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表现有哪些
失眠的表现有哪些
自感睡不实,一夜都是似睡非睡的,一闭眼就是梦,一有动静就醒,有的早醒,不管几时入睡,早上三点钟准醒,醒后再入睡更难,只好瞪眼到天亮。
虽然能够入睡,可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后仍有疲劳感。
辗转难眠,入睡时间比以往推后1—3个小时,睡不着,翻来覆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心静不下来,睡眠时间明显减少。
白天发困,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夜间却兴奋不眠,学习,开会,上课打盹,看电视靠在沙发上就睡着,可往床上一躺就又精神了,说什么也睡不着。
缺乏睡眠的真实感,虽然能酣然入睡,但醒后坚信自己没睡着,而同房间的人或配偶却说他一直在打呼噜。
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失眠有什么原因
1、环境因素:我们睡觉的环境对于失眠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点需要我们多做注意。环境因素中的光照或噪音干扰睡眠,严寒或高温影响睡眠,卧具不适如过硬或者被褥过厚或过薄影响睡眠舒适程度都会影响睡眠。改换睡眠环境如住院或住旅馆也可以引起失眠。同睡者尢其是鼾声大的同睡者也会使睡眠不好。
2、身体自身因素:我们会换上一些疾病,这些疾病也是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情况,由于很多因素导致了失眠的产生。各种疼痛性疾病,使人痛苦的疾病如心肺疾病、关节炎、晚期癌症、夜尿症、胃肠疾病、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帕金森病等或者因为皮肤类疾病,如红疹等引起瘙痒,也会让人焦虑烦躁无法正常入睡,常常引起失眠。
3、精神因素:精神方面也是会导致我们的失眠产生,如果我们的精神受到了刺激那么就会产生失眠。比如在家庭成员之间、邻居或单位人际之间遇到某些不愉快,或发生争吵以后,常常会使人多思多虑甚至过度担心,从而打乱人的正常睡眠,引发失眠。
4、生活习惯:我们的一些生活方面的习惯也是会让我们出现失眠这种疾病,所以睡眠差也是同生活习惯有关。社会中很多人由于工作需要晚上应酬多、同学聚会增多、晚上加班工作到深夜等,晚睡好像成为一种时尚。再加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使得人们出现睡眠不好、睡眠质量差。
治疗失眠要对症下药,上面介绍的几种引起失眠的原因,大家现在应该有所了解了吧!人生命中一半的时间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可见睡觉对我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失眠,请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时治疗。
失眠有什么偏方
失眠偏方一:
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龙眼肉、陈皮各10克,炙黄芪12克,炒枣仁15克,首乌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失眠偏方二:
花生酱中含有一种色氨酸,可引人入睡。失眠时,吃两汤匙花生酱就可安然入睡。
失眠偏方三:
芹菜根90克,酸枣仁9克,水煎服。
失眠偏方四:
猪心1个,三七、蜂蜜各30克。将猪心洗净,与三七共煮,待猪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饮汤。
失眠偏方五:
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失眠偏方六:
干龙眼肉、芡实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莲子6克,白糖适量。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成米粒状;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莲子、龙眼肉、芡实及清水,煮成粥后调入白糖,每日1剂。
失眠有哪些表现
1、入睡困难;
2、不能熟睡;
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4、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
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
6、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
7、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8、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
9、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症又会加重失眠。
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
失眠有哪些表现
临床表现
1、入睡困难。
2、不能熟睡。
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4、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
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
6、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
7、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8、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
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
