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术后注意事项
关节腔术后注意事项
一、手术时间除开放骨折行急诊手术外,余均在伤后用厚棉垫加压包扎,并置于布朗氏架上抬高患肢,于7-12天左右进行手术。如果局部存在较严重的水肿和张力性水泡,可加用脱水药物,手术延迟进行。
二、手术中的复位、固定单侧骨折取侧卧位,患足在上。双侧骨折取仰卧位,手术在硬膜麻醉中、止血带控制下进行,采用标准足跟上外“L”形切口,切口取圆弧形,使切口暴露好。自外踝尖上4-6cm、腓骨缘后1-1.5cm始,纵行向下,至底外侧皮肤交接处转向前,达第5跖骨基底上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勿行皮下剥离,尽可能避免破坏皮肤血运,避免用拉钩牵引皮肤,并减少皮肤坏死,切开时注意保护腓肠神经、腓骨长短肌腱,自跟骨表面用锐刀直接紧贴跟骨外侧壁将整块皮肤等软组织向下剥离,达距骨下关节外、后缘,用3枚1.5mm或2.0mm克氏针分别钉入外踝、距骨头、舟状骨,将皮瓣、腓骨长短肌腱向上牵开,充分暴露距下关节间隙外、后侧。在尽量保持外侧壁骨块形态完整前提下,利用骨膜剥离器撬起塌陷、翻转的关节面,把外侧壁骨块呈活页状分翻开,直视下将关节内骨块按跟骨解剖形态进行复位;
同时用一枚粗克氏针经跟骨结节顶点插入撬拨,足跖屈复位;恢复跟骨前、中、后关节面的正常解剖位置,恢复Bohler’s和Gissane’s角。然后将增宽的跟骨内外侧进行对向挤压复位,恢复跟骨高度,对于骨缺损明显者,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国产,金世植骨灵),骨折复位满意者,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复位外侧壁并压平,行可塑形跟骨钛板固定,克氏针应固定在未碎裂的骨折块上,或通过钢板固定到对侧的载距突或内侧壁的完整骨折块上,以及跟骨前部、跟骨结节这些不容易移位、密度较高的部位。切开复位的关键是恢复结节部骨块与载距突或内侧壁骨块的轴向排列,保证内侧壁骨折无内翻成角。C臂机透视摄片,观察跟骨形态、关节面是否满意。关闭创口时,术野内放置引流皮片或胶管,创口加压包扎,缝合皮下时要做到严密缝合和避免损伤腓肠皮神经。患肢小腿石膏托固定于中立位。
三、术后处理常规放置皮片引流48h,渗出多者可适当延长;每次换敷料包扎时先以手法从跟骨两侧向中心略为挤压,使碎骨片靠拢,然后再行“打包式”的加压包扎(尤其是皮瓣侧),常规使用抗生素、止血药、脱水剂;18天左右拆线,渗出超过1周者,适当延长拆线时间;抬高患肢,24h后足趾被动活动,48h后,趾、腓肠肌主动活动。
1、早期(术后1-7天)预防感染。红外线治疗仪(100W,波长8-14μm)距伤口30cm照射,温热量,每天2次,每次30min。指导活动踝、膝关节及足趾。结束后,行踝关节石膏托固定。
2、中期(8-18天)采用脉冲磁场(磁场强度20mT,频率22Hz)治疗。加强患肢各关节正确功能锻炼。
3、后期(≥18天)一般拆线后出院。去除石膏,中药“四肢洗方”熏洗;门诊指导患者患肢的功能锻炼,适当进行踝关节抗阻屈伸运动。定期复查X线片、随防,根据X线表现,决定部分负重及完全负重时间。本组平均完全负重时间为3个月。
四、跟骨解剖结构的特点跟骨系不规则的六面体短骨,与距骨形成前、中、后关节,与骰骨形成一个关节。跟骨内密度不一,骨小梁排列特殊,后关节面上骨皮质负重量接近胫骨骨皮质,跟骨前、中部骨小梁相对稀疏,是血管进入髓腔的部分。跟骨处于自然外翻位,距骨外侧突骑跨于跟骨的Gissane’s角上。跟骨的负重点位于下肢力线外侧,当轴向应力通过距骨作用于跟骨后关节面时,形成由后关节面指向内侧壁的剪切力,造成位于Gissane’s夹角附近的骨折,这种骨折线几乎恒定不变。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对足的功能起着重大的作用,跟骨外形为不规则长方体形,内部结构复杂,骨质密度不平衡:
1、后关节面下结节部,内侧壁骨质密度高,皮质厚,尤其是内侧壁载距突最厚。
