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痊愈后仍有疼痛怎么回事
气胸痊愈后仍有疼痛怎么回事
1 如果是气胸痊愈的时间不久,出现疼痛就有可能是因为肺部还没有完全适应,偶尔的胸口不适是正常的,需要患者做的就是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和伸展性大的运动,像是拉伸运动还有跑步之类的就尽量不要做。
2 如果气胸痊愈很长时间了,再出现疼痛,就算是走路睡觉都会觉得疼痛的话,出现呼吸加重,还会胸闷气短的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是病情复发了,最好就是去医院做个胸透检查,看看各项指标,来确认是否是复发了。
3 若是经过检查后确认复发了,就要进行相应的治疗了,如果是不严重的话就多卧床休息,少讲话呼吸平稳,严重的话就要进行排气治疗还有手术治疗了,等恢复后就要多多注意了,生活饮食上都要进行注意了。
气胸怎么保养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情绪稳定,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告知给医生护士。
3.根据您的病情,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这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要了解其目的,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
4.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情形,请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
5.饮食上进食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的发生。
6.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不要自行挤压,扭曲引流管,同时在床上活动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要防止扭曲移位或脱落。
7.在闭式引流过程中,如必须离开病床进行检查或允许范围内的室内活动时,请与护士联系,在护士的协助及处置后再行离床活动。
8.在气胸痊愈的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
9.避免诱发气胸的因素,如抬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同时戒烟。
气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易复发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气胸的原因有很多,目前治疗气胸的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人们要注意选择治疗方法。
气胸患者的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情绪稳定,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告知给医生护士。
3、根据您的病情,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这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要了解其目的,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河
4、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情形,请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
5、饮食上进食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便秘的发生。
6、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不要自行挤压,扭曲引流管,同时在床上活动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要防止扭曲移位或脱落。
7、在闭式引流过程中,如必须离开病床进行检查或允许范围内的室内活动时,请与护士联系,在护士的协助及处置后再行离床活动。
8、在气胸痊愈的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
9、避免诱发气胸的因素,如抬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同时戒烟。
自发性气胸病人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1、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或是痊愈之后都要尽量避免咳嗽,如果患感冒咳嗽需要服用止咳剂,不能等待其自愈。在患病期间尽量减少活动,尤其是剧烈运动,保持大便畅通,因为如果有便秘,排便的时候会用力屏气,容易发生气胸。如果患有便秘,也切勿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以采取药物帮助排便。
2、患病期间,患者尽量进食高蛋白和粗纤维的食物,如鸡蛋、牛奶、五谷粗粮等,患者不能挑食和偏食,注意营养均衡。可以多吃苹果、梨子、橘子等水果和青菜胡萝卜等蔬菜,有利于病情的康复。要注意卧床休息静养,避免休息的环境过于吵闹。
3、患者如果胸部疼痛剧烈,可以告知医生,用相应的止痛剂缓解疼痛。医生会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
4、在自发性气胸痊愈之后,患者在一个月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果要进行体育锻炼,建议选择温和的运动,像散步、慢跑和大太极拳等,避免具有对抗性的激烈运动,像篮球、足球、橄榄球、打拳等。另外,患者还需要避免搬、抬、举重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屏气。
气胸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气胸患者应该注意什么,很多对气胸不了解,气胸就是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形成者称特发性气胸;继发于慢阻肺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继发性气胸.气胸会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下面我们看下气胸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气胸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情绪稳定,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告知给医生护士。
3.根据您的病情,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这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要了解其目的,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
4.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情形,请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
5.饮食上进食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的发生。