失眠类型
(一)按病程分类
1、短暂性失眠(小于一周)
大部分的人在经验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的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 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的消失或时间的拉长而改善,但是短暂性失眠如处理不当部分人会导致慢性失眠。
短暂性失眠主要治疗原则为间歇性使用低剂量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可助眠之药物如抗忧郁剂和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2、短期性失眠(一周至一个月)
严重或持续性压力,如重大身体疾病或开刀,亲朋好友的过世,严重的家庭,工作或人际关系问题等可能会导致短期性失眠,这种失眠与压力有明显的相关性。
治疗原则为短期使用低量之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可助眠之药物如抗忧郁剂和行为治疗(如肌肉放松法等),短期性失眠如果处理不适当也会导致慢性失眠。
3、慢性失眠(大于一个月)
慢性失眠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且较难去发现,许多的慢性失眠是多种原因合在一起所造成的, 可能造成慢性失眠的原因如下:
(1)体方面的疾病会导致失眠。(据研究许多慢性病皆和失眠有关)
(2)神疾患或情绪障碍而导致失眠。
(3)用药物,酒精,刺激物,或毒品等而导致失眠。
(4)有睡醒周期障碍或不规律而导致失眠。
(5)睡前小腿有不舒服的感觉或睡觉中脚会不自主的抽动而导致失眠。
(6)睡觉打呼,不规律的呼吸或其它呼吸障碍而导致失眠。
(7)原发性失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
(二)按病因分类
1.原发性睡眠障碍
长期夜间睡眠障碍,无可解释失眠的神经病学症状,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部分患者可为终身性,与夜间睡眠仅需3~4h即可满足的正常人群不同,该类患者常出现部分睡眠剥夺的症状,并且不惜采取各种药物或措施以保证睡眠时间,该类患者睡眠时间短,尤其第Ⅳ期睡眠时间短,经常觉醒,唤醒阈值低,易伴发精神障碍,但精神障碍是原因还是结果不甚明确。
2.继发性睡眠障碍
又称环境性失眠,常继发于疼痛或其他躯体疾病,或继发于药物滥用,抑郁,持续时间常较短暂,常见诱因为:
(1)躯体原因:不安腿综合征常致患者入睡困难,关节或神经受累所致的疼痛,消化性溃疡或肿瘤所致的腹部不适,心肺疾病常致觉醒次数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的心悸等,均可出现失眠。
(2)环境因素:由于工作或生活上的变化,如夜班倒班,搬家,乘坐车船,航空旅行的时差,以及寝室中的亮光,噪音等均可导致失眠,一般均能在短期内适应。
(3)精神因素:兴奋和焦虑为短期失眠的主要因素,以入睡困难为主;抑郁症,焦虑症为长期失眠的主要因素,以时常觉醒,晨醒过早为主,EEG记录可见散在的觉醒期明显延长和增多。神经衰弱者因为记得各个觉醒期中听到的或看到的各种环境刺激而烦恼,而正常人多能忽略,此外,患有脑部变性疾病的老年人也常有失眠。
(4)药物因素:苯丙胺,咖啡因,麻黄碱,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等均可致失眠,长期服用一般安眠药常可致REM睡眠的相对减少,停药后可因反跳而产生噩梦。
3.假性失眠
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但常主诉睡眠不足。
预防失眠有妙招
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在10点就洗漱上床,假如每天一定到两三点才能睡觉,早上千万不要赖在床上。每天早睡早起,只有这样坚持不懈,优质的睡眠才有可能回到我们身边。
制造睡眠氛围:选择适合睡觉的睡床和枕头。专家发现,白领经常会喜欢弹簧床垫,但是并不利于睡眠,要论对身体有益,还是木板床好。如果非要弹簧床,也不要选择太软的。此外,还要注意枕头的高度,科学的枕头高度应为6-9厘米。另外,卧室里也不要摆放嘀嗒作响的闹钟,适合卧室放的是电子钟。
合理的食疗法:食物是对于治疗康失眠的是很好的法宝。百合、莲子、桑葚等天然食物都具有宁心安神的效果,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类似食物。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竹盐水。竹盐可不是一般的“盐”,它是将天然深海高纯度盐精装在3年生青竹中,两端以黄土或者松脂封口,经过 1000-1500℃的9次煅烧,形成熔岩一样结晶而成的天然物质。经过这样独特的工艺处理,竹盐充分吸收了来自深海盐、青竹、黄土、松脂等天然材质的精华,其中丰富的钾、氯、钙、镁等微量元素可以补充人体日常所需,对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加强新陈代谢十分有益,不仅能够消炎杀菌,还能有效促进人体睡眠,全面均衡身体状态。
应对失眠有六招
1.瞌睡了再上床,不要过分在意上床的时间,若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才能睡着,反而睡不着。如果太早上床而难以入睡时,应该离开床,使自己放松,等有了睡意后再上床。
2.每天固定起床时间,即使星期天也不要睡懒觉。
3.规律的三餐,适当的运动习惯。晚餐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促进熟睡,但睡前应避免做剧烈运动。
4.如果要午休,在下午3点前睡20~30分钟。长时间的午睡反而会精神不振,而过迟的午睡则对夜间睡眠有不良影响。
5.睡眠中有严重打鼾、呼吸暂停、腿部肌肉抽动或蚁走感等现象时要注意,可能有睡眠疾病,应到睡眠专科就诊。
6.靠饮酒代替催眠药常常加重失眠,酒精可减少深睡时间及增加夜间觉醒的次数,恶化睡眠质量。长期这样会引起精神和身体的疾病。
失眠有哪些表现
失眠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1、入睡困难;
2、不能熟睡;