2、前部、下部及外侧壁骨质密度低,皮质薄,尤其外侧壁最为薄弱。
3、维持跟骨稳定方面,在内侧有坚强的三角韧带、关节囊,跟距骨间韧带和颈韧带,使载距突、内侧壁与距骨和内踝紧密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而外侧关节囊、韧带相对明显薄弱。
4、上面有三个关节面,且以后关节面、中关节面为主要承重关节面。
5、跟骨后方有人体最强大的跟腱向上牵拉,小腿伸肌、胫后肌、腓骨长短肌均协力向上牵拉足及跟骨前部。使跟骨的受力呈“倒挑扁担”与“桥拱”承重模式。另一方面,由于跟骨损伤绝大多数为高处坠落伤,暴力沿着胫骨、距骨向下传导,“拱桥”中央部分受到向下暴力冲击。这些特点与机制的结果,与跟骨骨折的临床特点相吻合。也造成了跟骨骨折中,后、中关节面均有不同程度骨折和塌陷,骨折旋转,使跟骨高度、Gissane’s角减小,Bohler角减小至负角。严重者关节骨块与距骨一起陷入体部至底侧,使跟骨呈“反张”状态。薄弱的外侧壁均碎裂、褶皱,向外膨出,使跟骨增宽,把腓骨长、短肌腱卡于外踝之间。
肩周炎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 关节镜检查
肩周炎的关节镜检查可见关节腔滑膜充血,绒毛肥厚,增殖,充填关节间隙及肩盂下峰壁间隙,使关节腔狭窄,容量减少,肱二头肌长头关节内段表面为血管翳覆盖。有持续性肩痛及活动受限病例,关节囊有粘连。慢性期可见肩肱关节囊纤维化,增厚,关节腔粘连,肩盂下滑膜峰壁间隙闭锁,关节容量明显减少。这是肩周炎的检查之一。
膝关节韧带有几根
膝关节有四条重要的韧带,分别是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以及膝关节关节腔里面的前后交叉韧带。 内外侧副韧带走行于关节腔的外侧,并且和关节腔的韧带有时候融合在一起,起到保证膝关节内外侧活动的时候的稳定性的作用。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是连接胫骨平台和股骨髁,起到预防膝关节向前方运动和后方运动的稳定性。这四条韧带是膝关节、关节腔和关节周围比较重要的韧带。
滑膜炎诊断鉴别
对膝关节积液多者或反复出现积液者,可做关节积液检查,它能反应出滑膜炎的性质及其严重性。故关节穿刺和滑液检查,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膝关节创伤滑膜炎,易误诊为“良性关节痛”,给予单纯对症治疗,效果差且常遗留后遗症。
因为滑膜病变及关节液渗出性变化程度与关节腔内压升高及氧分压下降正相关系,所以提高关节腔氧分压,降低关节腔内压,具有促进炎症吸收及滑膜修复作用。
膝关节积液有什么表现 膝关节积液多少需要抽
膝关节积液的级别分成三级:
第一是轻度,轻度是疼而不胀。第二级是中度,中度是胀而不疼。第三级就是又疼又胀,膝关节积液多少需要抽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因为每个人的关节容积是不一样的,而且造成关节积液的原因不一样。
一般在临床上到二级就需要抽了,因为二级之后关节腔积液感觉到肿胀,就说明关节腔内的压力增高,积液就已经很多了。如果到了三级又痛又胀,再不抽就很麻烦了,首先有可能造成感染,一旦感染控制不住就是化脓性膝关节,这个病治起来非常困难,而且预后通常不好。第二点关节腔的压力增高,也会增加很大的痛苦,一活动就疼,不活动也疼。第三点就是关节腔积液增加之后,会引起活动受限,比如说打个腿弯儿、上下楼梯都很费劲。
所以一旦感觉到关节腔发胀的时候,就到医院去,如果浮髌试验是阳性,就需要把关节腔内积液放出来,通常中度的关节腔积液能放出一百毫升以上。
膝关节积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膝关节的积液有可能是由于退变增生,膝关节内的滑膜产生大量的液体,造成了这种膝关节腔内的积液,还有一些是运动劳损,伴有半月板的损伤或者是软骨面的损伤,造成膝关节关节腔内的肿胀。另外一个原因就有可能是外伤造成的,比如说交叉韧带的损伤,还有半月板的损伤,甚至有些时候由于骨折,软骨微骨折,还有胫骨平台或股骨髁的骨折,都有可能造成膝关节关节腔的积液形成。
