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
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
1、摄入不足:如长期进食过少或不能进食、长期低脂饮食、胆道疾病、肠瘘、广泛小肠切除、慢性腹泻等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内源性合成减少。
2、肝脏疾病:重症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晚期肝癌等,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引起维生素k摄取、吸收、代谢及利用障碍,肝脏不能合成正常量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3、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如香豆素类等。
4、新生儿出血症:出生后2~7日的新生儿,可因体内维生素k储存消耗,摄入不足及内生不能等,导致维生素k缺乏引起出血。
维生素k缺乏有哪些症状
1.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紫癜、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2.内脏出血如呕血、黑粪、血尿及月经过多等,严重者可致颅内出血。
3.外伤或手术后伤口出血。
4.新生儿出血症多见于出生后2~3天,常表现为脐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本病出血一般较轻,罕有肌肉、关节及其他深部组织出血的发生。
什么人需要补充维生素K 缺乏维生素K的危害
人体缺乏维生素K会出现易出血、易流鼻血、血流不止,大肠炎,痔疮,新生婴儿缺乏维生素K会引起脑内出血等。由于维生素K可由人体肠道细菌自行合成,所以一般很少有人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的情况,除非有肠道疾病或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必须额外加以补充。虽然补充维生素K过量会有危险,但仅从食物中摄取,也不会因为过量而给身体带来太大的伤害。天然形式的维生素K1、维生素K2通常不会使人中毒。
维生素K的需求
维生素K有3种,K1、K2可由肠内菌制造,K3是合成物质。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之一,是形成凝血酶原不可缺的物质。
成人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K,建议每日摄取维生素K量为65~80mcg,不要服用500mcg以上的合成维生素K。然而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可从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中取得维生素K。他们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的补给品。
人体维生素K的需要量虽然少,但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可以预防血管壁因脆性大而破裂。可向药店咨询。需要说明的是,市场上常见的多种维生素制剂中不含维生素K。不过天然食物中维生素K含量丰富,不一定要服用营养补品。
很严重的腹泻可能是维生素K的欠缺症之一,但是在服用补充品之前,必须经过医生的诊断;对于维生素K缺乏症,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多吃深色绿叶蔬菜;常流鼻血的人要从天然食物中多摄取维生素K。
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要吃些什么
许多血液病、脑血管发育异常及颅内外其他病变均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关,其病因可以是单一的,亦可由多种病因联合所致。常见于颅脑外伤、新生儿产伤、缺氧常致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脑肿瘤、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常致颅内出血。在新生儿患有颅内出血的症状时,除了进行必要的治疗以外,在饮食上面也应该注意。
对于乳母来说:为了防止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情况,在孕期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苯及新鲜水果。
对于经常腹泻服抗生素者:应该给维生素K50~100μg/天,或每月注射维生素K1mg。
对于患阻塞性黄疸或婴儿肝炎者:应该适当的给予维生素K1,补充新生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小孩颅内出血的病因
许多血液病、脑血管发育异常及颅内外其他病变均与小儿ICH的发生有关,其病因可以是单一的,亦可由多种病因联合所致。常见于颅脑外伤、新生儿产伤、缺氧常致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脑肿瘤、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常致颅内出血。
1.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是儿童时期ICH的常见原因之一,可分为先天性、感染性与外伤性。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包括血管瘤和动静脉瘘。感染性脑动静脉畸形如颅内细菌性或真菌性动脉瘤,系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感染栓子所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也可导致小儿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外伤性脑动静脉畸形较少见。其他类型的脑血管畸形有毛细血管扩张、海绵状血管瘤、软脑膜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畸形、脑底异常血管网等。
