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可不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呢 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吗
究竟可不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呢 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吗
举高高是许多爸妈与宝宝爱玩的游戏,不过这样的动作会不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呢?
其实一般正常的举高高游戏并不会有危险,因为爸妈大多只会举几次就将宝宝放下来了,除非是连续举了大约10分钟以上,或是很大力地举(像是往上抛一样),才比较会有危险。
虽然偶尔玩一下举高高不用太担心,不过还是提醒爸妈,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还是等到宝宝满4~6个月以上再玩举高高比较安全;
不满4~6个月如果想玩举高高,一定要支撑着宝宝的头颈部,而且动作也不能太激烈(注意不能跟新生儿玩举高高喔!)
宝宝满6个月以后,颈椎的肌肉发展比较成熟,宝宝的反射性也比较好,倘若是一般正常的活动,爸妈比较不用再担心发生婴儿摇晃症候群了;
1岁以后,颈椎肌肉则发展得更成熟、更稳固。但是即使宝宝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跟宝宝玩举高高也建议不要持续太久,不要玩超过10分钟,并且不要太大力。
宝宝手腕脱臼的症状
小孩手腕脱臼的症状
把玩具放在孩子眼前让他伸手抓,如果手能举过头顶,说明没问题。反之如果孩子一直避免使用该手臂,或者即使使用也无法抬高,那么很有可能是脱臼了。
小孩脱臼的预防方法
大人们在跟宝宝互动时,避免做单边的拉提动作。要特别留意的是,若宝宝一旦发生过脱臼,就会多次反复地发生,所以宝宝有脱臼的病史的话,家长跟宝宝玩耍或是进行身体接触时,都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过大。
这样逗宝宝轻则生病重则瘫
捏宝宝小脸伤皮肤
小宝宝的脸部皮肤很娇嫩,口腔里的腮腺组织发育不完善,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在宝宝4个月大的时候,唾液腺发育已经逐渐成熟,而6~7个月的时候,口水的分泌量会继续增多,但是他们的口腔肌肉还不能很好的操控,所以会经常流口水。
这时,外界的一些刺激比如捏他们的小脸,就会增加宝宝唾液的分泌量,而唾液会腐蚀皮肤的角质层,宝宝就容易患上湿疹。
亲吻宝宝传染病
去年,数起因为亲吻宝宝而导致死亡的新闻让父母惊诧不已。这种通过唾液传播的EB病毒导致的“接吻病”通常对大人没有什么严重影响,可是免疫力较低的宝宝一旦感染那就麻烦了。
这种EB病毒潜伏期大约在1~2周左右,症状有咽炎、腺热、淋巴结肿大、肺炎、肝炎、胃肠炎、皮疹、脑炎、心肌炎等多种类型,严重的患儿会出现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等,病情发展之快甚至难以及时治疗。就算没有EB病毒侵扰,爸爸妈妈也少亲吻宝宝的嘴巴,如果家人有发烧、感染等病症就更不能接触宝宝喽!