6.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不要自行挤压,扭曲引流管,同时在床上活动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要防止扭曲移位或脱落。
7.在闭式引流过程中,如必须离开病床进行检查或允许范围内的室内活动时,请与护士联系,在护士的协助及处置后再行离床活动。 8.在气胸痊愈的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
9.避免诱发气胸的因素,如抬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同时戒烟。
闭合性气胸护理方法
1.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
2.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
3.保持大便通畅,2d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5.应戒烟酒,因为吸烟会引起支气管壁痉挛,分泌物增加,粘膜上皮损害,鳞状上皮化生,织毛脱落,腺体肥大增生。烟雾中含有醛类、氮氧化物等毒素,刺激呼吸道粘膜产生炎症,引起咳嗽、多痰,诱发和加重哮喘发作,所以要绝对戒烟、酒也宜忌之。
气胸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气胸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情绪稳定,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告知给医生护士。
3.根据您的病情,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这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要了解其目的,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
4.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情形,请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
5.饮食上进食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的发生。
6.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不要自行挤压,扭曲引流管,同时在床上活动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要防止扭曲移位或脱落。
7.在闭式引流过程中,如必须离开病床进行检查或允许范围内的室内活动时,请与护士联系,在护士的协助及处置后再行离床活动。 8.在气胸痊愈的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
9.避免诱发气胸的因素,如抬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同时戒烟。
气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易复发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气胸的原因有很多,目前治疗气胸的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人们要注意选择治疗方法。
气胸病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哪些
有了近都是会影响身体的健康,这大家更是要注意疾病出现的程度,特别是患上了气胸当然也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多注意这些问题还是要多注意较为合理的饮食是重要的,那么,气胸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1.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给止咳剂。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通便措施。健康指导:1.饮食护理,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
2.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
3.保持大便通畅,2d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应戒烟酒,因为吸烟会引起支气管壁痉挛,分泌物增加,粘膜上皮损害,鳞状上皮化生,织毛脱落,腺体肥大增生。烟雾中含有醛类、氮氧化物等毒素,刺激呼吸道粘膜产生炎症,引起咳嗽、多痰,诱发和加重哮喘发作,所以要绝对戒烟、酒也宜忌之。
气胸怎么治疗
1、气胸怎么治疗?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告知给家人。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情形,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饮食上进食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避免便秘的发生。在气胸痊愈的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避免诱发气胸的因素,如抬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同时戒烟。注意事项:饮食方面尽量多吃富含纤维素的东西,比如韭菜,芹菜,等,这方面水果蔬菜很多。
2、气胸的饮食保健
2.1、桃仁红花羹:桃仁15克,红花10克,藕粉100克。煎桃仁、红花药液200毫升,再人藕粉搅拌即成。适用于胸阳不振者。
2.2、鲜橙汁:鲜橙去皮榨汁半碗,冲入米酒,每次2~3匙饮用,每日2次。适用于肝郁气滞者。
2.3、苡米粥:生苡米与白米以1:3比例,先将苡米煮烂,后加入白米煮粥。适用于痰热壅肺者。
2.4、五汁饮:鲜芦根、雪梨(去皮),荸荠(去皮)、鲜藕各500克,鲜麦冬100克,榨汁混合,冷服或温服每日2次。适用于肺阴不足者。
3、气胸的预防护理
复发性气胸患者宜作胸膜固定术。创伤性气胸治疗一般可按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原则进行,但应强调及时诊断、积极抢救、防止并发症发生,预防复发。
气胸病人正确的调养方法有哪些
当剧烈咳嗽或用力解大便时,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引起气胸。使用人工呼吸器,若送气压力太高,就可能发生气胸。据统计,有50%~60%病例找不到明显诱因,有6%左右患者甚至在卧床休息时发病。病史:口周皮肤反复发红溃烂3余年,初时用点外用药有效,现用外用药效果不大,多发于秋冬季,有舌舔的毛病。目前口周皮肤红肿,结痂,有点痒。通过引流排气,已出院,平时应如何调养?
回复:
1.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给止咳剂。
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通便措施。
3.胸痛剧烈患者,可给予相应的止痛剂。
4.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给予高蛋白,适量进粗纤维饮食。
2.半卧位,给予吸氧,氧流量一般在 3L/min以上。
3.卧床休息。
[健康指导]
1.饮食护理,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
2.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
3.保持大便通畅,2d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