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怎么治疗
阿尔茨海默综合征怎么治疗
目前尚无现成的抗淀粉样蛋白的治疗。研究观察到,在有淀粉样蛋白前体突变的转基因小鼠中,行Aβ免疫接种可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学表现,此后,实施了一项对人体进行免疫接种的研究项目。
这项临床试验因6%的病人发生大脑炎而中止。对临床试验中一个医学中心观察的一组30例病人进行事后分析表明,在生成Aβ抗体的病人中,疾病发展减轻。被动免疫接种是另外一种也许是更安全的疫苗接种策略。
神经保护疗法治疗:β蛋白似乎通过各种二级机制发挥其神经毒性作用,这些机制包括: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脂质环氧化、炎症、tau蛋白的高度磷酸化和谷氨酸能兴奋性毒性反应增强。
神经保护疗法以这些机制为目标,致力于减少与Aβ生成和聚积相关的细胞损伤。目前尚缺乏这些方法在人体中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证据。来自动物模型的现有资料使这种活动机制最可信。
容易感到心理压力的人更易患老年痴呆症
医学研究发现,容易感到心理压力的人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综合症(一种老年痴呆症)。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的研究发现,受忧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打击的人比心胸开阔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机会高出一倍。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调查了797名天主教修女、教士和神父,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5岁。研究结果显示,抗忧郁药可以减低患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风险。领导这项研究的威尔森博士说,感受压力的程度因人而异,不过每个人一生的感受压力程度大致维持不变。他认为,这个最新的发现很重要,因为有证据显示脑内很多受压力而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药物来制止,这些药物包括抗忧郁药。
研究人员检验了141人的大脑,他们都是在调查期间去世的,当中57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研究人员发现,不能承受压力的人并不像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病人那样经常出现烦忧迹象,脑内也没有蛋白质纠结的现象。研究人员因此排除了所谓压力大是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早期症状的说法。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分类有哪些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
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头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家族中至少两代人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族性极其少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龄更早(经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痴呆的分类
一、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
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主要是指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1907年,一位名叫阿尔海默(Alzheimer)的医学家,首先报道了一组65岁以下的病人由于大脑变性而发生的进行性痴呆,以后为了纪念他,把这类疾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英语: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或称脑退化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痴呆。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大脑皮质广泛的、弥漫性萎缩,即脑变性。
阿尔茨海默病好发于65岁以上的老人,然而也有少见的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病患会提早发病。在2006年,全世界约有两千六百万名阿尔茨海默症病患,到2050年时预估全球每85人就有一人罹患本病。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在每个病患中的表现都不相同,但仍有许多共同的症状。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的忧虑,或是压力的一种表现,疾病初期最常见的症状是难以记住最近发生的事。当怀疑为阿尔茨海默病时,通常借由行为评估以及认知测试来确认诊断,或者做神经影像检查辅助诊断。随着疾病进展,症状将会包括谵妄、易怒、具攻击性、情绪起伏不定、丧失长期记忆等,当病患功能下降时,会从家庭和社会的社交关系中退出,随着身体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导致病患死亡。
因为疾病在每个病患表现均不相同,因此很难预测患者患病后的情况。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时间无法预测,时间长短也非常多变,平均而言,阿尔茨海默病确诊之后的存活期约有七年,确诊之后存活超过十四年的病患少于3%。
目前仍不清楚阿尔茨海默症的成因及疾病进程,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症与大脑中的老年斑块和神经纤维纠结有关。目前的治疗仅能缓解疾病的症状,并没有能够停止或是反转阿尔茨海默症病程的治疗方法。
截至2012年为止,已有超过1000个临床试验研究如何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然而这些研究是否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未知数。有人提出进行脑力锻炼、运动和均衡饮食等方法可能可以帮助健康老人减缓认知症状(并非减缓大脑的病理学变化),然而这些方法仍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其效果。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是无法治愈的退化性疾病,病患终需依赖其他人协助及照顾,主要的照护者通常是病患的伴侣或是亲近的家属。然而照护阿尔茨海默病病患会对照护者产生非常大的负担,对照护者的人生各方面都造成压力,包括其社交、精神、体能和经济都会受到影响。在发达国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社会中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分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与阿尔茨海默老年痴呆症两种,其中又以后者较为常见。
二、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力、感觉能力、判断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等受损,以及情感反应障碍和性格改变的痴呆综合征。
