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被分为①切口感染和②器官/腔隙感染。切口手术部位感染被进一步分为表面切口感染(包括皮肤和皮下感染)或深部切口感染(包括深部软组织)。在手术过程中,2/3手术部位感染被限制在切口,1/3包含有达到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的定义要求在手术操作30天内至少发生下列情况之一:1、来自于表面切口的脓性渗出物; 2、从表面切口的液体或组织无菌培养中分离出微生物; 3、至少下列感染体征或症状之一:(a)疼痛或触痛,(b)局部的红、肿或发热,(c)外科医生有意地打开表面切口,除非培养是阴性的; 4、外科医生或随访医生诊断的表面切口部位感染。 在放入植入物的手术操作一年内发生的感染也被认为是手术部位感染。深部切口和器官/腔隙手术部位感染被进行了相似的手术切口感染定义。
切口感染的原因
1.疾病本身的因素:由于外科患者多数为开放性损伤或者为腹膜炎体征,就诊时,如不妥善处理会发生感染,加上手术的创伤,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切口感染机率的增加[2]。因此外科手术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安排手术。
2.引流管的放置:骨科手术术后有些需要放置引流管,引流管的放置会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
3.营养不良:由于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不足,影响切口的愈合,临床上把应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作为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骨科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病程长,并发症相对较多以及高龄的患者一般营养摄取不足,或因贫血等原因导致的切口愈合不良而发生免疫力低下。
4.急性应激性损伤:患者的急性损伤都是强烈的应激源,83%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是在疾病的早期,这与患者的应激应对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急性损伤后的应激水平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高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急性损伤引起的应激病理性的变化是切口感染发生的物质基础。
5.环境因素:由于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是导致切口感染的有一个因素。患者的体温每升高1℃会导致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持续组织高热时组织缺血,温度高将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3]。
女人结扎有什么危害 切口感染
女性结扎手术创口比男性结扎要大不少,因此切口感染风险也会随之而来,个别妇女缺乏无菌观念,手指伸入敷料内搔痒,个人卫生观念差,汗渍、尿液、奶渍等不慎污染伤口敷料等容易导致切口感染。
各类型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 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三、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 1.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2.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3.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顺产侧切伤口肿了怎么办 伤口感染
顺产伤口出现感染会导致伤口红肿,轻度的出现红肿热痛症状,严重的可能出现硬痂,有脓性分泌物,此时,新妈妈要立即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合适的抗生素,并拆除缝线,以便脓液流出,一般在1-2周即会好转或愈合。若是症状非常严重,形成了组织坏死,还需要及时清创,消除炎症的同时促进伤口愈合。
尿道口感染
生活中的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它会感染到肾脏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尿路感染的也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和预防,让生活中的一定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同时那注意性生活的卫生。
尿道感染一般分为上泌尿道感染和下泌尿道感染。按细菌侵入的途径又可分为:血性感染、上行感染、下行感染。妇女大部分是上行感染,这是因为女性尿道直而短,细菌容易上行至膀胱造成感染,另外,女性尿道外口与阴道
口、肛门很近,容易受粪便及明道内排泄的细菌所污染,加上老年妇女膀胱完全排空能力减退,细菌极易在残余尿液中繁殖。临床上常见的为下尿道感染即膀胱炎,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于男性8-10倍,因此预防很重要。
