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百岁寿星的饮食嗜好

百岁寿星的饮食嗜好

年前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约,我们编写了《寿星列传———古今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经》一书,为此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走访了数十位百岁寿星,发现有些寿星的饮食习惯或嗜好相当独特,有的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的这种饮食嗜好是否与长寿有着某种联系?有否科学道理?现写就小文,以供同好研究和借鉴。

著名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双双都是百岁寿星。马寅初有一个独特的饮食习惯,就是在一个星期中,有两天不沾饭菜,仅以水果代餐。这个饮食习惯在我国百岁老人中绝无仅有。

曾是沪上第一人瑞、寿至111岁的沙云瑞晚年喜食冰糖,只要冰糖在口,她就像“老顽童”那样笑逐颜开。还喜欢在睡前喝上几口白酒。

福建省南安市101岁的郭广辉有一饮食“秘诀”,即每天早上用米汤伴盐喝下,他认为这对养生很重要。现在其儿孙中也多有此习惯。

成都郫县105岁的吴友元有一个独特的嗜好:母鸡下蛋后,她就把蛋揣在怀里,温热以后生吃下去。这个习惯一直到她进了敬老院以后,才改成每天吃一个热鸡蛋。

湖南省108岁的范香秀爱吃擂茶。做法是:将芝麻、花生、绿豆及茶叶放入擂钵内,再用擂槌击之,速度由慢到快,一圈圈擂起来,最后成糊状。据说三国时刘备和曹操在此交战,当时瘟疫横行,刘备的军队就是靠吃擂茶才治好瘟疫,打了胜仗。

湖北省汉阳县的百岁老人钱立坤有一个嗜好,就是每年至少要吃一餐蚕蛹,微炒加盐和蒜,其味鲜美。钱老认为蚕蛹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

新疆137岁的吐地沙拉依老人的饮食调味相当独特:咸以当地土盐溶水后调味,酸以水果、青杏调味。他习惯于在水中放茴香作饮料。且一年四季喝酸奶,还不吃油煎、油炒或过热的食物。

广西巴马瑶族的卢的花(112岁),卢的小(105岁)、卢的妹(102岁)姐妹三人都是年逾百岁的寿星。她们姐妹三人有个共同的嗜好,即喜食茶油和火麻仁油。有关专家说:火麻仁油中的亚油酸占一半左右,亚麻酸占23%,比花生油、芝麻油来得丰富。

湖北省黄石市105岁的刘则记忆力奇佳,能说出她儿子到第五代玄孙的每一个人生日,她认为这和她爱吃红苕有关。红苕俗称“野豌豆”,花紫红色,多在长江以南种植,一般作绿肥和饲草栽培。老人年轻时一天三餐吃红苕,百岁以后还是以红苕为主食,一天二餐,每餐一碗红苕,鲜的吃完,就吃干的。

广州市百岁老人麦杏每天都要吃一粒槟榔。她认为槟榔能降气破滞,行痰下水和消积杀虫,对身体有利,且能防治牙病。

湛江市110岁的许观梅老人一生极少患病,偶得风寒,就用自制的柠檬干(用生柠檬晒干,食盐腌制后储瓶内备用)加糖开水饮用,效果奇佳。

大连市103岁的胡金玉有三种嗜好,即喜欢吃肥肉、抽烟和吃糖。虽然这些嗜好与现代医学的长寿之道相悖,但老人强健的体魄却战胜了这三种嗜好带来的弊端。

​6种食物有益老人身体健康

1.大白菜

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味道鲜美,荤素皆宜,是冬令佳蔬,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特意的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

2.红薯

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老人说:“红薯是个宝,顿顿离不了。”医学家研究,红薯有几大功效和血补中、营养丰富、宽肠通气、促进排便、益气生津、增强免疫、防癌抗癌、抵抗衰老、预防动脉硬化。

3.胡萝卜

胡萝卜也是老人都喜爱的心爱物,胡萝卜高含维生素A,有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4.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百岁寿星,着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5.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美国谚言说:“喝奶使骨骼坚。”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6.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老人想长寿就更要注重吃,了解吃什么最养生,怎么吃最保健,上文推荐的萝卜、白菜、红薯等食物,尽管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食物了,但就是这种最不起眼,看上去最无价值的食物才具有最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长寿的三大认识误区

第一:不吃肉

首先需要给吃肉正名,平时有节制地吃一点肉,多摄取一些动物蛋白质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可怕。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700名65~75岁的老人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将鱼肉与蔬菜搭配食用的人比只吃素的人更健康长寿。当然,你吃的肉质本身存在问题,是另外一回事。

第二:瘦削

有人以百岁寿星多瘦削为依据,误以为身体越瘦越能长寿。为此一些老人不管自身健康状况,盲目加入到减肥行列。其实,过分消瘦未必对健康长寿有益。权威专家的资料证明,百岁寿星中虽然鲜见胖子,但体重适中也就是BMI指数保持在合理水平的人占百岁寿星人数的78%。身体过瘦的人可能处于一种病态,非但不能长寿,还有可能短命。

第三:觉少

中国民间有“老人觉少”的观念,错误地认为老年人就应该减少睡眠。其实不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个睡眠研究组研究发现,睡眠在保证大脑和心脏休息的意义上讲,是不分年龄层次的。最佳的睡眠时间为7~8小时,而不足6小时或超过8小时,都可能成为抑郁症或其他健康问题的诱因。对于老年人而言,重要的是保证睡眠质量,每天保证4~5小时的深度睡眠非常重要。午饭后的小憩,对保护老年人的心脏也大有裨益。