“转圈圈”小心瘫痪
有些大人由于“无知”而想到了拎起宝宝的脖颈和脚腕,同时转圈圈的游戏。为什么说这样的做法非常无知呢?因为这样的游戏不仅容易摔伤宝宝,强烈的旋转还会让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智力发育。况且宝宝的脖颈非常柔软,万一颈椎被扭伤很可能引起高位截瘫,所以当看见家里有亲人这样逗宝宝一定要及时制止。
逗宝宝大笑致窒息
古龙说:爱笑的女孩子运气总不会太差。生活中我们总喜欢看宝宝可爱的笑脸,听他们“格格”的笑声,所以大人总喜欢挠宝宝痒。可有时太过夸张的笑会让人喘不上气,产生不适,甚至由于憋气而造成暂时性脑缺血,损害大脑功能。
古代有一种笑刑:把犯人捆绑起来,然后在脚底涂上食盐或蜂蜜,让羊舔舐引发犯人大笑,结果往往都是大笑至窒息而死。虽然宝宝大笑不至于死亡,不过造成大脑缺氧不仅会损伤大脑,还会造成口吃、痴笑等异状。而宝宝如果在进食时大笑,就会引发异物卡喉、吸入性肺炎等症,如果在睡前宝宝太开心太兴奋,也会导致宝宝难以入睡,影响睡眠质量。所以逗弄宝宝也一定要适度,否则乐极生悲可就笑不出来了。
玩“举高高”易坠落
蜡笔小新一直梦想着最喜欢的菜菜子姐姐能陪自己玩一次“举高高”游戏。所谓“举高高”就是把宝宝高高举起,有些家长还会把宝宝抛向半空,或者抛到床上,宝宝会感觉很刺激。可是这个动作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与“转圈圈”一样宝宝的颈椎发育不完善,万一出现扭拉伤、错位伤对宝宝来说就是致命伤害。而玩“举高高”时大人失手没有抓稳宝宝,将孩子摔在地上的新闻也并非个例。所以喜欢这个游戏的家长还是悠着点吧。
捏高鼻梁捏出鼻炎
以上这么多游戏可能更多是男性亲属想出的馊主意,但是很多女性朋友也会在逗弄宝宝的过程中犯错。比如很多妈妈都觉得孩子小的时候鼻梁不够挺拔,于是就喜欢捏捏他们的小鼻子,希望长大后他们拥有一个帅气的高鼻梁。
真是够了,如果鼻梁能捏出来那整容医院的医生干嘛!事实上,婴幼儿的鼻腔比成人短很多,没有鼻毛,鼻道又狭窄,可是血管、神经都很丰富,如果经常捏宝宝的小鼻子就会影响呼吸,万一伤到伤到了鼻粘膜和血管就给病菌可趁之机引发炎症,另外如果宝宝鼻腔感染了,捏鼻子可能会让鼻腔分泌物通过耳咽进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
玩小丁丁玩出感染
男宝宝的小丁丁确实比较可爱,但是如果大人用手去逗弄非常容易让宝宝的生殖器和尿道黏膜受到病菌侵害造成感染,国外报道过因为逗弄宝宝生殖器而导致宝宝患性病的新闻。虽然不至于如此夸张,但是宝宝的小丁丁可不在大人逗弄宝宝的范围之内,为了传宗接代,还是少碰为妙。
现在知道你都干了多少危险的事儿了吧!作为爸爸妈妈可必须保护好从现在起可一定要小心别再犯这些错了哦!
宝宝爱打人的原因 误会家人喜欢“被打”
每当宝宝与家人玩得高兴时,就会突然举起小手打对方的脸,家长往往觉得宝宝动作可爱,不由自主的发出快乐的笑声,让宝宝误认为打人会得到赞美,从而养成打人的习惯。
遇到此种情况,父母应严肃地扶住宝宝肩膀,告诉他,“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宝宝”,“这样做不对”,并给予3分钟左右的冷处理,让他发现打人后会被警告,几次以后,宝宝就知道打人是错的。
适合一岁半宝宝玩的亲子游戏
1、妈妈扶宝宝站好,爸爸在三、四步远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宝宝,鼓励宝宝独立走过去。可锻炼独立行走。
2、选择不太高的楼梯、攀登架上孩子爬上去、爬下来。可锻炼四肢,促进手脚和全身的动作协调。
3、碗里放些黄豆或绿(红)豆,教宝宝能一把抓起豆豆,然后把手松开,让豆豆从指缝里漏出掉到碗里。可以边抓边说:"黄豆绿豆,吃了长肉。"玩时要注意不能让宝宝将豆子放进嘴里,以防呛进气管。可训练宝宝手的肌肉运动。
4、让宝宝双手扶着合适他高矮的小车,你在前面拿着玩具,吸引宝宝推车往前走,当推到你面前时,将玩具放在小车里,可继续推车向前,边走边放玩具。可发展走的能力。
5、宝宝与你面对面站立,当你告诉宝宝说"变小了"时蹲下,说"长高了"时站起,边说边示范。然后"变小了"教宝宝蹲下,说"长大?"教宝宝站起,可反复玩。可锻炼动作协调和反应速度。
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6、选一适合宝宝玩的球,教宝宝不扶东西、举手过肩用力将球抛出,可两人玩。可练习向前投掷动作。
