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桂皮的鉴别方法

桂皮的鉴别方法

1.天竺桂皮层细胞稍小,排列不整齐,壁普厚,类方形,内含小方晶;中柱鞘部位石细胞2-10成群稀疏散在,不连成环,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8-40μm,壁多数较薄,厚约6-8(-12)μm。韧皮部石细胞少,有分泌细胞及含棕色内含物细胞散在;射线细胞含小方晶及砂晶。

2.阴香参见阴香皮条。(3)川桂皮层细胞较小,方形或类三角形,排列整齐,壁增厚或内壁增厚,有纹孔,含棕色内含物及草酸钙小方晶;有石细胞群散在,石细胞类圆形者,直径20-40μm,椭圆形者长24-72μm,宽20-30μm,壁厚6-10(-14)μm。中柱鞘部位石细胞少。韧皮部石细胞类圆形。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直径4-6μm,长方形结晶,宽4-12μm,长达28μm。化学鉴别薄层层析: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时时振摇,冷浸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液。另取桂皮醛加乙醇制成每毫升含1μl的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液10-15μl,对照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展开,取出晾干,喷0.1%2,4-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桂皮和肉桂的区别

桂皮不仅仅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多用于调理产妇产后腹痛、女性月经期间小腹冷痛和闭经的情况,还常用于给食物调味,是常用的食用香料和调味料。但是不少人会把桂皮和肉桂搞混,现在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桂皮和肉桂的区别。

1、肉桂为肉桂的干燥树皮,桂皮为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川桂等的树皮。

2、肉桂以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气香浓烈、味甜微辛辣、嚼之无渣者为佳。桂皮则气清香而凉,似樟脑,味微甘辛,以皮薄、香气浓厚者为佳。

3、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桂皮:辛,温。归心、肝、脾、肾经。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用于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阴虚有火者忌服。

4、肉桂与桂皮同小异大。一般肉桂以入药为主,桂皮以菜肴佐料为主。

海蜇皮真的和假的有什么区别

优质海蜇皮:应呈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自然圆形、片大平整、无红衣、杂色、黑斑、肉质厚实均匀且有韧性的最好;无腥臭气味;有韧性;口感松脆适口。劣质的海蜇皮:皮泽变深、有异味,手捏韧性差,易碎裂。 优质海蜇头:应呈白色、黄褐色或红琥珀色等自然色泽,有光泽,只形完整,无蜇须,肉质厚实有韧性,且口感松脆。劣质海蜇头:呈紫黑色,手捏韧性差,手拿起时易碎裂,有异味和脓样液体。由于内销海蜇产品的生产企业多为家庭作坊,因此对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市场上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消费者选购时一定要当心。 1.二矾海蜇:有些生产者将二矾海蜇产品作为成品销售,这种海蜇皮外观呈半透明冻胶样,并有软酥的白色麻腐状,用手轻压挤一下,有液体溢出;海蜇头外观呈棕红色,中心有软而白色的冻胶样物质,味涩、滑,不可食用。 2.在市场上销售的盐渍海蜇产品,有些是浸泡于盐水中销售的,消费者应注意其水溶液的成分,以及包装中固形物含量、净含量。 3.人造海蜇:近年来有生产者用褐藻胶等为原料生产人造海蜇皮,由于人造海蜇皮(丝)与天然海蜇皮虽然外观较相似,但无天然海蜇皮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内陆地区的消费者对天然海蜇皮鉴别能力较差,在购买时未仔细鉴别,会将其误认为是天然海蜇皮而购买

桑皮鉴别

鉴别要点

鉴别桑皮要点有四: 一是根皮呈扭曲的带状或卷筒状,残留有栓皮斑块;二是内表面黄白色,具纵纹; 三是质韧难折断,纤维性强,易撕裂但难分开;四是味甘微苦,久嚼纤维成团如丝绵。而类似品华桑、蒙桑的根皮则较硬而厚;栓皮未除尽的呈金黄色鳞片状;横切面可见放射状条纹和斑点;味甘淡。至于伪品构树皮和柘树皮粉性较差、纤维性较弱,味淡或微苦涩,久嚼不呈丝绵状。可资区别。 [1]

名典鉴别

1、《神农本草经》:“桑根白皮,味甘寒。生山谷。”