2.血液病
血液病是小儿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血友病患儿中2.2%~7.4%发生ICH。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中发生ICH者占10%。其他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障碍等血液病,以及抗凝疗法的并发症,均可发生ICH。
3.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主要发病因素为产伤及缺氧,前者正逐渐减少,后者有增加趋势。其中在<34孕周、出生体重<1500g的未成熟儿高达40%~50%。
4.其他
尚有部分小儿ICH的原因不明,称为小儿特发性脑出血。颅脑外伤、颅内肿瘤、中毒性脑病等,还可因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肝病、高血压或结缔组织病等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ICH。
什么维生素可以止血
维生素K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有3种。K1和K2可由肠内菌制造,K3是合成物质。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之一,是形成凝血酶原不可缺的物质。成人的建议每口摄取量为65—80mcg; 一、维生素K的效用: 1.防止内出血和痔疮; 2.治疗月经过量; 3.促进血液正常的凝固。 二、维生素K的缺乏症:小儿慢性肠炎、热带性腹泻、结肠炎。 三、富含维生索K的食物:酸奶酪、紫花苜蓿、蛋黄、红花油、大豆油、鱼肝油、海藻类、绿叶蔬菜 四、维生素K的副作用:最好不要服用500mcg以上的合成维生素K。 五、关于维生素K的几点小建议: 1.很严重的腹泻可能是维生素K的欠缺症之一。但是在服用补充品之前,必须经过医生的诊断; 2.对于维生素K缺乏症,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多吃深色绿叶蔬菜; 3.常流鼻血的人要从天然食物中多摄取维生素K。紫花苜蓿的片剂可能也有效; 4.摄取维生素K(即使从天然食品中摄取)时会使同时服用的抗血液凝固剂的药性产生反效果; 5.长期的抗生素疗法极有可能引起维生素K缺乏;因此必须在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喝纯母乳宝宝警惕维生素K缺乏
孩子脑内蹊跷出血
5个月大的欢欢(化名)正在该院重症监护室内抢救。欢欢这个月初因为肺炎被送到医院治疗,不过医生发现他的问题远不止肺炎这么简单。“当时看到小孩的眼珠往上翻,感觉大脑神经似乎已经受到破坏,头颅CT证实,欢欢的脑子里大面积出血,这是很危险的症状了”,目前孩子病情还比较平稳,不过虽然治疗及时,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小孩子的手脚比较软,而且表情有点呆滞。他解释说,颅内出血会对大脑组织产生压迫,造成神经细胞的坏死,就会产生神经系统一系列的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神经系统的疾病就难以恢复了。”
欢欢患病的原因是维生素K缺乏,而罪魁祸首竟然是母乳喂养。他的妈妈告诉医生,由于奶水一直比较充足,加上大家都说母乳喂养好,就一直在进行纯母乳喂养,没想到出了这个事。
缺乏维生素K后果严重,除了欢欢外,他们收治的另外两个孩子一个没能抢救过来,一个脑子的神经组织受到破坏,现在已经转到了脑外科,今后可能在运动能力、语言智力发育方面存在缺陷。
纯母乳唯一缺点 维K含量低
维生素K缺乏有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的,多发刚出生的婴儿,另外一种就是像欢欢这样,长期服用母乳造成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出生体重不足、早产儿以及有产伤的婴儿最容易患维生素K缺乏症,现有许多证据显示,即使身体完全健康的足月儿,也可能因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颅内出血。因为维生素K是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是人体肝脏合成重要凝血因子的辅酶。人体维生素K(简称维K)的来源主要通过饮食和肠道内细菌合成。由于母乳中维K含量只有牛乳的1/4,且初乳几乎不含维K,加上母乳喂养者肠道内细菌少,维K合成也少。因此单纯母乳喂养婴儿极易患维K缺乏症。
“母乳的优点肯定比奶粉多,比如说母乳的抗体多,可以增加小孩抵抗力,而且母乳营养成分比较平衡,小孩子也容易吸收这些营养。但母乳喂养唯一的缺点就是维生素K的含量比较低。”大多数的妈妈不用紧张,因为维生素K缺乏很容易避免。现在一般医院都会在新生儿出生时预防性地打针补充维生素K,这三个宝宝来自外地农村,出生时没有补充维K才会患病。即使没有打过针,宝宝出生以后通过注射或者口服的方式补充维K,或者在母乳喂养的同时,适量给宝宝喂些配方奶粉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什么人不能喝鲫鱼汤 出血性疾病患者
鲫鱼汤中含有二十碳五稀酸的成分,这类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的作用,出血病人食用过多可能会加重出血症状,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过敏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患者最好少喝或不喝鲫鱼汤。
新生儿紫癜需重视
一、病理病因
1.维生素K缺乏。
2.血小板减少。
3.其他原因所致的新生儿继发性出血性疾患。
二、疾病诊断
在出生后2~7天的婴儿期出血尚应排除其他疾病如:
1.脐出血时应排除脐带结扎不紧所致。