7、准备一个约10-15厘米高的凳或椅,扶宝宝登上去,然后双手拉着宝宝的手,教宝宝双脚从高处跳下。待孩子跳得熟练后,可放手让孩子自己登高跳下,并逐渐增加高度。可锻炼平衡感和跳跃动作。
8、在地面上放一根彩色的绳子或小玩具,也可在地面上划个圆圈,让宝宝从上面跨过去。或一连跨过几个物体。可练习跨过障碍物。
9、教宝宝两手抱住球,双臂伸直,把球高举过头顶,让球从颈后滚下去。然后,帮孩子找球或让孩子自己找球。可反复玩。可训练肌肉运动和双手控制球的能力。
10、准备一条宽35-40厘米,长一米左右的厚木板,一端垫高约10厘米做成斜坡,或利用户外的自然斜坡。开始时你可用一只手扶着宝宝走上斜坡,待宝宝走稳后,可鼓励宝宝不借助外力独自走斜坡。可锻炼四肢协调和平衡能力。
六步锻炼法让你的宝宝变得更聪明
第一步:
出生开始大多数的婴儿都有吸吮小手的兴趣。他们将整个小手放进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极大满足,有时拉都拉不出来,当他小手可以握物后,也总是将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
游戏:当宝宝把小手伸出来时,成人多抚摸它,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上练习抓握,这时他的手握得很紧。
第二步:
满3个月的婴儿就会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认真,并会用小手抚摸他所接触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边缘。
游戏:2个月以后要把玩具放在宝宝手里练习抓。要让他摸妈妈的脸,摸各种不同性质的物品,发展触觉。
第三步:
4个月的小婴儿会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也会将手放在小桌边上做弹琴动作,手指灵活但还抓不住玩具。
游戏:把东西放在宝宝的手旁,或碰他的手,引诱他抓。
第四步:
5个月就可以伸手抓住东西了。
游戏:让宝宝抓住玩具连自己的手一起摇动。
第五步:
6个月后的婴儿会坐了,可以有意识地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或将玩具倒手。他的手已经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器官。
游戏:能坐起时,引导宝宝去抓放在面前的玩具,玩具应放得比他手高一点,可以吸引他把手举高或伸出,身体前倾。
把玩具放在宝宝身边可以吸引宝宝翻身,把玩具放在宝宝前面可吸引他去爬。玩“欢迎,欢迎”,练习拍手。
第六步:
9个月后的婴儿会同时屈伸五个手指,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并且已经从满把抓发展到拇指和食指对捏了,到10个月时还能够准确有目的地松手,手已经成为宝宝认识世界的工具。
游戏:玩“抓抓挠挠”的动作,把“小馍头”、钙片等较安全的小颗粒状物品或玩具从小筐里取出来再放进去,多做捡和扔的动作。
购物时如何让宝宝保持安静
如果是宝宝坐腻了婴儿车,妈妈可以把宝宝从车里抱出来,玩举高游戏,或者抱着买一会儿东西。
在婴儿车上挂一些轻软的玩具,让宝宝将精力放在这些小东西上。
把你的手机给宝宝当作听音乐的最佳播放器吧,小心别弄丢了哦。
一味地买大人们的东西当然会让宝宝厌烦,不妨带他到玩具专柜或者婴儿用品天地转换一下心情。
宝宝哭闹时,可以带他去坐商场里的电梯,宝宝对会移动的景物总是很感兴趣的。
如果是因为商场里的空气闷热让宝宝心烦的话,不如暂时脱下他的纸尿裤,让小pp透透气,宝宝心情自然舒畅了。
拿一些有色彩鲜艳、捏起来还会发出声音的包装袋的物品塞给宝宝,让他好好琢磨一阵子。
外出购物的时候突遇宝宝哭闹,一定要保持冷静。首先你要明白宝宝哭闹是有原因的,你应该率先考虑的就是宝宝可能已经坐腻了婴儿车,你只要将宝宝从车里抱出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果这样做没有效果,那么你可以尝试使用玩具逗宝宝开心,其实商场里有很多的东西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它们可以帮助你很好的去转移宝宝的注意力,阻止哭闹的继续。
孩子和玩具的亲密关系
