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胃热呕吐怎么办 小儿呕吐药膳调理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办 小儿呕吐药膳调理
1.选用干枇杷叶10g,粳米50g,鲜芦根30g,冰糖少许,将枇杷叶用布包起来,与鲜芦根一起煮出汤汁,将汤汁放到洗净的粳米中一起熬煮成粥,然后放适量冰糖,再煮片刻,待冰糖完全融化后,给小儿喂食,每日2次,连喝三天。
2.选用生芦根15g,粳米50g,加水煮芦根20分钟,将芦根水倒出来,加到洗净的粳米中一起煮成粥,分2次给小孩喂食,连喝3天。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主证
食入即吐,呕吐酸臭,口渴喜饮,身热烦躁,唇干面赤,大便气秽或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赤紫。
小孩呕吐怎么办
暂时禁食水约1~2小时后,若孩子呕吐有所缓解,而且精神及一般情况都不错,可重新尝试给孩子喝10~20毫升温糖盐水或温口服补液盐水。如果孩子能够喝下去,每20~30分钟重复服用。
如果孩子确实很难喝进去水时,你需要仔细观察孩子是否存在脱水情况。如果还没有脱水,继续禁食水,让胃肠道再多休息一段时间;若已出现脱水,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补液。
补液很重要。
禁食、补液、纠酸是医生治疗的基本原则。禁食时间的长短不是医生主观决定的,而是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补充水分不只是纠正脱水,关键是要补充呕吐造成的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失衡。这时,医生往往要给孩子取血进行相应的检查。
补液是按照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给钾的原则进行的。也就是说,开始时输液速度较快,根据孩子情况逐渐减慢;开始时液体内含钠多,逐渐变成含葡萄糖较多;输液过程中,只有见到孩子排尿,才能在液体内加入钾离子。
整个过程由医生控制,家长需要配合的是:一旦孩子排尿了,及时通知医生护士,以便及时进行输液的调整。在补液过程中,孩子是否可以重新开始进水或吃食物了,应该与医生护士共同讨论决定。不过,即使可以重新开始进食水,也要循序渐进:含糖盐的温水→烂米粥或专门适于胃肠不适的特殊奶粉→普通婴儿奶粉→婴儿食物,慢慢地过渡。整个过渡过程至少需要1周。这期间暂时不要考虑孩子的营养问题,因为只有呕吐得到纠正,才可能谈到营养。否则,过早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只会加重胃肠负担,继续出现呕吐,反而影响了婴儿的营养状况。
小孩呕吐怎么办 小孩呕吐的处理原则
1、孩子呕吐时,家长应保持孩子侧卧位或作为,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2、补充水分:孩子呕吐后,用清水漱口,并适当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
3、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者,应及时按需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4、呕吐频繁或呈喷射性呕吐,应及时入院就诊,必要时须予以止吐剂、镇静剂。
小孩胃疼呕吐怎么办
胃痛的部位在上腹部胃脘处,俗称心窝部。其疼痛的性质表现为胀痛、隐痛、刺痛、灼痛、闷痛、绞痛等,常因病因病机的不同而异,其中尤以胀痛、隐痛、刺痛常见。可有压痛,按之其痛或增或减,但无反跳痛。其痛有呈持续性者,也有时作时止者。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节,情志不舒,劳累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本病证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胃痛的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旨在疏通气机,恢复胃腑和顺通降之性,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胃痛属实者,治以祛邪为主,根据寒凝、食停、气滞、郁热、血瘀、湿热之不同,分别用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诸法;属虚者,治以扶正为主,根据虚寒、阴虚之异,分别用温中益气、养阴益胃之法。虚实并见者,则扶正祛邪之法兼而用之。
另外,如果宝宝进食后就会呕吐的需要暂停饮食,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后输液治疗,防止脱水情况。等宝宝呕吐情况好转后再给予流质食物少量多次进食。
伤食呕吐小儿推拿 小儿呕吐护理指导
1.小儿呕吐后,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进食,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2.呕吐较轻者,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少量多次;呕吐严重者,则需暂时禁食。
3.家长可以给小儿喂食一些果汁,如苹果汁,橙汁等,对电解质紊乱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小儿呕吐有所缓解时,可以委阳一些清淡少油,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汤,面片,软饭等。
5.小儿呕吐严重的时候,家长要密切关注,防治呕吐物呛入气管,发生窒息,尤其是婴儿;在孩子呕吐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或让孩子坐起来,头向前倾,使呕吐物尽快吐出来而不会呛入气管;同时呕吐严重的孩子应及时就医。
小儿胃寒呕吐怎么办
胃寒呕吐主证: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吐物酸臭,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推拿处方: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
推拿手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从指尖推向指根,推100-5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食指,中指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推天柱骨:用食指,中指自颈后发际正中向下直推至大椎100-500次。
推三关:用拇指侧面或食指,中指面自腕推向肘,推50-100次。
方解:推天柱骨和胃降逆,祛寒止呕,配横纹推向板门善止一切呕吐;补脾经以健脾和胃,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
小孩呕吐怎么办
、要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
2、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异味。婴儿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3、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温水易引起吐。
4、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5、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等。
6、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体位,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
7、小儿的呕吐常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当小儿出现呕吐时,首先要暂时禁食,让消化道有一个休息的时间,可先给些淡糖盐水或淡茶水,过几个小时或1~2天也就好了。
小儿呕吐按摩图 胃热呕吐
临床表现:烦躁口渴,腹内热,恶心,食入即吐,吐物酸腐,大便臭秽或见秘结,唇赤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有力。
治则:清胃,和中,降逆。
治法:清胃15分钟,平肝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加揉板门15分钟;便秘加清大肠10分钟。
小儿呕吐推拿图解 小儿呕吐护理注意
1.小儿饮食注意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忌食生冷瓜果。
2.小孩呕吐时应保持坐起或侧卧只是,防止呕吐物吸入器官。
3.呕吐频繁,小儿出现脱水症状时,应请医生症状,推拿可作为一种辅助疗法。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办
推拿处方
治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推拿处方:清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推下七节骨。
推拿方解:清脾经,清大肠,推天柱骨以清中焦积热,配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止呕;退六腑以加强清热作用;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和胃止吐;推下七节骨以清热通便,使胃气下行。
推拿手法
清脾经:脾经位置为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亦指螺纹面,不屈指推桡侧或拇指正面自指尖直推向指根为清脾经。推300-500次。
清大肠: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大肠,推300-500次。
退六腑:六腑位置为前臂尺侧缘,阴池(神门)至抖肘(少海)成一直线。用中指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为退六腑,推100-500次。
推天柱骨:天柱骨位于颈后发际正中到大椎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为推天柱骨。推3-5分钟、
横纹推向板门:板门位置为手掌大鱼际平面,板门与横门之间推揉100-300次为横纹推向板门。
运内八卦:运内八卦为拇指或中指自乾经坎运至兑为一遍,顺逆运为300-500次。
推下七节骨:七节骨位置在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处。向下推称“下推节骨”,推200-400次,擦至皮肤发红为度。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证候分析
由于乳母喜嗜炙煿,辛辣食物,乳汁蕴热,儿食母乳,以致热积于胃,或较大儿童,过食辛辣,油腻食物,热积胃中,故食入即吐;热伤胃津,故身热烦躁,口渴喜饮,唇干面赤,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脉,舌,指纹亦为胃热之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