滑膜炎诊断鉴别
对膝关节积液多者或反复出现积液者,可做关节积液检查,它能反应出滑膜炎的性质及其严重性。
故关节穿刺和滑液检查,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膝关节创伤滑膜炎,易误诊为“良性关节痛”,给予单纯对症治疗,效果差且常遗留后遗症。
因为滑膜病变及关节液渗出性变化程度与关节腔内压升高及氧分压下降正相关系,所以提高关节腔氧分压,降低关节腔内压,具有促进炎症吸收及滑膜修复作用。
髋关节积液怎样治疗 髋关节积液的锻炼方法
髋关节积液的锻炼方法,在整个髋关节积液的治疗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分早期锻炼和晚期锻炼,早起锻炼就是平卧床、抬高患肢,然后在髋关节周围给它适当的加压包扎,以便减少渗出,这时候髋关节是尽量不要动,尤其是不能做负重练习,这期间只能加强肌肉的锻炼,收缩股四头肌,等到一周左右关节腔内渗出减少了,然后关节腔积液开始吸收,所以可以去除外固定开始练习关节,但是也仅仅能练习它的屈伸、内收和外张也不建议负重,三周以后可以开始负重,甚至有些病人关节腔积液吸收不好,往往要四周。这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如果关节腔积液越来越少了,就说明治疗方法正确,如果关节腔积液越来越多,必须到医院找医生进行其它的治疗。
无菌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1.关节腔注射
选用透明质酸钠、曲安奈德进行关节腔注射,关节腔注射后,局部冷敷15分钟,并制动,避免上肢上抬运动。每周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第1次关节腔注射时加1毫升曲安奈德针剂,每次关节腔注射后患肩制动1小时。若要进行2个疗程,中间须间隔1个月。
2.截血膏外敷
截血膏药物组成:天花粉、生地、姜黄、赤芍、白芷。上述药物研细末,用蜂蜜调成厚糊状,敷药时均匀涂布于肩关节部位,药物的厚度以1厘米为度,胶布固定后,外缠绷带。于关节腔注射后患肩制动1小时,局部外敷截血膏6~8小时。
截血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疗效,局部外敷对于修复软组织损伤及缓解疼痛起到了积极的临床作用。临床观察表明,透明质酸钠、曲安奈德关节腔注射,配合截血膏外敷对老年顽固性肩关节炎有显著疗效,既可以延缓或阻断关节腔内的增生退变,又可以改善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缓解了继发性的炎性疼痛。
药物治疗骨性关节炎并非针对骨刺,而是针对骨刺所继发的无菌性炎症和软骨退行性变。药物可以消除炎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部分修复软骨破坏。消除了炎症,也就制止了渗出、消除了肿胀和积液、缓解了疼痛,改善和恢复了关节功能,这样就达到了临床治愈目的。
髋关节积液是怎么形成的
髋关节积液的主要原因就是髋关节滑膜炎。髋关节滑膜炎就是髋关节内滑膜出现了炎症导致细胞渗透性增强,大量的细胞液渗入关节腔,使关节腔内产生大量的积液,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关节腔的压力增高。髋关节积液一般有两个不良后果:
第一个是治疗不当造成的关节腔积液感染,感染之后,直接就是变成了化脓性髋关节炎。
第二个因为它的压力增高,导致股骨头的供血不足,容易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所以说髋关节积液绝大多数是不可以自己吸收的,必须得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关节腔穿刺术有后遗症吗
