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中医药方有哪些
治疗失眠中医药方有哪些
一、方法一:
柴胡、木香各9克,白芍、丹参各12克,檀香、五味子各6克,玉竹、熟枣仁各20克,夜交藤、生龙骨、牡蛎各30克。心烦口苦加栀子、黄芩各8克;痰多胸闷者加陈皮、胆南星各9克,去玉竹、五味子;口干便秘加生地黄、玄参各12克;易惊醒加琥珀粉4克冲服。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主治肝气不舒、心神失养所致失眠
二、方法二:
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20克,龙齿1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心阴亏虚、神魂失养之失眠。
三、方法三:
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5克,茯神15克,黄连6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珍珠母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虚热内扰之失眠。
四、方法四:
当归12克,柴胡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连5克,法半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之顽固性失眠。
中医药方有效治疗小儿鱼鳞病
有助治疗小儿鱼鳞病的药方:
药方一:
药物:白僵蚕适量。
制法:白僵蚕去嘴,研为细末,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洗浴,数次后,即会如蛇蜕脱去而愈。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婴儿鳞体。
出处:《奇法妙术》。
药方二:
药物:蛇蜕50克,僵蚕50克,蝉衣25克,凤凰衣25克。
制法:上药用2层纱布包好,入水煎沸,合并两次煎液备用。
用法: 取药液倒人浴盆,浸泡浑身30分钟,并用纱布浸药擦洗患处。每个月浸浴1次。连用1个冬季。
功效:用于治疗小儿鱼鳞病。
出处:《理溣骈文》。
药方三:
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方中亦可加蛇蜕。
此外,小儿患有鱼鳞病日常饮食不宜吃鱼、海鲜、辣椒等生冷、油腻的食物。应多吃含维生素C、A、E的水果及蔬菜,如苹果、香蕉、西红柿、萝卜等。多吃一些滋补肝肾的食物。
顽固性失眠中医疗法有什么
中医治疗失眠药方一:
药材:20克炙黄芪,30克夜交藤,6克炙甘草,12克当归,10克太子参,10克炙远志,30克枣仁,12克龙眼肉,5枚大枣,10克炒白术,15克茯神,1片生姜。
说明:加水煎成药汁,分两次饮用,适用于心血失养、心脾亏损所致失眠。
药材:12克麦冬,20克桑椹,15克甘草,30克百合,10克竹茹,30克小麦,10克生地黄,8个大枣,20克黑芝麻,30克夜交藤。
说明:加水煎成药汁,分两次饮用,适用于阴虚血少、心神失血所致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药方三:
药材:30克生龙骨,12克白芍,12克丹参,9克木香各,30克夜交藤,6克檀香,6克五味子,20克玉竹,20克熟枣仁,30克牡蛎。
说明:加水煎成药汁,每天饮用一次,适用于心神失养、肝气不舒而引起的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药方四:
药材:10克陈皮,15克法半夏,6克黄连,10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5克茯神,30克珍珠母,6克炙甘草。
说明:加水煎成药汁,分两次饮用,适用于虚热内扰所致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抑郁的秘方
1、宁神解郁汤
药方:百合30克、五味子10克、枣仁30克、合欢花15克、夜交藤30克、郁金15克、香附20克、当归12克、丹参30克、川芎15克、槴子12克、苍朮15克、神曲12克。煎饮。
此汤益气清心、安神益肾、养血活血、解郁安神,对缓解失眠抑郁症具有显著效果。
2、柴胡疏肝汤
药方:柴胡、当归、大腹皮各10克,杭白芍、枳壳、香附、茯苓各15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焦三仙12克、大枣10枚、小麦50克、琥珀3克。冲服。
此汤益气养血,调理阴阳,对失眠、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症具有很好的效果。
失眠抑郁症是当前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产生的一种较常见的心理问题。相比于西医药物治疗,失眠抑郁症中医治疗以安全、绿色、标本兼治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失眠抑郁症患者的欢迎。
治疗失眠中医还是西医
失眠最好要用中药全面调理。但一般的中药因为条件所限 很难达到理论上的治疗效果,要选用 经过特殊处理的高纯度的中药制剂才会 有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睡得香。睡得香通过酸枣仁、褪黑素、鹿茸血、葛根、小茴香、枸杞大枣等15种材料调理人体内平衡,使人自然入眠,宁神益智,解郁安神,睡得香具有补心养肝、安神益智等功效。通过调节阴阳平衡,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有效解除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
酸枣仁粥能治失眠症,味美,方便,无任何副作用。方法:将炒酸枣仁30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去渣,粳米1-2两洗净后放入药液中煮粥,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服用。酸枣仁含有较多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并含有甾醇,三皂萜化合物,维生素C,还含有白桦脂肪、白桦脂酸、酸枣甙等,有镇痛,降低血压和调压和调节神经等作用,一般7-10天为一疗程,须服用3-5疗程。
