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氏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雷诺氏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应注意与其他以皮肤颜色改变为特征的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相鉴别。
(1)手足发绀症: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血管痉挛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手足皮肤呈对称性均匀紫绀。寒冷可使症状加重。常伴有皮肤划痕症或手足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其病理改变是肢端小动脉持续性痉挛及毛细血管和静脉曲张,需与雷诺综合征鉴别。手足发绀症患者无典型的皮肤颜色改变,绀紫范围较广泛,累及整个手和足,甚至可涉及整个肢体。紫绀持续时间较长。寒冷虽可使症状加重,但在温暖环境中常不能使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情绪激素和精神紧张一般不诱发本病。
(2)网状青斑:多为女性。因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和静脉无张力性扩张。皮肤呈持续性网状或斑点状紫绀。病变多发生于下肢,偶可累及上肢、躯干和面部。患肢常伴发冷、麻木和感觉异常。寒冷或肢体下垂时青斑明显。在温暖环境中或抬高患肢后,斑纹减轻或消失。临床上可分为大理石样皮斑、特发性网状紫斑及症状性网状青斑三种类型。
(3)红斑性肢痛平:病因尚不清楚。病理变化为肢端对称性、陈发性血管扩张。多见于青年女性。起病急骤,两足同时发病,偶可累及双手。呈对称性阵发性严重灼痛。当足部温度超过临界温度(约33-34℃)时,如足部在温暖的被褥内,疼痛即可发作,多为烧灼样,也可为刺痛或胀痛。肢体下垂、站立,运动时均可诱发疼痛发作,抬高患肢、休息或将足部露在被褥外,疼痛可缓解。症状发作时,足部皮色呈潮红充血,皮温升高伴出汗,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增强。根据本现特征,易与雷诺综合征相似。少数红斑性肢痛症可继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糖尿病等。
此外应区分特发性与继发性,继发性继发于各种系统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继发雷诺现象,患者几乎均为男性, 病程较长,足背动脉不对称搏动微弱或消失。硬皮病晚期也可继发雷诺现象上臂、面部、颈胸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明显改变。
抽动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
儿童多动症比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率高,所以人们对多动症的认识较深刻。又因两者名字类似,故易于混淆。但两者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均不相同,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必须加以区别。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其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和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从婴幼儿期即表现为易兴奋、睡眠差、喂养困难等,年龄渐大,活动明显增加,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钮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缺乏控制能力;平时好与人争吵,容易激动;不听话,不讲道理,无礼貌,不避危险等;对指试验阳性。
抽动-秽语综合症主要是由于脑轻微功能障碍引起的肌群抽动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儿童多动症绝无抽动的表现,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
自闭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Rett综合征仅见于女孩,通常起病于7-24个月,起病前发育正常,起病后头颅发育减慢,已获得的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迅速丧失,智力严重缺陷,已获得的手的目的性运动技能也丧失,并出现手部的刻板动作(洗手样动作或手指的刻板性扭动)。并常伴过度呼吸、步态不稳、躯干运动共济失调、脊柱侧凸、癫痫发作。病程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2.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Heller综合征)该障碍大多起病于2-3岁,起病前发育完全正常,起病后智力迅速倒退,其他各种已获得的能力(包括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也迅速衰退,甚至丧失。
3. Asperger综合征又称儿童分裂样精神病,有类似儿童孤独症的某些特征,男孩多见。一般到学龄期7岁左右症状才明显,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局限、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无明显的言语和智能障碍。