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4、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
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
6、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
7、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8、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
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
失眠类型
(一)按病程分类
1、短暂性失眠(小于一周)
大部分的人在经验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的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 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的消失或时间的拉长而改善,但是短暂性失眠如处理不当部分人会导致慢性失眠。
短暂性失眠主要治疗原则为间歇性使用低剂量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可助眠之药物如抗忧郁剂和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2、短期性失眠(一周至一个月)
严重或持续性压力,如重大身体疾病或开刀、亲朋好友的过世、严重的家庭、工作或人际关系问题等可能会导致短期性失眠。这种失眠与压力有明显的相关性。
治疗原则为短期使用低量之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可助眠之药物如抗忧郁剂和行为治疗(如肌肉放松法等)。短期性失眠如果处理不适当也会导致慢性失眠。
3、慢性失眠(大于一个月)
慢性失眠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且较难去发现,许多的慢性失眠是多种原因合在一起所造成的。 可能造成慢性失眠的原因如下:
(1)、体方面的疾病会导致失眠;(据研究许多慢性病皆和失眠有关)
(2)、神疾患或情绪障碍而导致失眠;
(3)、用药物、酒精、刺激物、或毒品等而导致失眠;
(4)、有睡醒周期障碍或不规律而导致失眠;
(5)、睡前小腿有不舒服的感觉或睡觉中脚会不自主的抽动而导致失眠;
(6)、睡觉打呼、不规律的呼吸或其它呼吸障碍而导致失眠;
(7)、原发性失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
(二)按病因分类
1.原发性睡眠障碍 长期夜间睡眠障碍,无可解释失眠的神经病学症状、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部分患者可为终身性,与夜间睡眠仅需3~4h即可满足的正常人群不同,该类患者常出现部分睡眠剥夺的症状,并且不惜采取各种药物或措施以保证睡眠时间。该类患者睡眠时间短,尤其第Ⅳ期睡眠时间短,经常觉醒,唤醒阈值低,易伴发精神障碍,但精神障碍是原因还是结果不甚明确。
2.继发性睡眠障碍 又称环境性失眠。常继发于疼痛或其他躯体疾病,或继发于药物滥用、抑郁。持续时间常较短暂。常见诱因为:
(1)躯体原因:不安腿综合征常致患者入睡困难,关节或神经受累所致的疼痛、消化性溃疡或肿瘤所致的腹部不适、心肺疾病常致觉醒次数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的心悸等,均可出现失眠。
(2)环境因素:由于工作或生活上的变化,如夜班倒班、搬家、乘坐车船、航空旅行的时差,以及寝室中的亮光、噪音等均可导致失眠。一般均能在短期内适应。
(3)精神因素:兴奋和焦虑为短期失眠的主要因素,以入睡困难为主;抑郁症、焦虑症为长期失眠的主要因素,以时常觉醒、晨醒过早为主,EEG记录可见散在的觉醒期明显延长和增多;神经衰弱者因为记得各个觉醒期中听到的或看到的各种环境刺激而烦恼,而正常人多能忽略。此外,患有脑部变性疾病的老年人也常有失眠。
(4)药物因素:苯丙胺、咖啡因、麻黄碱、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等均可致失眠,长期服用一般安眠药常可致REM睡眠的相对减少,停药后可因反跳而产生噩梦。
3.假性失眠 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但常主诉睡眠不足。
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产生失眠问题的原因很多,寻找睡眠障碍、躯体疾病、情感因素、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等导致失眠的原因,也是诊断需要解决的内容。
失眠有哪些症状
一、睡眠浅容易做梦
患者自感睡不实,一夜都是似睡非睡的,一闭眼就是梦,一有动静就醒,有的早醒,而且醒后再入睡更难,只好瞪眼到天亮。还有的失眠症状患者经常做噩梦,从恐怖惊险的梦境中惊醒,出一身冷汗,紧张心悸,面色苍白,再也不敢入睡了。
二、入睡困难
这类失眠症状主要表现为辗转难眠,入睡时间比以往推后1-3个小时,患者说本来也很困,也想睡觉,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心静不下来,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轻度睡眠可以入睡困难为最明显的表现,本着早治疗的原则,患者应充分重视这一症状,及时获取专业帮助,避免失眠危害。
三、睡眠质量差
许多患者虽然能够入睡,可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后仍有疲劳感,这些也属于失眠症状。多种因素都会导致睡眠质量差,但失眠引发的症状则大不相同,若出现此类症状要及时分辨,不可贻误最佳治疗时期。有的病人是白天发困,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夜间却兴奋不眠,学习,开会,上课打盹,看电视躺在沙发上就睡着,可往床上一躺就又精神了,说什么也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