其实有的人失眠完全是没有适应生物钟而导致的。比如部分朋友晚上喜欢熬夜,导致自己的生物钟颠倒,这样一来想要再次进入香甜的梦乡就比较困难了。我们平时所做的万事万物都要顺应自然,睡眠也是如此。建议有失眠现象的人平时少熬夜,晚上不要通宵打游戏玩手机。
治疗失眠中医院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
1、环境原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
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
3、躯体原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
4、精神因素:包括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
5、情绪因素:情绪失控可引起的心境上的改变,这种改变特别会在情绪不稳时表现出来,它可以是由某些突发事件引起,如特别的喜事或特别的悲伤、生气等都可导致失眠。这种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失眠只是一种现象,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而更严重的失眠则是长期存在睡不好的现象,他们的情绪持续性地处于低落状态,紧张、害怕、担心、怀疑、愤怒、憎恨、抑郁、焦虑等等情感不仅占据他们白天的感觉器官,而且就连晚上也仍然欲罢不能。
6、安眠药或嗜酒者的戒断反应。
治疗失眠的方法
药(热)熨疗法: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
敷贴疗法:将药物调成糊状,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于头痛、呕泻、自汗盗汗、脱肛、眩晕、面瘫、风湿痹病、疮痈癣疹、扭挫伤、口腔溃烂、烫伤等。
敷脐疗法: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常用于眩晕、盗汗、便秘、尿闭、遗精、阳痿、阴挺、痛经等病症的一种外治法。
熏洗疗法: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蒸患处,并用温热药液淋洗局部的外治法。常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痹痛、湿疹、癣疥、肛门病、阴痒、眼疾、跌打损伤等病症。
治疗失眠按摩法
1、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2、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3、睡前搓涌泉穴: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4、揉捻耳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5、梳头法:用指叩法,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为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每天3—5次,每次至少五分钟。也可用梳子,方法同前。
重度失眠如何避免发作
西药治疗失眠虽然见效快,但是极易产生依赖性。并且西药治疗失眠只是从症状缓解病情,并未从失眠的发病根源治愈失眠,因此会引起失眠反复发作,不能被治愈。不仅如此常期服用失眠药物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服用失眠药物会使患者昏昏欲睡、肌肉无力、意识混乱、失去方向感、身体协调困难、甚至引发性欲降低、勃起不能,射精障碍、若剂量超过安全量可能会造成呼吸停止或抑制。因此西医治疗失眠弊大于利。据悉,多数患者选择药物治疗也是迫于无奈。因没寻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在我国已流传几千年,它主要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达到扶正祛邪、调节机体、气血阴阳,使机体康复的功效。但是治疗病程长,寻找病因困难,非专业治疗失眠中医很难找到病因,因此中医虽然可以治愈,但是寻找中医找到病根是关键。
失眠是现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目前由于人们的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造成了失眠的群发。据统计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成人患有失眠。所以失眠的治疗几乎成了日常总讨论的话题。在失眠的预防过程中,适当运动,防止失眠。每天早晚可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这样有利于精神放松,使人的睡眠中枢工作正常,入睡顺利。
失眠的中医药方有哪些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在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反映,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可高达30%。长期失眠会使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枣仁桂圆粥:适用于中老年长期失眠者。取酸枣仁(研成细末)、桂圆肉各15克,粳米100克,共煮为粥,早晚食用。如心肺功能不好者,可加少量百合、莲子;脾胃不健者,可加红枣、苡仁、山药;肝肾不足者,可加杞子、芡实。糖、醋催眠法:长途旅行劳累,难以入寐,可用食醋1~2汤匙,冲入温开水1杯慢服,尔后静心闭目,自然安眠。暴怒之后,可饮糖水1杯,即可荡涤胸中郁火而安睡。
失眠之后一定要到医院做一下身体检查,尤其是针对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在检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详细了解是否存在精神方面的障碍,或者是否有记忆力障碍,还应当仔细回忆一下曾经所用的药物,尤其是一些中枢兴奋性的药物或者是抗抑郁的药物。
治疗失眠中药方
1、百合