4.表达性或感受性语言障碍该类患儿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或理解能力的损害,智力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智商≥70),非言语交流较好,无社会交往的质的缺陷和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5.儿童精神分裂症该症主要起病于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病前发育多正常,起病后逐渐出现幻觉、思维障碍、情感淡漠或不协调、意志活动缺乏、行为怪异等精神分裂症症状,从而有助于鉴别。
6.精神发育迟滞该障碍患儿无社会交往的质的缺陷,言语水平虽不足但与其智力水平相一致,无明显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 但是,如果患儿同时存在孤独症的典型症状和智力发育的迟缓,则两个诊断均需做出。
诱发雷诺氏病的因素有哪些呢
(1)神经系统疾病:如视丘下肿瘤、脊髓肿瘤、脊髓炎和神经损伤等。
(2)血液系统疾病:冷球蛋白血症和红细胞增多症等。
(3)生物和化学物质:麦角碱、β-受体阻滞剂、避孕、氯乙烯、吸烟等。
(4)职业性创伤:高频率振动性损害,如建筑工人、煤矿工人、铸铁工、石匠、打字员或钢琴家等,在操作时振动每分钟在2000次以上更容易发生。
(5)慢性闭塞性动脉疾病:像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雷诺氏症常可作为这些疾病的早期表现。
(6)风湿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像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肌炎/皮炎等,都可以发生“雷诺氏症”。这些现象在结缔组织病中比较常见。
雷诺氏症中药方
雷诺氏病是由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故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临床以间歇性双侧对称的手指突然变为苍白,随即转为青紫,伴有疼痛,麻木,继而潮红,变暖,恢复正常为特征。寒冷、精神紧张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雷诺氏病在冬季多发,常由于受到寒冷的刺激,尤其是手指接触低温后发作,发作时手指皮色先变白,继而青紫,常先从指头开始,以后波及整个手指,甚至手掌。伴有局部冷、麻、针刺样疼痛,受累手指往往双侧对称,小指和无名指最先受累,以后累及其他手指,拇指常不受累,下肢受累者少见。病情较重者发作频繁,每次持续可达1小时以上,常需将手浸入温水中才能缓解。个别病情较重的患者,发作可呈持续状态,间歇期几乎消失,有局部组织营养性改变,如皮肤萎缩或增厚,指甲弯曲畸形,指尖溃疡、坏死等。
本病属中医“寒厥”、“手足厥冷”范畴,据中医基础理论:肢端是十二经经脉阴阳交接之处,若患者素体气血虚弱,阳气衰微,推动无力,复受寒邪侵袭肢端,痹阻络道,以致气血运行不畅,不能达于四肢,四肢末梢失于温煦就可能会诱发本病,治当以补益气血、温经散寒、活血通脉为主要方法,临床一般分下列三型辨证施治:
一、寒冷外袭型:症见肢端寒冷,麻木疼痛,喜暖怕冷,遇冷则肢端皮肤苍白、青紫、继转潮红,得热则缓解,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迟等,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处方:当归20g、桂枝20g、杭白芍20g、葛根20g、鸡血藤20g、紫丹参20g、羌活15g、苍术15g、白芷15g、细辛3g、甘草15g、生姜15g、红枣15g,上方以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二、气血虚弱型:症见四肢末端发凉、苍白或发绀,疼痛、麻木,指尖变细发僵,伴有面色无华,全身乏力,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治宜补益气血、活血通脉,方用八珍汤加味,处方:熟地20g、当归20g、杭白芍20g、川芎10g、党参20g、白术20g、茯苓20g、鸡血藤20g、紫丹参20g、茜草15g、红花10g、炙甘草15g、大枣15g,上方以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三、气滞血瘀型:症见情绪激动即见肢端苍白、青紫、潮红,或出现持续性肢端青紫或紫绀,患肢肿胀,麻木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生地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15g、香附15g、枳壳15g、紫丹参15g、延胡索15g、姜黄10g、地龙10g、甘草10g,上方以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冬季女性怎么预防抑郁症
一、冬季抑郁症:
由于冬季天寒地冻,万木凋零,不少现代女性的情绪也随之变得忧郁、易怒,显得疲劳、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尤其是敏感型或感情比较脆弱的妇女,更是郁郁寡欢,百无聊赖。
一旦冰消雪化,大地回春,这些症状便会自行消失,情绪与神态也恢复了正常,临床医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冬季抑郁症”。
临床医生介绍,造成冬季抑郁症是由于人体生物钟不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临床统计结果表明,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者,比一般人更易产生冬季抑郁症。防治冬季抑郁症的最好办法是在日照少的冬季适当地多晒太阳,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还可多吃些高热量、有健脑活血作用的食物,可有效预防冬季抑郁症。
二、雷诺氏症:
每到冬季,一些中青年女性常发生手指和足趾麻木、刺痛及肤色苍白、发紫的症状,特别是在受到冷水刺激时,症状更加明显,一般经过揉搓后,肤色可逐渐转红,症状重者可发生皮肤萎缩、指头溃烂,临床医学称之为“雷诺氏症”(或“雷诺氏现象”),亦称肢端动脉痉挛症。有此病症的患者应根据雷诺氏症的发生原理,在冬季加强保暖措施,肢端避免寒冷刺激;还要注意控制情绪,保证足够睡眠。对于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者,应到医院诊治,以防肢端因长期缺血而坏死。
英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用热水浸泡法治疗雷诺氏症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患者可以试用。该项治疗要求患者隔一星期用35℃热水浸泡患处,每4小时一次,每次5分钟,每日记录发作症状,疗程为6周。临床治疗结果表明,采用热水浸泡法治疗的这一星期,雷诺氏症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明显减少,病情改善程度与服血管扩张药剂相当,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
三、冬季冷感症:
每到冬天,有些女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就特别怕冷,医学上称为“冷感症”。临床医学认为,一是由于女子经期、孕期和产褥期或患有贫血、胃肠症及久病体虚等,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抗寒能力差,故在冬季就特别怕冷。二是妇女如果营养缺乏、低血压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肢体末梢血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手脚冰冷。
为了预防和减轻冷感,应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尤其是从事久坐或久立工作的妇女,应重视工间活动,多做手、脚和腰部的运动。同时历代医家认为,多吃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鹌鹑、大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有助于御寒。
风湿病的症状 雷诺氏症
雷诺氏症是指在寒冷刺激、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手指末端的动脉发生阵发性痉挛,肢端皮肤颜色出现苍白、发字、发红,伴有麻木、疼痛。是风湿的一种表现。
晚上穿袜子睡觉对身体好吗
穿宽松舒适保暖的袜子睡觉有以下两点好处:
晚上穿袜子睡觉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保暖脚部,对于没有电热毯、暖气、热空调的人群来说,穿一双保暖度良好,宽松舒适的袜子不仅不会影响足部正常呼吸,还能保暖,是脚冷的的人必备睡前步骤。
当人开始入睡后,体温会比高峰时下降1°C到2°C,这可能是因为身体在节约能量,以供其它器官使用,而穿着袜子睡觉有助于快速达成体温调节周期,轻易入眠。
许多更年期的女性会出现热潮红的现象,症状包括:突然感到全身发热、盗汗、心悸、脸红。医界认为造成热潮红的原因,是因为更年期荷尔蒙失调,影响了身体的温度控制,而穿上袜子睡觉,能在夜间降低核心体温,改善热潮红症状。
经常手脚冰冷的人,可能是罹患雷诺氏症的征兆,雷诺氏症是一种影响皮肤血管的疾病,患者通常在感到寒冷或压力时发作,发作时,手脚末端血管过度收缩,去往手脚的血流减少,手指和脚趾开始感觉寒冷和麻木,也会因为缺血而变白或变紫。
第一次发生类似雷诺氏症征兆时,应尽快去看医生治疗;此外可在睡觉时穿上袜子以减轻症状,并全天保持足部温暖。
败血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症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伤寒:发病的内因为正气虚亏,如果身体虚弱,或劳倦饥饿 ,起居失常 ,寒温不适 ,房事不节 ,均可导致正气虚亏,易被外邪侵犯成病。1周后持续高热,可有玫瑰疹,听力减退,白细胞降低,嗜酸细胞消失。肥达氏反应阳性,血培养有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生长。血清伤寒抗原及伤寒杆菌DNA检测可资早期诊断。
粟粒型结核:急性粟粒型肺TB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嗜睡、盗汗等明显的症状,血培养阴性。起病2周后胸部X线摄片可见粟粒性肺结核影像。痰结核杆菌PCR检测有助诊断。
变应性亚败血症: 其临床表现与败血症相似,发热可持续数月之久,但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轻,且可有缓解期;皮疹可反复短暂出现,反复多次血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地区性、季节性,先出现发热,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并相继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早期呈酒醉貌,皮肤粘膜出血点,蛋白尿、血小板降低。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查可作早期诊断。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持续发热,热型不规则,常出现贫血、消瘦、白细胞减少。多次血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血液和骨髓涂片、淋巴结活检可见恶性组织细胞。
红斑狼疮:起病稳匿或急骤,发作比较凶险,且极易复发,迁延不愈,出没无常,就跟狼一样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