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休克需要做哪些辅佐检查
确诊休克需要做哪些辅佐检查
休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不分年龄段的。休克按照临床病因病理有心原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这就需要我们在确诊休克时需要特别小心,除了做一些常规的检查项目外,还需要做一些辅佐检查的。
下面介绍确诊休克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1、动脉压测定
除休克早期外,病人动脉压均降低。有时用袖带血压计测血压时,血压已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但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尿量亦无明显减少,如改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测量可发现血压无明显降低,甚至正常。这是由于周围血管收缩,袖带测压已不可靠之缘故。
因此,在应用升压药物过程中,如单凭袖带测压作指标,有可能造成升压药使用过量,反而增加心脏负担。故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脉率、神志、四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尿量等,以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如有条件,最好作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压。
此外,测血压应注意正常儿童血压低于成人;有高血压者,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kPa(30mmHg),应考虑血压已降低。测压处肢体局部肿胀压迫动脉,或肢体局部受压致血流不畅等因素,也可影响测量血压的正确性,应更换测量部位。
2、中心静脉压测定
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因而对处理各类休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测定时将一根塑料管,通过静脉穿刺法,经周围静脉送入上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导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并加入少许肝素,接用Y形管,在不测压时可作为补液通路。测压时应暂停呼吸,以腋中线第四肋间为"0"点水平。中心静脉压与右心室充盈压成正比。
在无肺循环或右心室病变的情况下,亦能间接地反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它能反映心脏对输液的负荷能力。但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的应用、肺部疾患、心脏疾病以及"0"点水平的不准确等,须加以注意。
嗜络细胞瘤常做哪些辅佐检查
嗜络细胞瘤常做哪些辅佐检查?嗜络细胞瘤20~40岁多见,青少年发现有高血压,应该要警惕嗜络细胞瘤。嗜络细胞瘤肿瘤可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从而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射紊乱症候群。但可引起高血压及代谢紊乱症候群的还有其他一些疾病,比如甲亢,所以需要借助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常用的辅助检查,如下:
1.药物抑制试验
适用于血压持续高于22.7/14.7Kpa(170/110mmHg)的患者,方法是快速静脉注射酚妥拉明5mg,如15分钟以内收缩压下降>4.5Kpa(35mmHg),舒张压下降3.3>Kpa(25mmHg),持续3~5分钟者为阳性。此药为α-受体阻滞剂,有对抗儿茶酚胺的作用,对其它原因的高血压无明显降压作用,阳性者有诊断意义。
2.药物兴奋试验
适用于阵发性高血压的非发作期,常用药物有组织胺、酪氨酸、高血糖素等。此试验患者承受一定痛苦,并非十分安全,现已不少用或不用。
3.B超检查
为定位诊断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应作为首选定位诊断方法。
4.CT检查
对肿瘤定位更可提供准确信息,诊断准确率高,也为常用方法。6.腹膜后充气造影
为过去常用之定位方法,由于B超及CT的广泛应用,目前已较少应用。
5.其它定位方法
如静脉插管分段采血测定儿茶酚胺,131Ⅰ-代苄胍(131Ⅰ-MIBG)试验等,亦对定位有帮助,后者对肾上腺髓质外嗜铬细胞瘤有特异性定位诊断价值。
年轻人就发生了高血压并伴有代谢紊乱症侯群,应该高度怀疑嗜络细胞瘤的发生。应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以便于诊断治疗。如果确诊为嗜络细胞瘤,应该及时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要注意血压的控制情况。
肺癌确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痰液检查确诊肺癌
肺癌表面脱落的癌细胞以及小块组织,可随痰液咯出,通过痰检可使多数肺癌病人获得诊断,同时可以判断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痰找癌细胞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方法,也是不适应手术或其它原因不能获得病理学诊断病人可利用的一种方法。
方法:早上起床后,从肺深部咯出的新鲜痰液,连续数次进行谈细胞学检查(4-6次),这样可以提高确诊概率。
盆腔炎怎么检查 检查男性伴侣
对男性伴侣的检查可以帮助确诊女性盆腔炎。
方法:取男性伴侣的尿道分泌物做涂片或淋病双球菌培养,如果确诊为阳性,则可以佐证女性患有盆腔炎。特别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的患者有很好的确诊帮助。
休克的临床检查
