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的形态特征
山葵的形态特征
叶丛生、圆心形、叶缘有波状锯齿。叶柄长约30cm~35cm。地山葵原态全貌 下茎肥呈圆锥状、长5cm~25cm、直径2cm~4cm、淡绿色、有辛辣味、研磨后味更浓烈。根系为须根,分布于10cm~20cm的土壤中呈水平分布。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白色、长角果、3~4月开花、5~6月可收种子、种子绿色形同萝卜种子。山葵从栽植到根茎收获需要1.5~2年,根茎产量每亩为320kg~380kg。
山海带形态特征
乔木状,高在3-4米以上。茎不分枝或分枝,树皮带灰褐色,幼枝有密环状叶痕。叶聚生于茎、枝顶端,几乎互相套迭,剑形,薄革质,长达70厘米,宽1.5-3厘米,向基部略变窄而后扩大,抱茎,无柄。圆锥花序长在30厘米以上;花序轴无毛或近无毛;花每3-7朵簇生,绿白色或淡黄色;花梗长5-7毫米,关节位于上部1/3处;花被片长6-7毫米,下部约1/4-1/5合生成短筒;花丝扁平,宽约0.5毫米,无红棕色疣点;花药长约1.2 毫米;花柱稍短于子房。浆果直径约1厘米。花期7月。
淮山的形态特征
毛山药
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约15~30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纵皱及未除尽之栓皮,并少数根痕。质较硬,断面白色,颗粒状,粉质。气微,味甘微酸,嚼之发粘。
光山药
呈平滑的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微甘味酸,嚼之发粘。以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者为佳。去皮后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灰黑色。
落葵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长可达数米,无毛,肉质,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叶
落葵 片卵形或近圆形,长3-9厘米,宽2-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圆形,下延成柄,全缘,背面叶脉微凸起;叶柄长1-3厘米,上有凹槽。穗状花序腋生,长3-15 (-20) 厘米;苞片极小,早落;小苞片2,萼状,长圆形,宿存;花被片淡红色或淡紫色,卵状长圆形,全缘,顶端钝圆,内摺,下部白色,连合成筒;雄蕊着生花被筒口,花丝短,基部扁宽,白色,花药淡黄色;柱头椭圆形。果实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至深红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山药的形态特征
薯蓣,读音[shǔ yù],通称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植物.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是四大怀药([1]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之一,在河北等地又被称为麻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食用。产:河南、湖南、湖北、山西、云南、河北、陕西、江苏、浙江、江西、贵州、四川、山东等地亦产。山东太平镇泗河畔,山药产量不大,但是品质很高,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曾是清代贡品。与琼珍灵芝搭配一起煮粥,可以和排骨清炖。能降血糖,是糖尿病人理想食物。
江南珍品——南阳山药
宋代大诗人陈达叟在其所著的《玉廷赞》中,有这样一段话:“山有灵药,绿如仙方,削数片玉,清白花香”,指的就是冬令佳品——山药。出江西省瑞昌市往西20里地,越过绵延起伏的山乡之路,绕过风景如画的龙源水库,沿着新修的水泥乡道上山,便是南阳乡山药基地之一的罗城山。这里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蚀的石灰岩风化而形成的母质土为南阳山药的生长提供了特殊的生存土壤。南阳罗城山一带种植山药的历史悠久,据明朝隆庆年间的《瑞昌县志》记载,瑞昌山药距今已有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而南阳罗城山,当时便是江西瑞昌重要的物产和药材产地之一。
形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多,断面干时白色。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长3-9 (-16) 厘米,宽2-7 (-14) 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偶而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卵形,较小;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厘米,宽1.5-3厘米,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黄秋葵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2米;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掌状3-7裂,咖啡黄葵图鉴直径10-30厘米,裂片阔至狭,边缘具粗齿及凹缺,两面均被疏硬毛;叶柄长7-15厘米,被长硬毛;托叶线形,长7-10毫米,被疏硬毛。