玩具是游戏的工具,游戏离不开玩具。而游戏又是宝宝的天性,玩具是游戏的物质前提,宝宝要玩耍必然离不开玩具。世界“幼教之父”福禄贝尔就把宝宝的玩具意为“恩物”,并专门针对宝宝发展需要设计了一系列的玩具。事实上,纵观中外学前教育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举凡强调学前教育者,莫不重视玩具的教育价值。当代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也充分证明,玩具对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
感知觉是宝宝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幼儿的中期,由于言语能力还比较低下,宝宝获得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感知觉获得的形象信息,而玩具以其生动夸张的形象、鲜艳明亮的色彩刺激宝宝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在与玩具的接触的过程中,宝宝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接触各种不同材质的玩具,加强了感官的感受性和观察力,促进了感知能力的提高。
爸妈在家里应该为宝宝创设具有丰富玩具的环境。玩具的准备应考虑到玩具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要为宝宝准备颜色各异、对比度比较明显的玩具,玩具的大小应考虑到宝宝的身高特征。另外,在宝宝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爸妈要加强对宝宝感知能力的指导,让宝宝“跳一跳”能摘到苹果。如可以引导宝宝摸一摸绒布类、丝绸类、塑料类玩具,让他说说感受。看一看,让他看看玩具的颜色的不同,让他挑选自己喜欢颜色的玩具去玩,比较玩具颜色的深浅,让宝宝对颜色有初步的意识。举一举,让他感受玩具的重量,还可以让他举一举气球和大积木,说说哪个更重。
促进宝宝语言发展
玩具本身就是一种宝宝表达表现的工具,较之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玩具是宝宝更为得心应手的“语言”。玩具是一本“无字的书”,它更像是“教学大纲”或开放式的“课本”,为学习者留下了较大的自主建构、想像的空间,激发宝宝的表达欲望,为宝宝自由表达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
宝宝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宝宝之间就玩具的交换、玩法的交流,使其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进步。“我可以玩你的小车吗?”“我可以加入你玩积木的游戏吗?”“我可以用我的小猪换你的小鸭吗?”“可以的。”“好的。”“一起玩吧。”“我在玩呢,等一会儿给你玩。”两个宝宝的对话可以看到礼貌用语的运用,她们把礼貌用语运用得如此适当呢。
宝宝在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语”现象。而这些“自言自语”的产生对宝宝语言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女儿在“娃娃家”里玩时,会拿起一个布娃娃,把它放在小凳子上,微笑着对她说:“娃娃穿得好美,但还没有佳佳漂亮。佳佳要把娃娃打扮得像佳佳一样漂亮。”佳佳开始给布娃娃穿上小礼服。“伸伸腿,举举手,衣服拉上就好了,妈妈说了这样就听话了,衣服穿好了。”佳佳在布娃娃对话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出其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还把妈妈给自己穿衣服的语言用到了自己给布娃娃穿衣服上。早期宝宝的语言以假装的身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不必担心自己讲得对不对,需不需要纠正。佳佳在“自语”的时候,可以装出妈妈在给自己穿衣服时的声音、语调和动作。她可以认为这是妈妈在说话,而不是她自己在说。
玩具还能促进宝宝书面语言的建构。如在玩“小猫钓鱼”这套玩具中,“鱼饵”、“鱼竿”这些玩具的符号标识可以让宝宝对文字的意义有初步的理解,而像拼音类玩具、数数类玩具等,可以直接锻炼宝宝对书面文字的理解力。
