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推拿按摩 揉一窝风
小儿腹痛推拿按摩 揉一窝风
位置:位于手腕横纹的中央,手背腕掌关节正中的凹陷处。
推拿方法:用指端揉称揉一窝风,轻盈快速的揉200-500次。
小儿惊厥怎么推拿
一、治疗小儿惊风(惊厥)的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及手法。掐人中,拿肩井,掐涌泉,掐五指节,掐精灵,掐威灵,拿列缺,捣小天心,拿委中,掐合谷,一直到抽止为度。以上穴位一人操作时要一手掐人中不动,另一手轮流掐其余穴位,若有助手可同时连续操作,直至抽止,神志清醒。
二、小儿惊风(惊厥)推拿按摩随证配穴。(一)急惊风。表现:烦躁不安,牙关紧闭,手足抽搐,或有高热,呼吸急促,项背强直,两目上视等。治法:疏风清热,豁痰开窃。推拿配穴:清心经1分钟,清肺经2分钟,清肝经2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退下六腑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按天突、推天柱骨和推脊1分钟。外感风寒加揉一窝风、外劳宫各1分钟。喉鸣痰阻者加揉小横纹1分钟,逆运八卦2分钟,分推膻中1分钟。
(二)慢惊风。表现:形神疲惫,睡卧露睛,面色萎黄,肢冷便溏(便稀不消化),手足心热,呼吸微浅,前颅门凹陷或凸起,摇头拭目,似抽非抽或手足蠕动(手足轻微抽动)。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固本。推拿配穴:补脾5分钟,推补肾2分钟,揉二马2分钟,揉中脘2分钟,揉神阙2分钟,捏脊每日一次。
小儿推拿可以治肺炎吗 正虚邪恋型肺炎推拿手法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推拿方法:清肺经100次,清天河水100次,推小横纹50次,揉掌小横纹50次,揉一窝风50次,补肾经100次,清板门50次。
推拿功效:清肺经,清天河水以清肺余热;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宽胸理气,化痰散结;揉一窝风,补肾经温中,下二焦,扶助正气;清板门健脾和胃,扶正祛邪。
小儿腹痛推拿手法图解 寒凝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伤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腹痛,腹部,四肢均冷,面色青黑或苍白,身体蜷缩,小便不黄,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或青。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掐揉二扇门,揉小天心,揉外劳,一窝风,拿肚角,摩揉脘腹,点按脾俞,胃俞及擦脉督,令热深透。
推拿原理:外劳与一窝风为阳掌阳穴,功能温里散寒,通治各种寒症。配二扇门发脏腑止汗,除脏腑之寒;小天心通经活络,畅运三焦,调理阳气之道;拿肚角与摩揉脘腹对病变部位直接作用。点按脾胃之俞可调理脾胃,二者相配,止痛最宜。
小儿牙痛怎么推拿
实证型牙疼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孩子不仅有牙痛的症状,同时牙龈红肿,甚至外腮也有肿痛迹象,有口臭,通常伴随头痛,体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按摩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揉一窝风可解风邪,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牙痛;推补肾经,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降体温,并消除口臭;推清天河水,揉合谷穴可清热, 并可有效缓解牙痛。
按摩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
配穴功效: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的症状;揉阳池穴有清热之功。
虚证型牙痛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疼痛症状不甚明显,牙龈与外腮通常正常,体温正常,没有口臭迹象。
按摩主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是治本之法;揉二人上马可清热降火,治虚火上升;揉合谷穴可有效缓解牙痛症状。
按摩配穴:揉小天心穴5分钟。
配穴功效:揉小天心可以清热降火,平息胃热。
婴儿腹胀按摩图解 虚胀按摩手法
主要症状:患儿腹部明显胀大,夜间腹胀症状加剧,不思饮食,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身体消瘦,通常还伴随四肢发凉,小便清短。
按摩手法:
主穴:推补脾经5分钟,微慢而微用力揉一窝风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小肠经5分钟;揉外劳4分钟,掐神阙穴。
按摩功效:推补脾经,揉一窝风可健脾补气;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可补肾水,有利湿利尿的作用;推清小肠经和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相结合,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揉外劳,掐神阙穴可补脾阳,缓解腹痛,四肢发凉的症状。
配穴: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各5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按摩功效: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可舒筋活络,缓解腹痛;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促进消化,缓解腹胀,增加食欲,让孩子恢复进食;揉合谷穴可平和胃气,也可帮助孩子增进饮食。