性味归经:甘、苦。归心、肺经。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用于阴亏或热病后期虚烦不眠等症。
2、朱砂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经。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主治: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惊悸不眠等证。
3、磁石
性味归经:辛、咸、寒。归肝、心、肾经。功效:潜阳安神。主治: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宁、失眠等症。
4、龙骨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心、肝经。功效:镇静安神,平肝潜阳。主治:用于阴虚阳亢而致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
5、琥珀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肝、膀胱经。功效:定惊安神,活血散瘀。主治:用于心悸不安、失眠多梦诸症。
6、珍珠母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主治: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失眠等诸证
治疗失眠中成药
1.同仁人参归脾丸,脾虚会使得气血生成不足,从而影响到心血,导致心神不宁,这就是脾虚引起的失眠,若是这种情况就要服用该中成药,不仅有利于治疗失眠,还有对记忆力下降、有气无力、营养不良者起到治疗作用。
2.朱砂安神丸:这是李东垣的方子,同样是治失眠多梦,药里有去心火的黄连。这种失眠的人心里觉得很烦,甚至有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还可能有精神抑郁,这个时候吃朱砂安神丸就比天王补心丸合适,既能清热又能用朱砂这种矿物类药物重镇一下浮越的心神。
3.同仁柏子养心丸,失眠患者若体虚明显,健忘且有气虚的症状,一运动就会感到心慌,该药有养心之效,有利于补气血。
4.七叶安神片,该药有利于活血安神,治疗失眠效果显著,此外还伴有胸痛、胸闷发作的失眠患者,可以加服血府逐淤口服液或胶囊。
5.解郁安神颗粒,因不良的情绪导致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了也会多梦,睡眠浅,一丝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惊醒,同时还伴有心烦、健忘、胸闷等症状,服用该中成药的最适合的。
中医中药治疗失眠方法
中医认为,如果阴气和阳气转化的规则遭到破坏,便可导致不寐。引起不寐的原因很多。《景岳全书。不寐》指出“不寐证虽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孚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邪气之足耳。”
“心主神”,因此心是不寐的主要病位。凡是能影响心神的原因都可引起不寐,如邪气不足引起心失所养,火热炽盛可心扰心或突受惊骇引起心神不安都是不寐的常见原因。
心与其他脏腑如肝、胆、脾、胃、肾有密切关系,不寐的发生也与其他肺腑的病变有密切关系,不管是心失所养还是活(热)盛扰心或者心神不安大多数由其他脏腑病变引起的阴阳推敲无中生有血气失和所致。
目前,在医学界主要以传统中医中药理论结合患者的病因、病理,总结出系列纯中药制剂《神安》,使大脑皮层松弛,阻止中枢神经激活系统,使脑细胞由兴奋转入抑制,从而进入正常睡眠
状态,解决长期服用安眠药造成的依赖性,具有调和气血、益气健脾、增强记忆、滋阴降火、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等功效,增强自身免疫力。
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抑郁症、头晕头痛、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生理机理衰退、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等失眠症,只需3-5天即可改善睡眠,短期内将使失眠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的患者告别痛苦。
目前看来失眠在医学界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根治,不过任由失眠长期下去的话,可能会形成抑郁症神经性疾病和精神分裂症,所以对于中医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我们一定要谨记,而且一定要注意。
治疗失眠,中医有疗效
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病多因情志所伤、饮食不节,或气血亏虚、劳逸失度等所致,脏腑气血失和,阴阳失调是其基本病机。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治当滋阴降火,补益心脾,益气镇惊,佐以养心安神,常用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归脾汤、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等。失眠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常用朱砂安神丸、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保和丸等。但失眠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故清代王清任用血府逐瘀汤治疗。
短期失眠的患者病情多单纯,治疗收效快,长期失眠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治疗难以速效,需要综合调节,除按时服药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睡觉,不经常熬夜,睡前不饮浓茶、咖啡和抽烟等,保持心情愉快及加强运动锻炼等对失眠的防治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