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天要重点防3种病
南方冬天要重点防3种病
1.呼吸系统疾病。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主任杨礼腾指出,温度急剧变化,早晚温差大,容易让流感病毒乘虚而入,长期如此可能引起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流感分甲、乙、丙三型,尤其以甲型(如甲型H1N1流感)致病力最强,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全身疼痛、乏力、轻度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涕、咳嗽)。温度骤降让人体受寒,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易致上、下呼吸道的过敏性症状,出现哮喘、过敏性鼻炎发作。若出现反复气喘、气急、胸闷或咳嗽,鼻炎晨起加剧,哮喘夜间加重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2.心脑血管疾病。温度降低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流通不畅,易形成血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进而诱发心梗、脑卒中发作等。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欧阳平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南方人,在气温骤降时一定要及时保暖,并注意调理身体,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需要提醒的是,天气骤冷时,由于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侵袭,易引起周围性面瘫发作。
3.类风湿关节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主任肖长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南方湿度大,温度下降后更是湿冷难耐,而且多地出现连续降雨天气,会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的疼痛程度。
三位专家建议,南方人在温度骤变时,一要注意身体保暖,及时添减衣物。比如改换高领服装,加个围巾,都能有效保暖。还需注意背部保暖,因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二要增强自身体质,平时多锻炼。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宜大汗。还可适度进补,如辣椒、生姜、胡椒等,皆性热、味辛,具有温中、散寒、祛湿的功效,有助于防寒。三要多喝水,加速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3000毫升。四要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工作时注意劳逸结合。需要提醒的是,南方人习惯天天洗澡,但老年人冬季洗澡过频,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水热所迫,汗出淋漓,很容易受寒生病。
西红柿能防3种癌
补药一:番茄红素 前列腺之宝
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正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前列腺癌一直是男人的最大杀手。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每天摄取30毫克番茄红素,可以达到预防前列腺癌、消化道癌以及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的效果。因此,在前列腺疾病的治疗中,补充番茄红素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目前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科学证明,人体内的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是侵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罪魁祸首。番茄红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远胜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淬灭单线态氧速率常数是维生素E的100倍。它可以有效的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
量:人体无法合成番茄红素,必须从膳食中摄取,吃一个生番茄只能吸收0.05毫克的番茄红素。
补药二:维生素A 护眼“小卫士”
维生素A素有“护眼小卫士”之称,如果人体缺乏它,眼睛感受弱光的能力便会下降,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减退,严重时容易患上夜盲症。维生素 A是由胡萝卜素转变而成的。除胡萝卜之外,红薯中也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而且常食红薯对皮肤有好处。
补药三:钙 让男性的骨骼硬起来
中国男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远远不能满足身体需要,而且中年男人的钙每天都在流失。研究发现摄入钙较多的男性骨骼较为强壮,而且比摄入量少的男性平均起来要苗条一些,也就是说,适当补充钙质还具有减肥疗效,这对于那些大腹便便的男人来说不啻为一个好消息。
量:医学推荐男性每天推荐摄入钙的量为1克,但大部分男性都做不到这一点。柠檬酸钙比较适于吸收。可以这样来分配摄入量:早晨摄入一半的量即大概600毫克,晚上摄入另一半,因为这样服用可以达到最大吸收量。其实一杯牛奶里就含有300毫克的钙质!多喝点牛奶也能解决问题。另外注意补钙也不要超过2.5克,因为那会带来危险。
橘子可预防3种疾病
预防胃癌。味甘酸性凉,具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病症。因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P,可辅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其所含的"诺米林"物质还有明显抗癌作用,可预防胃癌。
预防喉癌。橘子干燥成熟的外皮,以陈者佳。其性温味辛苦,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止咳降逆等功能,可治疗脘腹胀满及疼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便溏泄泻、寒痰咳嗽等病症,还可解鱼蟹毒。采收陈皮时,去其白内皮后的红色外皮叫橘红,去红外皮后的白色内皮叫橘白,临床也专用二者功效同陈皮,但前者侧重燥湿化痰,后者则长于和胃化湿。
预防口腔癌。橘络是指橘皮内层的网状筋络。性味甘苦平,有行气通络,化痰止咳之功,主治痰滞经络之胸胁胀痛、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等症。
春天要防腮腺炎
1、个人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这是常见的腮腺炎的预防方法。
2、如发现异常症状,及早治疗
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的情况,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3、药物预防
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4、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5、被动免疫
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6、自动免疫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7、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出行要慎重
这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方法,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8、要加强防患意识
春季腮腺炎是高发期,孩子的脸突然一侧肿大,而且没精神、发烧38℃左右,有可能患上了腮腺炎。
9、合理用药注意休息
孩子得了腮腺炎,一定要积极、合理、全程用药,注意卧床休息,以避免睾丸炎的发生。
男生夏天要防晒吗
男生夏天要防晒吗?