关节腔穿刺术是主要用于治疗腿部滑膜炎,慢性关节炎等的常用方法,但是刺穿术治疗之后患者是否能够毫无副作用和后遗症呢?是否跟病前一样活动自如,并不受手术的影响呢?这些问题都会困扰着即将做手术的患者们。下面看完相信你就能找到答案。
膝关节腔穿刺术,(knee joint cavity paracentesis)常用于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以治疗膝关节疾病,是一种治疗急性滑膜炎和慢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之有效的疗法。
一般操作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可分为3种:
第一种:
1.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医师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用7—9号注射针头,一般于髌骨外上方,由股四头肌腱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旁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4.抽液完毕后,如需注入药物,则应另换无菌注射器。
5.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液发生继发感染。
2.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3.如关节腔积液过多,于抽吸后应适当加压固定。
第二种髌骨外上缘穿刺法
定位:髌骨外上缘处与股外侧肌交界处。按压股外侧肌下凹陷处,贴指甲刺入0.5-1cm,有落空感即可。
优点:神经分布少,感觉不敏感,组织薄,手感好。患者容易配合。
关节内滑膜少,不容易引起疼痛。穿刺部位组织少,针头易达到关节腔。靠近髌上囊,可以将髌上囊的液体往下挤,从而抽液比较彻底,而且针头向上移动可以直接抽取髌上囊的液体。
第三种:髌骨外下缘穿刺法
定位:屈膝90度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外侧膝眼,可看到一小凹陷)。
方法:用指甲定为好后,消毒患处,10号针头与胫骨平台平行,向内呈45度角,穿刺进入,针头完全刺入即可。
优点:比较好定位,关节注射后患者无疼痛。患者容易配合。
注射透明质酸钠采用经髌股关节侧方关节腔内注射,可避免药物注入髌下脂肪垫造成疼痛和影响药物功效从髌骨外上方进针,也可以从内侧缘间隙进针,感觉效果也不错。如果滑膜增生严重,髌下脂肪垫太厚的话,就不容易进针了,反而容易反复刺激滑膜和脂肪垫引起疼痛。
由上所述,我想你应该知道,对于关节腔积液,穿刺手术成功率都是比较高的,说白了就是不应该大量存在液体的腔室有了液体吸出来就好了,但是要是由于炎症引起的积液,比如关节炎,则关节腔穿刺术只能是缓解,不能根治。因为炎症还在,液体还会继续产生。
玻璃酸纳注射液能否缓解疼痛症状
您好玻璃酸钠是关节腔注射,因为直接到达关节腔疼痛比较剧烈,一般情况下是需要注射利多卡因的,也就是麻药。因为注射润滑液直接到关节腔,所以建议您找一个专业的骨科大夫会减轻很多痛苦。
髌骨粉碎性骨折严重会残疾吗 髌骨骨折积液多久吸收
髌骨骨折之后通常都伴有膝关节的肿胀和关节腔积液。 这个积液不是正常的关节液,是骨折端出的血。因为只要骨折之后,骨折端肯定要出血, 一般髌骨骨折同时伴有关节囊的撕裂,或者部分撕裂,这样出的血就留入关节腔里。这个如果正常吸收的话,大概是两周到四周,但是临床上不能等它正常吸收,因为哪怕正常吸收之后,它就在里面形成纤维粘连,纤维粘连就是关节腔里面形成很多的纤维格,这样的话会影响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以一般来说,如果浮髌试验阳性,关节腔积液多的话,要主动把它抽出来。 这个一般情况就是在术后两到三天左右,就得把关节腔里的血排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术后的粘连,才有利于膝关节的术后康复。