2、南北朝·雷学攴曰:“凡使,采十年以上向东畔嫩根,铜刀刮去青黄薄皮一重,取里白皮切,焙干用。其皮中涎勿去之,药力俱在其上也。”3、宋·苏颂曰:“方书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又云:“女桑、桋桑。山桑。……俗间呼桑之小而条长者,皆为女桑。其山桑似桑,材中弓弩;桑丝中琴瑟,皆材之美者也,他木鲜及之。”4、明·李时珍曰:“桑有数种: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椹而后叶;山桑叶尖而长。”5、清·《本草从新》:“桑根白皮。刮去薄皮,取白。或生用或密炙”

快速鉴别

根皮呈长而扭曲的板片状或双边内卷的筒状,厚3~6mm。表面淡黄白色或白色,有残留的红棕色或红黄色栓皮斑块,具明显纵向细纹。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纵纹。体轻质韧,难折断,纤维性极强,易纵裂但难分开,撕裂时有粉尘飞出。气微弱,味甘微苦。久嚼发粘,纤维成团似丝棉。

肉桂与桂皮的区别

中药肉桂和桂皮不是一种中药,但是两者有一定的关系,桂皮包括肉桂,也就是说桂皮是肉桂的一种,桂皮也称为肉桂或者香桂,是一个总称,桂皮在外形上主要是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呈棕褐色,口味上略带橙味芳香;而肉桂在外形上是不规则块,片较薄,多为棕褐色,入口后苦味比较浓,一般肉桂主要是用来入药,而桂皮主要用于五香调料。

两者简单的区别就是:肉桂厚,桂皮薄;肉桂色浅,桂皮色深;肉桂卷小,桂皮卷大;肉桂味浓,桂皮味淡;桂皮做菜炖肉,肉桂做咖啡、蛋糕。

桂皮的鉴别方法

显微鉴别

1.天竺桂皮层细胞稍小,排列不整齐,壁普厚,类方形,内含小方晶;中柱鞘部位石细胞2-10成群稀疏散在,不连成环,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8-40μm,壁多数较薄,厚约6-8(-12)μm。韧皮部石细胞少,有分泌细胞及含棕色内含物细胞散在;射线细胞含小方晶及砂晶。

2.阴香参见阴香皮条。(3)川桂皮层细胞较小,方形或类三角形,排列整齐,壁增厚或内壁增厚,有纹孔,含棕色内含物及草酸钙小方晶;有石细胞群散在,石细胞类圆形者,直径20-40μm,椭圆形者长24-72μm,宽20-30μm,壁厚6-10(-14)μm。中柱鞘部位石细胞少。韧皮部石细胞类圆形。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直径4-6μm,长方形结晶,宽4-12μm,长达28μm。化学鉴别薄层层析: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时时振摇,冷浸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液。另取桂皮醛加乙醇制成每毫升含1μl的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液10-15μl,对照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展开,取出晾干,喷0.1%2,

如何鉴别桂花的好坏

市场上的干桂花,价格有高有低,品质也是有好有坏,让人无从下手,这可怎么办是好?别着急,不妨依照下面几种方法来鉴别,看看买到的干桂花是否合你的心意!

1、看。看要买的或者是买到的干桂花颜色和大小,花色均匀、大小一致的为佳;带有杂质或者是花朵不完整,碎屑多者次之。

2、闻。好的干桂花,气味清香,闻之心旷神怡;品质较差时,闻之无味或者有异味。

3、泡。取少许干桂花,以泡茶的方式浸泡,水变色不明显,但气味却久久不散,质地较好;如泡后水变色,气味消散得很快,则是次品。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桂皮虽然也是樟科植物,但主要是天竺桂、阴香桂、叶香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和肉桂并不是同一品种。

肉桂的味道更加浓郁,给人的感觉很清新,闻着很舒服,而且尝起来有点甜,并带有一点点的辣和一点点的麻,桂皮的话味道则比较淡一些,而且尝起来有比较甘甜,同时带有一点点的涩。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主要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等功效,桂皮味辛、甘,性温,归脾、胃、肝、肾经,主要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等功效。

怎样鉴别好的桂圆干

好的桂圆干颗粒圆整,大而均匀,壳色黄亮。

1 干爽的桂圆壳硬脆易破裂,以齿咬核,易碎而有声。受潮者,捏壳只起瘪而不易碎,咬核也带韧性,碎石无声。

2 手指接触果肉,软韧而不湿沾,味甜嫩而带清香,没有干硬的感觉,嚼之无潭或少渣,果肉含水量15-19%为佳。如果肉薄质硬,紧沾果核不易剥离,色黑褐而带韧性,甜味不足,嚼之有渣,品质就差。