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1-2厘米,疏被糙硬毛;小苞片8-10,线形,长约1.5厘米,疏被硬毛;花萼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5-7厘米,花瓣倒卵形,长4-5厘米。
蒴果筒状尖塔形,长10-25厘米,直径1-5-2厘米,顶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种子球形,多数,直径4-5毫米,具毛脉纹。花期5-9月。[3]
冬葵子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米;不分枝,茎被柔毛。叶圆形,常5-7裂或角裂,径约5-8厘米,基部心形,裂片三角状圆形,边缘具细锯齿,并极皱缩扭曲,两面无毛至疏被糙伏毛或星状毛,在脉上尤为明显;叶柄瘦弱,长4-7厘米,疏被柔毛。
花小,白色,直径约6毫米,单生或几个簇生于叶腋,近无花梗至具极短梗;小苞片3,披针形,长4-5毫米,宽1毫米,疏被糙伏毛;萼浅杯状,5裂,长8-10毫米,裂片三角形,疏被星状柔毛;花瓣5,较萼片略长。
果扁球形,径约8毫米,分果爿11,网状,具细柔毛;种子肾形,径约1毫米,暗黑色。
花期6-9月。
淮山的形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多,断面干时白色。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
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长3-9 (-16) 厘米,宽2-7 (-14) 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有3cm浅裂至3cm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
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偶而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卵形,较小;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
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厘米,宽1.5-3厘米,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或为栽培。
葵花籽的形态特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
葵花籽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窄条纹、无条纹等。新发现:果腔内有三粒种子(籽仁)。
秋葵的 形态特征
秋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直立分枝,直根性,根深达1米以上[1] 。
茎
主茎直立,高1~2.5m,粗5cm,赤绿色,圆柱形,基部节间较短,茎部木质化,自基部节位生侧枝数条,自着花节位起不发生侧枝;叶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或刚毛,叶柄细长,中空;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
叶
叶互生,叶之上下两面被有粗毛,掌状3~5裂或浅裂,在植株下半段的叶片较为圆阔大形,自上半段起叶片逐渐变为细狭小形。另有圆叶种,叶型圆阔如蓖麻叶。叶柄长,中空,叶背有白色透明小颗粒。
花
花腋生,花腋在主株上第4~10多节开始着生,以后通常每节着生一花,花为完全花,花瓣黄色,通常是5片,基部暗红色,花期仅有数小时,当天午后即萎谢,花谢后3~4天左右便可采收嫩果。 呈掌形分裂,有5~7个裂片,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叶柄细长,中空。花直径4~8cm,花瓣
秋葵籽 由白到黄,花瓣根部有红色或紫色斑点,色艳丽,具观赏价值。
果实
果实为蒴果,长10余公分,先端细尖,略有弯曲,细长似羊角或辣椒,果皮薄革质,先端尖细,果色从淡绿至深绿色,亦有紫红色者;果形可分长果形或短果形,5角至多角,也有呈圆形者。果实含有特殊黏滑物质,更具有特殊香气或风味。果实老熟后转呈黑色,木质化纵裂,心室间有薄膜间隔,每一心室(子室)有种子10粒多,种子球形,比豌豆稍小,灰褐色。果长10~25cm、横径1.9~3.6cm。果面覆有细密白色绒毛,果成熟后木质化不可食;种子球形,绿豆大小,外皮粗,被细毛。内含多颗种子。种子球形,灰黑色,千粒重约55克[2] 。
蜀葵的形态特征
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米,茎枝密被刺毛。叶近圆心形,直径6-16厘米,掌状5-7浅裂或波状棱角,裂片三角形或圆形,中裂片长约3厘米,宽4-6厘米,上面疏被星状柔毛,粗糙,下面被星状长硬毛或绒毛;叶柄长5-15厘米,被星状长硬毛;托叶卵形,长约8毫米,先端具3尖。