在玩各种玩具的过程中,宝宝以具体的感知和动作,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创造性地变换语言,从而发展了以语言为中介建构的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因此,爸妈要充分利用玩具训练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宝宝想像力的发展
玩具具有虚拟性或象征性的普遍特征,并以“假装”为标志,给宝宝提供了想像的充分自由或空间。宝宝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以物代物或以物代人的现象,即把玩具作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品或人。爸妈要做玩具的“有心人”,认真思考玩具的用法,启发宝宝的想像力。前段时间我发现女儿非常喜欢玩“荧光棒”,就组织了一个“神奇的荧光棒”的家庭活动,参加人都是女儿的小朋友。活动主要是让大家说出棒可以当作什么用,并当场表演荧光棒的用途。女儿说,“可以当粉笔。粉笔这么长,老师就不用换粉笔了。”丁丁说,“可以当面条。这么粗,面条就可以变少很多了。”“还可以当小树枝。就是冬天没有树叶的小树枝。”……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呢。
九个月宝宝玩什么游戏
记住味道
收集一些带有香味的产品,有空时就用手向宝宝扇一点儿味道,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对某种道味产生记忆,比如香水瓶、柠檬汁,糊椒粉等具有芳香或刺激气味的物品。但为了防止这些气味刺激宝宝会,在使用时使气味物离宝宝的距离远一些,切记不要放在宝宝的鼻子下面,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哪只手
找一个有趣的小物品握在妈妈手里,张开手给宝宝看,然后再握紧拳并问:这个东西在哪儿?然后用另一只手重复以上动作,几次后,宝宝就会开始抢你手中的东西。这个游戏能帮助宝宝理解放在容器里的物体不会消失,可以提高宝宝的视觉能力、逻辑思维。
去哪儿了?
宝宝坐在地上拿出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让他玩一会儿,然后让他转过身去。然后把他喜欢的那个玩具藏起来,再让他转回身,帮助他也找到玩具。可以重复做这个游戏,边玩边问:“玩具在哪儿儿?”妈妈要作出不知道的样子,做几次后,宝宝就会知道玩具在哪儿儿并能把它找出来。
洗澡游戏
在宝宝手里放一块洗澡巾或海绵,说出名称并让他自己象征性地擦洗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样可以从小锻炼宝宝的独立性。
杯子游戏
让宝宝坐在一个高椅子上或桌边,在他面前放一个小托盘,小手托盘里放一个小杯子。你首先举起杯子假装喝里边的东西,同时说一些像“真好喝”之类的话。然后你把杯子举到宝宝的嘴边,当宝宝假装喝的时候你也说同样的话,最后把杯子放在托盘上, 看看宝宝是否会将杯子举到嘴边,为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九个月的宝宝对事物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可以到处爬,这样可以观察周围的新鲜事物,这时爸爸妈妈多陪宝宝做一些有益智力发展的游戏,除了能培养亲子感情外,还能提高宝宝的智力,一举两得。
九个月宝宝的能力发展
宝宝的能力发展主要是指:大运动、精细动作、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是每个宝宝各个月龄重点稍有不同,这也和宝宝的自身发育特点有关系。9个月宝宝的基本技能表现包括:
应该掌握的能力(大多数宝宝能做到):能扶着东西站;可以含混不清地说话;或发出某些音节;开始明白物体恒存性。
发展中的能力(一半宝宝能做到):能扶着家具走几步;能用学饮杯喝东西;用手抓东西吃;会把东西相互碰撞。
高级能力(只有少数宝宝能做到):可以玩拍手和藏猫猫的游戏;能够正确地叫出“爸爸”、“妈妈”。
宝宝最早的游戏手部活动
当宝宝开始凝视自己的小手、相互触碰———这是手部发育的出发点。手成了宝宝最好的玩具,他要开始学习抓握东西了。大约3个月前后,宝宝常常把自己的小手举到眼前凝视,左看右看,热衷于玩自己的手,忽而手指头一张一合,忽而两只小手缠绕在一起,忽而又把自己的手送到嘴巴那里舔一舔。有时候他还会伸手抓人、抓任何伸手可及的东西了!