3 至于摇之有声,味带焦苦,是烘焙过度,品质更差。

4 壳外泛显水迹、黑点、肉已卤,是过分潮湿或因受潮变质的反映。

5 肉质厚、甜味足的桂圆,其重量比肉质薄、甜味差的重,品质也好。

6 特别注意有无霉变和虫蛀。发霉有明暗两种,明霉是外壳蒂口发白,说明霉已经开始,外壳泛起少数白霉花,则肉已微霉,花多的,肉已重霉。暗霉的桂圆壳色较萎蔫,这是烘焙前鲜果已经变质留下干霉痕迹的反映。

蛇皮的鉴别

性状鉴别 :为圆筒形的半透明皮膜,多少碎断。完整者长30~60厘米。常压扁或稍皱缩。背侧银灰色,有光泽,具菱形或椭圆形鳞片。腹面有一排横长的椭圆形鳞纹。内面平滑而富光泽。质轻柔,易破碎。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以色白、皮细、条长、粗大、整齐不碎、无泥沙杂质者为佳。由蛇上剥下及受雨露侵蚀腐烂之皮不能入药。

性味 咸甘、平。

功用 祛风湿,明目。

主治 惊痫、咽喉肿痛、疥癣、目翳等症。

用量 3.5~7克。

桂皮的鉴别方法

显微鉴别

1.天竺桂皮层细胞稍小

桂皮 ,排列不整齐,壁普厚,类方形,内含小方晶;中柱鞘部位石细胞2-10成群稀疏散在,不连成环,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8-40μm,壁多数较薄,厚约6-8(-12)μm。韧皮部石细胞少,有分泌细胞及含棕色内含物细胞散在;射线细胞含小方晶及砂晶。

2.阴香参见阴香皮条。(3)川桂皮层细胞较小,方形或类三角形,排列整齐,壁增厚或内壁增厚,有纹孔,含棕色内含物及草酸钙小方晶;有石细胞群散在,石细胞类圆形者,直径20-40μm,椭圆形者长24-72μm,宽20-30μm,壁厚6-10(-14)μm。中柱鞘部位石细胞少。韧皮部石细胞类圆形。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直径4-6μm,长方形结晶,宽4-12μm,长达28μm。化学鉴别薄层层析: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时时振摇,冷浸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液。另取桂皮醛加乙醇制成每毫升含1μl的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液10-15μl,对照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展开,取出晾干,喷0.1%2,4-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怎样鉴别好的桂圆干

1.看外壳

质量好的桂圆干果壳呈黄褐色,壳硬且脆,捏之易碎,体大均匀,色泽黄亮,质量差的桂圆干呈暗褐色,色泽不均匀,往往有深浅不一的色斑块。明霉易识别,只要视果壳蒂口有无白点,白点越多,霉变越严重;暗霉不易识别,往往是霉变鲜果加工成干桂圆,只能凭果壳是否萎蔫来判断。霉变桂圆对人体有害,不可食用。

2.看果肉

肉厚软润,味甜清香的为优质干桂圆。质量好的桂圆干果肉呈透明褐缩状,有光泽,表面皱纹明显,粘稠性强,肉质柔韧,耐煮。质量差的桂圆果肉色泽暗褐不透明,光泽性、粘稠性差,摇动干果时有明显响动,肉质软,水煮易烂。

桂圆干选购经验:

一看,先看它的外形。如果是选购带壳桂圆干,注意挑选颗粒较大,壳色黄褐,壳面光洁,且薄而脆的品种;而颗粒较小,壳面粗糙不平的较次;如果是去壳桂圆干,要挑选颜色棕黄或褐黄的,闻起来无异味的较好;

二摇,桂圆因其肉肥厚,带壳桂圆干肉与壳之间空隙小,摇动时不响,如摇动时作响的,果肉较为瘦小;如果是去壳桂圆干,肉质肥厚,手捏起来干爽柔软的较好;

三尝,可打开一粒带壳桂圆尝尝,肉色黄亮,质脆柔糯,味浓而甜的为佳,而肉质干瘪,甜味淡的品种,其中以东锦果林场出产的吉锦凤梨穗桂圆干为上品。

相关推荐

皮肤癌诊断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额,眼,颧部及上唇,损害发展缓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结痂而无角化现象,边缘卷起,呈蜡状半透明,炎性反应没有或轻微,转移者罕见,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肤粘膜连结处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阴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损害发展较快,局部充血明显,或周围及表面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角化现象明显,边缘高起坚硬,炎性反应显著,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2.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