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以男性为多,半数以上病人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这是由于血管性痴呆发生多在心脑血管疾病之后,而心脑血管疾病以男性患者为多。
本病病情民展迅速,病史中有反复多次的中风发作,多在脑卒中后不久即发生痴呆。病情呈阶段梯样进展,即中风每发作一次痴呆症状加重一次。
VD是具有明确致病因素或病因的一类疾病,是目前惟一可预防的痴呆类型。特别是中年时期就开始很好地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应包括控制高血压、治疗糖尿病、降低血脂、减肥、戒烟、低盐饮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血管性痴呆(以下简称V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VD的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的人口学和遗传因素。
在各种危险因素中控制高血压是主要目标。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小血管扩张异常,血管阻力增加,使血流量大为减少,影响脑组织的血液灌注和血液供应,也可导致血管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而引起白质病变。
总之,高血压通过影响脑代谢和破坏脑结构而损害认知功能,被认为是一个可以改变的首位的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次是糖尿病、心脏病与房颤。吸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卒中的危险。
三、混合性痴呆
同时存在有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有时鉴别很困难。我国27个城乡的普查资料表明:60岁以上老人中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率为324/10万人口,阿尔茨海默病为238/10万人口;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阿尔茨海默病正相反,农村多于城市。
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的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老年痴呆症,目前无特效药物,不能根治.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可以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片(安里申)。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疗效可能不太好,尤其是中晚期病人.一些病人治疗对延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可能有效。生活当中可以进行一些智力训练,如打扑克牌、下棋等,对病人的康复可能有帮助。仔细看我的有关文章和经典问答:如何发现老年人痴呆、简谈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并发精神障碍治疗(治疗大同小异,可以在当地医生指导下参照治疗).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症就是老年痴呆症,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国内治疗老年痴呆症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靶向修复疗法,通过修复受损神经细胞,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实现神经细胞的自我分化,并替代已经受损和死亡的神经细胞,改善生活质量,找到适合的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的相关内容,阿尔茨海默病是非常常见的老年痴呆症。这种病是非常麻烦的,所以在发现有痴呆的早期现象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检查,早日治疗。另外,对于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患者来说,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也是非常重要的。
喝牛奶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摄入量越多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越低
阿尔茨海默病是目前认知疾病中最多的疾病,它以健忘和记忆力越来越低下为主要特征,目前认为65岁以上的老人中,10人里就有1人患阿尔茨海默病,年龄的增大是最大的患病因素,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加,未来不难见患者的增多。
明治与久山生活习惯病研究所清原裕代表理事、九州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针对久山町未患认知症的60岁以上老人1081人展开调查,根据摄入牛奶和乳制品的量将受试者分为4组,进行了为期1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相比牛奶和乳制品摄入最少的一组,最多的一组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明显降低。
此外,在针对居住于久山町65岁以上不仅没有认知症且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老人1029人进行为期7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牛奶和乳制品摄入的量越多,读书写字等认知能力降低的可能性就越低。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团队给出牛奶和乳制品具有能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且能够预防认知能力降低的功能,认知疾病的发病风险也会降低。此外,该社在200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摄入牛奶和乳制品还能够预防肥胖综合征与脑卒中,尤其对脑出血预防效果更佳。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现是怎么样的
上个世纪到了70年代,阿尔茨海默病还很罕见,可是到了本世纪初,这种病几乎成了常见病,仅德国就有65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全世界到底有多少这种患者尚无准确统计。
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精神病医生,他于1901年11月对奥古斯特太太进行了检查后得出结论,她患的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种罕见的病症。