老人吃哪些食物可以保持长寿

牛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小米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

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

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玉米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

老年人长寿秘诀介绍

1.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牛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在肠道中可以转化为乳酸,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牛奶含钙很丰富,吸收率也很高,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核黄素等,这些对老人来说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经发酵后制成干酪,吃干酪可以预防龋齿。喝酸奶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还能明目、固齿、防止细胞老化等。

2.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3.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揭开长寿老人饮食秘方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医学家研究中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牛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在肠道中可以转化为乳酸,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牛奶含钙很丰富,吸收率也很高,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核黄素等,这些对老人来说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经发酵后制成干酪,吃干酪可以预防龋齿。喝酸奶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还能明目、固齿、防止细胞老化等。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营养学家测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质。蛋清蛋白有极丰富的氨基酸,且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这种蛋白质在人体中利用率最高。蛋清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记忆力。蛋黄含的无机盐、钙、磷、铁和维生素都比较丰富。

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脂肪属饱和脂肪酸。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危害心脑血管,并增加肝、肾负担。

最适合长寿老人的饮食有哪些

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小米是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

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玉米当主食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

医学家研究中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长寿老人都有哪些饮食秘诀

1、火麻油

火麻油是唯一能溶解于水的植物油,所含脂肪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其他植物油高,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润燥滑肠,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的作用。除了火麻油之外,山茶油也备受人们的喜爱。有条件的老人可食用火麻油或山茶油,每日用量须控制在25毫升内。

2、小米是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3、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4、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百岁寿星,着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5、偏爱红薯

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

医学家研究,红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补中,营养丰富;2.宽肠通气,促进排便;3.益气生津,增强免疫;4.含抗癌物质,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

医学家说,红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又因红薯中含钙、镁较多,所以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6、喜爱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特意的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

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还含有分解致癌物质亚硝胺糖酶。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7、冬天不离萝卜

长寿老人冬天饮食不离萝卜。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写过一幅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就茶”是郑老先生的养生之道。

萝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中医认为,它能化积滞、消食积,疗痰咳失音,治吐血、衄血、消渴、止痢、祛头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内热、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并有补益功效。

相关推荐

长寿老人最爱10食物

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小米是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玉米当主食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

​老人为什么能长寿的8个秘诀

一、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荐。《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

老人活到百岁的长寿秘诀

保护生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长寿究竟有没有绝招?笔者因工作需要,有幸接触大量有关百岁寿星的养生资料,并走访了数十位健在的百岁寿星,发现有些寿星的生活习性确实存在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之处似已成为他们的养生“绝招”。 北京市107岁的武术寿星吴图南从小体弱多病,后经人指点,开始学太极拳和刀、枪、剑、棒等武艺。几年后,一身病除,体格也强壮起来,直到年逾期颐,身体一直很好,从未患过大病。他深有体会地说 “锻炼不仅能增强体魄,还能增加人的机敏性,增强记忆力。长寿的人

长寿老人饮食的十大共同特点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能长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长寿老人都有什么长寿秘诀吧...... 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小米是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 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中国百岁老人生存状况调查

特点一:女性占了80%。中国女性百岁老人38268人,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80.10%;中国男性百岁老人9505人,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19.90%。从生理学上分析,女性在长寿方面比男性占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女性荷尔蒙动情激素为停经前的妇女提供了保护,降低年轻女性罹患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除了这些共性的原因,中国女性百岁老人比例大,也有着自己特定的因素。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中,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务,也更为注重养生对自己的意义。 特点二:长江以南百岁老人占了大多数。2012年中国长

什么样的温度生活寿命更长

我国桂西北多百岁寿星,清朝嘉庆皇帝就曾为142岁的瑶族老人赐诗祝寿,其中尤以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长寿之乡的巴马最为著名,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巴马每一万人口中,有3.1位百岁寿星。国际专家考察巴马时发现,巴马的年平均气温对长寿的支持,正适合黄金分割。人体温37℃与0.618的乘积为22.8℃,而巴马的年平均气温正为20℃左右。因此科学家说,巴马寿星之所以生命有序,恒久不衰,得益于最佳环境温度,得益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依。 我们平时也感到,在环境温度为20℃左右时,最感舒服,这是为什么?因为人是在这个环

老人养生需要有什么样的心态

第一件宝:好心态 常言说:“心情好,一切都美好。”“好心态,长寿一法宝。”综观世界各国百岁老人,无一不提及良好心态。 波兰年龄最大的老寿星,115岁的雅尼娜·艾兹维科夫斯卡,是有名的遇事想得开的老太太。她的大半生都是在战乱、贫困中度过的,但她坚强、自信,从不悲伤,身心没有被摧垮,活到了115岁高龄。 清代名医张培仁在《妙香堂丛话》中说:“人常和悦,则心气充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善养喜欢神’。” 第二件宝:好人缘 大量的调查资料发现,百岁老人都具有好人缘的共同特点。 寿星们在为人处事上能够正确对待人,正确对待

探究可以让老人长寿的饮食方法

一、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 二、小米是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 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三、玉米当主食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

​健康长寿的食物 老人常吃这些可长寿

盘点有助长寿的10种食物 1、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2、小米是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很有道理。 3、玉米当主食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

老年人每日饮食吃什么更健康

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荐。《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