游。
3、回归自然放风筝
放风筝能使人回归自然,沐浴春风阳光,舒展筋骨,尽情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活动全身筋骨。放风筝时,前倾后仰,时而奔跑,时而住脚,缓急弛 张相间,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对神经抑郁、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均有祛病养生作用。再者,放风筝时,双眼凝视蓝天,远望风筝的飞行 运动,可以调节视力,消除眼肌疲劳,从而达到防止近视眼、保护视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