阿尔茨海默给许多病人看过病,他们均为大脑动脉钙化而丧失记忆的。可是奥古斯特太太才51岁,还不至于会患上这种疾病,她肯定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了问题。这个疑团一直到她1906年去世才解开。解剖时,阿尔茨海默发现,奥古斯特太太大脑皮层淤积了一种特别物质,且大脑皮层中许多组织已经坏死,他将该病称之为“特殊病症”。到了1910年,慕尼黑又有一名患者患同样的病死去,于是阿尔茨海默的上司以其发现将该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现,相信通过了上面的内容大家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从那时到现在,对于阿尔茨默病的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然得这种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对于这病及早治疗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唐氏综合症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
患唐氏综合症的人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经历一些健康问题。在遗传物质中发现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可能会导致异常的免疫系统和某些疾病更高的易感性,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白血病、癫痫、白内障、呼吸困难心等情况。
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也经历过早老化。也就是说,它们显示生理变化与衰老提前大约20到30年与同年龄的人和一般的人群相比。因此, 患有唐氏综合症又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比普通人是更常见的。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年人往往在中下旬40岁或50岁初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症状就会出现。在普通人群通常不会有这种症状,直到他们60岁后。
患有唐氏综合症也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症状的成年人表现不同。例如,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失忆并不是那么引人注意。此外,并非所有的唐氏综合症的人都会患阿尔茨海默氏症。一般来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会比较引人注意,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会开始“癫痫”发作,而之前没有发生过的。心里历程会变化,如思维、推理、判断,也可能出现变化,但他们通常不明显,因为他们个人的功能有收到限制。
患有唐氏综合症因而患阿尔茨海默病有多普遍?
估计表明,25%以上的人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在35岁以上就会显示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和体征痴呆。随年龄增长百分比。在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率估计比普通人高三到五倍。
为什么人们患有唐氏综合症易得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的研究表明,额外的“基因剂量”第三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唐氏综合症可能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展的一个因素。唐氏综合症在早期大脑就会老化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三种类型
近年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研究有重要的突破,应用分子遗传学和连锁分析方法发现,本病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在某些患者的家庭成员中,患同样疾病的危险性高于一般人群。此外,尚发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的患病危险性也增加,存在着潜在家族性联系。那么,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三种类型呢?
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头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家族中至少两代人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族性极其少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龄更早(经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以上文章讲述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三种类型的相关内容,正常衰老过程的加速,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脑内蓄积;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减弱以及慢性病毒感染等,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高龄、丧偶、低教育、独居、经济窘迫和生活颠沛者患病的机会较多。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本组疾病的发病诱因。因此,希望大家多加留心此类病症,避免带来的危害。
阿尔茨海默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重
何谓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对大脑有极大损害的病症,会逐步引起记忆力获得性丧失、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障碍,继而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失常。
阿尔茨海默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重,但加重的程度因人而异。某些患者在发病初期就丧失了正常活动的能力,但另一些患者在发病中期甚至晚期仍然行动自如。
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逐步的记忆力减退是很常见的,也是正常的,记忆力减退并不意味着就是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但是如果记忆力减退的十分厉害,那么就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要考虑去看看大夫了,若真是患上该病,治疗会对病情有所帮助。
什么导致了阿尔茨海默症
大脑中的某些变化会导致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其中包括化学信使(神经递质)的减少。这些神经递质的功能是使脑细胞正常工作,但大脑中神经递质减少的具体机制现在尚无定论。
年纪越大,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危险就越大,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年老之后都会患阿尔茨海默症,在85岁的人群中,100人中只有35人程度各异地患有该病,即意味着其中有65人并不会患病。
如果亲属中曾有人患过此病,那么患此病的几率就要高一些。但事实上,大部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并无该病的家族病史。