小儿牙疼推拿 实证型牙疼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孩子不仅有牙痛的症状,同时牙龈红肿,甚至外腮也有肿痛迹象,有口臭,通常伴随头痛,体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按摩主穴:揉小天心5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揉一窝风可解风邪,有助于从根源上治疗牙痛;推补肾经,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降体温,并消除口臭;推清天河水,揉合谷穴可清热, 并可有效缓解牙痛。
按摩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阳池穴1分钟。
配穴功效: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的症状;揉阳池穴有清热之功。
小孩头疼怎么按摩
小儿头痛病因病机
1.风邪外侵:风邪由肌表而客经络,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乃致头痛,风邪常有夹寒,夹热,夹湿之不同。
2.胃火上炎:火邪上扰清空致头痛。
3.痰火头痛:脾虚生湿,湿聚成痰,痰郁化火,上扰清窍,阻遏清阳可发生头痛。
风寒头痛推拿手法
主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
治则:祛风,散寒,止痛。
推拿方法:揉一窝风,推上三关,掐阳池,揉二扇门,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黄蜂入洞。
推拿方义:揉一窝风,推上三关温阳散寒;掐阳池,揉二扇门,发汗解表;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疏风邪止头痛;黄蜂入洞通鼻塞。
胃火上炎头痛推拿手法
主证:头痛连及两目,时痛时止,痛无定时,鼻干,遇热则痛甚。
治则:清胃火,止头痛。
推拿方法:清板门,逆运内八卦,分阴阳,揉小天心,清天河水,退六腑,开天门,运太阳。
推拿方义: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胃热,凉膈和中;分阴阳,揉小天心清热明目;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除烦, 解脏腑郁热积滞;开天门,运太阳止痛明目。
痰火头痛推拿手法
主证:头痛兼头晕目眩,恶心,时吐涎沫,胸闷,舌苔厚腻等。
治则:化湿,祛痰,止痛。
推拿方义:推补脾土,逆运内八卦,清肺经,清天河水,掐揉膊阳池,揉小天心,推补肾水,推四横纹。
推拿方义:推补脾经,逆运内八卦,清肺经健脾化湿祛痰;清天河水,揉小天心清凉退痰火;掐揉膊阳池,祛风痰止头痛;推四横纹退热除烦;推补肾水固元益头目。
小孩腹痛怎么推拿
寒凝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伤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腹痛,腹部,四肢均冷,面色青黑或苍白,身体蜷缩,小便不黄,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或青。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掐揉二扇门,揉小天心,揉外劳,一窝风,拿肚角,摩揉脘腹,点按脾俞,胃俞及擦脉督,令热深透。
推拿原理:外劳与一窝风为阳掌阳穴,功能温里散寒,通治各种寒症。配二扇门发脏腑止汗,除脏腑之寒;小天心通经活络,畅运三焦,调理阳气之道;拿肚角与摩揉脘腹对病变部位直接作用。点按脾胃之俞可调理脾胃,二者相配,止痛最宜。
燥热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受热邪史,脘腹疼痛,触之灼热,四肢躁动,哭闹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渴欲饮,或呕吐或泻痢,舌红苔黄厚,脉数纹紫。
治疗原则:清热泻火,通腑止痛。
推拿处方:清板门,清大肠,顺运内八卦,苍龙摆尾,退下六腑,分推腹阴阳,顺时针摩腹,柔腹,拿肚角,推下七节骨,点恰新设穴。
推拿原理:清板门泻脾胃之火,清大肠泻肠道之火,退下六腑与推下七节为火热而设,配顺运内八卦和苍龙摆尾及点掐脚之新设穴能降气降火,釜底抽薪;而腹部的分推,揉拿有局部治疗优势,如此,热退气降而痛自止。
虚寒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脘腹疼痛隐隐,反复发作,喜温喜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食欲不振,饮食稍有不慎则易诱发腹泻,或见各型疳积之症,舌淡或光红无苔,脉细,指纹色淡。
治疗原则: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止痛。
推拿处方:调五脏,补脾经,补肾经,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推上三关,摩脐与丹田,揉中脘,建里,巨阙,石关,梁门,天枢,关元等穴,推上七节骨,捏脊,揉足三里。
推拿原理:补脾经功在补脾,补肾经功在补肾,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为调整先后天关系的配伍,该型属虚;病程较长,气血亏损,而气血之源在先天与后天,故其治在脾肾,辅以调五脏手法;推上三关,上七节,捏脊,揉足三里,摩脐与丹田均为补法的代表手法,能补益气血,增强脏腑功能及体质,而脘腹其他穴位治在局部,善能疏通经络而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