心理学家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婴儿最早的游戏就是玩手。出生后一开始大多数的婴儿都有吸吮小手的兴趣。他们将整个小手放进嘴里吸吮,津津有味,感到极大的满足,有时拉都拉不出来。
当他的小手可以握物时,也总是将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
满3个月的婴儿就会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认真,并会用小手扶摸他所接触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和小床的边缘。
4个月的婴儿会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
5个月的婴儿可以抓住玩具连自己的手一起摇。
6个月的婴儿会坐了,由于手眼协调,他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还可以有意识地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或敲打桌子、椅子。他的手已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器官。
所以,要多给婴儿活动手的机会。新生儿时就把他的小手从袖管里伸出来,成人多抚摸它,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上,让宝宝练习抓握。
2个月以后可以把玩具放在他的手里练习抓握。也可让他摸妈妈的脸,摸各种不同性质的物品,发展触觉。
4个月以后把东西放在他的手旁,或碰他的手,引诱他抓。
6个月能坐时,要引导他去抓放在面前的玩具,玩具应放得比他手高一点,可以吸引他把手举高或伸出,身体前倾。把玩具放在身边可以吸引宝宝翻身,把玩具放在前面吸引宝宝去爬。手握的玩具不仅要色彩鲜艳有声响,而且把手要细、光滑、要能洗晒消毒。
7个月宝宝怎么开发智力
1、传递积木
婴儿坐在床上,妈妈给他一块积木,等他拿住后,再向同一只手传递另一块积木,看他是否将原来的一块积木传递到另一只手后,来拿这一块积木。如果他将手中的积木扔掉再拿另一块积木,就要教他先换手,再拿新的这块积木。
2、坐飞船
在婴儿情绪愉快时,宝宝与婴儿面对面,扶起婴儿腋下站立,然后把婴儿往上举过自己的头顶,反复几次。也可把婴儿从爸爸的左侧向右上方举,再从右上方往左侧举,反复几次,边举边说:“某某坐飞船,开飞船喽!”
3、寻找玩具
让孩子看着把玩具小狗放在桌子上,用手绢盖上,大人问:“小狗狗呢?”孩子可能懂得被手绢盖着,用手扯开。如不懂,大人帮他把手靠近手绢,让他拉开见到小狗。要多次训练,逐渐学会,一问便扯开手绢。以后当孩子面用碗把小玩具扣上,再问,是否知道是在碗下面而揭开,再反复训练。
4、拉一拉,叮当响
在宝宝的床栏杆上,在其手可以碰到的地方,吊一些可以发声的漂亮的玩具。妈妈可以拉着他的手去触拉玩具,让体会拉拉线,玩具会动,还会叮咚叮咚响的情趣。如此反复多次,孩子就会自己去触拉玩具,成功后,孩子会咧嘴咯咯大笑,且乐此不疲。
5、测听力
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和墙壁的距离不应少于120厘米,并请另一个大人站在宝宝一侧与其耳朵其高,但宝宝看不见位置。6个月大的宝宝,测试者应站在离他45厘米以外的地方。利用下列的顺序在宝宝耳朵高度处发出的声音:利用你的声音发出低频率和高频率的声音。摇动会发出声响的玩具。以汤匙敲打杯子。搓揉卫生纸。摇动摇铃。如果宝宝对声音没有反应,等两秒后再试,试过3次之后,如果还没有反应则继续做下一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