1、体格检查
无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患者一般都有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及肢端发组等表现,全身静脉多萎陷,血压下降。根据血压下降的程度不同,休克可分为以下三种程度:碰休克收缩压在7.98 kPa-12 kPa(60-90 mmHg)之间,中度休克指收缩压在 7.98 kPa(60mmHg)以下,而重度休克则收缩压常为零。但必须注意的是,休克早期血压并不下降,有时反而升高,但脉压差显著降低,可至3.99 kPa(3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未经特殊处理,血压较原来的水平突然下降3.99-6.65 kPa(30-50mmHg)以上,虽然此时血压水平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亦应警惕休克的发生。
另外,根据休克类型及原发病的不同,不同的休克又有其特殊的体征。如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有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或肺底竣音;发生于心脏病基础上的休克可有心脏增大;心率在一般的休克病人常常是增快的,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休克患者其心率通常很慢。
因失血过多而导致的出血性休克患者,常有腹水征及腹壁静脉曲张,提示休克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关;或有严重的创伤造成大出血,查体可见明显的创伤面。败血症引起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常有高热、昏迷,全身皮肤可出现瘀点及瘀斑等。
总之,休克患者可有各种各样的体征,在积极处理休克的同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不仅有助于病因的诊断,还可以及早发现问题,避免后患。
2、实验室检查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休克的诊断。出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的患者血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减少,而过敏性休克上述三者增加。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白细胞常明显增加,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白细胞亦可轻度升高。
各种类型的休克患者每小时尿量一般在20ml以下,尿相对密度多增高,尿肌配与血肌配之比大于20。
根据休克的类型及原发病的不同,可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相应检查,如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可测定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疑为急性胰腺炎者可测定血尿淀粉酶;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十分必要。
3、器械检查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患心脏病的患者十分重要,而X线检查可发现患者是否有骨折、气胸、血胸及胃肠穿孔。对于一些X线不易发现的疾病还可进行CT扫描的。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对休克的诊珊处理均有重要的意义,正常值为 0.58-0.98kPa(60-100mmH2O),若中心静脉压降低,为血容量不足的表现,见于出血性休克,此时应大量补充血容量;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升高,而心输出量下降,为心功能减退的表现,应同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等等,这些检查措施对休克的诊断价值很大。
肺癌确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CT检查确诊肺癌
CT检查可显示肺部0.2-0.3cm以上的小结节病灶,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它还可发现隐蔽在肺不张或实变肺组织内的肿瘤病灶,对心脏后、胸骨后、肺尖部、纵膈旁、后肋隔角等处的病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宫外孕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患者的宫外孕其实就是受精卵在迁移的过程中没有到达子宫,在子宫以外停留下来并发育的情况,这个疾病带来的危害很大,需要及时诊断治疗,宫外孕的诊断依据其实就是这个疾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出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出血,色黯红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2、停经:这也是患者宫外孕的典型症状,一般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多有6~8周停经。
3、腹部检查:在进行腹部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患者有明显内出血时,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若反复出血并积聚包裹,可形成包块并不断增大变硬,下腹部可触及包块。
除了根据症状诊断,还有很多辅助的检查方法帮助正确的诊断这个疾病:
1、孕酮测定:宫外孕的血清孕酮水平偏低,血清孕酮水平低于10ng/ml,常提示宫外孕,准确率在90%左右。
