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止呕吐最有效方法 胃寒呕吐
小孩止呕吐最有效方法 胃寒呕吐
临床表现:小儿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足,又因恣食生冷瓜果,寒滞中院,或感冷邪,容于胃肠,滞阻升降之机,以致胃寒上逆,食后移食方呕,可朝食暮吐,吐物无腐气,腹多寒痛,或泻或否,舌淡苔白,脉弦迟或沉紧。
治则:温中降逆,驱除寒积。
治法:揉外劳宫15分钟,揉板门15分钟,平肝10分钟,清胃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
对症加减:外中寒邪兼腹痛,加揉一窝风15分钟;有形寒积加清大肠15分钟;寒伤脾胃加清补脾10分钟,兼冷泻亦同。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主证
食入即吐,呕吐酸臭,口渴喜饮,身热烦躁,唇干面赤,大便气秽或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赤紫。
小儿呕吐按摩图 胃热呕吐
临床表现:烦躁口渴,腹内热,恶心,食入即吐,吐物酸腐,大便臭秽或见秘结,唇赤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有力。
治则:清胃,和中,降逆。
治法:清胃15分钟,平肝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加揉板门15分钟;便秘加清大肠10分钟。
小孩止呕吐推拿 小孩呕吐临床表现
1.寒吐:饮食稍多即吐,吐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食物,酸臭不甚,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2.热吐: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池,苔腻,脉滑实,指纹色紫。
3.伤食吐:不发热或仅微热,恶心,不思乳食,呕吐物酸臭,呕吐频作,口气臭秽,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舌苔厚逆。
甘蔗汁加生姜汁的功效 降逆止呕
生姜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有末梢性镇吐的作用,并且中医认为生姜是止呕良药,煮水之后,可治疗胃寒呕吐,因此喝甘蔗生姜水具有止呕镇吐的作用,适合妊娠、胃虚呕吐者饮用。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处方
治法:清热和胃,理气导滞。
推拿处方:清脾经,胃经,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下天柱骨,下七节骨,分腹阴阳,赤凤摇头,揉总筋。
姜水的功效与作用 止呕镇吐
姜水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有末梢性镇吐的作用,并且生姜是止呕良药,煮水之后,可治疗胃寒呕吐;因此姜水具有止呕镇吐的作用。
小儿呕吐怎么推拿 胃寒呕吐按摩
主要症状:进食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呕吐或朝食暮吐,吐出物不酸不臭,不消化或吐清稀粘液,伴随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四肢不温,腹痛绵绵,喜暖喜按,大便堂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指纹淡。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止呕。
按摩处方:清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
按摩方法:
清补脾经: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推天柱骨:用食指,中指自颈后发际正中向下直推至大椎100-500次。
一分钟止吐 食疗法
组成:生姜10g,半夏7g,红糖适量。
用法:将生姜洗净,榨取汁液。将半夏水煎5~ 8分钟,取汁,与姜汁和匀,加入红糖,代茶饮之。1日3~4次,1日1剂,连用2 ~ 3剂。
功效:方中生姜辛散化饮止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两药相合,升降相因,温化相合,对饮停中焦、浊邪犯胃之呕吐最为适宜。主治呕吐,痰饮内阻型或胃虚饮停型,症见呕吐清水痰涎,脘满不食。
组成:乌梅2g硼砂1g红茶1.5g
用法:上述3味药,以沸水冲泡5~ 10分钟,代茶饮,1日1剂或分2次服。
功效:乌梅味酸性温,具有收敛生津、止呕安蛔之功效;硼砂解毒祛腐,止呕止吐。现代研究硼砂对胃肠道常见的致病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茶叶消脂去腻,除胸中烦满而下气降逆。三味合用,加强止呕作用。
组成:丁香1粒,生姜1块。
制配:将生姜挖一小孔,放入丁香,封口,以水煎后顿服。
功效: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效,可用于胃寒呕吐,呃逆,腹泻、肾虚阳痿之症,搭配生姜共饮,可温中和胃,散寒补虚,治疗受寒呕吐。
材料:鲜姜汁1汤匙,甘蔗汁半杯。
做法:将鲜姜切碎、捣烂,然后榨汁取液;甘蔗剥去外皮、捣烂,同样取汁液,然后将两种汁液混合一起饮用,味道甜辣爽口。
功效:甘蔗可治疗因热病引起的伤津,心烦口渴,反胃呕吐并且能够解酒精中毒,因此酒后呕吐可喝一杯鲜榨的生姜甘蔗汁,不仅能缓解呕吐不适,还能起到醒酒的作用。此方还可用于治疗妊娠反应、胃病等引起的反胃呕吐或干呕不止现象。
材料:紫苏叶10克,姜片3片,粳米100克。
做法:将紫苏叶洗净后同姜片、粳米一起用清水熬制成粥适宜于呕吐后食用。
功效:宽中行气,能够有效缓解呕吐症状,而且紫苏和生姜都能解鱼蟹等食物中毒,因此更为适宜于鱼蟹中毒所引起的呕吐的不适。
小孩止呕吐推拿 热吐推拿
操作方法: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顺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
1.清脾经:以左手拇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拇指根向拇指尖推200-300次。
2.清胃经:用左手握持患儿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其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桡侧面,自掌根向拇指根推300-500次。
3.清大肠:用左手托住患儿左手,使其手掌侧置,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夹住其拇指,以拇指桡侧面,由虎口推至食指尖200-300次。
4.退六腑:以右手持患儿的左手,以左手拇指自肘尖推至大横纹尺侧头的阴池100-150次。
5.顺运内八卦:一手持患儿四指以固定,掌心向上,拇指按定离宫,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夹持患儿手腕,拇指自乾宫运至兑宫,运100-500次。
6.横纹推向板门:用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推向指根,推100-300次。
7.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上向下直推天柱骨100-300。
8.推下七节骨:患儿仰卧,以拇指或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第2腰椎棘突向尾骨尖推100-200次。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方解
清脾经,胃经,配下推天柱骨,赤凤摇头,揉总筋,可清中集积热,和胃降逆以止呕;推六腑,重在清肠胃之积热;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意在理气宽中,除胀消满;清大肠,推下七节骨,功于泄热通便,使腑气得以通降下行,诸穴合用,而无呕吐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