女性防晒主要是为了美白,而男性大部分则无此需求。由于男性皮肤比女性要厚,弹性的衰减也比女性来得晚,因此在年轻时做不做防晒似乎看不出区别。
但由于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如果年轻时没做好防晒,随着年龄的增大,雄激素水平的下降,皮肤的衰老表现将会加速,甚至超过女性。即使是男性,如果需要在户外呆比较长的时间,防晒工作一样要做全。
专家指出,防晒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同样需要防晒。不过与女人们防晒不同的是,男人防晒(包括打遮阳伞在内),不仅是为了防止晒黑,更是为了保护皮肤不被晒伤。
一方面暴晒过后,表皮肯定会受到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就会减弱,由于皮肤表面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损伤以后水分的丢失会加重。表现为红肿、疼痛,后期会破皮,严重的甚至会皮肤触痛和起泡;另一方面过于强烈和长时的紫外线刺激,会促进皮肤老化和增加患皮肤癌风险。
不防晒的男人,皮肤还更容易生皱纹,老得更快。无奈的是,男人们根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注意冷热护理
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初春防3种皮肤病
我们应该知道,春季虽然来到,但是,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干燥气候的挑战,一些瘙痒病人在初春也不会好转,在不同的年龄段的人也有差别,特别是老年人,由于他们皮肤分泌油脂等保护物质的机能减退,他们的身体也更加的虚弱,容易受伤害,所以更容易发病。尤其是春季是一个更需要注意的季节,因为春季的流感发病很严重,还有三种是容易发病的季节。
那么初春容易发的三种病是什么呢,春季由于是易发的季节:皮肤瘙痒,是冬天的的延续。总是去抓皮肤会对身体造成很多的伤害;还有就是病毒性疾病,这是一种皮肤的病,会让皮肤变得很容易受感染,看名字就知道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所以要预防病毒,爱卫生;最后一种就是过敏性皮肤,过敏性皮肤会造成皮肤变得很很过敏,红肿,发痒,脱皮等都是常见的情况。
春天是一个容易受感染的季节,所以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卫生,因为脏是万恶的起源。当我们做好了预防的工作,还有卫生。在冬天的时候我们就能从容自得了,在选择衣服的方面也要做好准备。少吃刺激性的食品,对于皮肤的保养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皮肤受了这些东西的影响变得很糟糕是很不好的,荨麻疹这种病也不是小病,做好预防式很重要的。
老人睡觉流口水谨防3种病
1.中风
一般来说,中风虽然来势急骤,但在发病之前,也是有一个病理演变过程的。中风的先兆之一就是流涎。有吞咽困难、呛咳、口嘴歪斜的现象。
中老年流口水一定不要大意,轻则为脑供血不足,重则是中风先兆,部分为腔梗所致。所以,中老年出现流口水的时候,最好看神经内科专家,以免延误病情。
2.肾亏
如果是老人,排除了上述所说的几种流口水的病因,则要考虑是否为肾亏。医学专家认为,老人较成人而言,除了脾胃功能同不好之外,会又多增加一个因素——肾亏。
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加上年轻时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到了老年,肾阳多亏虚。因此,老人流涎,除了要健脾益气,还需温补脾肾。
3.脑血栓
如果老年人在睡觉时经常流口水的话,要留心脑血栓风险。
病毒感染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
芬兰学者报告,一些普通病毒感染可显著增加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的痴呆发病危险。
芬兰科学家对383例心血管病病人,进行了1型、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和巨细胞病毒(CMV)抗体检测。因有研究提示这3种病毒与痴呆发病有关。
研究表明,痴呆发病机制中有炎症的作用,而病毒感染可能是激发因素。如果这些病毒与痴呆发病机制有关,则可采用疫苗和抗病毒药来预防和治疗痴呆。
研究开始时,所有观察对象均有动脉粥样硬化,都住在家里,平均年龄为80岁,女性占65%,82%有冠心病,37%的人至少患过1次卒中。每年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分(CDR)评估1次认知功能;Strandberg等比较基线时和1年后参试者(348例仍活着)的MMSE和CDR得分。
MMSE最高分为30,《24分通常表明存在有临床意义的认知功能缺损。Strandberg说,他们发现,认知功能和基线病毒负荷显著相关。
基线时有48例≤1种病毒抗体阳性;229例2种病毒抗体阳性;106例3种病毒抗体均阳性。基线时3种病毒抗体均阳性者,发生认知功能缺损的危险是《3种病毒抗体阳性者的2.5倍。MMSE得分随病毒负荷增加而降低:≤1种病毒抗体阳性者的平均MMSE得分为26.9,2种病毒抗体阳性者为 26.5,3种病毒抗体均阳性者为25.8。
此外,≤1种病毒抗体阳性者,4.9%CDR得分不正常;2种病毒抗体阳性者,16.2%CDR得分不正常;3种病毒抗体均阳性者,26.9%CDR得分不正常。1年后,3种和2种病毒抗体阳性者,发生认知功能缺损的危险分别为≤1种病毒抗体阳性者的2.3倍和1.8倍。
冬季吃火锅要警惕3种病
口腔病
热腾腾的火锅中的美味一夹起来便直往嘴里送,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大呼过瘾,并美其名曰:“一热当三鲜”。事实上,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就会损伤黏膜,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取出即吃的话,很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
一些本来就有复发性口疮的人,吃了火锅后容易上火,其口疮发生机会因此又多出好几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现加重症状。如此反复,还会诱发食道癌变。最危险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癣等癌前病变的人,火锅的高温和调料的刺激,都会使这些病情加重。
胃肠病
为追求鲜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这样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会随食物吞入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且,由于火锅吃起来热气腾腾,很多人喜欢边吃边喝冷饮或啤酒,忽冷忽热,对胃黏膜极为不利,极易造成胃肠疾病。若是麻辣火锅,对胃肠的杀伤力就更大了。火锅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着迅速通过胃、小肠等,严重刺激胃肠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胀气,除了容易引发食道炎、胃炎外,腹泻也在所难免。
痛风症
有人喜欢把涮完的火锅汤底当“营养汤”喝光。事实上,火锅的汤大多采用猪、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质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为佐料,吃多了易导致高血脂、胆石症、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牙龈炎、痔疮等疾病。
另外,火锅汤久沸不止、久涮不换,其中的成分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如:肉类、海鲜中所含卟啉物质多溶于汤中,汤中的高浓度卟啉,经肝脏代谢,会产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风,出现关节痛症状,严重时会损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