2、超声诊断:B型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诊断尤为常用,B超检查较腹部B起程检查准确性更高。
3、后穹窿穿刺:后宫窿穿刺辅助诊断宫外孕被广泛采用,常可抽出血液放置后不凝固,其中有小凝血块。
宫外孕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1、出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出血,色黯红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2、停经:这也是患者宫外孕的典型症状,一般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多有6~8周停经。
3、腹部检查:在进行腹部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患者有明显内出血时,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若反复出血并积聚包裹,可形成包块并不断增大变硬,下腹部可触及包块。
除了根据症状诊断,还有很多辅助的检查方法帮助正确的诊断这个疾病:
1、孕酮测定:宫外孕的血清孕酮水平偏低,血清孕酮水平低于10ng/ml,常提示宫外孕,准确率在90%左右。
2、超声诊断:B型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诊断尤为常用,B超检查较腹部B起程检查准确性更高。
3、后穹窿穿刺:后宫窿穿刺辅助诊断宫外孕被广泛采用,常可抽出血液放置后不凝固,其中有小凝血块。
休克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血常规 大量出血后数小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即显著降低;失水病人则发生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白细胞计数一般增高,严重感染者大多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可减少。有出血倾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纤维蛋白原可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或乙醇胶试验阳性。
(二)血液化学 血糖增高,血丙酮酸和乳酸增高,并有pH值降低,碱储备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肾功能减退时可有血尿素氮和非蛋白氮等增高。血钾亦可增高。肝功能减退时血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可增高,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可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含量可下降。肺功能衰竭时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吸纯氧亦不能恢复正常。
(三)尿常规 随肾脏的变化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等。
(四)心电图 可有冠状动脉明显供血不足的表现,如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甚至可有类似心肌梗塞的变化。原有心脏病者还可有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辅助检查】
(一)动脉压测定 除休克早期外,病人动脉压均降低。有时用袖带血压计测血压时,血压已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但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尿量亦无明显减少,如改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测量可发现血压无明显降低,甚至正常。这是由于周围血管收缩,袖带测压已不可靠之缘故。因此,在应用升压药物过程中,如单凭袖带测压作指标,有可能造成升压药使用过量,反而增加心脏负担。故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脉率、神志、四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尿量等,以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如有条件,最好作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压。此外,测血压应注意正常儿童血压低于成人;有高血压者,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kPa(30mmHg),应考虑血压已降低。测压处肢体局部肿胀压迫动脉,或肢体局部受压致血流不畅等因素,也可影响测量血压的正确性,应更换测量部位。
(二)中心静脉压测定 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因而对处理各类休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测定时将一根塑料管,通过静脉穿刺法,经周围静脉送入上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导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并加入少许肝素,接用Y形管,在不测压时可作为补液通路。测压时应暂停呼吸,以腋中线第四肋间为"0"点水平。中心静脉压与右心室充盈压成正比,在无肺循环或右心室病变的情况下,亦能间接地反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它能反映心脏对输液的负荷能力。但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的应用、肺部疾患、心脏疾病以及"0"点水平的不准确等,须加以注意。
