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维生素会怎么样 缺乏维生素K会怎么样
缺少维生素会怎么样 缺乏维生素K会怎么样
维生素K有“抗出血维生素”之称,是肝脏中凝血酶和其他凝血因子合成所必须的,少了它,血液无法凝固,容易出现多种初学的不病症。维生素K可以由肠道内的细菌合成,因此成人缺少维生素K的现象较为少见,新生儿则不然,所以孕妇在产前适量服用维生素K,或在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一毫升的维生素K,可以防患于未然。
缺少维生素会怎样 缺乏维生素D会怎么样
维生素D主要和钙,磷在体内的代谢有关,缺乏维生素D,食物中的钙和磷不能被充分利用,容易造成骨骼软化,使骨骼生长畸形,导致佝偻病,软骨病等病症。
一般在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常见的含维生素D食物有沙丁鱼,大马哈鱼,鱼卵,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是太阳光的照射。
缺少维生素会怎样 缺少维生素B2会怎么样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缺乏的时候会引起眼部,唇部,舌头以及皮肤等部位发炎疼痛,伤口难以愈合等问题;如果是孕妇缺乏维生素B2,还会导致胎儿畸形。
多吃动物内脏,蛋类,瘦肉,玉米片,杏仁,大豆等食物可以预防上述症状的发生。
宝宝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缺乏维生素A
症状:孩子皮肤变得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眼睛多泪、视物模糊、夜盲症、干眼症等。
饮食:应多吃鳗鱼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柑橘、大枣、白薯、胡萝卜、香菜、韭菜、菠菜、黄花菜、莴笋叶、西红柿、豆角等。
维生素与维生素缺乏病
本世纪医学证实,维生素是一种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必需由食物来供给,若缺乏不同的维生素就会发生不同的疾病,这类疾病统称为维生素缺乏病。
早在唐代,我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就观察到维生素缺乏病的存在,并提出用猪肝治雀目(即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坏血病就是因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早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即曾描述过坏血病,但未将其与饮食联系起来。1747年,一位英国医生林德(图2)在海军服役期间,船员中有人得了坏血病。他在前人经验基础上,认为坏血病可能与饮食有关。于是,他在船上进行实验,他将12名症状相似的坏血病患者分为6组,除全部给与同样基本饮食外,每组添加不同的食品,发现添加柠檬、柑橘类水果一组的疗效最明显,其次是苹果汁组。这是最早进行的临床对照试验。1928年,森特·哲尔吉(图3)分离出维生素C,并对其生理作用进行研究,因此而获193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33年,霍尔恩(WN Haworth)与瑞士化学家卡勒(karrer)一起人工合成了维生素C,两人因对维生素的出色研究而同获193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图4)。卡勒(图5)是研究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的先驱之一,他除了与霍尔恩一起合成了维生素C外,1934年还与库恩合成维生素B2,1937年与库恩合成维生素A,1938年合成维生素E,1939年又分离出维生素K1。1886年,荷兰病理学家艾克曼(图6)到雅加达去研究当地流行的脚气病。他进行了用精、糙米分别喂养小鸡的实验。他给一组小鸡喂精米,另外一组喂糙米。几周后,前者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脚气病),后者安然无恙。后者改喂糙米,多发性神经炎逐渐消失。实验证明,脚气病并非由细菌引起,而是食物中缺乏某种微量物质。1912年,日本生物化学家铃木梅太郎(图7)从米糠中提取出硫胺素,后来被命名为维生素B1,即艾克曼曾预言能防治脚气病的食物中微量物质。维生素D有抗儿童佝偻病的作用。1916年,从鳕鱼的肝脏中分离出维生素D。后证实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种,以D3更重要。紫外线照射人或动物皮肤可将维生素D3原转化为D3。通过强化牛奶中的维生素A、D可减少儿童佝偻病的发生。
维生素a缺乏病
1、原发性因素
4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其主要原因是维A和胡萝卜素都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内。因此新生儿血清和肝脏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母体。如在出生后不能得到充足的维生素A补充则极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病。
2、消化吸收影响因素
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它和胡萝卜素在小肠的消化吸收都依靠胆盐的帮助,膳食中脂肪含量与它们的吸收有密切联系。膳食中脂肪含量过低,胰腺炎或胆石症因胆汁和胰腺酶分泌减少,一些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粥样泻等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都可影响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