阿尔茨海默症的症状
对多数患者而言,阿尔茨海默症最早的表现症状为失忆,患者本人一般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而已。但是患者的家人和朋友通常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记忆力减退。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将陆续出现下列症状:
·无法正确做出决定
·常常忘记时间和日期
·在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
·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时感到困难
·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处理日常事务如烹饪、付款等时会遇到困难
这些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加剧,这些症状持续出现几个小时或几天的以及症状突然加剧的患者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因为出现这样的情况通常是有其他的并发症。
随着病情的加深,患者会渐渐变得好动,坐立不安,喜欢到处闲逛,尤其是在傍晚和天黑以后,这样的症状称之为“日落综合征”。患者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奇怪,不愿意见家人朋友,出现幻觉和幻听,总觉得其他人在欺骗利用他们或蓄意伤害他们,这样的行为异常以及人格改变会使他们容易伤害到他人。
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
阿尔茨海默病在众多疾病中的发病率并不低,而且还会对家人带来很多困扰和苦闷。然而在此之前,我们应该要了解清楚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有哪些,这样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康复起到一个帮助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都有哪些
1、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阿尔茨海默病一般最初征兆从失忆开始,如经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记还会忘,事后还想不起来,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再进一步发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平均生存仅6年。
2、照料者的缺乏及情绪问题
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症,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身,而是照料他们的家属。在众多照料阿尔茨海默病症患者的家属中,八成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抑郁和焦虑症。关键是那种无法沟通和看不到希望的感觉,还不仅仅是累的问题,让很多家属深感绝望。
3、经济负担
有人粗略的算过一笔账,假使以阿尔茨海默病症一般的存活期来计算,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年的花费不少于40万,足以在全国二线城市买一套地段不错的商品房,这里还不算起居、饮食等日常的花费。
很多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只是针对老年,但是在科技越老越发达的社会,人们逐步减少对自己能力和脑力的使用,以至于有些时候在中年的时候就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了。所以我们并不能大意和轻视,如果不及时治疗,对自身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apoE4或为阿尔茨海默症致病基因
apoE4基因是人体内很强的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因子,携带这一基因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15倍。美国Illinois大学芝加哥校区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传统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携带人类apoE4基因的新型转基因小鼠模型。这种新模型能够更贴切的模拟人类阿尔茨海默症,将大大有助于相应预防和治疗药物的开发。研究人员也通过这种新型小鼠模型得到了阿尔茨海默症起因的新信息,该研究提前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的网站上。
研究人员用现有阿尔茨海默症转基因小鼠与携带人类apoE4基因的小鼠杂交,从而得到了这种新型小鼠模型。apoE4是apoE基因三种突变类型之一,是人类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体内最强的遗传学风险因子。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死后的尸检显示,大脑蛋白斑块的关键成分是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不过amyloid-beta除了形成可见大斑块以外,也以更小的可溶低聚物形式存在,而这种形式的amyloid-beta很可能在时阿尔茨海默症的真凶,Illinois大学的生化学家Mary Jo LaDu副教授介绍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是淀粉样蛋白形成的斑块造成了阿尔茨海默症中的神经死亡。不过现在,科学家们开始认识到阿尔茨海默症中的神经毒性可能来自于更小的可溶性低聚体。”
不过,人们要研究amyloid-beta低聚物的作用还面临着一道难题。研究人员指出,能够区分amyloid-beta不同累积形式的检测方法很少。而他们开发了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来解决这一问题,该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低聚体形式的amyloid-beta。
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抗体和新小鼠模型,分析了最早期的amyloid-beta累积,并研究了apoE不同突变形式所造成的差异。研究显示,携带apoE4的转基因小鼠与带其他apoE突变的小鼠相比,大脑中低聚体形式的amyloid-beta更多,说明这种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基因的作用机制很可能是影响amyloid-beta的累积形式。在此之前的其他转基因小鼠模型都无法体现这样的相互作用。此外,如果低聚物amyloid-beta是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那它也是最早的疾病指标。
研究人员指出,apoE4不仅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因子,携带apoE4的患者往往对临床治疗的反应也更差。然而,在此之前人们还未能在携带人类apoE的转基因小鼠中进行药物测试。现在,研究人员可以从新小鼠模型中得到比以往更清晰全面的治疗效果信息。Illinois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利用他们的新技术研发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