(三)肺楔嵌压测定 肺楔嵌压反映左心房平均压,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密切相关。在无肺血管疾病或二尖瓣病变时测定肺楔嵌压,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是估计血容量和监护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的一个很好的指标。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一种顶端带有气囊的飘浮心导管(Swan-Ganz导管),通过周围静脉,将其送至上腔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向气囊注入二氧化碳或空气1.0~1.5ml,气囊充气后可随血流飘浮进入肺动脉分支(无需在X线透视下进行)。当气囊放气后,可记录肺动脉压;气囊再度充气后,肺动脉被阻塞,此时即可记录肺楔嵌压。
(四)心排血量测定 用带有热敏电阻的飘浮心导管,将心导管顶端置于肺动脉,注射液体的开口置于右心房,先抽出一些血液,使体外部分的心导管腔内的温度增到体温的水平,以温度为0.5℃的冷生理盐水10ml(或5%葡萄糖液)迅速从导管腔注入,用具有电子计算装置的测定仪显示出心排血量数字,可以反复而迅速地测定。
目前应用多用途的飘浮心导管,可同时测中心静脉压、肺楔嵌压、肺动脉压及心排血量,如导管带有铂电极必要时可记录心腔内心电图或行心腔内起搏,一般导管放置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
(五)尿量测定 留置导尿管连续观察排尿情况,要求每小时尿量多于20~30ml。若不到此数,提示肾血流不足,肾功能趋于衰竭。
(六)微循环灌注情况检查
1、皮肤与肛门温度的测定 休克时皮肤血管收缩,故皮肤温度常较低;由于皮肤血管收缩不能散热,故肛温常增高。如二者温差在1~3℃之间,则表示休克严重(正常在0.5℃左右)。
2、红细胞压积 当周围末梢血的红细胞压积高出中心静脉血红细胞压积的3Vol%时,则表示有显著的周围血管收缩。这种差别变化的幅度常表示微循环灌注恶化或好转的程度。
3、眼底和甲床检查 眼底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与小静脉扩张,严重时可有视网膜水肿。在指甲上加压后放松时可见毛细血管内血液充盈的时间延长。
老年人肺炎做哪些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总数可轻度升高或正常、少数患者(病毒感染)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多超过正常,重者有中毒颗粒和明显核左移现象。
(2)病原体培养:在无菌操作下取痰、胸水或血做病原体培养加药敏试验可能提供病原体诊断和正确治疗的依据。但阳性率仅占半数左右。
(3)病原体的其他方法检查:如免疫扩散法、荧光免疫标记法、单克隆抗体法、酶联法、DNA探针检测、气象色谱等新技术。在有条件时可选择相应项目作辅助检查对病原体确定有帮助。
(4)血生化检测:它有助了解患者肝、肾功能及血浆蛋白、血糖、电解质等情况,为确定基础病和重要器官功能提供依据。
2.老年人肺炎的物理检查
(1)常规心电图、有条件者结合病情做心电图及血压的24小时监测或多功能仪监护等对老年人心血管状态和肺炎对其影响有重要帮助。
(2)X线检查:肺部X线检查是诊断老年人肺炎重要和简便的手段。危重不能站立者可床边摄片,能站立者应做正规胸部正、侧位片,对了解病灶部位,范围提供可靠依据。
(3)肺部CT或核磁共振(MR1):对肺炎可疑并有肿瘤或阻塞性肺炎、肺癌术后及放疗后的肺炎应做肺CT或MRI,对确定有否肿瘤或已转移等情况极为有益。对疑难者必要时还可做PET。
3.其他
如纤维支气管镜,对阻塞性肺炎或咯血经两周治疗仍未止者尽可能作此项检查以助明确病因。据病情和必要性亦可做相应的其他捡查,如胸穿抽胸水检查、胸腔镜、肿瘤因子等检查。
老年人肺炎的鉴别诊断
老年人肺炎应与肺梗死、肺癌、心力衰竭、肺结核等鉴别。若肺炎并休克时应与其他原因所致体克鉴别。若并有消化道出血者应与溃疡病、胃癌、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鉴别。
休克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血常规:
大量出血后数小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即显著降低;失水病人则发生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白细胞计数一般增高,严重感染者大多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可减少,有出血倾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纤维蛋白原可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或乙醇胶试验阳性。
(二)血液化学:
血糖增高,血丙酮酸和乳酸增高,并有pH值降低,碱储备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肾功能减退时可有血尿素氮和非蛋白氮等增高,血钾亦可增高,肝功能减退时血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可增高,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可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含量可下降,肺功能衰竭时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吸纯氧亦不能恢复正常。
(三)尿常规:
随肾脏的变化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等。
(四)心电图:
可有冠状动脉明显供血不足的表现,如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甚至可有类似心肌梗塞的变化,原有心脏病者还可有相应的心电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