2.先天性出血性疾病 因子Ⅷ缺乏的血友病、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
人体需要量少、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长的重要维生素。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补给品。人体维生素K的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却是维护血液功能正常凝固,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应该多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新生儿缺少维生素K出血,如何预防
1.预防孕妇、乳母维生素K的缺乏
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症应从孕妇预防开始,分娩前数周即可口服维生素K 20mg,能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哺乳期母亲应多食含维生素K丰富食物,以提高乳汁中维生素K的含量,使婴儿从母乳中获得较多的维生素K。如各种深色绿叶蔬菜、菠菜、卷心菜、紫花、苜蓿、水果、黄豆、牛奶、动物肝脏、蛋黄、奶酪、鱼肉、海带、海藻及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
2.出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
(1)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自从1961年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提出,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后肌内注射维生素K1 0.5~1mg作为预防新生儿出血以来,维生素K1用来预防和根治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早产儿、低体重儿及难产儿均需在产后6h内肌注维生素K 1mg。我国多数医院也已把生后肌注维生素K作为常规,有效地预防了维生素K缺乏性自然出血症的发生。
(2)口服维生素K:荷兰Cornelissen EA等人实验证明,在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每周口服维生素K 1mg可有效纠正维生素K缺乏,且不会引起维生素K在体内的积聚。加拿大儿科协会建议足月产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h内口服或肌注维生素K 1mg;我国林良明等于2002年报道,中国7省协作对19751例活产婴儿进行对照研究发现,采用给婴儿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1 2mg,以后每隔10天1次,服满3个月,共10次,对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有相当好的效果。
3.积极预防维生素K缺乏
因脂肪吸收不良而有迟发性出血性疾病危险性的新生儿,对有用广谱抗生素药物的孕妇及小儿,双胎、早产儿,患有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小儿均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需每天口服维生素K 1mg或每月肌注维生素K 1次,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婴儿皮下出血点
一、病理病因
1.维生素K缺乏。
2.血小板减少。
3.其他原因所致的新生儿继发性出血性疾患。
二、疾病诊断
在出生后2~7天的婴儿期出血尚应排除其他疾病如:
1.脐出血时应排除脐带结扎不紧所致。
2.先天性出血性疾病 因子Ⅷ缺乏的血友病、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
三、饮食保健
绿叶蔬菜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类,水果及谷类含量低。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酪乳、优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中均含有。
维生素K可以让新生儿体内血液循环正常进行。在宝宝出生后第一次体检时,医生都会特别指导爸爸妈妈帮宝宝补充维生素K,使维生素K进入宝宝的身体和大脑。因为维生素K无法通过人的身体形成,所以在日后,宝宝还需要通过饮食摄取维生素K。
人体需要量少、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长的重要维生素。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补给品。人体维生素K的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却是维护血液功能正常凝固,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应该多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维生素k缺乏有哪些症状
1.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紫癜、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2.内脏出血如呕血、黑粪、血尿及月经过多等,严重者可致颅内出血。
3.外伤或手术后伤口出血。
4.新生儿出血症多见于出生后2~3天,常表现为脐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本病出血一般较轻,罕有肌肉、关节及其他深部组织出血的发生。
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