皮肤过敏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急性湿疹:病因较复杂,皮疹为多形性,对称性,易反复发作多有糜烂渗出,班贴试验阳性。

椿跟皮的鉴别

椿皮根皮粉末淡灰黄色。石细胞甚多,类圆形,类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4~96微米,壁厚,或三面较厚,一面较薄,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纤维直径20~40微米,壁极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11~48微米;簇晶直径约至48微米 。淀粉粒类球形或卵圆形,直径3~13微米。干皮粉末灰黄色。木栓细胞碎片较多,草酸钙簇晶偶见,无淀粉粒。 取椿皮粉末10克,加甲醇50毫升,加热回流3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1毫升,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毫升 使溶解,再加醋酐-硫酸溶液(19:1)1毫升,溶液由黄绿色迅速变为污绿色。

皮肤皲裂鉴别诊断

1.手足癣:手足癣也可因瘙痒搔抓而引起裂口疼痛,但手足癣有下列特点: ①常局限一侧掌或跖、指(趾)间,很少局限于足跟。 ②原发损害为丘疹、水疱。 ③常有痒感,甚少疼痛。有时常年发生皲裂,不一定冬重夏轻或夏季痊愈,反而有时夏季更趋严重。 ④常与趾、指甲癣并发。 ⑤常可在皮损处找到真菌。 应指出,有时手足皲裂可并发手足癣,两病可互为因果。据调查,并发率达30%~85%。 2.手足湿疹: 有时手足湿疹可因瘙痒搔抓而致裂隙疼痛,但湿疹如急性或亚急性时,原发损害的红斑、丘疹、水疱等,多伴痒感。如为慢性,则常位于掌跖

皮肤癌鉴别诊断

皮肤癌中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要相鉴别,还要与脂溢性角化病、皮肤原位癌、盘状红斑狼疮等相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额、眼、颧部及上唇,损害发展缓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结痂而无角化现象,边缘卷起,呈蜡状半透明,炎性反应没有或轻微,转移者罕见。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肤粘膜连结处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阴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损害发展较快,局部充血明显,或周围及表面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角化现象明显,边缘高起坚硬,炎性反应显著,易

桑白皮的鉴别

(1)本品横切面:韧皮部射线宽2~6列细胞;散有乳管;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较老的根皮中,散在夹有石细胞的厚壁细胞群,胞腔大多含方晶。粉末淡灰黄色。纤维甚多,多碎断,直径13~26μm ,壁厚,非木化至微木化,孔沟不明显。草酸钙方晶直径11~32μm 。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2~52μm ,壁较厚或极厚,纹孔及孔沟明显,胞腔内有的含方晶。另有含晶厚壁细胞,纹孔不明显。淀粉粒甚多,类圆形,直径4~16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饱和

桂皮和肉桂功效有什么不同

肉桂为樟科植物的树皮,味道香而浓郁,是不可多得的调味佳品,同时,又是温里之良药,具有补阳温肾、祛寒、通脉止痛等作用。樟科植物多含挥发油而气香,樟科数种植物的树皮都作为香料使用,统称桂皮桂皮是常用调料,常可于菜市场可购得,但一般不作药用,肉桂也常作为调料使用,其香气较桂皮更为浓郁,因此,使用价值更高,作为香料时可以相互代用,但是作为药用时,二者不能互相混淆,需仔细鉴别使用。 肉桂 呈槽状或卷筒状,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和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用指甲刻划可见油

皮肤病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皮肤病常见分类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7、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

皮炎的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二转为慢性湿疹;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 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边缘清楚。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 2、瘙痒病:多见于老年人,常与季节有关,皮损为继发性。 3、扁平苔藓:好发于腕部屈面,前臂、小腿伸侧、躯干等处、皮疹较大,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中央稍圆,颜色暗红,淡紫或正常皮

油性皮肤的鉴别

油性皮肤呈现的状况并不是都一样的,大致分为四种: 1.单纯的油性皮肤 表现为油光满面,毛孔粗大,但无其他症状。 2.油性缺水性皮肤 表现为水油不平衡,水份保不住,常有外油内干的感觉,严重时还有脱皮现象。 3.油性青春痘皮肤 表现为油光和毛孔都不太明显,只是有少数青春痘。 4.油性痤疮皮肤表现为油光满目,毛孔粗大,并长有大量的、较多的粉刺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