3、储存利用影响因素
任何影响肝脏功能的疾病都会影响维生素A体内储存量,造成维生素A缺乏。一些消化性传染病,尤其是麻疹、猩红热、肺炎和结核病都会使体内的维生素A存储消耗尽,摄入则往往因适于不振或消化功能紊乱而明显减少,两者的综合结果势必导致维生素A缺乏病发生。
维生素与维生素缺乏病
本世纪医学证实,维生素是一种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必需由食物来供给,若缺乏不同的维生素就会发生不同的疾病,这类疾病统称为维生素缺乏病。
早在唐代,我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图1)就观察到维生素缺乏病的存在,并提出用猪肝治雀目(即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坏血病就是因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早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即曾描述过坏血病,但未将其与饮食联系起来。1747年,一位英国医生林德(图2)在海军服役期间,船员中有人得了坏血病。他在前人经验基础上,认为坏血病可能与饮食有关。于是,他在船上进行实验,他将12名症状相似的坏血病患者分为6组,除全部给与同样基本饮食外,每组添加不同的食品,发现添加柠檬、柑橘类水果一组的疗效最明显,其次是苹果汁组。这是最早进行的临床对照试验。1928年,森特·哲尔吉(图3)分离出维生素C,并对其生理作用进行研究,因此而获193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1933年,霍尔恩(WN Haworth)与瑞士化学家卡勒(karrer)一起人工合成了维生素C,两人因对维生素的出色研究而同获193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图4)。卡勒(图5)是研究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的先驱之一,他除了与霍尔恩一起合成了维生素C外,1934年还与库恩合成维生素B2,1937年与库恩合成维生素A,1938年合成维生素E,1939年又分离出维生素K1。1886年,荷兰病理学家艾克曼(图6)到雅加达去研究当地流行的脚气病。他进行了用精、糙米分别喂养小鸡的实验。他给一组小鸡喂精米,另外一组喂糙米。几周后,前者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脚气病),后者安然无恙。后者改喂糙米,多发性神经炎逐渐消失。实验证明,脚气病并非由细菌引起,而是食物中缺乏某种微量物质。
1912年,日本生物化学家铃木梅太郎(图7)从米糠中提取出硫胺素,后来被命名为维生素B1,即艾克曼曾预言能防治脚气病的食物中微量物质。维生素D有抗儿童佝偻病的作用。1916年,从鳕鱼的肝脏中分离出维生素D。后证实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种,以D3更重要。紫外线照射人或动物皮肤可将维生素D3原转化为D3。通过强化牛奶中的维生素A、D可减少儿童佝偻病的发生。
缺乏维生素会引发哪些眼病
维生素A缺乏 可引起夜盲、干眼病及角膜软化症。表现为在较暗光线下视物不清、眼睛干涩、易疲劳等。因维生素A缺乏的生理作用与眼的暗视觉有关,它能在眼睛内合成一种叫视紫红质的物质,视紫红质对保持正常良好的视力适应有重要作用,也与维持上皮组织的结构完整和促进生长发育有关。如及时补充蛋黄、牛奶、瘦肉、菠菜、西红柿、胡萝卜、大白菜、鱼类、油肝油、动物肝脏等,可纠正上述症状。
维生素B1缺乏 易发生干眼症、视神经炎或球后视神经炎等。表现出眼睛干燥、视力下降、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眼动时有牵拉痛、眼眶深部有压迫和痛感等。因为维生素B1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特别与神经的传导功能有关。应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面粉、豆制品、动物肝脏、花生、南瓜子、豆芽、土豆、杏仁、核桃仁等。
维生素B2缺乏 常会导致视神经炎、睑缘炎、结膜炎等。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睛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等。如果常吃含维生素B2丰富的食物,如酵母、奶品、牛肉、动物肝脏、黄豆、菠菜、苋菜、木耳、葵花籽及水果等,将有助防治上述眼病发生。
维生素C缺乏 会引起眼睑、前房、玻璃体、视网膜等部位出血,还可导致白内障等。因为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间质的形成,参与组织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和体内其他代谢反应,并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当维生素C缺乏时,可导致眼部上述部位出血。
如能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是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将有利于防止上述眼部位和全身部位的出血。因维生素C可减弱光线与氧气对眼睛水晶体的损害(与白内障发病有关),所以,多吃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能延缓白内障的发生。
缺乏维生素A会怎么样 缺维生素A缺乏恐失明
维生素A是构成视网膜表面的感光物质,是保护眼晴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缺乏容易引发夜盲症、干眼症,长期泪水、黏液分泌减少,可能发生角膜发炎,造成视网膜功能受损而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