花腋生,单生或近簇生,排列成总状花序式,具叶状苞片,花梗长约5毫米,果时延长至1-2.5厘米,被星状长硬毛;小苞片杯状,常6-7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0毫米,密被星状粗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2-3厘米,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密被星状粗硬毛;
花大,直径6-10厘米,有红、紫、白、粉红、黄和黑紫等色,单瓣或重瓣,花瓣倒卵状三角形,长约4厘米,先端凹缺,基部狭,爪被长髯毛;雄蕊柱无毛,长约2厘米,花丝纤细,长约2毫米,花药黄色;花柱分枝多数,微被细毛。花期2-8月。
果盘状,直径约2厘米,被短柔毛,分果爿近圆形,多数,背部厚达1毫米,具纵槽。
天葵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小草本。[1] 块根长1-2厘米,粗3-6毫米,外皮棕黑色。茎1-5条,高10-32厘米,直径1-2毫米,被稀疏的
白色柔毛,分歧。基生叶多数,为掌状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卵圆形至肾形,长1.2-3厘米;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0.6-2.5厘米,宽1-2.8厘米,三深裂,深裂片又有2-3个小裂片,两面均无毛;叶柄长3-12厘米,基部扩大呈鞘状。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较小。
花小,直径4-6毫米;苞片小,倒披针形至倒卵圆形,不裂或三深裂;花梗纤细,长1-2.5厘米,被伸展的白色短柔毛;萼片白色,常带淡紫色,狭椭圆形,长4-6毫米,宽1.2-2.5毫米,顶端急尖;花瓣匙形,长2.5-3.5毫米,顶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状;雄蕊退化雄蕊约2枚,线状披针形,白膜质,与花丝近等长;心皮无毛。蓇葖卵状长椭圆形,长6-7毫米,宽约2毫米,表面具凸起的横向脉纹,种子卵状椭圆形,褐色至黑褐色,长约1毫米,表面有许多小瘤状突起。3-4月开花,4-5月结果。
蜀葵的形态特征
蜀葵是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而高。叶互生,心脏形。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生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原产中国四川,现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均有。耐寒,喜阳,耐半阴,忌涝。蜀葵植株高可达2米至3米,茎直立挺拔,丛生,不分枝,全体被星状毛和刚毛。叶片近圆心形或长圆形,长6厘米至18厘米,宽5厘米至20厘米,基生叶片较大,叶片粗糙,两面均被星状毛,叶柄长5厘米至15厘米。
花单生或近簇生于叶腋,有时成总状花序排列,花径6厘米至12厘米,花色艳丽,有粉红、红、紫、墨紫、白、黄、水红、乳黄、复色等,单瓣或重瓣。果实为蒴果,种子扁圆形。蜀葵喜光,不耐阴,地下部耐寒,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花期5月至9月。根系发达,茎直立挺拔,下部木质化,高可达3米,全株被毛。叶互生,叶片粗糙而皱,圆心脏形,3~7个浅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钝齿,具长柄,一般长6~25厘米。托叶2~3枚,离生。
花单生于叶腋。小苞片6~9枚,阔披针形,基部联合,附着于萼筒外。萼片5,卵状披针形。花冠直径6~13厘米,有紫、紫红、粉红、淡红、紫黑、黄、白等色,还有边缘不同色的复色种。花瓣5枚或更多,倒卵形,边缘波状而皱或齿裂,单瓣、半重瓣至重瓣。雄蕊多数,花药联合成筒状并包围花柱,花柱线形,突出于雄蕊之上。果实扁圆形,种子肾形,背部边缘竖起如鸡冠状,侧面有斜纹,种子千粒重9.2克左右。
秋葵的形态特征
黄秋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直立分枝,直根性,根深达1m以上。茎:主茎直立,高1~2.5m,粗5cm,赤绿色,圆柱形,基部节间较短,茎部木质化,自基部节位生侧枝数条,自着花节位起不发生侧枝;叶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或刚毛,叶柄细长,中空;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
叶:叶互生,叶之上下两面被有粗毛,掌状3~5裂或浅裂,在植株下半段的叶片较为圆阔大形,自上半段起叶片逐渐变为细狭小形。另有圆叶种,叶型圆阔如蓖麻叶。叶柄长,中空,叶背有白色透明小颗粒。
花:花腋生,花腋在主株上第4~10多节开始着生,以后通常每节着生一花,花为完全花,花瓣黄色,通常是5片,基部暗红色,花期仅有数小时,当天午后即萎谢,花谢后3~4天左右便可采收嫩果。 呈掌形分裂,有5~7个裂片,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叶柄细长,中空。花直径4~8cm,花瓣由白到黄,花瓣根部有红色或紫色斑点,色艳丽,具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