健康人,膀胱内的尿是无菌的,即无细菌或其他感染微生物存在。将膀胱内尿排出体外的管道,即尿道,不存在感染性病原体或仅有极少病原体,不会引起感染。但是,尿路的任何部位都可受到感染,这些感染通常分为下尿路或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指的是膀胱或尿道的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脏或输尿管的感染。
如何预防切口感染
细菌的属性和抗生素的应用 腹部切口感染的细菌来源常为内源性 ,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经验性地选择第3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类联合应用预防切口感染。但要警惕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发生 ,及时调整 ,避免恶心、 呕吐引起腹内压增高导致切口张力增大或裂开 ,增大感染几率。而且多方研究资料及临床证实 ,抗生素术前30 min给药 ,可明显抑制细菌生长。相比术后给药 ,细菌在组织液的高营养状态下已快速繁殖 ,致病力增强 ,同等剂量的抗生素 ,所起到的治疗作用相对减弱 ,效能下降。所以术前抗生素应用得到推广 ,尤其是 2、 3类手术切口的患者。
电刀的正确使用 近些年来电刀的使用在手术止血上发挥很大作用 ,方便手术医师操作 ,节省手术时间 ,提高手术效率。但电刀所产生的瞬间高能电流在切、 凝的同时极易造成周围组织的灼伤。适度的操作事半功倍 ,反复电灼引起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 ,尤其是脂肪组织本身血供较差 ,热敏感性强 ,易变性坏死液化。笔者认为不能以烧灼面的颜色来判定是否有效 ,一些医师习惯性的认为电灼成黄、 深黄、 深褐或焦痂色方为有效 ,其实当出血点电灼后 ,周围看似色泽正常的组织已部分失去活性 ,电灼时间越长 ,损伤组织的面积越大、 越深。一旦缝合后 ,小部分的液化组织尚能被机体清除、 机化 ,液化组织较多时会因引流
不畅导致伤口感染 ,延迟愈合。感染风险大大增加。建议切、 凝操作不要盲目加大电刀输出功率 ,达到切、 凝的手术目的即可 ,点到为止。经验得知 ,当切开筋膜、 脂肪组织时 ,在组织两边施加一定的牵拉张力 ,使得切开的组织很快分开至两边 ,不使其和电刀有过多的热能接触 ,可最大程度减少组织失活、 液化。
切口的清理与缝合 就手术而言 ,因手术部位、 术式不同 ,存在切口污染可能或已污染情况。手术时间较长暴露组织细胞的氧化失活 ,组织的钳夹、 挤压 ,以及电刀烧灼后细胞液的渗出等因素都会使切口感染的机率增大。有些肉眼可见 ,有些微观存在。肉眼发现的往往术中注意清理 ,微观存在的易使人忽视增加感染危险。笔者认为常规用双氧水、 生理盐水冲洗切口 ,可大大减少伤口的感染率。即使是一般切口 ,也是利大于弊。双氧水冲洗时释放出的初生态氧有杀菌作用 ,同时它的发泡作用可松动各种炎性因素在组织表面的贴附 ,伴之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使之残留可能减至极少量 ,即使缝合后 ,组织正常的免疫作用即可抑制细菌生长。污染严重的切口如化脓穿孔性阑尾炎使用严格的冲洗方法能明显减低切口的感染率。笔者在化脓穿孔性阑尾炎术中每缝合一层 ,双氧水、 生理盐水冲洗 1次。并重新铺巾拟定无菌区 ,更换手套及所需器械、针线或是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越靠深层组织冲洗生理盐水量越大 ,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关闭切口。此法临床应用多年 ,效果很好。切口清理彻底 ,良好的缝合亦是保障。关闭死腔 ,视情掌握缝线张力以利引流渗出。张力较大的组织缝合时 ,不亦全部进针于切口两边等宽处。采用宽窄间隔缝合方法 ,避免缝线应力集中形成皮缘紧缩带 ,影响血运 ,进而影响切口愈合 ,增加感染风险。张力越大的切口 ,建议缝针边距差别越大 ,这样能更好地平衡切口周围张力 ,以免影响血运 ,导致组织清除炎性因子能力下降。
侧切伤口怎么护理 避免会阴切口感染
当伤口出现肿胀、疼痛、硬结,并在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菌素,拆除缝线,以利脓液流出;
局部采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温水进行坐浴,每天需要2次,每次10-15分钟,或用清热、解毒、散结中药煎液清洗伤口。
腹腔镜手术阑尾炎好处有什么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有如下优点:
(1)对于误诊病例,便于术中明确诊断。传统开腹手术切口小,只能探查右下腹很小的范围;如需要探查更大范围,常常需要延长切口;腹腔镜则可以很方便地在微创条件下进行全腹腔探查,术中一旦发现阑尾无炎症,可以进一步探查全腹腔脏器,从而有助于寻找病灶,有利于术中确诊。
(2)对于 “不典型阑尾炎”、难以决定是否急诊手术或可能需要采用探查切口进行手术者,腹腔镜治疗可以在微创条件下进行探查和最终确诊;同时,对于探查阴性者所付出的创伤代价亦是极低的。
(3)切口感染几乎为零。开腹手术时,腹壁切口极易被细菌污染,因此开腹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高,腹腔镜手术时,腹壁切口细菌污染可能性很小,切口感染率几乎为零。这也是阑尾炎腹腔镜治疗的优点之一。
(4)肥胖对腹腔镜手术影响极小。肥胖患者开腹手术时暴露差、手术视野不佳,切口更容易污染而感染;腹腔镜手术几乎不受肥胖的限制,操作方便,切口亦不易感染。
(5)对于化脓、穿孔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可以进行更加彻底的腹腔冲洗,放置引流管亦更加方便。
(6)对于术前确诊断阑尾炎且非肥胖者,开腹手术切口创伤亦很小,费用相对低廉,此时开腹手术亦是不错选择。但腹腔镜手术亦有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腹部疤痕不明显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